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西方告狀讓北京屈服 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配額

懷若 · 2015-01-0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商務部元旦期間調整了出口許可目錄,稀土被取消配額管理,只需憑出口合同即可申領出口,無需提供批文。這意味著稀土出口新政如預期中的逐步落地。新的出口許可目錄中,涉WTO訴訟的其他品種鎢、鉬、氟石、錳等也被取消配額。

  另外關于取消關稅方面,由于政府所考慮的以高資源稅替代出口關稅,反對聲音較多,且打黑未見實質效果而暫緩了一步。

  西方告狀讓北京屈服

  2012年3月13日,美國、歐盟和日本分別就中國關于稀土、鎢和鉬的出口限制措施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歐盟、印度、日本、韓國、挪威、阿曼、沙特阿拉伯、中國臺灣、越南、阿根廷、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土耳其、秘魯和俄羅斯聯邦以第三方參與該案專家組程序。2014年3月26日,WTO爭端解決機構就美國、歐盟、日本訴中國關于稀土、鎢和鉬的出口限制措施案(DS431、DS432、DS433)發布專家組報告。該案涉及的稀土、鎢和鉬均為稀有金屬,是生產各種電子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在冶金、機械、化工、航天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均被中國列入實施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的貨物。中國認為,對稀土出口的限制措施是基于對可用盡自然資源的保護,同時也是為了減少開采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對此,中國實施了三種出口限制措施:征收出口關稅;實施出口配額;對出口企業設置貿易權限制。

  2014年3月26日,WTO中國稀土訴訟案中方一審敗訴。在中方猶豫是否上訴期間,4月8日,美國趁勝追擊,提出上訴,意欲擴大戰果,令中方十分被動。2014年8月7日,中國在WTO的稀土上訴案終裁敗訴。此案件最終敗訴意味著中國政府不得不取消已實行數年的針對稀、鎢、鉬采取的出口關稅、出口配額等措施。

  中國取消稀土配額管理的消息,1月5日突然引起世界各大媒體關注。路透社稱,限制取消讓西方國家松了一口氣。有媒體將這解讀為中國釋放出經濟開放合作的信號。有媒體卻稱,這是中國向西方妥協。中國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作為世貿組織成員,中國遵守相關規定。就長遠而言,這則是中國政府努力減少對經濟干預的舉措之一。

  WTO保護西方利益

  中國在10年前加入WTO時,就在簽署的議定書中列出了84種產品的出口可以援引“例外條款”加以限制,但是稀土并不在其范圍之內。

  “關鍵是話語權在起作用。”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說,當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重塑造貿易新規則時,發達國家則開始從“壓你開放”到“管國內政策”。他們會說中國的勞工標準低應該提高、環境成本應該提高,這實際已有超越WTO超越多哈談判的趨勢。“稀土就是這樣,本來中國管制沒有問題,但是提高了西方進口的成本,西方又說這不行。他們掌握話語權,能夠把壞的說成好的、總之是要符合他們的利益。”

  江涌說,在解決貿易爭端時,即使美國發現現有的法律體系不能起到保護本國利益,也會很快地締造出新的機制,比如最新的TTP(跨太平洋合作伙伴關系協定),“關鍵是西方和美國有一整套的霸權機制,即使沒有,他們也可以很快造出來。”

  曾有學者總結,國際貿易更像是一種任意主義:當西方國家暫時不需要的商品就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實行貿易保護主義;他們國內需要的商品就強迫中國擴大出口,強調自由貿易。

  在江涌看來,國際貿易也并非像任意主義那樣“隨心所欲”,西方國家奉行的是哲學上的“實用主義”,“具體是貿易自由還是貿易保護,要看哪個對自己的經濟有益,總之是以國家利益最大化來實施。”

  知名財經作家張捷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說:西方對于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雙重標準在于 “你強的地方他保護,他強的地方推行貿易自由。”

  在國際貿易中,“自由”與“保護”隨機應變不是今天才有。多位專家均提到英國和美國的例子,英國1860年推行自由主義,而英國衰落后則奉行貿易保護主義,當美國控制世界時又接過自由貿易的大旗。

  張捷說:“自由貿易的背后是美元的霸權,如果沒有美元結算權美國就是孤立主義,當年英鎊通行世界的時候英國也曾要求中國開放口岸進行貿易。”在張捷看來,自由貿易的核心是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沒有壟斷,有壟斷等就是宏觀經濟學要政府干預了,全球貨幣如果是被壟斷的,就不具備自由貿易的理論假設。

  世界稀土:美國封存稀土不開采

  “稀土”術語用詞不當,這是一個常識,因為稀土在世界許多地方都含量豐富。

  在澳大利亞、巴西、印度、馬來西亞和南非,都發現了稀土礦床。

  根據美國地理測繪局的研究,美國和中國的稀土儲量最多。但自1999年以來,美國已經停止稀土開采作業,采取了保護資源的政策,依賴于從中國進口稀土。

  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已儲存稀土金屬長達20年。自1983年以來,日本實施了戰略儲備的政策,利用稀土的低價,從世界各地尤其是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的稀土。

  日本、歐盟和美國都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從中國購買這些戰略金屬。2009年,稀土金屬的價格大幅下跌,盡管事實是中國實際上壟斷了其開采和生產,中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原礦。

  從20世紀90年代中國稀土強勢占領世界市場后,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擁有稀土礦的國家紛紛實行限制或停止開發本國稀土礦的政策,轉而從中國進口作為戰略儲備。目前美國、日本等國收購、儲備的高質量單一稀土至少可供工業生產使用20年(有媒體報稱超過40年),而中國稀土儲量則從十幾年前接近全球總量的90%,下降到目前的36%。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所需的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能保證需求的只有6種,按照目前的開采和出口規模,再過30~50年中國將從稀土礦的資源大國變成小國。

  中國稀土工業之父徐光憲院士痛心疾首地講:“稀土資源非常寶貴,特別像是南方五省,都是非常寶貴的中重型稀土,如果不加以保護,按照現在的開采速度,10年就開采完了。到時候,我們就需要向美國和日本買,他們會以上百倍、上千倍的價格賣給我們!”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戴旭說:“戰略金屬關系到大國的未來,誰能擁有戰略金屬,誰就掌握了未來技術的資源,把握了未來的命運。中國在這方面教訓深刻,我們用‘賣土’的價格廉價賣了20多年稀土。中國必須上升到戰略高度,以國家名義管理控制戰略金屬資源。”(參見烏有話題:“追剿”中國稀土:美國上訴擴大勝利果實

  附文:中國稀土之殤: 一二十元賣出去 一千多元買回來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1元錢的稀土原料,我們粗加工最多賣10元、20元,到歐美做成產品后,我們就要花1000元才能買回來

  中國向全球供應著90%以上的稀土資源,但因為沒有取得稀土定價權,將資源賣成了“白菜價”。

  這種失衡狀態,讓我國痛下決心整治稀土產業。實施稀土配額制度,就是基于保護環境和資源的考慮,在出口環節實施的一項管控。

  安泰科稀土市場研究分析師陳歡分析稱,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會對我國稀土產業本身造成太大影響,真正受到沖擊的將會是我國稀土深加工和應用環節。

  五礦集團總裁助理王炯輝此前接受媒體采訪的一席話,道出了稀土產業在深加工領域的短板:1元錢的稀土原料,我們粗加工最多賣10元、20元,到歐美做成產品后,我們就要花1000元才能買回來。

  4月2日,內蒙古一家稀土企業高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國稀土產業的出路不在于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變為深加工。”

  目前,我國稀土原料及加工產業大體保持三大基地和南北兩大生產體系格局,隨著國家政策執行,有進一步集中的趨勢。但根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袁開洪的調研,三大基地主要為生產基地,其主要產品大多在初級原材料及粗加工階段,下游應用即產品研發等發展較慢。

  以釹鐵硼為例,它分為燒結釹鐵硼和粘結釹鐵硼兩種。其中,粘結釹鐵硼磁體是把釹鐵硼合金粉末,用環氧樹脂、塑料和其他粘結助劑等混合均勻,并采用一定的成型方法如模壓成型、注射成型和壓延成型等,制備而成的復合永磁體。

  銀河磁體此前就有個項目,即通過采用粘結釹鐵硼磁鋼,每年可用鐠釹合金約1200噸以上,可大大節約電力成本。但由于稀土價格“過山車”式的大幅波動,對粘結釹鐵硼行業產生極大影響,這一項目也因用戶無法接受早早夭折。

  “在稀土價格暴漲的時候,賣產品甚至不如直接賣資源。”前述企業高層說,受稀土暴漲暴跌的影響,稀土下游深加工環節大受打擊。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行業人士眼里,中國的稀土深加工水平良莠不齊,釹鐵硼行業更是不少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在稀土暴利驅動下,原材料初級產品環節不斷擴充,相對的下游應用卻急劇萎縮。“打擊的不光是信心,還有信譽,到現在都沒完全恢復過來。”

  困擾稀土深加工的另一“煩心事”是由重復建設引發的產能嚴重過剩。

  袁開洪說,盡管我國稀土永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場份額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沒有資源和核心技術的情況下,仍大量建設釹鐵硼新項目,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同質化惡性競爭現象。

  “我們好端端的一些企業都是有分工的,現在每個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園區搞釹鐵硼,一搞搞二十幾萬噸,重復建設這是最大的浪費。”曾有稀土企業人士如是向本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離環節出現產能過剩,發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產能過剩。其中,2011年稀土發光材料產能在6000噸左右,但僅一年后產能就超過2萬噸,很多新上馬的項目產能均以4000噸起。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1+5”方案中的六大企業集團,無一不涉足深加工領域。以廈門鎢業為例,該公司自2006年開始進入稀土行業,重點發展稀土深加工產業,現建有5000噸貯氫合金粉項目、1000噸熒光粉項目。

  此外,已明確要淡出上游控制權的包鋼稀土未來的發展戰略也是重點發展稀土材料應用,擴大中高端領域稀土材料應用范圍、提升稀土應用技術水平、增加稀土產品附加值。包鋼集團甚至承諾,將支持包鋼稀土重點發展稀土冶煉、分離、材料及應用領域,包鋼稀土為包鋼集團稀土冶煉、分離及應用業務的整合方。

  現實問題是,目前國內稀土加工企業多集中在釹鐵硼、發光材料和鎳氫電池三大行業,在其他高新技術產業應用方面少有涉獵。稀土深加工行業的同質化,已經嚴重制約著稀土應用的發展。

  “中國的稀土產業鏈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鏈條是終端產品,但這些年我們賣的還是稀土初級產品,反過來還要以成千上萬倍的價格從國外買進深加工成品。”前述企業人士說。

  他認為,稀土產業的深加工關鍵是看應用端,目前應用環節沒起來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替代材料爭奪市場技術問題很難搶占高端市場,再就是出口不振,國內消費本來就是短板;還有鑭鎂鎳儲氫動力電池國內企業產業化還存在問題。

 

  附文:稀土之殤

  來源:新浪財經 作者:覃怡敏

  一旦有限的資源喪失,被掌控在他國手中,中華民族未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必然被大大壓縮。

  2010年資本市場的主角少不了稀土產業。幾經熱炒,稀土概念股的漲勢幾近瘋狂,被投資者稱為“高燒的妖股”。

  無論是在資本市場,還是政商各界,稀土被炒得炙手可熱,這得益于它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而正是這種極其珍貴、必不可少的資源,給中國的環境、商業、國家等各個層面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傷害。

  山河瘡痍今為證

  內蒙古包頭新光村的村民王國光最近很無奈。不久以后,他要舉家遷至西北郊110國道北側的一個新小區去居住。之所以要“喬遷”,是因為舊日家園已經受到鄰近的白云鄂博礦的尾礦壩及周邊礦廠的嚴重影響。

  尾礦壩是為了保護稀土資源而建。作為內蒙古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包鋼集團”)最大的一所礦場,白云鄂博礦在采選鐵礦石后,含有稀土的副產品暫時無法利用,就隨廢液通過管道輸送到尾礦壩堆積。根據包鋼集團一位負責人的說法,公司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每年花在尾礦壩上的維護費用達4000多萬元。

  稀土采集的各個環節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昔日綠蔭蔽天的山林,早已變成了沙地,土堆遍野,水無法用來灌溉,更不能喝,土地沒有收成。無奈之下,王國光等村民只能搬遷。中國稀土學會學術部主任陳占恒告訴《新財經》記者,“他們(包鋼集團)當初設計的尾礦壩服役年齡是到2015年,壩沒有沉底,不能防漏,相關制劑可能滲入地底,污染地下水及周邊環境。”

  包頭的尾礦壩問題已經相當嚴峻。陳占恒表示,北方的稀土資源本身就有氟、放射性元素等。上世紀50年代,企業剛建之初,環保意識薄弱,設計方面也考慮欠缺,而且當時我國工業技術水平也不高,加之國外對中國經濟、技術等各方面的封鎖,所以,環保方面的技術處理很不完善,也就埋下了環境破壞的隱患。他說:“尾礦壩長期沉積,形成了稀土湖。稀土湖里有很多二次資源,據稱有900萬噸的稀土,但如果再開發,防止放射性污染更成問題,可能導致癌癥。此外,氟的污染也很厲害,可導致骨質疏松、掉牙、駝背等。”

  再加之長期以來,許多稀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無序亂開采現象嚴重,圖省事,一味追求利潤,隨意排放“三廢”,稀土開采對環境的威脅越來越大。2004年,稀土廠的污水一度污染了包頭市東河區自來水在黃河的取水口。

  這種情況不止發生在包頭。凡是有稀土開采的地方就有環境污染。雖有報道稱,目前采礦方法有很大改進,采用了先進的原地浸礦法,對表層植被的破壞性相對小一些,但藥液一旦進入地下水和農田,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中國稀土產業環保壓力巨大。為了上述整體搬遷,包頭市政府與包鋼集團共同出資5億元,這也只是暫解燃眉之急。

  稀土出口雖然賺取了點外匯,但環境的恢復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就算付出代價,也不可能恢復到以前了。

  “從企業自身來講,漲價之后利潤肯定是上來了。從環境來講,卻是要整個國家社會來管理和付出代價的。”陳占恒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90多家稀土分離廠,絕大多數都超過國家“三廢”排放標準。而稀土產業鏈當中污染最大的環節就是分離。

  在號稱“稀土之都”的包頭市的阿爾丁廣場,鄧小平同志題寫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幾個大字格外引人矚目。在這座“稀土之都”,“稀土”無處不在,稀土路、稀土大廈,等等。稀土是包頭的驕傲,如今也是包頭心中的痛。

  產業環境傷害慘烈

  中國的這場“稀土保衛戰”之所以打得力不從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內部心不齊,有內亂。

  “1985~1998年,我國是鼓勵稀土出口的,出口有退稅,所以那會就沒有走私問題,企業從海關走才能拿到退稅,沒必要走私。”陳占恒介紹說,1999年開始,我國開始實施配額管理制度,走私問題逐漸顯現出來。

  配額制對國際市場的稀土價格并沒有產生太大影響,“可能稀土的價格有小幅波動,但由于走私的大量存在,加之世界互聯網泡沫的破滅,稀土的價格又下來了。配額本身也存在問題,沒有進行動態調整,沒有根據實際的市場需求走。”陳占恒說。

  戲劇性的是,配額制沒有對市場產生太大影響,配額自身很快成為了一種商品。據一位從事稀土貿易的業內人士透露,出口許可證價格甚至超過礦產本身,所以,一些公司就賣起了配額,因為賣配額比賣稀土賺得更多,這在稀土行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走私的大量存在直接導致稀土價格屢抬不起。據透露,有國外企業曾出1萬塊/噸的價格來收購稀土,中國有些企業為了得到訂單,居然情愿下調價格,報出了9000元/噸。

  永遠有一些中小稀土公司在濫開亂采。雖然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嚴厲管治,但走私的源頭一直難以掐斷。

  如果說早些年稀土礦流失是因為政府管理不嚴,如今政府管理這么嚴,為什么還存在稀土礦流失的現象?據包鋼集團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開采稀土資源需要大量設備,動作會很大,私下開采其實較難操作。因此,內外勾結的成分肯定是存在的。

  另據包頭一外貿公司的負責人稱:在包頭的貿易公司中,只要有一些稀土關系的,進行稀土走私都不是什么難事,非常賺錢。有調查發現,許多參與走私的人其實本身就是貿易專家和稀土專家,許多專門從事稀土走私的貿易公司其實就是純粹的中間商。稀土出口配額越來越少,具備稀土礦石出口資質的企業也越來越少,走私商不斷出新對策。

  那些“走私專業戶”有著穩定的采購渠道,他們熟悉報關流程,很善于魚目混珠,以其他物質的名義報關走私稀土,牟取暴利。業內人士說,一旦成為稀土合金混在別的物質中出口,海關查處的難度很大。

  來自海關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走私的稀土量至少2萬噸,而近三年我國查獲的走私稀土量僅約為1.6萬噸。

  “走私是導致配額政策這么多年失敗的主要原因。”陳占恒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從事稀土行業的央企工作人員說,稀土行業管理涉及到的利益部門很多,從國土資源部、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到各大央企、各級地方政府、民企,再到非法開采的礦主,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錯綜復雜。稀土走私的利益黑鏈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功。

  “為他人作嫁衣裳”

  長期以來,中國缺少保護資源尤其是稀有資源的意識,沒有真正認識到稀土的戰略價值。發達國家早就將稀土納入戰略資源,并采取了切實行動,而在中國,稀土更多只被看做是換取外匯的普通商品。所以,老外可以以低廉的價格從中國大量購買稀土。

  中國的稀土開發除了換了點外匯,還留下了什么?資源浪費,產能過剩,生產無序,競爭無度,環境污染……

  更為可悲的是,中國被看做是稀土資源的“壟斷者”,卻不具有定價權。

  我們是怎么成為“壟斷者”的?西方國家也曾經重視過自身的稀土開采,但自1980年以后,各國的稀土壟斷巨頭被廉價的中國稀土擠垮了。中國不計成本地向世界供應稀土資源,一度價格低得令人吃驚。從1990年到2005年,中國出口稀土的平均價格下降了64%,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如此“壟斷”豈不容易?老外索性不再開采自有資源,坐視中國“做大”,坐收漁翁之利。

  市場就是這樣,就算你出口量再大、價格再低,人家也不會體恤你的好心,有便宜占盡管占。我們看到,老外不僅是進口其生產所需的稀土,還通過政府撥款超額購進后儲存起來。據報道,日本、韓國等憑空收購儲備了可供二十年使用的中國的廉價高質量單一稀土。更有一些外國企業通過投資等方式規避中國法律法規,參與到了稀土開發當中,行公開掠奪之實。

  為了蠅頭小利,我們還疏忽了更多事情,像提高產業規劃水平、提升開采技術、提高利用效率,等等。所以導致中國雖然是稀土出口大國,卻稱不上稀土開發大國,中國稀土科技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我們所做的一切僅僅是在為他國作嫁衣。陳占恒說:“在這個堰塞湖下,終端產品開發是阻礙我國稀土工業發展的根本。人家拿去做高端產品,而我們只能用于出口,賣給國外。”

  讓我們再把視線拉到全球經濟,次貸危機之后,為了應對危機,世界各國都猛發鈔票,貨幣的貶值趨勢來勢兇猛。正如財經評論員時寒冰所說:“利用這些瘋狂濫發的貨幣購買中國的稀有資源,幾乎是美夢般的選擇。他們占有了中國的資源,留給中國的將是兇猛的通貨膨脹。中國長期以來的短視對國家層面對民族已經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傷害,賤賣資源所導致的后果是災難性的。”

  中國稀土的可開采儲量與日俱減,若繼續現有的生產經營模式,用不了多久,中國就將變成稀土小國。到那時,中國若想從世界購買稀土,那么等待中國的就將是天價,而人家還不一定賣!

  稀土資源的大量流失令人憂慮,時寒冰在博客中寫道:“一旦有限的資源喪失,被掌控在外國人手中,中華民族未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必然被大大壓縮。”

  “在這個依靠能源、資源生存的時代,任何國家都不能坐視因惡性競爭的出口讓本國蒙受損失而不顧。如果目前濫采、賤賣的情況得不到遏制的話,那么,世界上最寶貴的稀土資源將在我們這一代手里消失殆盡。我們需得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資源不是貨幣卻勝于貨幣。擁有越來越稀缺的資源,就意味著擁有持續升值的財富。對中國而言,賤賣資源可能招致民族災難,在目前,禁止稀有資源出口勝于最好的投資方式。”

  到如今,中國的資源的保護引發了美國、歐盟、日本等國眾口一詞的指責。我們感到委屈,難道一個國家為了本國的利益,就可以肆意犧牲他國的利益嗎?好像我們不出口就犯了錯誤一樣,對于其他國家來說,便宜東西吃慣了,突然沒的吃了,還沒理了。有人說,國外對稀土的猛烈炒作,是變相的“中國資源安全威脅論”。在這樣的論調下,中國怎么做對世界都是一種威脅。這種威脅論未來或許會出更多花樣。

  這一次,中國的態度是強硬的,正如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所言:“管控稀土資源是中國的主權權利,也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不違反中國的入世承諾。”

  只可惜,我們明白得晚了許多。

  聲音

  稀土之父、年屆九旬的稀土專家 徐光憲:我最關心我國應對稀土有定價權,落實中央領導的指示,把稀土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

  包頭稀土研究院前院長、75歲的稀土專家 馬鵬:稀土在尖端、國防領域的應用作用很大但用量很少,相比中國之前的慷慨,發達國家早就做好儲備和布局了,因此戰略上制約不了外界。稀土不出口是不可能的,關鍵是要對各個稀土元素進行細分研究,需要量大、資源量小的要格外保護,需要量小、資源量大的可以放松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姚堅:中國的稀土,無論是配額,出口關稅,還是出口資質,都是符合中國在世貿承諾的條款的。每項的側重點不一樣,配額是最有效的控制總量的辦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商務部原副部長 魏建國:對包括稀土在內的其他原材料進行管理,是出口國應該且必須做的。中國對稀土的管理措施符合世貿組織原則。

      (本文綜合自中國證券網等)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紅土地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2.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5.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6.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9. 中日合作:是該扒扒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軍美化師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