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步論已經深深地根植于我們大多數人的心中,正如地球中心論深深地根植于中世紀歐洲教會和教徒中一樣。然而,人類的前景上空正聚集著越來越厚重的烏云。資源枯竭、人口劇增、生態失衡、環境惡化已經成為全世界有識之士共同關心的話題。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和哲學家頻頻出警告:如果到本世紀末人類還不真正下決心扭轉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趨勢,不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那么二十一世紀將是自然解體和社會瓦解相互促進的世紀,是人類重大災難來臨的世紀。
然而,地球上的絕大多數人對此或聞所未聞,或置若罔聞,或充耳不聞,或百般掩蓋真相。最令人遺憾的是,一部分有知識、有思考能力、有責任感的人在了解了人類危機的實質和嚴懲性后,不敢面對嚴嚴的事實,不敢由此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進行認真的反思,卻象鴕鳥一樣把頭埋到了“人類總是進步的”沙堆里,以使自己的良心不受責備,使自己思想體系的基石不至坍塌。這就迫使我們拿起邏輯和歷史的手術刀來解剖“人類總是進步的”這一命題。
人類一詞既可作抽象名詞解,也可作集合名詞解。當新聞報道歡呼:“人類登上了月球!”,實際上卻只有一個人登上有月球。這里人類是作為抽象名詞解。按此解,即使全球的人幾乎死光了,只剩下幾個所謂精華種子,只要這些精華擁有比常人更健全的體魄,更發達的大腦,更先進的科學技術,那么人類就可以算進步了。希特勒就是這樣解釋“人類”的。他以德國民族天生優秀為前提,宣稱優等民族對劣等民族的生存優先權,于是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征服歐洲以至全球的妄想和暴行就成了使“人類”進步的高尚行為。顯然,作抽象名詞解釋的“人類”不是廣為認同的人類進步論中“人類”的含義。
當人們脫口而出“人類總是進步的”時,首先想的是自己的生活總會越來越好,是對生活前景表示樂觀和信心的一種方式。和這種含義相一致的“人類”只能是作為集合名詞解。即,所有具有人的特征的個體的集合構成“人類”。所謂“人類總是進步的”是指這樣一個集合體從整體上是進步的,更具體地說,即至少大部分地球居民的生活狀況是有改善和提高的。如果大部分居民在一段時間內死去或遭受痛苦的折磨,那么,在這段時間內,“人類是倒退的”。典型如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群雄爭霸,戰禍連年,饑荒四起,白骨遍,人口死亡達十之八九。從大多數居民看,這段歷史就只能稱為倒退。
進步是指提高、改進、前進,是向好的方向發展,指一個過程、一段歷史對其主體具有正向的價值。當人類和進步聯系起來時,即指以全球人為價值主體,歷史運動向越來越符合價值主體的方向發展。不幸的是,人類并不是一個無矛盾的整體,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一部分人的生存和滿足以另一部分人的死亡和痛苦為代價。因此,人類是否進步往往只能以大部分人——價值主體的多數——的生存和滿足是否得以更好地實現為判斷標準。
在明確了人類和進步的概念后,人類進步論還有三層不同的理解,分別是:一、人類歷史一直是進步的;二、人類歷史雖偶有倒退,但總體上是進步的;三、人類歷史雖已經也可能繼續經歷巨大挫折和倒退,但最終是進步的。
讓我們翻開歷史的長卷,用史實來檢驗這幾種不同的理解吧。
很顯然,人類歷史不是一直進步的。前述三國歷史可算一例。在各國歷史上,這樣的大屠殺、大災難時期數不勝數。就全球而言,在眾所周知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直接、間接死于戰爭的人數在數千萬至數億之巨,受傷至殘者更無計其數,全球勞動階級受到本國和(或)宗主國統治階級變本加厲的剝削和壓迫,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以全球大多數人為價值主體,這段歷史具有負向價值,是倒退。
那么這種戰爭和災難是不是歷史的偶然情形呢?
讓我們來看看幾個重大的社會形態轉變時期。
一般認為,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以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況為標準看則未必。原始社會的居民一般居住在森林中,靠漁獵采集為生,以樹巢、洞穴、土房為家,雖然勞動工具十分簡陋,但靠天賜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過著足以滿足基本需要的生活。他們共同勞動,共同收獲,共同決定部落事務,有原始的文化生活。但到奴隸社會,雖然少數奴隸主的生活狀況有了極大的改善,他們衣則穿金戴銀,住則雕梁畫棟,食則山珍海味,行則車馬仆從,但奴隸的生活則慘如地獄,食不果腹,衣不擋寒,在皮鞭、棍子、腳鐐下進行長時間的非人勞動,被奴隸主隨意侮辱、摧殘、買賣、宰殺。因此,從大多數人的角度看,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轉變絕非是一個越來越好的過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印度,中國古代的歷史資料都可以為上述觀點作證。
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是不是人類的進步呢?
真實而殘酷的歷史告訴我們,在哥倫而“發現”新大陸后不久,“1495-1503年新大陸的群島上消失了300多萬人”,“只不過一個世紀稍多一點兒的時間,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人口就減少了90%(從2500萬下降到150萬),秘魯則減少了95%?!睆?501年第一批非洲人被掠運到美洲起,文明的歐洲人用文明的火槍將多達4800萬年輕力壯的非洲人從他們的家園掠走,其中3600萬人葬身大西洋魚腹,1200萬人成為美洲各礦山、種植園的一次性使用的奴隸“在1650年到1850年間,歐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百分比從18.3增長到22.7,即增長了望4%,而同斯的非洲人口卻從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8.3下降到8.1%”。
請不要怪我引用這些枯燥的數字,因為這些數字或從未被人知曉,或被人輕描淡寫一筆帶過。這些數字絕非僅僅用殘酷和血腥兩詞可以概括得了。在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過程中,美洲、非洲、亞洲被虐殺的人口遠遠超出了歐洲本土人口總和。這完全可以表明所謂進步究竟是誰的進步。我們還可以追問,歐洲本土人口又有多少人從這場曠日持久的空前絕后的大屠殺中獲益?從美洲掠奪來的大量貴金屬使西歐物價上澆,致使十六世紀歐洲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了50%。羊吃人的圈地運動造成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淪為流浪漢和乞丐,當這支隊伍涌入城市成為勞動力的后備軍時,又逼使城市工人的勞動和工資條件空前惡化。不難看到,真正受益人只有占歐洲人口比例很小的歐洲新老統治階級。
一句話,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的四個多世紀里,全球大多數居民的生存狀況極大地下降了。把這段歷史稱為進步,實際上是拿數億生命作犧牲獻祭于數百萬歐洲資產階級。而每一個細胞都沾滿了人民鮮血的歐洲資產階級卻可以用“進步”的名義一筆勾銷他們的歷史罪行,進而把自己打扮成人類文明的急先鋒。
但是,有人說,雖然奴隸社會主體的生活狀況比原始社會差,但畢竟生產工具改進了,社會生產力提高了,金安塔和長城的奇跡誕生了,這總是一種進步吧。這是一種進步,但不是以當時社會主體為價值主體的進步,是抽象的“人類”的進步。金字塔和長城固然是“人類”的奇跡,但同時也是千萬奴隸的墓地!贊美以無數人的犧牲換取個別人靈魂不滅論之滿足的金安塔,其實就是為統治階級的殘暴唱贊歌。這恰恰說明,隱藏在人類進步論背后的是剝削有功論!
我們承認,在人類主體價值橫遭踐踏的歷史倒退的同時,生產工具得到了改進,生產規模得到了擴大,生產力得到了提高。這是并行不悖的,有時甚至是互為條件的。以為生產力提高就會自然而然地促進多數人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人可能會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對這些人的疑問,我們只勸他讀讀歷史,并且要反思自己的立場。歷史是復雜的,多維的。歷史長河中的價值主體及其相互關系更是百結千盤、錯綜復雜。既有同時代不同階級的價值主體間的矛盾,又有不同時代價值主體間的矛盾。這就使同一歷史過程在一部分人看來是進步的,有正向價值的,在與之對立的另一部分人看來則是倒退的,有負向價值的。一般來說,統治階級在人數上雖屬少數,但他們的聲音既被受他們剝削的人聽到,又能流傳到后代去生產力的提高總是和統治階級的生存狀況提高相一致,而生產力又總是不斷積累提高的,所以中外歷史學家才不約而同地宣稱歷史是進步的,人類是進步的。這種聲音如此強大,甚至無產階級歷史學家都難免受到迷惑。
今天,我們無疑可以更客觀地看待歷史過程,可以站在那些真正用自己的勞動創造歷史、又遭到剝削和殘殺的、被統治階級編的歷史遺忘的、任何時代都占人口大多數的勞動者的立場上來看待歷史過程。這樣一看,才發現了歷史進步論的階級性和欺騙性。但是,今天回顧歷史時,我們還會受自己作為當代人的價值取向的局限。生產力是積累的,不可跳越的。隨著我們對當代社會的肯定,必然會對導致當代社會產生的生產力的積累過程加以肯定,即認為歷史是進步的。這正如進化一詞,雖然生存競爭對每一個競爭中的個體是殲的,但由于正是這個過程產生了人類,所以人們才將生存競爭過程稱為進化,這其中的正向價值含義絕非是以任何競爭中的生物物種和個休為價值主體的。
這意味著,只要對當代社會及其發展趨勢持肯定態度,那么即使承認人類歷史不是一直進步的,不是經常進步的,至少最終總是進步的。
在發達國家和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多數人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些國家中,人類進步論也最為根深蒂固。然而從所在國的情況得出人類進步論并不是完全適當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西歐出發,逐漸而曲折地席卷了全球。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原始積累的血腥味漸漸消弱,代之而起的是舊的和新的殖民主義經濟剝削體系。當今,新殖民主義剝削體系正在以不等價交換、利息、利潤、高額工資等方式進一步將不發達國家的資源和勞動力吸盡榨干。全球五十億人口中的三十多億生活在疾病和饑餓之中,除傳統的出賣勞動力外更發展了賣血、賣器官、賣淫等新方式,而這還是要有幸才找到買主。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全球貧富鴻溝進一步加深,窮國債務節節攀升,資金凈回流加大,更多的人陷入了更深的貧窮。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陀^地看,很難說目前人類是在進步還是倒退。
更嚴重的是,正如本文開篇提到的,資本主義制度所決定的無限的經濟增長和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資源、平衡的生態環境間的矛盾,已經把全人類推到了毀滅性災難的邊緣。從一九七二年全球第一次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至今,已有二十三年過去了,這期間,雖然局部的環境狀況有所改善,但全球環境和生態問題如氣候變暖、森林銳減、土壤沙化、臭氧層破壞、大氣污染等依舊日益嚴重,各種資源尤其是能源短缺日迫一日。環境惡化加大了國際間的矛盾和糾紛,資源短缺更將直接成為重大戰爭的導火索。而現代戰爭的破壞性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可以說,人類毀的可能性已經現實地擺到了我們面前。一旦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那么在人類滅絕的廢墟上,我們還能說“人類總是進步的“嗎?僅僅是這種可能性,就應該促使我們對人類進步論進行最深刻的反思。
如果人類不是進步的,難道人類一直在倒退嗎?
我們認為,進步論或倒退論從歷史思維上是單向的、線性的、決定論的,不能正確地認為歷史的多向性、多維性、選擇性,因而都是不足取的。歷史既不是進步的,也不是全能的,而是且僅僅是運動的。其中既有符合全人類利益的因素,也有背逆的因素,前進中有倒退,倒退中有前進,對一部分人是進步,對另一部分人是倒退,當時看是進步,后代看是倒退?;\統地說進步或倒退是不妥當的。
和歷史進步論相比,歷史運動論將促使人們努力尋找歷史運動的規律,探索歷史運動的各種可能性。只有這樣,人類才有可能真正成為歷史的主人,使人類朝著真正持久、全面、深刻的進步方向發展。
1994年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