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A股大爆發時,市場普遍信誓旦旦地指出中國大牛市已宣告來臨,A股也確實不負重望,連續幾日破萬億的天價交易叫全球都汗顏,連同樣大漲的美股都不能直視,短短一周左右就從2600點直沖三年技術關口——3000大關。特別是12月8日上證綜指攀上3100大關時,有人驚呼:A股要重回6000點!
但是12月20日證監會突然宣布要調查18只股票,稱懷疑其等涉嫌操控股市,調查結束后說:“基本符合操作規范”……..介……..該腫么說?
總之,帶來的結果就是A股上沖基本止步在3100點以內了,使得領頭羊金融股一會像吃飽的胖子,一會又像泄了氣的皮球,股市陷入劇烈震蕩期。
證監會的這一動作無疑是給了兩融投資與唱多A股的多方以潑頭冷水,同樣被潑了冷水的還有華爾街,就在大約半個月前,華爾街多家機構異口同聲地聲稱中國最快在年底推出新一輪的降準降息,稱中國要進入激進寬松時代。然而,中國政府卻回應稱:“2015年,中國貨幣政策仍以穩健為主”。
那么,中國到底會不會激進寬松呢?
先撇開大方向不談,以全球股市為例,散戶交易率高居不下的中國A股確實是個不成熟的股市,這當然有國家金融政策限制(投資渠道不多、規則太死)的影響,但是中國人的“羊群思維”又有別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在黃頭發藍眼睛的外國人看來,中國人每逢大事就爭先恐后不計后果一涌而上的行徑相當不可思議,本輪A股大爆發也確實延續了08年前散戶貢獻最多(70%的交易率)的歷史,所以當A股牛氣沖天那幾天,高盛與花旗就一反常態地唱反調(這不是一個理性的表現,不看好A股牛市)。而站在政府的角度,作為在經濟轉型中的中國,非理性投資顯然也是無助于長遠進步的,而且A股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備受指責,多年來不變的都是肥了莊家瘦了散戶,而今大量散戶參與融資融券這樣的高風險投資項目必然會再次挑動政府的神經,因此,在“去杠桿化”與維穩思維的指導下,打壓瘋牛癥就不難理解了。
若說這一動作只是針對股市,并不能代表中國繼續寬松與否的信號,那么,周六(12月27日)央行靜悄悄的一個大動作就不是這么簡單了,27日晚央行發布《關于存款口徑調整后存款準備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內中給出一個極為關鍵的信號:“2015年起對存款統計口徑進行調整,將部分原在同業往來項下統計的存款納入各項存款范圍。其中,新納入各項存款口徑的存款是指存款類金融機構吸收的證券及交易結算類存放,銀行業非存款類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機構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機構存放,上述存款應計入存款準備金交存范圍,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暫定為零”。
這是什么意思?
簡單點說就是:屬于銀行對公類的部分“同業存款”納入普通存款,也就是變相降準。
為什么說是變相呢?
因為,國家規定的存貸比最大不能超過75%,而央行的這次調整將企業存款與普通存款同化等于直接充大了存款額(分母)——因為,銀行有這樣的操作空間,而“上述存款應計入存款準備金交存范圍,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暫定為零”則表示銀行可以不用繳納準備金給央行了,這樣,銀行的可利用資金可就變多了,據估計,此次調整將給商業銀行釋放約5.5萬億的信貸空間,絕對利好投資市場。
說到這里,基本上可以判斷:中國的確有激進寬松的可能。
然而,目前來講還是言之過早,應該來說,此次央行的調整仍然是屬于結構性調整,目的是為了刺激資金的流動性,銀行有了更靈活的手段和更多的錢去放貸后,市場自然也會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不僅僅限于股市與樓市,也就是更有辦法盤活經濟,本質上還是與SLF(常備借貸便利),而是MLF(中期借貸便利)上是一樣的,因此,這還是好事一樁,激進寬松至全面QE這玩意,真不是個好東西….西方已經越來越多人的反對QE,如圖:
QE這東西是個毒品,會上癮的,日本20年寬松,美國欲升(息)又欲降(繼續QE)欲罷不能,歐洲欲拒又還迎(只有行德國能堅持)。
然而,筆者對于央行此次向市場利率化“放水”的行徑則有以下幾個擔憂:
一、 在過去五年,中國超發了130萬億貨幣,其中“僵尸貨幣”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此次調整會不會更加無助于解決此情況?
二、 全球獨此一家、高達30%或以上的民間貸款、是GDP兩部的民間融資的怪象在新一屆政府打壓下,已經有所改善,會不會因此次調整而又卷土重來?
三、 若信貸再次失控,中國保住了“7”,實現高通膨于廣大人民又有何利益?
作為一名小小的公民,我只想說:不如直接降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