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國際食品體制——從農耕到農業(1870s-1914)
在前資本主義時代,食品主要靠自給自足,農耕較少受到非農集團的限制。資本主義工業生產興起之后,科技水平使得生產方式有了很大轉變。鐵路運輸打破了農產品消費空間的限制,改變了農耕的本地化特征。尤其是,殖民主義的發展使農產品的生產組織方式、交換方式與商貿產品的性質產生了根本變化。從此,農耕轉化成農業。鐵路運輸的出現使得歐洲所需的糧食和肉類主要由其殖民地——南北美、澳洲種植、飼養、加工出口;歐洲的農村地區農民向城市移民,歐洲農業開始呈現多樣化和高端化的趨勢,如以生產銷售新鮮蔬菜水果、乳品為主;與此同時,殖民地國家的地理特征被充分利用——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如蔗糖、可可、咖啡等。那時,美國(如芝加哥的Future Market)已出現將糧食單一化大規模種植;工業化牲畜屠宰與肉類加工;生產工具的機械化;糧食與肉類的儲存與運輸;農產品的融資與貿易;糧食與飼料種植的“溫帶化”。這一時期,全球的食品分工體系就已基本形成。
2.第二國際食品體制——重商主義-工業的食品體制(1940s-1970s)
二戰以后的國際食品體系開始全面以美國為主導。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后,機械化、化學農藥,高種養殖量方法的普遍使用使得美國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趨于集約化、規模化,農業人口大幅下降。當時的過度生產,導致了——不是食品生產的不夠多,而是“有錢的人已經不需要,沒錢的人買不起”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一方面繼續保護國內農業,一方面將這些剩余以“食品援助”的形式向全球出口,作為外交戰略先后向西歐與第三世界國家實施援助。這一舉措以及隨后西歐對此的復制使得巨型糧食貿易公司得以發展。尤其是隨著人們對于肉類與方便食品需求的增多,大西洋區域跨國農業食品加工體系(“下游”)開始占統治地位。全球公司鏈開始形成。南部國家(非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經過“綠色革命”后(所謂的綠色革命是使農村去政治化,消解農村的“紅色”革命化傾向),對農藥化肥的依賴以及經濟作物過量生產,使得本國農業更加陷入被動,國際上依附性分工產生。
3.第三國際食品體制——多邊貿易公司為主體的食品體制(1970s-至今)
70年代,隨著歐洲整體恢復、日本競爭力的上升,以及石油危機的影響,美國對農產品主導地位的喪失,第二國際食品體制解體。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必須做出資本與國家層面的大調整,才能度過危機。于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減少福利、壓低工人工資(包括允許全球勞工自由流動)、促進信用借貸以及打開發展中國家的大門進行投資,來解決資本主義自身產生的問題。發展中國家的農業、食品加工生產、餐飲消費都是投資的熱門。90年代起,食品體制由區域化向全球化轉變,跨國公司變為主體,控制著食品生產的“上下游”。以“多邊貿易公司”為主導的第三國際食品體系隨之形成。
有著百年歷史的美國福喜集團,既是國際食品體系變遷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這家巨型跨國食品生產加工公司目前向超過85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全生,半熟,全熟的雞肉,牛肉,和豬肉制品,及各種非肉類產品包括披薩,烘培食品,雞蛋和蔬菜農產品。其客戶包括全球快餐和外賣連鎖供應商,品牌食品營銷商,及食品零售商。而中國福喜的產品涵蓋豬肉、牛肉、雞肉、蔬菜水果、面食類等制品。同時,它也擁有自己的農業養殖廠,比如福喜(威海)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經營業務為肉雞一條龍項目,涉及種雞、肉仔雞孵化、飼料生產與銷售、肉雞飼養、屠宰、肉品加工及國內外銷售等。
事實上,全球80%的食物市場被五家跨國公司控制。這些食品帝國(food empire)壟斷著全球食物由生產到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一個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格局,在農產品(食品)生產流通市場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規定和操縱著農產品生產(食品)流通的規則和方式,甚至食物的概念和品質,以“看不見的手”建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影響消費時尚。更可怕的是,這樣一個龐大的食品工業生產鏈,決定性地影響我們的健康與安全。這個食品體系很龐大,它也很脆弱——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影響整個體系其他環節的停滯,此次的“福喜”事件對各大快餐巨頭的影響就是一個例證。它的脆弱更體現在任何一個環節在生產安全上出問題,都將影響到全球多個國家、數以千萬計的民眾的健康甚至生命。怪不得《失竊的收成》中作者一直在問:跨國公司到底在“養活全世界”還是在“掠奪全世界”!
食品帝國控制下的食品體系讓我們每個人都暴露在一個看似科學卻相當危險的食物環境中;而且這一體系還影響著整個世界的農業政治經濟權力的格局,導致并加深了工農業失衡,國際、國內、種族等諸多不平等和社會問題。探究食物之禍,不能止步于“福喜”的過期肉;審視“福喜”所處的整個國際食品體系,才有可能接近真相。如果不改變以資本利益為核心的食品工業體系,舌尖上的安全永無寧日。
推薦紀錄片:《食品公司》(The Food Inc)2009.
推薦電影:《快餐帝國》(Fast Food Nation)2006.
推薦讀物:
拉吉·帕特爾(2008).《糧食戰爭:作者市場、權力和世界食物體 系的隱形戰爭》東方出版社.
McMichael, P. (2009). A food regime genealogy. Journal ofPeasant Studies.36(1):139-16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