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美國的問題嗎?
目前,美國口口聲聲講是中國搶走了美國人的飯碗,偷走了美國的技術,中國崛起是美國的威脅。但是,事實正相反,把資本,產業與技術輸入中國的是美國跨國公司,美國的跨國公司是中美經貿關系的最大贏家,他們在中國賺得缽滿盆滿。但是,由此代價是產業轉移導致美國國內產業空洞化,就業與稅收的流失,特朗普宣稱這是美國政治精英與商業資本利益集團對美國平民的一場大屠殺。所以,中美關系問題實際上是美國的政治問題,它的解決根本不需要美國將航母開到中國南海,也不需要什么亞太戰略,印太戰略,不需要什么貿易戰,等等,而是只要美國政府能夠勸阻美國企業將資本,產業,技術流向中國,回流美國即可,那樣的話,美國就能夠再次強大,難道不是嗎?
30多年前,美國與西方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倡導者與推動者,而產業轉移被認為是一條“微笑曲線”。曲線兩端朝上,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設計和銷售,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線中間是制造;左邊是研發,屬于全球性的競爭;右邊是營銷,主要是當地性的競爭。顯然,在這條微笑曲線中,微笑的是美國與西方國家的大型跨國公司,因為它們控制了兩頭,由此控制了利潤,而至于中國與新興經濟體國家作為制造加工中間環節,實際上是為它們打工而已。所以,當時美國與西方國家大多數人對于產業轉移與中國制造不屑一顧。但是,30多年后,“微笑曲線”突然變成了“哭泣曲線”,美國與西方國家認為是中國搶走了他們的飯碗,掏空了他們的制造業,是中國剝削了他們。中國“吃虧”變成了美國“吃虧”,這又是因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看出,美國企業是中美貿易的最大贏家,他們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所以對他們來講中國是機遇,絕對不是威脅。但是,問題是他們在中國獲得的利潤并沒有惠及美國社會,相反是以犧牲美國社會和國家利益為代價的,一方面由于將產業外包或者轉移到中國,導致美國自身產業的空洞化,就業機會的流失,中產階級的貧困化。另一方面隨著產業外包與轉移到中國,然后又將產品運回美國銷售,盡管產品價格是降低了,這有利于消費者,但是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卻上升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成了世界工廠,美國變成了能源與農產品出口國,這一變化又進一步加速了世界權力中心的轉移,對此就如美國某些不懷好意的政客所講,如果繼續以此下去,那么在不久未來美國將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中國將不費一槍一彈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的陀螺儀,對此就如同歷史上美國取代大英帝國那樣,而且中國會比美國干的更漂亮。
那么,美國衰退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呢?是不可逆轉的,還是可逆的呢?對此顯然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是必然的不可逆轉的,這是因為美國的衰退是由其資本主義性質決定的。資本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追求利潤,而當國內發展飽和,成本上升,利潤下降,資本與產業自然轉移到低成本與高利潤的國家與地區。由此結果必然導致美國產業空心化,經濟停滯,中產階級貧困化,社會矛盾激化。而隨著產業與資本的轉移,美國自然從原有世界經濟體系的中心位置轉變成半邊緣位置,同時,加速全球權力中心的轉移。對此有西方學者把美國命運的轉變歸于世界經濟不平衡的發展規律,“曾經得益于不平衡發展規律的一個世紀之后,美國現在變成了這一規律的犧牲品。”認為是偶然的,是可逆的,這是認為美國的衰退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公共政策出了問題,這一政策只是代表資本的利益,鼓勵對外投資,而忽視了如何推動國內產業的轉型升級。所以,如果改變美國的公共政策,就可以扭轉美國的衰退。對此美國著名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家羅伯特·吉爾平在其《跨國公司與美國霸權》一書中就分析到,美國的跨國公司既是美國權力的體現,但同時也是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走向衰退的根源。在戰后很長一段時期內,美國主導跨國公司的發展,對外投資被當作是美國的一項國家戰略,美國出臺了一些激勵跨國公司走出去的政策,以此促進西歐,日本地區的經濟復蘇。但是,隨著技術向第三世界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傳播,美國的跨國公司有助于這些國家振興經濟,從而使這些國家縮短了與美國的權力差距。如此一來,美國外交政策的初始目標將隨著跨國公司的增多而失效。所以,吉爾平建議美國用貿易或者援助的方式,而非對外直接投資去拓展經濟交易。美國應該改革內部經濟結構,改變公共政策方向,加速產業的轉型升級,“騰籠換鳥”,鼓勵投資國內,而不是投資海外。顯然,美國并沒有接受吉爾平的建議,以至于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而這又能怪誰呢?
那么,兩種看法,哪一種是正確的呢?事實上,早在100多年以前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森與列寧就有過爭論。霍布森在《帝國主義》一書中分析到:當時英國因為資本過剩而轉向海外投資是得不償失的,因為這意味著私人利益,主要是資本家利用國家機器來保障其海外經濟利益。盡管通過輸出過剩資本從而提高了利潤,但是對于國家來說損失卻遠遠超出收益。這部分原因在于絕大部分收益是被商人與投資者所占有,國家只能得到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卻付出了巨大代價。另外,他還分析到:在出口資本商品及其技術訣竅的過程中,會使落后國家可以開發自己的資源。一旦如此,那么就無法防止例如中國這樣的國家通過利用國外資本,來增強自身資本,再與本國勞動力資源相結合進行生產,從而在世界中立市場取代英國生產的產品,甚至于最終使西方市場充斥著價格低廉的“中國制造”的商品,徹底改變資本的流向,取得對其“恩主和教化者的財政控制”。所以,他認為通過政府對財富的重新分配,可以消除實行帝國主義的動力。但是,列寧認為控制政府的資本家永遠也不會采取這一政策,否則就不是資本主義國家了。資本主義必然導致帝國主義,以及隨之而來的帝國主義戰爭。歷史似乎證明了列寧的分析與預見是正確的,因為大英帝國已經早已成為歷史,而目前的美國似乎或者說是顯然又在重蹈大英帝國的覆轍。
作者簡介:鮑盛鋼
曾獲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本科國際政治碩士
曾獲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比較政治學碩士
任教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政治研究中心,后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國際關系
興趣:全球化與國際關系民主化
目前在加拿大海外集團工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