評高放教授《斯大林怎樣破壞黨內民主》一文
奚兆永
《炎黃春秋》在今年第一期以封面頭條的顯著地位介紹,并以“新年獻詞”后第一篇的位置發表了該刊“核心作者”高放教授的《斯大林怎樣破壞黨內民主》一文。但是讀了該文,感到其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政黨的學說有所誤解,對列寧的理論貢獻有所貶損,而稱斯大林的實踐是“破壞黨內民主”則更屬詆毀攻擊,因此很有提出來進行質疑和批駁的必要。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建黨理論的基點是什么?
高文說,“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參與創建的第一個共產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完全是民主政黨。民主制組織原則主要體現為這樣五點:黨的各級領導人均是民主選舉產生;黨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權力機關;中央委員會是其執行機關;中央委員會每三個月要向各下級組織報告一次工作,每年要向黨代表大會報告工作;黨代表大會實行年會制,定于每年8月召開。恩格斯說:這個‘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員會由選舉產生并隨時可以罷免,僅這一點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獨裁的密謀狂的道路’。”
從表面上看,高文說“共產主義者同盟完全是民主政黨”似乎是有理論根據的,因為文章引用了恩格斯的話:“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但是,恩格斯的話并不是用來說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性質的,而是針對由維爾穆特和施梯伯這兩個“最卑鄙的警棍”寫的《十九世紀共產主義者的陰謀》這本“充滿故意捏造的書”說的。由于維爾穆特和施梯伯在書中把共產主義者同盟說成是陰謀家的組織,而此書當時的影響很大,恩格斯理所當然地對其進行了批駁。恩格斯指出:“1847年夏天在倫敦進行了第一次代表大會,……這里首先進行了同盟的改組。密謀時代遺留下來的一切神秘名稱都被取消了;同盟現在已經是由支部、區部、總區部、中央委員會以及代表大會構成的了,并且從這時起它命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舊的以階級對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和建立沒有階級、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章程第一條這樣說。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員會由選舉產生并隨時可以罷免,僅這一點就已經堵塞了任何要求獨裁的密謀狂的道路,而同盟——至少在平常的和平時期——已變成一個純粹宣傳性團體。”(《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51-252頁)從恩格斯的論述里人們可以看到,共產主義者同盟首先是一個無產階級的革命的政黨,只是在說到“組織本身”時才說它已經不是獨裁的密謀家的組織,而完全是一個民主的組織,在和平時期它甚至純粹是一個宣傳性團體。但是,如果因此像高文那樣把共產黨看成是一個“完全民主的政黨”,甚至索性把它看成是一個 “純粹宣傳性團體”,那就有違恩格斯的原意了。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引證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第一條有關“建立無產階級的統治”和“建立沒有階級、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的內容,這就鮮明地告訴人們,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一個革命的政黨,它和其它“完全民主的政黨”、“純粹宣傳性團體”是完全不同的。這一點,我們從幾年之后恩格斯就同一問題寫給丹麥社會民主黨領袖格爾桑·特利爾的一封信里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來。他在這封信里說,“無產階級不通過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奪取自己的政治統治,即通往新社會的唯一大門,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意見是一致的。要使無產階級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無產階級必須(馬克思和我從1847年以來就堅持這種立場)組成一個不同于其它所有政黨并與他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21頁)
無產階級要組成一個不同于其它所有政黨并與他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就在于它有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共產黨之所以在1847年才誕生,就是因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此時才有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我們知道,馬克思之成為馬克思即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馬克思于1843年到巴黎,開始接觸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并在1844年初的《德法年鑒》上發表了兩篇文章,認為,決不是國家制約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制約和決定國家,初步確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1844年夏,恩格斯拜訪了馬克思,兩人在一切理論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并且開始了共同的工作;到1845年春,他們已經完成了發揮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工作。接下來,馬克思又寫下了《雇傭勞動與資本》和《哲學的 貧困》,在政治經濟學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而這就為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創造了條件。1847年春,莫爾先后到布魯塞爾和巴黎找馬克思和恩格斯,代表他的同志們(包括沙佩爾、鮑威爾等人)再三邀請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同盟,并表示如果他們加入同盟可以在同盟的代表大會上以宣言的形式闡述科學共產主義的觀點,用符合當時條件的適當組織代替過時的組織。馬恩接受了這個條件,這樣就有了《共產黨宣言》的寫作。很顯然,這里問題的關鍵是要用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指導黨的建設,而不是建立一個“完全民主的政黨”。
指出這一點很重要。共產黨之所以是共產黨而不是其它的黨,其基本點就在這里。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一文中說,“我們黨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觀點作為理論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頁)對于這一點,馬克灄恩格斯都非常珍視。恩格斯后來在寫給倍倍爾的一封信中說,“您也知道,從建黨以來馬克思和我就一直自愿地保衛黨不受國外敵人的侵犯,同時,我們對黨也只有一個要求:請它不要背叛自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8頁)
至于共產主義者同盟建立時關于民主的一些具體做法,其實并沒有特別的意義。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些做法是在不同的條件下制定的,條件變化了就應該做相應的修改。比如高文一再提到的年會制,這在和平時期很容易實行,但是在白色恐怖的條件下就很難實行;在黨員人數少的時候很容易實行,但在人數大大發展了的情況下就不容易實行。恩格斯在上述給倍倍爾的信里就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說,“代表大會的決議不是辯護的理由。黨如果現在還讓自己受以前在安逸的和平時期做出的種種代表大會的決議的約束,那么它就是給自己帶上枷鎖。一個有生命力的黨所借以進行活動的法權基礎,不僅必須由它自己建立,而且也必須可以隨時改變。反社會黨人法使黨代表大會不能召開,從而對舊的決議不能做出任何修改,這也就廢除了這些決議的約束力。一個黨喪失了作出有約束力決議的可能性,它就只能在自己的活的、經常變化的需要中去尋找自己的法規。如果黨甘愿使這種需要服從于那些已經僵化和死去的舊決議,那它就是自掘墳墓。”(同上,第394-395頁)恩格斯的這些話無疑具有方法論的意義。一些具體的做法并不是原則,應該根據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高文把它們作為固定不變的原則加以絕對化并且到處套用,顯然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在作祟,是不足為訓的。
二、列寧對于建黨理論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高文在談到列寧時說,“盡管他有很多新建樹,然而對黨內民主問題,在理論上論述不夠充分,在制度上建設不夠完備,在改革設計中不夠周密,在黨章規定中不夠具體。由于這四個方面都‘不夠’,這就使得在列寧之后初具雛形的黨內民主容易遭到破壞。”還說什么,“列寧遺留下來的黨內民主的遺產不夠豐厚,容易被暴風驟雨吹散沖掉。”
這樣說符合事實嗎?
我們知道,在馬恩之后,曾經出現了伯恩斯坦的修正主義,正是列寧以及其他左派,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與修正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捍衛了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并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列寧是馬恩之后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理論新貢獻被人們稱為列寧主義,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在黨的建設方面,列寧也是作出了巨大的,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貢獻的。列寧通過《什么是人民之友》等一系列著作,與民粹派的歷史唯心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為在俄國建立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奠定了理論基礎;列寧通過創立全俄政治報《火星報》和撰寫《怎么辦》一書,與“經濟派”崇尚自發性的工聯主義傾向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奠定了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思想基礎;列寧又通過寫作《進一步,退兩步》一書,與馬爾托夫、阿克雪里羅得的無政府主義和機會主義的傾向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奠定了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基礎;列寧還通過撰寫《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一書,與“左”的和右的錯誤觀點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奠定了無產階級政黨的策略基礎。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列寧是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真正締造者,它不僅為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留下了豐厚的理論遺產,而且極大地幫助了全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中國共產黨就是在列寧的建黨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應該說,列寧的建黨思想不僅在過去,而且在今天仍然是一份巨大的寶藏,是人們可以從中不斷汲取營養的源泉。前不久,我國編輯出版了《列寧專題文集》五卷本,其中有一卷就是論述無產階級政黨的。但是,到了高放教授筆下,列寧的建黨理論居然在四個方面都“不夠”—— 所謂“不夠充分”,“不夠完備”,“不夠嚴密”,“不夠具體”,簡直是乏善可陳,一無是處,而且“容易遭到破壞”。在這里,列寧不但無功可言,簡直是過莫大焉。我認為,這樣評價列寧的建黨學說,乃是對列寧的一個極大的污蔑。
高文還說,“列寧在沙皇專制政府嚴密統治和嚴厲鎮壓的條件下建黨,不可能民主選舉產生各級領導人,黨代表大會甚至不得不在國外召開,因此列寧強調‘必須成立統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黨’。到1905年俄國爆發第一次民主革命、人民爭得一些民主自由后,列寧就改變提法,主張黨要實行“民主制”的原則,首先民主選舉產生黨的各級領導人。1905年黨的三大還決定實行黨代表大會年會制,中央全會至少每兩個月舉行一次。然而這在黨未執掌全國政權前,顯然難以做到。1905年革命失敗后黨又處于逆境。1906年列寧同意黨的組織原則采取“民主集中制”。1917年2月俄國第二次民主革命勝利、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緊接著取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進而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俄共成為執政黨。1918—1920年為維護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進行激烈的內戰與外戰。1921年進入和平建設時期,在黨的十大上列寧提出了‘工人民主制’。由上可見,關于黨的組織原則,列寧與時俱進,先后有過集中制、民主制、民主集中制和工人民主制四種提法。應該說,工人民主制的提法最規范。沒有不集中的民主,所以沒有必要在‘民主’之后再加上‘集中’二字;卻有不民主的集中,后來民主集中制在長期的實踐中經常是集中壓倒了民主,民主成為過度集中的裝飾品,甚至民主被破壞殆盡。”
按照高文的說法,關于黨的組織原則,列寧先后有四種不同的提法:集中制、民主制、民主集中制和工人民主制。而在他看來,只有“工人民主制”是“最規范”的,而“民主集中制”的提法是錯誤的。事情果真是這樣嗎?
事實顯然不是這樣。
我們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起草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時并沒有使用“民主集中制”這個詞,但是,他們在同盟章程里卻充分體現了民主集中制這個組織原則。列寧在最初建立社會民主工黨時也沒有使用“民主集中制”這個詞,但是,列寧也始終堅持了這個原則。這特別表現在他與馬爾托夫關于黨章第一條的爭論里。馬爾托夫認為,“黨員稱號散布得愈廣泛愈好”,他提出,“每一個罷工者都應當有權宣布自己是黨員”。列寧批評說,“馬爾托夫同志的這個論點一下子就把他的錯誤弄到了荒謬的地步,他把社會民主主義降低為罷工主義,重蹈阿基莫夫們的覆轍。……如果我們把這種初步的、按實質來說不過是工聯主義的斗爭形式同全面的自覺的社會民主主義的斗爭等同起來,那么我們就是尾巴主義者了。”(《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4-475頁)
列寧并沒有主張用“民主制”作為組織原則,相反,他對于所謂“民主制”是持批評態度的。他的名著《怎么辦?》第四章中有專門一節(第五節)是講“‘密謀’組織和‘民主制’” 的,其中就講到:“每一個人大概都會同意‘廣泛民主原則’要包括兩個必要條件:第一,完全的公開性;第二,一切職務經過選舉。沒有公開性而談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并且這種公開性不僅限于本組織的成員。……試問,既然‘廣泛民主原則’的基本條件對秘密組織來說是無法執行的,那么提出這種原則又有什么意思呢?這樣,‘廣泛原則’只不過是一句響亮的空話。”(《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417頁)
1905年10月,由于民主革命的斗爭爭得了某些自由權利,黨的活動條件有所變化。但是。列寧很清楚,“這些權利是極不穩固的,如果指靠現有的自由,即使不是犯罪,也是愚蠢的。”這時的列寧也沒有提出實行民主制,而是提出,“黨的秘密機關必須保存。他是絕對必須最廣泛地利用現有的比較廣泛的自由。除了秘密機關以外,絕對必須建立新的大批新的、公開的和半公開的、黨的(以及就接近黨的)組織。”(《列寧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77頁)列寧還準備進行新的即第四次代表大會的選舉,準備將代表分為繼承性的部分和新選舉的部分,但是由于這個自由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實際上也沒有實行。高文認為有一個“民主制”的階段,其實它是不存在的。
列寧正式提出和使用“民主集中制”一詞是在1906年3月20日,他在《提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統一代表大會的策略綱領》中寫道:
“黨的組織原則
“鑒于:
“(1)黨內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是現在一致公認的原則;
“(2)在目前的政治條件下實行民主集中制固然有困難,但是在一定范圍內還是可以實行的;
“(3)把黨組織的秘密機關和公開機關混同起來,對于當時非常危險的,將會使黨容易受到政府的破壞,
“我們承認并且建議代表大會承認:
“(1)黨組織的選舉原則應該自下而上地貫徹執行;
“(2)只有在無法克服的警察阻撓和極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放棄這一原則,實行二級選舉或者對選出的機構進行增補;
“(3)迫切需要保持和加強黨組織的秘密核心;
“為了舉行各種公開的活動(出版、集會、結社、特別是工會等),應該成立專門行動組,但是這些部門在任何情況下也不能危害秘密支部的完整性;
“(5)黨的中央機構應該是統一的,也就是說,黨的全體代表大會應該選出統一的中央委員會,由中央委員會指定黨中央機關報的編輯部。”(《列寧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214頁)
需要指出的是,列寧確實講過集中制,但是,他講的集中制就是和民主相結合的集中制,而不是那種官僚主義的集中制。早在1899年10月,他在“為《工人報》寫的文章”里就說,“社會民主黨地方性活動必須完全自由,同時又必須成立統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黨”,并說“這兩者應該結合起來”(《列寧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167頁)這種與民主結合的集中制其實也就是民主集中制。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列寧是把集中制作為民主集中制的同位語使用的,二者的意思其實是相同的。比如他在俄共(布)十大作《關于黨的統一和無政府工團主義傾向的報告的總結發言》中針對一個“民主集中派”的發言說,“可見他不懂得黨章,不懂得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不懂得集中制的原則。”(《列寧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97頁)在這里,所說的“黨章”后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集中制原則”都是“黨章”的同位語,講的是同一個意思。
高文說列寧在黨的十大上提出了“工人民主制”,但是,我仔細地讀了列寧在俄共(布)十大的報告和發言,卻沒有見到有列寧提出了“工人民主制”的說法。在有關列寧著作的索引里也沒有“工人民主制”這一詞條的設置。當然,在俄共(布)十大的決議里曾經提到過“工人民主制”,但是俄共(布)十大并沒有修改黨章,也不可能把“工人民主制”寫進黨章。從我前面的引文看,列寧在俄共(布)十大講的仍然是“民主集中制”,不知高教授說列寧提出“工人民主制”所據擱在?順便說一下,高教授討論如此重大而嚴肅的問題,居然文章的引文一概不注明出處。《炎黃春秋》雖然在去年已經在《本刊稿件選用標準》中言明“文中重要引語請注明出處”,但是不僅當期發表的周瑞金的文章沒有照此辦理,這期發表高文也是依然如故;尤其滑稽的是,該刊還提出有需要者可致函作者索要,這種做法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不知他們何以如此言而無信?個中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難言之隱?
應該說,從蘇聯共產黨的歷史上來看,最初的黨章既沒有提到組織原則是集中制,也沒有提民主制和民主集中制,但是,從實際內容來說,其組織原則其實就是民主集中制。在蘇共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黨的組織原則的,是1906年4月舉行的四大所通過的黨章,該黨章根據列寧1906年3月的建議寫上了“黨的一切組織是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起來的。”(《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匯編》第一分冊,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5頁)后來的黨章一直沿用這一提法,并沒有將其改為“民主制”或“工人民主制”。后來的十大沒有修改黨章,十一大也沒有修改黨章,1922年8月舉行的十二大所通過的黨章對此也沒有修改,其第10條寫道:“黨的組織機構的指導原則是民主集中制。”(《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匯編》第二分冊,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19頁)后來十九大和二十二大通過的黨章也是繼續沿用的“民主集中制”的提法而未作改動。
顯然,高教授認為俄共“關于黨的組織原則,列寧與時俱進,先后有過集中制、民主制、民主集中制和工人民主制四種提法”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至于高文提出“沒有不集中的民主,所以沒有必要在‘民主’之后再加上‘集中’二字”的說法,其實是很武斷的。過去就有過只要民主不要集中的“極端民主化”的錯誤,現在也還有只講民主不講集中的崇尚絕對自由的傾向,其結果只能造成一盤散沙,而不能統一意志、集中力量,這對于革命和建設來說都是極為有害的。在這方面,列寧和毛澤東都有不少論述,你能說他們說得不對嗎?
高文還說,“1917年—1923年,這頭六年在列寧領導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初步創立了黨內民主制,主要內容是:堅持黨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年會制,中央全會由雙月會制變為每月召開兩次;堅持黨內思想自由、言論自由,保護黨內政治思想反對派,如左派共產主義者、軍事反對派、工人反對派、民主集中派等,允許他們在黨代表大會上做不同意中央觀點的副報告,同時嚴禁黨內有組織的派別活動。”
事實并非如此。高教授說說列寧“堅持黨內思想自由、言論自由,保護黨內政治思想反對派,如左派共產主義者、軍事反對派、工人反對派、民主集中派等,允許他們在黨代表大會上做不同意中央觀點的副報告,同時嚴禁黨內有組織的派別活動”云云,和列寧當年的講話精神完全不符。我們看到,不是別人,正是列寧本人在俄共(布)十大曾十分明確地說:“代表大會宣布毫無例外地解散一切按這個或那個綱領組成的派別(如‘工人反對派’、‘民主集中派’等等)并責令立即執行。凡不執行代表大會的這項決議者,應立即無條件地開除出黨。”列寧還提出,“為了在黨內和整個蘇維埃工作中執行嚴格的紀律,并取締一切派別活動以求得最大程度的統一,代表大會授權中央委員會,在遇到違反紀律、恢復或進行派別活動的情況時,可以采取的內一切處分辦法,直到開除出黨;而對中央委員則可以把他降為候補中央委員,甚至采取極端措施,把他開除出黨。”(《列寧全集》低1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83頁)
高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是一位資深教授,怎么可以把列寧說的”解散一切按這個或那個綱領組成的派別(如‘工人反對派’、‘民主集中派’等等)并責令立即執行”篡改成“保護黨內政治思想反對派”?竟然把謠言造到了列寧的頭上!做學問做到這個份上,真不知高教授還要不要學術尊嚴和科學良心?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學術上的墮落,是斯文掃地的表現!
三、駁所謂“斯大林破壞黨內民主”論
從高文的題目可知,其旨意是論證斯大林是怎樣破壞黨內民主的,文章從六個方面論述了“”列寧開創的黨內民主制是如何被斯大林破壞殆盡的”,
我們知道,斯大林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一直稱自己是“列寧的學生”,并且終其一身地踐行列寧主義,他怎么會以“破壞黨內民主”為己任呢?這里,我們就從高文說的六個方面對其進行反駁:
第一,關于“清洗并且徹底消滅任何政治反對派”。
高文說,“從1924年到1929年,短短6年之中先后開除了托洛茨基反對派、季諾維也夫-加米諾夫新反對派和布哈林-李可夫反黨集團。”其實,早在列寧時代,黨內反對派就已經存在,而列寧就已經和他們進行了毫不容情的斗爭。在1921年舉行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就曾“宣布毫無例外地解散一切按這個或那個綱領組成的派別(如‘工人反對派’、‘民主集中派’等等)并責令立即執行。凡不執行代表大會的這項決議者,應立即無條件地開除出黨。”在后來的審黨清黨時,俄共(布)中央曾經向一切組織發出特別通告,只是它們以最審慎的態度對待“工人反對派”的成員;其中許多人已經被安置在省、區域和中央的審查委員會以及監察委員會的領導崗位上,可見它們曾經受到黨的很大信任。但是,這些“工人反對派”的成員仍舊一再破壞第十次代表大會的決定而在黨內保留和支持秘密的派別組織。他們的派別活動無論在中央和地方都給黨的隊伍帶來了分裂。因此俄共(布)中央在1921年8月9日提出開除中央委員施略普尼科夫黨籍的問題,只是由于對中央委員的開除需要有2/3中央委員的同意還差一票,他才未被開除。(《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匯編》第二分冊,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11-212頁)這說明,當列寧在世時,俄共(布)中央對黨內派別組織分子的斗爭雖然很審慎,同時也是極為嚴厲的,實際上,也動用了“極端措施”。應該說,采取這種做法對于保證黨的集中統一,保持黨的戰斗力,是完全必要的。
既然在列寧時代就有反對派的派別活動存在,列寧主張“毫無例外地解散”這些派別組織,那么斯大林在列寧逝世后繼續這樣做又有什么錯呢?怎么能把這說成是“破壞黨內民主”呢?
問題還在于,斯大林對于反對派也并不是如高文所說的那樣,只是采用“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手段,正相反,斯大林也非常重視教育、解釋和宣傳工作。這一點,從他在1925年2月28日寫給德共麥-爾特的信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斯大林在這封信中說:“我堅決反對對一切抱有不同思想的同志采取排斥態度。我反對這種政策,并不是因為我憐惜抱有不同思想的人,而是因為這種政策會在黨內造成恐嚇制度、威脅制度以及窒息自我批評精神和主動精神的制度。如果對黨的領袖害怕而不尊敬,這并不好。只有黨內不僅害怕黨的領袖,而且尊敬他們,承認他們的威信,黨的領袖才能成為真正的領袖。造就這樣的領袖是困難的,這件事情是長期的,不容易的,但這是絕對必要的,因為沒有這個條件,黨就不能叫做真正的布爾什維克黨,黨的紀律也就不能成為自覺的紀律。我認為德國同志違反了這個無需論證的真理。為了揭露托洛茨基及其擁護者,我們俄國布爾什維克展開了非常激烈的解釋運動來捍衛布爾什維主義基礎,反對托洛茨基主義基礎,雖然按俄共(布)中央當時的力量和威信來說,我們可以不必展開這個運動。這個運動是否需要呢?是絕對需要的,因為在這個運動中我們用布爾什維主義的精神教育了幾十萬新黨員(和非黨員)。非常可悲的是:我們的德國同志沒有感覺到有必要在懲罰反對派以前先展開廣泛的原則性的解釋運動,或者用這個運動來補充對反對派的懲罰,這樣就不大容易用布爾什維主義的精神來教育黨員和黨的干部。驅逐布蘭德勒和塔爾蓋麥并不困難,這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戰勝布蘭德勒思想是件復雜的重大的事情,這里單靠懲罰只能損害事業,這里需要深入地進行工作和認真地啟發思想。(《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0-41頁)
置這樣一些事實于不顧,把臟水一股腦兒傾倒在斯大林的頭上,顯然是不公平的,也是沒有說服力的。
第二,關于所謂“破壞黨代表大會和黨代表會議年會制以及中央全會定期會議制”。
前面已經說過,本來,馬恩當初確定共產主義者同盟每年8月舉行代表大會這件事并不是一個原則問題,是每年開一次還是兩年開一次代表大會,這要根據需要和可能來確定的。我相信,當年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恐怕連想也沒有想過什么“年會制”,而高教授居然把它看成是一個不可移易的最高原則。如此機械地堅持所謂“年會制”,不是太形而上學了么?其實,開會只是為了研究問題,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才需要開會研究,人們顯然不是為開會而開會的。蘇聯共產黨在建黨初期開會比較密,因為那時需要解決的問題比較多,而黨員人數也比較少,開會相對比較容易。至于后來相隔的時間比較長,因為人們把精力主要都用到工作上去了。應該說過于頻繁地選代表,開大會,雖然也有其積極的作用,其負面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至于說最長相隔13年之久才開會,這個說法其實是夸大其詞。因為從1939年的18大到1952年的19大雖然相隔13年,但是由于在1941曾經舉行過一次18次代表會議,所以會議的相隔時間應該是11年,而不是13年。之所以這樣長,原因很簡單,是因為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這次戰爭就其規模和慘烈的程度來說,是世界歷史上空前未有的,而且主要的戰場就在蘇聯。戰爭期間不能召開代表大會是明擺著的,而由于戰爭破壞的嚴重,百廢待舉,戰后恢復重建工作的繁重也是可以想見的,也不允許人們有喘息的時間,應該說,遲幾年開會人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高教授為什么斤斤于這開會的時間呢?實際上,中國的情況也很類似。在建黨之初,開會比較密,后來開會相對比較疏,其原因跟蘇聯當時的情況也有些類似,難道這能夠說明在建黨初期發揚黨內民主比較好,而后來發揚黨內民主就比較差了嗎?顯然不能這樣看問題。從1945年的七大到1956 年的八大,相隔也是11年;如果考慮到中國在1955年曾舉行過一次全國代表會議,那相隔的時間就是10年。人們也很清楚,這是因為其間發生了解放戰爭和戰后的恢復建設工作,任務之巨大和艱難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段時間沒有開會,人們也很容易理解,為什么要以此來證明黨內民主遭到了破壞呢?一定要從這個角度想,顯然也是一種不健康、不正常的心態。
第三,關于所謂“在政治局實行個人專斷。”
在這方面,高文說,“1925年12月23日斯大林在黨的十四大上公然這樣說,‘而最高機關是全會’,‘在我們這里全會決定一切’。這種說法是違背黨章的。蘇共黨章歷來明文規定‘黨的最高機關是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只是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所以只能說黨代表大會決定一切,而并非中央全會決定一切。當中央全會不按期召開時,實際上變成政治局決定一切,難怪斯大林敢于直言不諱地說‘政治局是擁有全權的機關’。”
本來,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的關系是很清楚的。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由于代表大會不可能經常舉行,因此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就把權力交給了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實際上也就成了最高權力機關。同樣,中央委員會也不可能常年開會,在中央全會閉會期間就把權力交給了政治局,政治局就成了擁有全權的機關。這是很普通的道理。因此斯大林說“政治局是擁有全權的機關,除了中央全會以外,它是高于一切中央機關的”有什么錯誤?至于高文說“只能說黨代表大會決定一切,而并非中央全會決定一切”,這話雖然正確,但是斯大林的話也并不違反這個精神。斯大林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在我們這里是全會決定一切,當領袖們開始失常的時候,它就來糾正他們。”斯大林在這里講的是黨的領袖與與中央委員會的關系,將二者關系說成是“全會決定一切”又何錯之有?而且接下來斯大林就說到了代表大會。他說,“我們應該統一,只要黨,只要代表大會顯示出剛強性而不怕恐嚇,就一定會有統一。”(《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28頁)這里就明確肯定了代表大會對于黨的統一所具有的決定意義。怎么能夠說斯大林的話違背黨章呢?
至于政治局和組織局、書記處的“三駕馬車”,高教授曾一再提出,好像斯大林在這個問題犯了很大的錯誤,殊不知,這“三駕馬車”的設立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是一個不可移易的重大的原則問題。實際上,在1919年3月25俄共(布)舉行八屆一次中央全會之前,世界各國共產黨雖然有設書記處的做法,但是卻沒有設政治局、組織局的先例。俄共(布)之所以在1919年3月25日的全會上提出設此兩局,是和一個人——雅·米·斯維爾德洛夫的逝世聯系在一起的。看來,高教搜對這一歷史過程不甚了解,因此需要花點篇幅對此做些介紹:
我們知道,雅·米·斯維爾德洛夫在俄共(布)早期的領導人里面,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組織家,他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會議上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后被選為中央委員會書記,在準備十月革命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十月革命后,他被選為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他熟悉黨的干部,恰當地安排每個人的工作,遇到工作中的問題,甚至不需要開會,不需要表決,只要一句話或一個電話就能把事情解決得非常完滿。列寧對斯維爾德洛夫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和非凡的組織才能非常佩服,說“斯維爾德洛夫同志比誰都更充分更完整第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最主要最本質的特征,而且正是這一點,遠比他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更能顯示他作為一個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作用”,稱贊他是“頭號組織家”,認為“凡是和我一樣天天同斯維爾德洛夫一起工作的人,都特別清楚,全靠他非凡的組織才能,我們才取得了我們至今都引以自豪而且完全有理由引以自豪的成就。”(《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1頁)但是,不幸的是,他突然死于流感,享年僅34歲。1919年3月18日,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舉行緊急會議安葬斯維爾德洛夫,列寧在葬禮上致了悼詞,他說:“像這樣一個有非凡組織才能的人,我們是永遠找不到人代替他的,如果把代替理解為找到一個具備同樣哪里的同志的話。……現在要擔負起他在組織方面,在挑選按專長任用人才方面所做的工作,只有把整批整批的人派到斯維爾德洛夫同志過去一個人所管的合格重要部門去,而且要踏著他的足跡,才能勉強完成它一個人所做的工作。”(同上,第713頁)根據列寧的這個意見,一周后,即3月25日舉行了俄共(布)八屆一次中央全會,會上決定設立政治局和組織局和書記處,采用集體領導的辦法來接替斯維爾德洛夫的工作。當時,被選為政治局委員的有列寧、斯大林、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和克列斯廷斯基,候補委員有布哈林、季諾維也夫和加里寧;被選為組織局委員的有斯大林、克列斯廷斯基、謝列布里亞科夫、別洛博羅多夫和斯塔索娃。(見《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405頁)這就是所謂“三駕馬車”的由來。
“三駕馬車”實行了一年后,列寧在1920年3月舉行的俄共(布)九大作中央委員會的報告時對其給予了肯定的評價。他說,“我們的黨失去雅·米·斯維爾德洛夫已經一年了;這個損失不能不影響到中央的整個組織。沒有人能像斯維爾德洛夫同志那樣善于一個人同時兼顧組織工作和政治工作,因而我們就不得不嘗試用集體工作來代替他一人的工作。中央在報告年度中的工作,是由中央全會選出的兩個集體領導機構中央組織局和中央政治局擔負的;同時為了使者兩個機構的決議協調一致,中央書記兼任兩個局的工作。于是形成了這樣的局面:組織局真正首要的任務是分配黨的干部,而政治局的任務是解決政治問題。自然,這種劃分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為的;顯然,沒有人員的任命和調動,任何政治問題也無法體現。因此,任何組織問題都有政治意義,所以我們在實踐中形成了這樣的慣例,只要有一個中央委員提出要求,就可以根據某種理由把任何一個問題看成政治問題。企圖用別種辦法來劃分中央委員會的工作恐怕是不適當的,而在實踐中也未必能達到目的。上述工作方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我們兩個局之間沒有發生過難以解決的事。”(《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266-267頁)
又過了兩年,當1922年3月舉行俄共(布)十一大時,列寧再次提到了“組織局和政治局有什么區別”的問題,他說,“其實哪個是政治問題,哪個是組織問題,是無法準確劃分的。任何政治問題都可能是組織問題,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只有按已經實行的做法,即任何問題都可以從組織局轉到政治局,才能恰當地安排好中央的工作。”他還說,“有誰曾經提出過其它辦法嗎?從來沒有人提出過,因為不可能提出別的更合理的解決辦法。把政治問題和組織問題機械地分開是不行的。政治由一些人來主管,而文件如果由另一些人來寫,那是不會有什么結果的。(《列寧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119-120頁)在這里,人們似乎可以看到列寧已經開始有了將二者合二為一的思想。應該說,列寧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即只要有一個中央委員以某種理由認為是政治問題就可以作為政治問題到政治局委員會議上去討論。在這里,政治局的地位實際上也是高于組織局的。實際上,由于政治局要對國內外重大政治問題作出決策,而組織局則主要是通過調配干部組織實施或執行,書記處則主要是處理中央的日常工作,政治局的重要性高于其它兩個機構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從人員組成來看,俄共(布)八屆一次會議選出的政治局委員列寧、斯大林、托洛茨基和加米涅夫都在其中,布哈林、季諾維耶夫和加里寧這些當時也是很重要的人尚且只是候補委員,其重要性可以想見。可以說當時所有的政治領袖都集中在政治局,而列寧既是是政治局的領袖,當然也是黨的領袖。那時,凡是開黨的代表大會都是由列寧來作工作報告。實際上,在列寧在世時政治局就是高于其他兩個機構的。這一點,我們從后來斯大林在14大所做的的報告里也可以得到證明。斯大林說,“中央各機關應該保持它們現有狀態,黨是未必會同意把它們破壞的。”此話是斯大林對著代表大會的代表說的,也可以說是得到了14大的代表認可和證明的。事實上,在斯大林講此話時,臺下就發出了呼喊聲“對!”和鼓掌聲。(同上)斯大林不可能當眾說謊;而如果斯大林所與事實不符的話,臺下也不會有那樣的回應。這是很清楚的。
還要看到,斯大林在列寧逝世后曾挫敗了反對派妄圖取消政治局的陰謀。這從斯大林在14大的講話里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來。他說,“1923年,在第12次代表大會以后,那些聚會在‘山洞’中的人(笑聲)制訂了一個政綱,主張取消政治局和使書記處政治化,即主張把書記處變成由季諾維也夫、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組成的政治上和組織上的領導機關,這個政綱的用意何在呢?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說不要加里寧,不要莫洛托夫來領導黨。這個政綱沒有得到什么結果,這不僅是因為這個政綱當時是毫無原則的,而且因為沒有我上面指出的幾個同志,在目前是無法領導黨的。”(《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24頁)
斯大林還在這次代表大會上強調,“集體工作,集體領導,在少數服從多數的條件下保持黨的統一,保持中央各機關的統一,——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同上,第328頁)
這些事實恰恰證明,斯大林是非常重視踐行列寧的遺教的,他重視民主集中制,重視集體領導,重視少數服從多數,高文利用斯大林在14大的講話來說明他破壞黨內民主,顯然是沒有道理的。
高文還引用《赫魯曉夫回憶錄》里的話來說明斯大林的獨斷獨行。這也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斯大林那么獨斷獨行,為什么還要像鐘表裝置一樣每隔幾天就要把赫魯曉夫、馬林科夫、貝利亞、卡岡諾維奇等人召到自己哪里去開會呢?這說得通嗎?
在這里,我們還可以從斯大林當年給一些政治局委員所寫的大量信件看到他的行事方式和工作作風。本世紀初,2001年4月20日的《參考消息》曾轉載俄羅斯《獨立報》的一篇文章,該文披露說:從1931年到1936年期間,斯大林跟政治局委員之間寫有大量信件,討論了國家經濟政治生活和對外關系中的大量問題。僅僅給卡岡諾維奇一人的信件就達800多封。如果他是一個不講民主的獨裁者,他有必要跟這些政治局委員寫那么多信進行討論嗎?下面,我們不妨從這些信件中摘錄其中的兩封信:
在1931年8月25日在寫給卡岡諾維奇的信中說,“我覺得,訂美國貨會失去從德國、意大利、英國(還將從法國)得到的優惠條件。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的同志不理解這一點。當然,可以有例外,如車里雅賓斯克的建筑業和軍工企業。但這要政治局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決定。我已寫信告訴奧爾忠尼啟則……”
在1931年11月9日寫給奧爾忠尼啟則的信中說,“1.政治局終于取消了計劃外進口鋼材的決定。這很好。應當明白,我們面臨著美國用來反對我們的金融貨幣風暴,我們布爾什維克必須采取最堅決的措施予以抵制。我們是應當在一兩年以后破產,從而使所有的經濟計劃落空,還是應當預防破產呢?這就是聯共(布)政治局在取消計劃外進口鋼材時要決定的問題。現在,終于可以指望,布爾什維克講朝著黨代會和黨中央關于積累外匯儲備的多次決定邁出第一步。2. 已經清楚,我們特別是中央委員,不應也不能彼此欺騙。無需證明,關于計劃進口鋼材的建議(沒有誠實地直接提出取消政治局7月的決定)就是企圖欺騙中央(卡岡諾維奇、魯祖塔克等)。……3.你說:給個出路,指出到哪里去找鋼材、車軸、車輪等。我想,如果現在我們不將這些東西的進口限制在最低程度,如果現在不組織制造這類產品,如果現在不啟動自己的經濟機器,不讓它完成黨中央關于在本國工廠大規模制造鋼材的多次決議,我們將永遠都找不到出路,永遠都沒有足夠數量的鋼材、車軸和車輪。……”(見2001年4月20日《參考消息》第12版)
從這些信里,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斯大林的民主作風。試想,如果斯大林是獨斷專行的人,“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的同志不理解”,下個命令執行就是了,還要討論做什么?“政治局終于取消了計劃外進口鋼材”,如果政治局是斯大林的“一言堂”的話,就不會有這個“終于”二字出現了。這個“終于”二字恰恰說明政治局在討論過程中是充分發揚了民主的。在這些信里也可以看到斯大林對黨代會、中央全會決議的尊重以及對其他政治局委員的尊重,當然也可以看到他作為黨的領袖在政治局里和建設社會主義蘇聯過程中所起的特殊的作用。這些事實都可以說明,高文對斯大林個人專斷的指責是完全經不起事實的檢驗的。
第四, 關于所謂“改變黨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高文說,“斯大林先后邁出四步來改變中央監委的性質、地位和作用。”這里我們沒有必要討論他所說的所謂四步是怎么走的,問題的關鍵在于,黨的監委在監督黨委的同時是不是頁要接受黨的監督?在高教授看來,監委是監督黨委的,它本身不應該受到監督。這樣,監委就成了凌駕于黨委之上而本身不受任何監督的機關。這樣做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因此,1924年5月俄共(布)十三大通過《關于監察委員會的工作》決議,提出“黨委員會必須派代表參加監察委員會的各種會議和它們的全部工作”,應該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怎么能夠說成是斯大林陰謀的一步呢?問題還在于,無論是這個第一步還是以后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都是黨的代表大會做出的,難道黨的代表大會不是黨的最高權力機構?不能就有關黨的監察工作作出新的決議,而只能恪守列寧在世時黨的代表大會所作出的決定嗎?尤其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高文竟然認為1934年2月召開黨的十七大將中監委改為黨的監察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監督黨和聯共(布)中央委員會的決議的執行”,就是“從此黨中央委員會(包括政治局、總書記)就不受任何機構監督了”呢?這究竟是什么邏輯?“監督黨和聯共(布)中央委員會的決議的執行”,這里在中央委員會之前首先說的就是“黨”,這個“黨”的決議怎么會不包括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在內呢?而監督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首先要監督的就是中央委員會的執行情況,怎么能說“從此黨中央委員會(包括政治局、總書記)就不受任何機構監督了”呢?同樣,監督中央委員會決議的執行,首先要監督的就是政治局有沒有貫徹中央委員會的決議,它怎么會“從此就不受任何機構監督了”呢?總書記的情況也是一樣。這一點,我們從前引斯大林寫給奧爾忠尼啟則的信里也看得很清楚,他自己那么堅決地要求政治局委員要嚴格執行中央委員會的多次決議,怎么會反對監察委員會對中央委員會決議的執行進行監督呢?顯然這是說不通的。
第五,關于所謂“進一步加強以黨代政制和個人集權制”。
高文說,“斯大林徹底斬盡殺絕黨內各個反對派、獨占鰲頭之后,他的權力欲進一步膨脹,還要進而獨攬黨政軍三大權。1941年5月他以黨中央總書記兼人民委員會主席(即政府總理),6月衛國戰爭爆發后又兼國防委員會主席(1934年蘇聯廢除共和國軍委,1941年6月新設國防委員會),戰后取消國防委員會,他又兼蘇聯武裝部隊總司令。這樣他就把列寧當年確立的黨政軍三權分立的民主分權體制改變為黨政軍三大權統一于一身的個人集權體制。”
人們要問,列寧當年提出過過什么“黨政軍三權分立的民主分權體制”嗎?沒有。正好相反,列寧認為,“在革命運動史上,個人獨裁成為革命階級獨裁的表現者、體現者和貫徹者,是屢見不鮮的。個人獨裁同資產階級民主制,無疑是彼此相容的。”“所以蘇維埃的(即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和實行個人獨裁權力之間,根本沒有任何原則上的矛盾。”(第179頁)他還說“蘇維埃社會主義民主制同個人管理和獨裁毫不抵觸,階級的意志有時是由獨裁者來實現的,他一個人有時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且一個人行事往往是更為必要的。”(《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302頁)他還把馬克思所總結的巴黎公社的經驗運用于十月革命后的蘇維埃,使“蘇維埃不僅把立法權和對法律的監督權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且通過蘇維埃委員把直接執行法律的職能集中在自己手里,以便逐步過渡到由全體勞動居民人人來履行立法和管理國家的職能。”(《列寧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448頁)他對斯維爾德洛夫的稱贊也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斯維爾德洛夫不是英年早逝的話,就不會有所謂“三駕馬車”,也不會有黨政軍之所謂“三權分立”,這也是明擺著的事。
高文批評斯大林“以黨中央總書記兼人民委員會主席(即政府總理)”,其實,在俄共歷史上列寧就曾以當地領導人兼任過人民委員會的主席,斯維爾德洛夫頁曾以中央委員會書記兼過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的主席。應該說,這樣的兼任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并沒有什么不好。至于斯大林在衛國戰爭中還兼任了國防人民委員并且還兼任國防委員會主席,這也是形勢使然,有什么過錯?事實證明,斯大林在兼任人民委員會主席和國防委員會主席后,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就是最好的證明。把這些都說出是以黨代政和個人集權制是完全不正確的。
說到以黨代政,使我聯想起《列寧全集》里曾講到的一件事。在1922年3月舉行俄共(布)11大時,普列奧布拉任斯基曾提出過一個餿主意,主張要在政治局、組織局之外再設一個經濟局。對此,列寧曾批評說,“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同志建議成立經濟局,可是照這樣做,我們說的黨同蘇維埃的分工就會落空。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同志提出了一個似乎很好的方案,有政治局,還有經濟局、組織局。這些在紙上挺漂亮,但到實際生活中,就顯得可笑了!我真不明白,一個隊現實政治很敏感的人,在蘇維埃政權建立了五年以后,竟會提出并堅持這樣的建議!”(《列寧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19頁)在新中國的歷史上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在黨委的職能部門里曾經按照經濟部門分別設立了農村工作部,工業交通部和財貿部,進行“歸口管理”,這樣做極易造成以黨代政。當然,黨是領導一切的,但是,黨的領導是黨委領導,而不是黨的職能部門領導;如果混淆了二者就會以黨代政。
第六,關于所謂“斯大林在社會主義國家還率先實行領導職務終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
斯大林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對他來說,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終身是理所當然的。高文也很清楚,斯大林的逝世是屬于突然猝死,事先并沒有什么先兆。他是1953年3月5日去世的,就在此前一個多月,他還在1月13日會見了宋慶齡和郭沫若。斯大林從晚上10點與他們一直談到11點50分,客人提出了告辭,斯大林還說“不要著急嘛”,可見他當時的健康狀況還很好。會見中他向客人提出了許多問題,包括農民、婦女的情況,教育情況,文字改革的情況,同時回答了郭沫若提出的范圍廣泛的政治問題和學術問題(主要是中國史學界有爭議的一些歷史學的問題)。斯大林此時雖然已經73歲,但是他的記憶力仍然很好,他還記得上一次(1927年)會見宋慶齡是在加里寧家里進行的情景。他回答問題也非常認真,而且邏輯嚴密,思路清晰,見解深刻,語言簡潔。他待人接物仍然十分具體仔細,當會見結束知道郭沫若將乘飛機回國而宋慶齡將于次日乘火車回國時,還不忘關照擔任翻譯的漢學家費德林:要給宋慶齡先生掛一節專用的車廂。(張柏春:《郭沫若、宋慶齡與斯大林的一次談話》,《百年潮》2008年第5期)斯大林在這樣的健康狀況下繼續工作是很正常的,這怎么能說成是“率先實行領導職務終身制”呢?
高文說,“他實現這‘兩制’未必是早有預謀、事先設計的,而是個人權力欲不斷膨脹,又渡過權力危機的必然結果。”文章講了所謂兩次權力危機。對第一次危機即列寧在《給代表大會的信》中提出要調整斯大林的總書記職務,文章說,“經他在黨中央贏得了多數人支持,終于連任。”此話語焉不詳,有明顯的缺漏。人們要問:“經他”之后應該有運用了什么手段,通過了這樣的渠道這樣的內容,但是沒有,一下子就是“贏得了多數人的支持,終于連任”。在這里,關鍵的內容沒有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是作者感到所說缺乏根據而將其刪除了呢,還是作者對此本來就弄不清楚,只不過在這里虛晃一槍而已?對這個問題,俄羅斯有一位斯大林傳記作者是這樣分析的:“托洛茨基不僅對斯大林的一致和 他機敏的才智估計不足,而且又以自己無休止的攻擊、爭論、論戰文章無意中提高了斯大林的威望,因為在這種條件下斯大林已經成了列寧遺產的捍衛者和黨的統一的維護者。托洛茨基越是頻繁地‘沖撞’斯大林,他的名望就下降得越厲害。這里問題不在斯大林身上。”(德·安·沃爾科戈諾夫:《斯大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頁)就是說,不是斯大林搞了什么陰謀詭計,而是托洛茨基自作自受,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高文又怎么能說“經他(指斯大林)贏得了多數人支持”呢?
至于所謂第二次權力危機,即所謂17大選舉中央委員時斯大林少得270多票,高教授一改以前,好像成了一個親歷者,大大地宣揚了一番:又是“約有五分之一代表反對”,又是“卡岡諾維奇暗箱操作,命令銷毀反對斯大林的大部分選票”,最后“才使他進而在中央委員會又當選為總書記。”這些說法流傳已久,并不新鮮,但至今還有人傳播。上述《斯大林》一書也講了類似的話,還講了材料來自米高揚的回憶錄。該書說,“米高揚證實(米高揚又是聽斯涅戈夫、沙圖諾夫斯卡婭以及原計票委員會工作人員安德列阿相等老布爾什維克說道),卡岡諾維奇焦急不安地向斯大林報告了出乎意料的投票結果:在1225名代表中,3人反對基洛夫,近300人(!)即投票人數的將近1/4投票‘反對’斯大林。這簡直難以置信!現在誰也不能準確地說,總書記對此作何反應。但據米高揚說,很快做出決定,即留3票‘反對’斯大林的票(與‘反對’基洛夫的票相等),其余的票全部銷毀。”(同上,第421頁)但是,當時擔任莫斯科市委書記并且在17大被選為中央委員、接著又被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的赫魯曉夫,說法就完全不同。他在其回憶錄中說:“1934年,我在第17次代表大會上,被選入蘇聯共產黨(布)中央委員會。我感到選舉程序十分民主。是這樣進行的:候選人提名之后,他們的名字印在一張選票上,在全體代表中傳閱。應當承認,代表們選擇的機會不多,因為選票上的姓名數目,正好等于中央委員會成員數字,包括委員和候補委員以及監察委員會的成員。不過每個代表都有機會對每個候選人發表意見,這就是或者把名字留著,或者把他劃掉。然后斯大林就在代表中走一圈,收集選票,他直望著每個代表的眼睛,表示不看他的票紙(后來我才發現,沒有斯大林的同意,任何人的名字也寫不到選票上去)。然后點出票數,并宣布每個候選人所得的贊成 和反對票數。我記得在地7此代表大會上,斯大林沒有得到全票,六個人投票反對他。我為什么記得這樣清楚?因為我的名字被宣布時——‘赫魯曉夫’——我也是必全票只差留票中央委員會的!這意味著我所處的地位比得上斯大林。其他候選人則往往要得到二十張、三十張甚至一百張反對票。候選人 以多數票當選。“(《赫魯曉夫回憶錄》,東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82-83頁 )當然,在赫魯曉夫的回憶錄里常有打擊別人、抬高自己的內容,許多東西也是不可靠的。比如回憶錄居然說,“當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李可夫在掌管這個國家的時候,像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或米高揚那樣的人還在什么地方呢?”(同上,第117頁)其實,赫魯曉夫說的這幾個人都是十月革命前早就參加革命斗爭的老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后都擔任了重要的領導職務,莫洛托夫在書記處里是僅次于斯大林的第二書記,卡岡諾維奇也是書記處的書記,伏羅希洛夫是第十集團軍的司令,在1918年保衛察里津(后稱斯大林格勒,今稱伏爾加格勒)戰役中功勛卓著,更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米高揚在20年代也已經是中央委員;倒是他赫魯曉夫,是在十月革命以后才入黨,當時還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支部書記,有誰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們知道,赫魯曉夫只是由于已經擔任政治局委員和烏克蘭黨委書記的卡岡諾維奇的提拔,他才一步步地踏上領導崗位的,他說卡岡諾維奇等人沒有資歷,足見他自己是一個地道的小人。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相信的,就是赫魯曉夫不會為斯大林隱瞞丑事,因為他自己就是反斯大林的急先鋒;如果選舉中確實發生了那么多人反對斯大林以及銷毀反對票的事,他是不會放過這個攻擊斯大林的極好機會的。另據前引俄羅斯《獨立報》2001年的那篇文章說,“近10年來,關于斯大林出現了不少神話和許多錯誤的結論。有人說,他是沙皇暗嘆局的間諜;還有人說,他在聯共(布)17大上未能當選中央總書記……”(見2001年4月20日《參考消息》第12版)在這里,俄羅斯的報刊將此類說法作為“神話”和“錯誤結論”的典型,可見,在當時的俄羅斯,這類東西已經成為過街老鼠了,高教授竟然還要將其作為寶貝來加以宣揚,是不是太落后了呢?
為了說明斯大林“率先實行領導職務終身制”,高文還作了計算:“他擔任總書記31年之久,擔任政府總理和全軍最高統帥也有12年,實際上是領導職務終身制。”
他沒有順便說毛澤東,不過他心中一定會說,毛澤東擔任主席的時間還要長得多。這在他看來毛澤東無疑更是領導職務終身制了。
對這樣的現象,我們應該怎么看呢?
資產階級用他們的眼光看問題,認為領導人幾年一換才符合民主的要求。一百年前,德國的資產階級曾譏笑倍倍爾和李卜克內西,說什么:“你們只是口頭上講工人階級的運動罷了,實際上出面的總是這幫首領。一年復一年,十年又十年,還是這個倍倍爾,還是這個李卜克內西。你們的那些從工人中選拔出的議員,真是比皇帝冊封的還難得調換呢!”對此,列寧回答說:“這是企圖把‘群眾’與‘首領’對立起來,想激發群眾的劣根性和虛榮心,想以破壞群眾對‘十來個聰明人’的信任來使運動失去堅定性和穩定性,但是德國人對這種蠱惑人心的企圖只是嗤之以鼻。德國人的政治思想的發展和政治經驗的積累已經足以使他們懂得:在現代社會中,假如沒有‘十來個’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產生的)、經過考驗、受過專業訓練和長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領袖,無論哪個階級都無法進行堅持不懈的斗爭。”(《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1頁)馬克思主義者重視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但是,他們絲毫也不否認杰出的個人——領袖人物對于歷史所起的巨大作用。人們通過實踐,越來越懂得領袖人物對于他們的意義。應該說,這些領袖不是那么容易產生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千年巨人”,列寧、斯維爾德洛夫、斯大林、毛澤東、周恩來也是幾百年才能產生的巨人;人們擁護他們,愛戴他們,知道他們的可貴,直到今天還在懷念他們,還在從他們的思想里去吸取營養。一些人想否定他們,消除他們的思想影響,這就如同蚍蜉撼樹,又談何容易?
至于所謂斯大林搞“指定接班人制”,高文說,“1952年10月舉行19大時,他要馬林科夫取代他作中央工作報告(從1924年黨的13大起都一直是他自己作這樣工作報告)在他提出的19大后中央領導人名單中馬林科夫名列首位,人們都認為馬林科夫顯然是他意中的接班人。”
僅僅根據這么一點表面現象,就說斯大林搞“指定接班人制”,就說它已經是一個“制”(制度)了,這能夠成立嗎?須知,“人們認為”并不等于是“斯大林搞”,這是兩回事嘛,怎么能夠混為一談呢?
話又說回來,斯大林但是已經73歲了,要做像中央委員會工作報告這樣的大報告(須知,斯大林的一切報告都是自己起草而不是秘書代勞的)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因此讓他的副手來作這件事,這本來也很合情理,并沒有什么不正常。而且,處于他這樣的地位和年齡,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也應該是一種責任。毛澤東在差不多的年齡不是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嗎?他在《九評》里加了這樣一段話:“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開創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事業是不是后繼有人的問題,就是將來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能不能繼續掌握在無產階級革命家手中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子孫后代能不能沿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道路繼續前進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能不能勝利地防止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在中國重演的問題。總之,這是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命運的生死存亡的極其重大的問題。這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當然,解決接班人的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如此,它就顯得更加重要。事先考慮這個問題又有什么錯?難道不考慮倒是正確的?
尤其荒唐的是,高文竟然說什么“斯大林帶頭實行的個人集權制、職務終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這‘三制’明顯帶有君主專制色彩,這‘三制’正是君主專制和民主共和兩種政治體制的根本區別。”
上面這些話清楚地表明,高文不是用階級的標準來衡量政治體制的優劣,而完全是從形式出發來觀察問題的,把資產階級民主捧上了天,而把無產階級的民主歪曲為封建專制。這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俄國的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俄共(布)的領導下取得了國家政權,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他們在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的各方面都享受著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所不可能享受的各種權利。這一點,就是一些帶有偏見的資產階級社會活動家也是承認的。1925年,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訪問俄羅斯,他是這樣講他的感受的:他把共產主義看成是一種宗教。他說,“作為一種宗教,俄國共產主義的力量又如何呢?或許這種力量是相當大的。抬高普通人的地位,這是一條在抓住群眾方面屢見成效的教理。任何宗教,或者團結同一教派信仰者的紐帶,都有力量對抗非宗教主義者自我中心的原子論。現代資本主義是絕對不信仰宗教的,它缺乏內聚力,沒有幾分熱心公益的精神,它經常是,雖然并不總是一群財富的占有者和追逐者的集合體。這樣一種制度,必須取得巨大的而非僅僅是過得去的成就,才能生存下去。……然而在今天,它只取得了不大不小的成就。不信宗教的資本主義要戰勝信仰宗教的共產主義,僅僅靠較高的經濟效率是不夠的,還必須有高出許多倍的效率才有希望。我們過去一直相信,現代資本主義不僅可以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而且能夠逐漸引導我們進入經濟天堂,到那時,我們就可以擺脫經濟上的牽累了。但現在我們卻開始懷疑企業家是不是真的能夠讓我們更上一層樓。(J.M.凱恩斯:《預言與勸說》,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頁)與之相反,對俄羅斯的未來,他說,“現在俄國的一切已是木已成舟,因此我愿意給她一個機會,助她一臂之力,而不是從旁加以阻撓。因為要是我是個俄國人,在做了周詳的考慮之后,無論如何我也更愿意把自己的一份力量貢獻給蘇俄而不是沙俄!(同上,第294頁)
再看看當時蘇聯和蘇共的現實生活吧。我們讀列寧和斯大林的著作中作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情形,差不多都有會場上報告人和代表在臺上臺下互動(問答)的記錄。臺下的代表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也可以大喊“對啊!”表示贊成。如果黨內沒有民主,這種熱烈的民主氣氛是不可能出現的。當然,會上也有時會發出歡呼聲(高呼“烏拉!”),甚至高呼“列寧同志萬歲!”“斯大林同志萬歲!”這些都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感情流露,是群眾愛戴領袖的生動體現。如果把這些都叫做什么“個人崇拜”,甚至說成是什么“君主專制”,實在是一種牽強附會,是不值一駁的。
四、評所謂“蘇共為何變成個人集權制政黨”的原因分析
高文最后部分的標題是 “斯大林執政時期蘇共為何變成個人集權制政黨”是分析原因。
根據本文以上的分析,所謂在“斯大林執政時期蘇共變成個人集權制政黨”這個提法本身就不能成立,因此高文在此基礎上所做的“為何”如此的分析也就失去了根據。同時,考慮到高文這里所說的“列寧遺留下的黨內民主的遺產不夠豐厚”一說已經在本文第二部分作了批駁,因此這最后部分也就不打算逐一進行批駁了。
這里想重點批駁高文所說的“起了關鍵性作用”的第六點。高文說,“斯大林個人的特點對于蘇聯共產黨從民主政黨變為專制政黨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列寧曾經是彼得堡大學法律系畢業生,流亡西歐資本主義國家達15年之久,有民主素養。與列寧的經歷很不一樣,斯大林是土生土長的職業革命家。”“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民主觀、自由觀以及西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民主與自由的時間了解不多。他從親身經歷的10多年的地下斗爭進監獄、流亡生涯中深切體會到的都是統一集中、服從組織、遵守紀律、嫉惡如仇、堅持抗爭、決不妥協等感悟和經驗,卻很少受到集思廣益、尊重少數、寬待反對者、聽取不同意見等現代民主與自由社會生活準則的教育和熏陶。所以,他一旦掌握黨和國家大權之后,很容易習慣性地按照自身的歷史經驗待人接物,處事辦事。”
在我看來,這些說法既違背事實,也沒有道理。
列寧是學過法律,但是時間很短,且也不是在彼得堡大學,而是在喀山大學。1887年 8月他被錄取為 喀山大學法律系的學生,入學后他參加了“極端有害”的革命學生小組,還加入了薩馬拉-辛比爾斯克同鄉會,12月即因參加學潮被鋪入獄并被學校開除。他的大學生活其實只有四個月。當然,后來(1890年4月)他曾以校外生的身份向彼得堡大學法律系考試委員會申請參加大學課程考試,從4月到11月,經過13門課程的考試都取得了優秀的成績,獲得了彼得堡大學法律系的畢業證書。這個考試類似于我國的自學考試,因此高文說他是“彼得堡大學法律系畢業生”并不準確。列寧僑居國外,對他研究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說他因此而有“民主修養”則是完全錯誤的。應該說,列寧流亡國外完全是出于不得已。他曾經說,“在國外,要費很大的力氣,經過無數的奔波、勞碌、責罵和不愉快,才能在事后了解到很少一點情況,說從國外‘參與解決問題’那只是‘為了顯示自己了不起’或者是為了騙人。”(《列寧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305頁)實際上,正是在國外的生活,使他更進一步地看到了資產階級民主和自由的欺騙性和虛偽性。他說,“在資產階級制度下(就是說只要土地和生產資料的私有者繼續存在),在資產階級民主下,‘自由和平等’只是一種形式,實際上是對工人(他們在形式上是自愿地和平等的)實行雇傭奴隸制,是資本具有無限權力,是資本壓迫勞動。(《列寧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362頁)
與列寧相比,斯大林出生于社會的下層。這并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從一定意義上說,他確實是土生土長的,但是他也曾幾次出國,主要是參加在國外舉行的黨的代表大會或代表會議。其實,歐洲相當于一個中國大小,而俄國雖然橫跨歐亞大陸,但在傳統上卻是一個歐洲國家,出國并不是一件難事,而對于一個人的思想形成來說也并不像高教授所想像的那么大。相反,長時間在國內從事斗爭,對一個職業革命家的成長來說倒是一件大好事。列寧在談到斯維爾德洛夫時曾說,“雅柯夫·米哈伊洛維奇在這段漫長的活動時期沒有到過國外,這使得他能同實際運動不失去聯系。在他短短的整個一生中做黨的工作有十七八年,雖然大部分歲月不得不在監獄和流放地度過,但是正是在這些地方顯露出他的組織才能。他能夠把整個身心都用于工作,考察人,了解他們的品質,把每個人安排到適當的崗位上去,——這種本領就是一個組織家的主要才能。”(《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252頁)斯大林的經歷和斯維爾德洛夫極為相似,他們甚至還同時被關在同一個監獄里過。列寧對斯維爾德洛夫稱贊有加,實際上對斯大林也是非常肯定的,否則就不能說明在斯維爾德洛夫逝世后為什么讓斯大林既擔任政治局委員又擔任組織局委員,而后來在1922年還讓他擔任了總書記。列寧當然知道,這樣一種安排對“過分自信”的托洛茨基來說顯然是不會服氣的,因此又想做些調整,以免造成黨的分裂。但是,列寧還是沒有考慮托洛茨基,而是說“任命另一個人擔任這個職位,這個人在所有其他方面只要有一點強過斯大林同志,這就是較為耐心、較為謙恭、較為禮貌、較能關心同志,而較少任性等等。這一點看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從防止分裂來看,從我前面所說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關系來看,這不是小事,或者說,這是一種可能具有決定意義的小事。”(《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6頁)應該說,列寧所說的斯大林的這些缺點,和高文所說的“很少受到集思廣益、尊重少數、寬待反對者、聽取不同意見等現代民主與自由社會生活準則的教育和熏陶”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高文在這里其實是宣傳放棄原則、搞調和集中,這些問題顯然不是“微不足道小事”,而是帶有原則性的大事。應該說,在一些大是大非問題上,列寧從來都是旗幟鮮明的。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并不是說斯大林沒有缺點,但是,我們認為,他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缺點沒有也不可能改變黨的性質;高文說“斯大林執政時期蘇共變成個人集權制政黨”乃是對斯大林的誣陷和不實之詞,理應予以推倒。事實上,在今天的俄羅斯,懷念斯大林的人正在增加,對他的肯定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們堅信,歷史是公正的,時間最后能說明一切,一切謊言最終會被打得粉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