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摘要
郭松民說:
電影《賣花姑娘》的旋律,我相信40歲以上的中國人都非常熟悉。上世紀70年代初,朝鮮電影在中國公映,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影片的插曲在中國傳唱一時,甚至成為一個時代的標簽。
2008年,朝鮮的血海歌劇團到中國來演出,我到國家大劇院一看,演出的歌劇就是《賣花姑娘》。整個國家大劇院座無虛席,演出時不斷爆發出掌聲。等到演出結束以后,很多觀眾眼含熱淚站起來長時間地熱烈鼓掌,朝鮮藝術家反復謝幕都無法走下舞臺。這樣的盛況據國家大劇院的人說是任何其他演員從來沒有過的。可見這部電影對中國人的影響之深。
……
上世紀六十年代,是朝鮮千里馬運動蓬勃開展的年代,影壇上出現了一批反映時代風貌和新人的影片,比如:《紅色宣傳員》、《人民教師》等。
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朝鮮電影開始進入一個黃金時代,對中國觀眾有重大影響的電影主要出現在這一時期,如1970年拍攝的《鮮花盛開的村莊》,1971年的《摘蘋果的時候》,1972年的《賣花姑娘》(由金日成編劇,金正日導演),1972年的《軋鋼工人》,1974年的《金姬和銀姬的命運》,1978—1981年拍攝的《無名英雄》等。
到九十年代以后,朝鮮進入先軍時代,這時的朝鮮電影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從軍的日子》、《一個女戰士手記》等。
最近幾年,朝鮮電影又有了新的發展。2007年,一部《女學生日記》在朝鮮公映后,引起轟動,并受到世界影壇的關注。
朝鮮電影得到繁榮,是有一些重要原因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朝鮮電影受到領袖的特殊關懷。朝鮮歷任領導人都非常重視電影。建國初,就在平壤建立了培養電影人才的平壤電影大學。設立了電影獎勵制度。
朝鮮電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第一,朝鮮電影已經成為一代中國人的情感記憶。
2009年,朝鮮電影樂團在北京世紀劇場演出,當時幾千人的劇場座無虛席,很多人慕名從遠道而來。朝鮮電影樂團共演唱和演奏了29首歌曲,《鮮花盛開的村莊》、《摘蘋果的時候》、《南江村的婦女》、《一個護士的故事》、《賣花姑娘》等等,每首歌每唱一句都引發熱烈的掌聲,對每首歌都報以幾十次掌聲,尤其是《賣花姑娘》的開場曲和結尾曲。全場下來,這場演出博得了觀眾幾百次的熱烈掌聲和歡呼聲,很多觀眾眼含熱淚。沒有任何國家的電影像朝鮮電影那樣在整整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深處喚起如此深沉的情感記憶。在七十年代初期,朝鮮電影文化確實充實了成千上萬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的青春年華和情感世界。
第二,朝鮮電影喚起廣泛共鳴的基礎,是源自兩國人民共同的歷史經歷。
2008年,我在觀看朝鮮血海歌劇團《賣花姑娘》時,就在想,如果能夠用一個詞來形容朝鮮歌曲的特質,我想到的這個詞就是“干凈”。很多年沒有聽到這么干凈的聲音了,宛如天籟一樣,清澈純真,通透自如。她讓你想到早春的清風,想到陽光下晾曬的白桃干,想到蔚藍色天空中飄浮的朵朵白云。這是中國的歌曲和電影無法帶來的感受。
2012年中朝合拍的電影《平壤之約》,對朝鮮年輕一代愛情的展示,也體現了這一點。這種愛情非常純潔,會讓中國的八零后九零后感到陌生。他們表達愛情的方式只是:男方遠遠注視女方的身影,女方的回應只是報以羞澀的微笑。自始至終,他們沒有拉過手,更談不上擁抱接吻以及中國電影必不可少的床戲。
對中國八零后、九零后來說,愛情也許意味著幸福、快樂乃至刺激,但是對朝鮮青年來說,愛情首先意味著責任和擔當。朝鮮電影還沒有被這個商業時代所污染,相對來說,中國的電影有過多的色情、暴力和低俗的橋段。在一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時代,保持電影的純潔性,是不容易的。這里真誠地希望朝鮮電影且行且珍惜。
最后,中國電影要向朝鮮電影學習什么?
保持電影的人民性、純潔性,通過電影的藝術形式,喚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喚起人們對領袖的崇敬,重建社會團結。所有這一切,正是中國電影需要向朝鮮電影學習的地方。
艾躍進說:
剛才松民作了一個很好的學術講座,他的講座也喚起了我本人對我青少年時代的回憶。我想說的是:四十年后,《賣花姑娘》在國家大劇院能引起這么多中國觀眾的共鳴,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更因為他們懷念毛主席、周總理和金主席共同締造的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更懷念偉大的毛澤東時代!
朝鮮電影是純潔的,毛澤東時代的電影也是純潔的。我們為什么會對朝鮮的電影情有獨鐘?因為通過朝鮮電影的純潔性,我們懷念中國曾經純潔的時代,我們更希望向朝鮮同志學習,回到那個純潔的時代,因為朝鮮電影的純潔,是因為他們堅持了社會主義道路!
【相關鏈接】特別報道:烏有之鄉舉行慶祝太陽節朝鮮文化藝術之夜活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