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危機的長期根源:凱恩斯主義、緊縮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古里爾莫•卡爾凱迪 邁克爾•羅伯茨
張建剛譯
一、利潤主宰世界
資本主義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的運動總是受著“繁榮與蕭條”交替變換的周期支配,而每次周期都會摧毀和浪費很多先前創造的價值。例如,十九世紀的80年代和90年代曾見證了美國價值和財富的大規模破壞;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同樣造成巨大的財富毀滅。今天,我們又正在遭受21世紀以來首次大衰退和大蕭條。我們認為推動資本主義在繁榮與蕭條中不斷運動的關鍵因素就是利潤率的變化。
私人資本家之間相互競爭,這不僅維持或提高了他們原來資本的利潤規模,而且維持或提高了相關追加資本的利潤規模。競爭迫使他們不斷采用新的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但這樣做的結果恰恰就構成了資本主義的致命弱點。在新的工廠、設備上的資本投資會不可避免地比用于購買勞動力的資本增長的更快,這必然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上升。由于只有勞動能夠創造價值(這一點將在下面得到經驗性證實),因此投資在新的生產工具的資本所產生的價值和剩余價值將會開始下降。另一方面,這些資本由于更有效率,能夠生產更多的產品,但他們卻與技術上落后的資本家以相同的價格來銷售產品,這樣他們就侵占了一部分被后者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份額。結果是,效率高的資本的利潤率提高了,但技術上缺乏效率的資本和整個經濟的利潤率都降低了。接下來,如果其它的資本家也更新了設備,實現了現代化,所有資本的盈利能力也就相應地下降了。最終,這將導致利潤的大幅下降,資本家就會停止投資,“開始罷工”,接著,危機就登場了。
資本家總是嘗試各種辦法來避免危機的發生,如通過剝削更多的工人,尋找更有效率的技術,在經濟中的非生產領域(如股票市場、銀行業、金融業,他們在那里為利潤而賭)進行投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則到國外尋找新的勞動供給來源和新的市場,這樣他們就可以剝削更多的勞動者,侵占更多的剩余價值。以上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阻止利潤率下降,但是這些阻止因素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最終利潤率下降將不可避免,平均利潤率趨勢下降規律將主宰世界。
經驗證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們首先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美國。下面的圖1顯示自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利潤率一直下降,并一直低于1947年的水平。這表明利潤率下降是一個長期趨勢。
Figure 1. US average rate of profit, ten-year rolling annual average (indexed 1947=100)
Source: See Appendix
但是,利潤率的變化不是沿著一條直線。戰后,利潤率很高,但是在1948-65年的所謂黃金時期,利潤率一直在下降。從1965年到1982年的這段時期也是美國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但是,利潤率同樣也一直下降。美國資本主義(像其它國家一樣)也遭受了1974年—1975年和1980年—1982年兩次嚴重的經濟衰退,此時的美國,GDP增長非常緩慢。
此后,在從1982年到1997年所謂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時代,就像圖2顯示的那樣,利潤率開始上升。此段時間,美國資本主義試圖找到防止利潤率下降的辦法。這些辦法就是,剝削更多的美國勞動力,以及通過全球化剝削其它地區的勞動力,還有就是在非生產性領域進行投機活動(特別是在房地產業和金融業)。這些辦法也很奏效,在1982年到1997年期間,利潤率上升19%,剩余價值率上升將近24%,而資本有機構成卻提高僅6%。
Figure 2. US average rate of profit 1982-11
Source: see Appendix.
在新自由主義時代,雖然經濟增長與黃金時期相比慢了一點,但并沒有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總體上,這一時期的利潤率還是低于黃金時期,特別是在美國經濟的生產性部門。大部分利潤被從實體經濟部門轉移到了金融部門。美國經濟利潤率在1997年達到頂峰之后,就開始下降。從1997年到2008年期間,利潤率下降了6%,剩余價值率下降了5%,而同時資本有機構成卻上升了3%。這為2008年至2009年的大衰退埋下了伏筆。美國經濟在2001年有一個輕度的收縮,但隨后就處于溫和的繁榮狀態,并一直持續到2008年。此后,美國經濟就陷入了2008年至2009年的大衰退之中。不過,利潤率從2005年晚些時候就已經開始下降(圖2)。
這次衰退和接著發生的大蕭條是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這主要由于美國在過去二十年積累了巨額債務和金融資產所致(特別是2002年之后)。這些積累的資本正是馬克思所稱的虛擬資本,它們并不創造和代表真正的價值。相反,他們帶來信用擴張助推的資產泡沫,第一次是高科技股泡沫(2000年破滅),然后是房地產泡沫(2007年破滅)。到2007年為止,非生產的金融部門的利潤占到全部美國企業利潤的40%。最終,信用泡沫破滅了,導致銀行業和整個經濟的衰退。由于國家不得不救援銀行業,導致私人部門的債務狀況變得更糟糕了。
直到這些非生產性資本的多余部分被去除(去杠桿化),美國企業的贏利能力才會逐漸得到充分的恢復,這樣投資和經濟增長才會重新獲得起色。長期的蕭條直到現在還會繼續,的確,很可能這又是一次清除資本主義制度中的“死的(有毒的)資本”的巨大蕭條。盡管自從2009年經濟開始復蘇以來,利潤的規模已經相當高,但利潤率在2011年停止了增長。平均利潤率的水平也一直處于1997年高峰之下。
但是,這段時間的利潤率還是明顯高于處于低谷時的20世紀70年代后期到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水平。這可以用長期以來阻止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因素來解釋,也就是說,可以用如圖3所顯示的自從1982年以來剩余價值率的上升來解釋這一點。
Figure 3. US ratio of surplus value to employee compensation and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capital
Source: Figure 2
美國利潤率變動的故事同樣也在其它主要的資本主義經濟體中重復上演。各方面的研究表明,主要經濟體中的利潤率呈現出相似的變動軌跡。最近的一次對包括G7主要經濟體和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在內的世界利潤率研究中發現,世界利潤率從1963年數據的起點開始就持續下降,并且此后從沒有恢復到1963年的水平.。
世界利潤率在1975年達到谷底,然后開始上升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此后,世界利潤率就基本保持不變或者有時有一個輕微下降,但從沒有恢復到20世紀90年代的高峰水平(圖4)。這表明,20世紀90年代后期和21世紀初期的經濟繁榮并不是建立在主要經濟體的盈利性上升的基礎之上,而是由于信用泡沫和虛擬資本的高漲所導致的。
Figure 4: The world and G7 average rates of profit, indexed (1963=100)
Source: Roberts, 2012
20世紀90年代初期之后,G7的利潤率水平和整個世界的利潤率水平有所分化。這表明,非G7經濟體在維持利潤率不變上發揮了日益增強的作用,與此同時,G7這幾個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自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就一直在遭受利潤率下降的危機。
全球化是20世紀90年代防止利潤率下降的主要力量。資本主義在20世紀后期進入真正的全球化時代,這一時期和19世紀后期的全球化時期很相似,但比之更有力。資本主義主要經濟體對所謂的新興資本主義經濟體投資巨額增長,首次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提供了數量巨大的農民和非資本主義勞動力的供給,有時這些勞動力的供給成本大大低于資本輸出國家的勞動力的價值,換言之,這是在進行超級剝削。
然而,數據表明,這些抵消利潤率下降的因素現在已不再能夠提升世界利潤率水平。因此,通過另一次全球資本主義的大蕭條來進一步摧毀資本對于提升利潤率來說將是必要的。對于美國和全球資本主義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到達當前此次經濟衰退的底部。
二、凱恩斯主義的診斷
對于馬克思主義者來說,理解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主要變量就是利潤率。馬克思主義認為,危機的首要根本原因是由于資本主義難以生產出足夠的利潤(和它所投資的資本額相比)。此時,資本必須自我銷毀才能恢復資本的贏利能力,也才能使資本主義重新開始。這就意味著,大量的不能盈利的較弱的資本必須破產;舊的技術必須被新的、更有效率的技術代替;大量的失業必須出現。此時的資本主義就會失去活力,陷入危機。
凱恩斯主義并不認為利潤以及利潤率是資本主義經濟繁榮的主要決定因素。就像新古典理論所認為的那樣,凱恩斯主義者從概念出發,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是為了消費,而不是為了利潤。他們主張消費決定生產,消費引導投資。因此,凱恩斯主義考慮的主要變量是消費和投資。
需求不足導致資本主義經濟缺少動力,這主要由于壓低工資而造成。但是,凱恩斯主義卻用經濟過程的外部因素來解釋資本主義經濟的動力。他們認為,如果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消失了,貨幣就會囤積起來,需求就要下降,投資就會停止。因此,國家就應該被賦于進行刺激需求的重要職能。
凱恩斯主義理論認為,高利潤依賴于工人花費更多、國家進口更多;如果不能這樣,就要依賴于政府擴大財政赤字或者進行凈借貸。這樣,在發生經濟蕭條時,如果家庭儲蓄更多而花費更少,特別是在外國商品上的花費更小時,凱恩斯-卡萊茨基利潤方程式表明只有通過政府花費更多而不是更少才能拯救資本主義。然而,就像第三部分將要討論的那樣,工人的高工資和高消費只會加重危機的程度。
拋開理論證據不說,還沒有經驗證據證明困擾資本主義的危機是由需求不足導致的觀點是正確的。拿美國經濟為例,1974年—1975年和1980年—1982年的經濟蕭條,并不是由于工資相對于利潤下降導致需求不足,而是恰好相反。實際上,這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蕭條是由于企業的平均利潤率下降導致的(圖5)。1980年—1982年的蕭條之后,平均利潤率上升了,而工資相對于利潤則下降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之后,美國資本主義并沒有發生嚴重的經濟蕭條(1990年-1991年、2001年的經濟衰退、1974年-1975年和1980年-1982年的經濟蕭條相比而言是比較溫和的)。這些數據是和馬克思主義的危機理論相一致,而與凱恩斯主義的危機理論并不一致。
Figure 5. US average corporate rate of profit and wages/profit ratio, 1947-2011
Source: See appendix
先前所有關于商業周期研究的結論是:投資活動最初是由利潤的運動所推動的,而不是相反。我們自己對大衰退的分析也證實了早期的研究結論。美國經濟暴跌之前,利潤已經下降好幾個季度(圖6)。美國企業利潤在2006年早期達到高峰,這是指在絕對量上,而不是指利潤率(它是在2005年的早些時候達到高峰的)。美國的利潤總額,從2006早期的高峰開始,直到2008年中期,都在下降,只是在2009年年初有一個微弱的回升,隨后在2009年中期就跌到一個新的低點。此后,利潤開始恢復,并且在2010年中期超過了先前利潤的最高值(根據名義美元計算)。
Figure 6: US corporate profits, real investment and GDP Q1-2001 to Q2-2012, $bn
Source: See Appendix
美國利潤的變動會對投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美國企業利潤增長在2005年中期開始放慢,然后在2006利潤總額絕對量開始下跌,不過,此后,企業投資還繼續上漲了一段時間。因為,此時公司期望利潤水平能夠恢復到從前,他們并沒有停止投資,而是用光了儲備或者開始增加借貸。但到了2007年,利潤率仍難以恢復時,投資增長的速度就放慢了,而到了2008年,投資的絕對量就開始下降了,而年利潤率則下降近20%。利潤在2008年底開始恢復,但是,投資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并沒有增加,GDP也是沒有增長。在利潤達到頂峰之后,GDP也達到了頂峰;利潤恢復增長之后,GDP也恢復增長了。這表明,利潤的變動引起了投資的變動,而不是相反。信用開始緊縮之前,利潤就已下跌。因此,危機并不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而是馬克思主義所說利潤率趨勢下降規律導致的(即使金融部門是引發經濟蕭條的實際導火索)。
三、凱恩斯主義的藥方
凱恩斯主義政策能夠恢復經濟的盈利能力并結束蕭條嗎?凱恩斯主義政策被認為具有國家誘發、資本推動的特點,其主要政策包括再分配政策和投資政策。我們先討論一下再分配政策。
(一)國家誘發的親勞動的再分配政策。凱恩斯主義政策主張,國家通過親勞動的立法、或者累進稅、或者更高的津貼等途徑把價值從資本那里再分配給勞動。凱恩斯主義假定消費品銷售不出去(如果沒有政策的干預),并假定這些政策能夠導致工資凈額的增加(直接的、間接的和拖延的)。那么,更多的消費品將被銷售,勞動者將消費更多的產品。因此,政策對勞動者是有利的。更多的銷售也意味著更少的損失,對于資本家來說,失去的利潤也會重新得到。凱恩斯主義認為,利潤增長的幅度會大于工資增長的幅度,利潤足以抵消工資的增長帶來的成本,因此經濟會呈現上升趨勢。因此,政策對資本也是有利的。凱恩斯主義者主張資本和勞動都可以從政策中獲得利益,這就是凱恩斯主義政策的改良主義的特征。
政策會通過提高工人的工資來恢復資本的利潤率嗎?我們把經濟分為兩個部類:一個生產生產工具(第一部類),另一個生產消費工具(第二部類)。
(a)首先以第二部類為例。在凱恩斯主義所做的大部分假設中,兩大部類中工資的所有增加部分都將會花費在沒有被銷售出去的消費品上(而不是部分地儲蓄起來)。另一方面,第二部類會由于高工資而導致該部類的資本家的利潤會有損失,但另一方面,它可以把沒有銷售出去的消費產品以一個公平的價格賣給它自己的工人。這樣,利潤率表達式的分子部分就沒有改變,但由于在可變資本(勞動)上的投資更多了,分母就變大了。結果,勞動者的消費增加了,但第二部類的利潤率卻下降了。
(b)現在考慮第一部類。由于高工資導致了低利潤,利潤率中的分子變小了,但由于在勞動力上的更高投資使得利潤率分子式中的分母變大了。結果是,在第一部類中,勞動者的消費增加了,但利潤率卻下降了。
(c)最后,第一部類的高工資(對于第一部類的資本來說這是一個損失)會增加第一部類中勞動者對消費品的購買量(對第二部類的資本來說這是一個收益)。第二部類的收益正好等于第一部類資本的損失。這樣,利潤率表達式中的兩個分子之和并沒有變化。
平均利潤率表達式中,分子部分的收益和損失相互抵消,而分母部分由于兩個部類都增加投資而變大了,這樣平均利潤率就下降了。工資以及勞動者的消費增加了,但利潤率卻下降了,這恰好證實了馬克思的觀點。
假定現在工資會持續上升直到所有的消費品都可以賣掉。按此推測,工資進一步的上升將會刺激消費品的額外生產,這也將會刺激生產工具的生產。這樣經濟將會復蘇。如果對額外產量的需求和利潤率都上升,生產將會增長。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有利于勞動的再分配政策提高了需求,但卻降低了平均利潤率。凱恩斯開的藥方難以奏效,因為它假定資本主義制度的動力主要依賴于消費,而不是利潤率。凱恩斯關于利潤的一些觀點也是不錯誤的。他假定主要來自于銷售額增加的收益會抵消工資增長增加的成本,因此利潤會增加,而事實是利潤并沒有增加。
直到這里,我們仍然隱含地假定,利潤主要是指生產性企業的利潤。從上述情況中,我們得出結論:更高的工資只會降低公司的利潤和盈利能力。但是,高工資的沖擊也會導致經濟中非生產性領域(商業、金融業和股票行業)的公司的利潤下降。如果是這樣,勞動就會從再分配中獲益,但這樣的政策同時也會加速金融泡沫的破滅。結果就是,金融部門的利潤被榨出。但我們應該意識到:你的毀滅意味著我的再生!金融部門倒下了,生產部門站起來了!
工資上漲并沒有給公司的經營造成多大的沖擊,而只是減少了資本家自已的(非生產性)的消費。這樣,有利于勞動的再分配政策就提高了工人的消費,而降低了資本家的消費。假定勞動比資本的消費傾向更高,由于勞動者更高的消費所引致的投資的增加量就會大于由于資本家縮減消費所導致投資的減少量。這樣,生產性資本和勞動都會獲益。這一論點暗示著假定生產性資本和勞動是利益一致的,而與寄生性資本的利益是相背的。但是,這忽略了一點,通常,如果盈利能力下降,凈投資就不會增加;如果盈利能力提高,平均利潤率的提高或降低主要取決于新增加的投資的有機構成是高于或是低于平均水平(參見下面馬克思主義乘數)。
大多數人都支持把資本家的非生產性消費轉移給勞動者的再分配政策。依據公平原則,這看起來是不言而喻的。但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政策將要使資本主義經濟得以復蘇。認同上述觀點的人沒有能區分剩余價值的兩個不同占有方式。不管哪一種方式,利潤都會由于增加工資而被削減,經濟都將不會復蘇。如果剩余價值或利潤是被企業所保留,盡管高工資能帶來高消費,高工資還是會縮減企業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如果剩余價值或利潤是資本家分配給他們自己非生產性消費的那部分,那么由于上述原因,高工資將不會促使經濟復蘇。
一些資本家,特別是那些實力雄厚的資本家,甚至在較低的盈利水平上,也會決定增加生產。但是,如果利潤率持續下降,最終他們將不得不縮減他們的產量。一些其它的資本家(較弱的資本家)將會破產,將不再進行生產。接下來,盡管有利于勞動的政策導致了更高的需求,資本家們也將縮減他們的產量。
(二)國家誘發的投資和馬克思主義乘數。對于凱恩斯主義政策來說,刺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是國家誘發的投資沖擊,而不是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但是,被凱恩斯主義者(和一些支持這樣政策的馬克思主義者)忽視的一個問題是誰來籌措資金進行投資?有兩種選擇:由資本家來籌措或者由勞動者來籌措。從為這些投資支付成本的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差別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初是由哪個階級為這些政策買單的,這一點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并不大。
考慮由資本來進行的投資。我們把整個經濟分兩部門,第一部門生產公共產品,第二部門生產其余產品。假定剩余價值S是由國家從第二部門征收(例如通過稅收)并注入第一部門用來從事公共產品的生產。S對于第二部門來說就是一個損失,就要從它的剩余價值總額中扣除。國家從第二部門征收S后,把它的一部分P支付給第一部門作為該部門的利潤,把剩余的S-P部分作為預付款支付給第一部門進行公共產品的生產。
國家從第一部門接受價值為S-P+P*的公共產品,其中P*是第一部門生產的剩余價值(P*可以等于也可以不等于P)。第一部門能夠實現它的利潤,因為該部門已經從國家那里獲得了轉移過來的P,同時P*是屬于國家的。第一部門損失了S,但第二部門得到P。總體上來看,私人資本為國家總共損失S-P,平均利潤率表達式的分子部分也同樣減少了那么多。因此,平均利潤率在最初是下降的。而在由勞動者通過稅收籌措資金提供公共產品的情形下,平均利潤率卻會上升,這是因為兩個資本主義部門都得到由部分勞動價值轉變而來的剩余價值。
但是,是由資本還是勞動來支付公共產品的成本,以及這些政策對ARP(平均利潤率)影響的最終結果將依賴于我們所稱的馬克思主義乘數。為了生產公共產品,第一部門需要從兩個部門的公司購買勞動力和生產工具。反過來,這些公司也要再次進行生產工具和勞動力的購買。這樣,整個經濟中就會產生乘數效應。
凱恩斯主義假設的最有利的情形是,國家誘發的投資量足夠大,能夠吸收所有沒有銷售的產品,并且能夠刺激新的生產。但是,假定對產生乘數效應有影響的公司有不同的有機構成,它們的ARP將會有三種結果。
(a)如果第一部門的初始投資(由資本或于勞動來籌措資金)加上該部門引致的追加投資的有機構成是和整個經濟的有機構成相等,那么產生的利潤率就和整個經濟的平均利潤率相等。新的投資增加之后,ARP并沒有改變。也就是說,政策并沒有能提高ARP。
(b)另一種情形,如果投資持續進行直到所有的投資資本(包括最初的資本)的有機構成高于平均水平。假定新的投資傾向于采用具有更高有機構成的新技術,這也是最有可能的結果。ARP將會下降,這樣政策就失敗了。這一具有更高有機構成的集合體為什么會使經濟危機更糟,這主要是因為額外投資主要投向了那些最有效率的公司(這些公司具有更高的有機構成)。這些公司按和生產落后者相同的價格來銷售比后者多得多的產品,這樣它們就侵占了后者的價值,并最終把后者擠出了市場。結果危機更重要了。
(c)在相反的情形下,由于這些投資使平均有機構成下降了,從而使ARP得到提高。但是,這樣的話,凱恩斯主義的政策幫助了那些有機構成較低因此也缺乏效率的資本度過難關。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僅僅只是延緩了蕭條,而不是結束了蕭條。
最重要的是,所有這三種結果并不是可以由國家來決定優先選擇哪一政策。初始投資之后,最終的結果要根據有機構成來定,ARP也主要依賴于自發的運行機制。國家僅僅只能通過從勞動或資本那里挪用價值,和把公共投資投向具有較高或者較低有機構成的資本來影響利潤率。下面的圖7給出了凱恩斯政策的總結性評價。
Figure 7: Keynesian policies and the Marxist multiplier
(三)貨幣政策會起作用嗎?一些凱恩斯主義者建議刺激需求既不能通過國家再分配,也不能通過國家誘導的投資,而是要通過增加貨幣量。他們認為,危機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通過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能夠刺激需求、促進投資增強和實現經濟增長。
首先,考查一下經驗證據。圖1、圖4、和圖5準確無誤地顯示了利潤率下降的長期趨勢。如果貨幣政策在過去60多年里都沒能扭轉這一趨勢,為什么他們現在會成功呢?實際上,沒有理由會認為他們能成功。首先,因為貨幣實際上只是被印刷出來的,并沒有新的(剩余)價值創新出來。盡管有更高的需求,如果相對于投資的資本來說,生產的剩余價值并沒有改變,經濟也就不會重新開始。印刷貨幣只不過增加了價值和剩余價值的名義量,而并沒有增加(剩余)價值本身。通過印刷貨幣,國家再分配的是已經生產的價值,但是并沒有創造新的(剩余)價值。我們已經看到親勞動的再分配政策并不能擺脫危機。我們將在下面的第4部分看到,甚至親資本的再分配政策同樣也難以為危機找到出路。
其次,大量印刷貨幣實際上就意味著信用的膨脹。信用就是貨幣的觀念已經被大家廣泛地接受,但這根本上就是錯的。創造信用,并不就是創造貨幣。我們不可能無中生有。通過創造信用,我們只是創造了債務,而不是貨幣。
各國中央銀行已經在全球增加貨幣(高能貨幣)的供應量,但是這一貨幣量和信用或以各種形式的銀行債務、債務證券以及它們的衍生品的數量的增長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高能貨幣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占世界GDP的4%,上升到現在的11%。但是,各種形式的信用從一開始就占到世界GDP的150%,現在則超過全球GDP的350%,信用量要比高能貨幣量高出30多倍(見圖8)。
Figure 8. Global liquidity as % of world GDP 1989-2011
Source: M Roberts, 2012
最后,債務是必須被償還的。因此,信用膨脹只是把危機延遲到了債務償還的時刻。凱恩斯主義認為,當由于凱恩斯主義政策的刺激,經濟重新開始恢復,用來償付債務的剩余價值的征收不再威脅到經濟的復蘇時,債務是可以被償還的。但是,這只能是如意算盤。親勞動的再分配壓縮了資本的盈利能力,因此惡化了危機。國家誘導的投資原則上是可能提高資本的盈利能力,但并不是走出蕭條的出路,而僅僅是延遲了危機爆發的時刻。通過延遲經濟的恢復,政策實際上成為償還國家債務的障礙,而不是償還國家債務的條件。
危機必須自己創造解決危機的條件,這就是摧毀資本。只有當足夠的(落后的)資本已經被摧毀(已經破產),更有效率的生產才會再次開始在擴大的規模上進行。結果就是,如果凱恩斯主義政策延遲了危機的沖擊,那么它們也就延遲了經濟的復蘇。
認為通過國家借貸(假定規模足夠大)來誘發企業投資的政策能夠促使經濟持續恢復的論點,不僅在理論上是無效的(我們在前面已經進行了概述),而且在實踐中也沒有得到經驗證實。凱恩斯主義經常提到的一個例子就是二戰后的長期繁榮,即所謂的資本主義黃金期。按照推測,通過政府借貸(預算赤字)來刺激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式的政策開啟了資本主義從1946年到1970年的長期繁榮時代。但是,美國總的聯邦債務占GDP的比重實際上在黃金期從1946年的121.7%下降到了1970年的37.6%。長期的繁榮并不是由于信用創造,而是由于軍用資本向民用資本的轉變,以及戰后被抑制的購買力的釋放造成的。
(四)競爭性的貶值能起作用嗎?凱恩斯主義理論的另一個信條是:對于弱國來說,貨幣貶值是擺脫危機的出路,或者至少能夠減緩危機。這一點幾乎成了宗教信仰。對于較弱的歐元區國家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另外,我們通過比較一下德國和意大利在危機中表現的區別。我們得出結論:德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卓越表現主要歸功于它強大的生產率。
意大利(或者其它較弱的歐元區國家)可以通過放棄歐元,重新使用里拉并進行競爭性貶值來和德國競爭。但是,這會讓人錯誤地認為貶值能夠創造更高的生產率、更快的經濟增長、更多的就業、更高的工資、更好的生活條件(勞動者的),并使意大利或其它較弱的國家走出蕭條。如果,意大利的里拉貶值了,每個歐元可以換到更多的里拉。賣到德國的意大利商品就可以按照低于貶值前的歐元標價來進行銷售,因此,一部分意大利商品就被德國免費據為已有。從使用價值方面來看,損失的商品對意大利的消費和投資沒有貢獻,而對德國的消費和投資有貢獻。從價值方面來看,意大利把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和剩余價值白白送給了德國。這樣,意大利的平均利潤率下降了,而德國的平均利潤率卻上升了。
對勞動的影響會是什么呢?如果額外出口的不是沒有銷售出去的產品而是新生產的產品,就業量就會提高。但是,剝削率也會提高。事實上,資本家總是盡力通過提高新增就業人員的剝削率來彌補損失的利潤。由于出口更多的產品而增加就業的刺激,勞動者的購買力提高了,此時,在國內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工資商品就會較少。這也可以導致通貨膨脹。要么工資商品的價格上升,要么工資必須被縮減。競爭性的貶值要想有成效,就必須要求剝削率提高。
由于出口企業損失了剩余價值,平均利潤率最初是會下降的。但是,貶值引致的額外生產的利潤率變化的最終結果要取決于勞動是否受到額外剝削的影響以及馬克思主義乘數的大小。就像上述討論的那樣,由額外生產引致的一系列投資或者提高了資本的有機構成,因此降低了利潤率;或者降低了資本的有機構成,因此提高了利潤率。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缺乏效率的資本仍然在進行生產,而沒有破產。
總而言之,通過競爭性貶值,出口企業的生產和就業都會提高。因此,出口國家的GDP和貿易平衡都會得到改善。但是,這樣的效果只能是暫時的,因為出口國家把價值和剩余價值白白送給了進口國家,因此出口的增長是阻礙而不是刺激了經濟增長。長期的負面影響被短期狀況的改善所掩蓋了。
平均利潤率的下降取決于使用價值和包含在商品中(剩余)價值的損失,馬克思主義乘數對利潤率的正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抵消利潤率的下降。但是,就像上面看到的那樣,危機僅僅是延遲了。因為,盡管就業增加了,但剝削率也提高了,所以勞動的景況變差了。總的說來,生產、就業、GDP和貿易平衡(這些都是經濟學的傳統關注點)的短期改善掩蓋了更低的實際工資、更高的剝削率、價值的減少以及利潤率的當期下降或者延遲下降(暫時上升)的真相。不管它的表象如何,競爭性貶值的結果對于資本和勞動來說都是負面的,如果短期不是這樣,那么長期必定也是這樣。
四、緊縮主義者與凱恩斯主義者的對局
今天,占居主流的經濟理論是緊縮主義(實質上就是新自由主義)。在緊縮主義看來,引發危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資太高。要評價這一論點,我們必須從高利潤時期說起。事實上,如果我們從低利潤時期說起,我們將假定有一個危機時期,而這正是我們想去解釋的。
緊縮主義認為,如果工資開始上升,利潤可能會上升一點,也可能下跌。但沒有理由假定工資必定會一直上升直到利潤(或平均利潤率)開始下降。對于高工資對利潤的影響機理,該理論是含糊其辭的(并不明確)。該理論認為,只有新生產的價值與前期相比沒有變化或者下降了,高工資才會導致利潤下降。但是,那樣的話,我們就是假定了我們將不得不解釋的東西。一旦危機發生了,高工資會使危機更糟。然而,使危機變得更糟的東西并不就是危機的原因。這是新自由主義犯錯誤的一個根本原因。
緊縮主義的政策建議實際上就是各種親資本的再分配。他們強烈要求縮減預算赤字和公共債務水平,最明顯的作法就是削減工資。他們反對“量化寬松”政策,相反建議盡快提高利息率。他們的政策目標也很明確:通過把價值從勞動那里轉移到資本那里以恢復資本的盈利能力,同時避免采取政策措施來干涉市場的運行。
如果高工資并不是危機的原因,削減工資也就不能治愈危機。這不是因為凱恩斯主義者在前面提到的原因,即因為私人資本或國家減少了需求而惡化了危機。的確,工資容量的減少導致了產品價值實現的困難,因此,生產工資商品的部門最先出現利潤下降,此后,其它經濟部門也都出現利潤下降。但是,低工資也并不意味著高利潤。就像我們上面看到的那樣,即使所有的和削減的工資量相等的消費品都沒有銷售出去,收益和損失相互之間可以抵消。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來看,ARP的分子沒有變,而由于更低的勞動力投資減少了分母,所以ARP提高了。
盡管由于工資下降導致價值實現的困難帶來了高利潤和盈利能力,然而,經濟還是不能重新啟動。資本面臨著挑戰,它不但要在工資商品部門,而且要在利潤率持續上升的部門進行投資。一種可能就是為了獲得消費工具而進行生產工具的投資。但是,那樣的話,第二部門的價值實現問題將被延遲。或者,資本能夠為了獲得生產工具轉而進行生產工具的投資,例如,工廠建筑物的建筑。但是,對這些商品的需求最終都會減少(你不可能一直進行工廠建筑物的建設而不把它們投入使用),這樣這個部門的價值實現問題也會出現。再者,由于在這個部門增長投資而提高了該部門有機構成導致的盈利能力下降越多,資本進行投資的動力就越小。
最終,需求全面地下降了。然后,額外的利潤或者作為儲備儲藏起來,或者投資在利潤率比較高的非生產性部門(貿易、金融和股票市場)。一方面,這種向非生產性部門的轉移導致了金融泡沫的產生。另一方面,生產性部門資本積累的縮減減少了新的剩余價值的創造。稅收收入減少了,國家的財政狀況惡化了。當親資本的再分配和新的(剩余)價值的生產都減少時,泡沫也就破滅了。并且,當金融泡沫破滅時,國家會被迫從勞動那里征用更多的價值來拯救金融(銀行)體系。由于國家稅收增加了,投機市場坍塌了,金融部門停業并產生了大量的失業,實體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
因此,工資遏制作為新自由主義對付危機的手段僅僅只是推延了危機。一旦危機爆發,勞動者即使作出更多的犧牲也不能擴大生產性部門的再生產規模。國家債務占GDP的比率持續上升最初并不是由于工資削減和降低消費(凱恩斯主義認為這導致GDP增長緩慢)所引起的。恰恰相反,正是持續下降的盈利能力和生產性部門資本積累的縮減(二者都是因為再投資的利潤率很低,也是因為很大一部分進行了非生產性投資)導致增長緩慢、失業上升和工資下降。換言之,這降低了勞動者的購買力。
但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們認為國家誘發的“緊縮”(在意識形態上應小心回避的一個詞)才是危機的原因。例如,斯蒂格利茨批評了緊縮政策,認為該政策帶來的結果是工資縮減導致收入減少,繼而降低了利潤率。如果工資縮減是危機的原因,那么,就不能用提高工資來對付蕭條。資本和勞動都要受益,這才是凱恩斯主義者的改良思想的基礎。但是,如果工資削減只是延遲了危機,長期來看,這些政策就是無效的。總而言之,向危機發展的趨勢將決定工資的增加(因為盈利能力下降)或者減少(因為更多的利潤轉而投資到了非生產性部門)。
緊縮主義的支持者們喜歡引用波羅的海諸國的例子來說明緊縮政策將會很快恢復資本的盈利能力和經濟增長。那兒的政府堅定地采用了新自由主義的政策。例如,愛沙尼亞的失業率從2010年初期的20%下降到現在的10%,并且2011年的經濟增長超過了8%。但是,愛沙尼亞的實際GDP增長率比2007年的高峰值仍然低9%,增長率已經從高峰期的17%下降到了谷底。
緊縮的真正目的是通過實現實際工資和企業稅收的大幅削減,而提高利潤的份額。愛沙尼亞勞動力已經大幅下降,成千上萬人已經離開這個小國家到歐洲其它地方去尋找工作。另外,愛沙尼亞也接受了超過34億歐元的結構基金來支付基礎設施建設和就業的花費。通過這些方式,愛沙尼亞的工資成本降低了,利潤提高了。
另一個緊縮成功的典范,就是愛爾蘭,它通過用類似的辦法消化掉了多余的勞動力而實現了出口導向的局部經濟恢復。但是,自20世紀80后期那個黑暗日子以來,愛爾蘭的移居國外的人口從來沒見過如此之多。
希臘雖不像愛沙尼亞那么小,但它也是一個相對較小的資本主義經濟,它主要依賴于貿易、礦產加工業、制藥業和食品業以及像旅游業這樣的服務業。希臘緊縮的目標部門主要是公共部門。但是,在現實中,私人部門的工人卻成了受打擊的大多數。公共部門的就業從2009年到2011年萎縮了56000,下降了7.8%。私人部門的就業(占到勞動力的絕大部分)卻下降了13%。不過,勞動成本下降了18.5%,這才是緊縮的真正目標。
我們估計希臘的利潤率在危機真正襲擊它的兩年前的2007年就達到了高峰。而投資從2007到現在(圖8)驟然下跌了50%。自從2009年以來,緊縮已經推動剩余價值率上升了25%。但是,希臘的資本主義仍然被缺乏效率的資本所困擾,資本的有機構成還是保留在高位。因此,投資仍然沒有恢復。
Figure 9. Greek rate of profit and business investment since 2000 (indexed 100= 2000)
Source: see Appendix
英國經濟是最大的一個政府宣稱緊縮是最好的(也是唯一)有效政策的經濟體。但是,到目前為止,它的經濟還很失敗。英國預算赤字遠沒有降下來,本財年到2013年4月的預算赤字仍高于去年,并且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正朝著GDP的100%前進。英國經濟正在衰退的邊沿搖擺,政府的稅收收入并不能滿足預算目標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和美國不同,英國的盈利能力自從經濟大衰退以來從來就沒有恢復(圖10)。英國的企業投資也一直保持很低水平。
Figure 10. UK rate of profit and business investment since 2006 (%)
Source. See Appendix
凱恩斯主義認為,通過聯邦儲備委員會提高經濟向好的“預期”,(如果更多的借貸是必要的話)再加上更多的政府支出,經濟就會復蘇。緊縮主義認為,增加債務將會延長危機。而凱恩斯主義不同意這一點。兩方都堅持認為要從金融部門尋找造成蕭條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從創造剩余價值(并不充分)的生產性部門。馬克思主義認為,你可以用貨幣創造或多或少修補一下這個經濟系統,但是,如果生產性部門沒有充分恢復到投資和就業都增加,這些政策將效果不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