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將在荷蘭海牙舉行,53個國家、4個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歐盟、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刑警組織的領導人和代表將齊聚海牙,就防止全球核恐怖問題,圍繞減少核材料及放射源數量、增強核材料及放射源安全性、打擊核材料走私以及改善國際合作等主題展開磋商。
然而,在這些國家領導人中,人們并沒有發現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身影。3月22日,俄外交部發布消息稱:“3月24-25日,在荷蘭海牙召開核安全峰會,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將率俄羅斯代表團出席。”荷蘭媒體也隨之報道稱,核安全峰會的主辦國荷蘭已確認此消息屬實,但沒有披露普京不參加峰會的更多理由。
又是核安全峰會,又是普京缺席——歷史有許多巧合。
2012年3月26-27日,第二屆核安全峰會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當時,普京是總理,因“身份不合適”而未出席,俄羅斯代表團團長是時任總統的梅德韋杰,合情合理。而此時,普京已又是總統了,但因“氣氛不合適”而未出席,俄目前因烏克蘭問題與美歐鬧得不可開交,無可厚非。
更巧合的是,兩屆峰會,雖然普京都沒有現身,但“普京的傳說”卻都無處不在。
兩年前,首爾峰會期間,奧巴馬和梅德韋杰夫隔一張小圓桌而坐,兩人都向前探出身子,接近對方。當時,兩人談話聲音很小,不過他們都沒意識到麥克風還開著,這段私下談話正好被錄下。奧巴馬說:“所有這些問題,尤其導彈防御,都可以解決。但重要的是,他得給我空間。這是我的最后一次競選……在我選舉結束后,我會更加靈活。”奧巴馬說話時,梅德韋杰夫頻頻點頭,用英語回應道:“我明白!我將把這個信息轉告弗拉基米爾(普京)。”奧巴馬伸出左手,拍了拍梅德韋杰夫的右臂,后者隨即拍了一下奧巴馬的左手……
今天,據俄媒體報道,此次海牙峰會期間,奧巴馬將召集G7各國領導人開個“小會”。在這個“會中會”上,美準備提議把俄羅斯從G8開除。而烏克蘭代總理亞采納克3月22日與到訪的加拿大總理會談后竟然說,“如果G8出現空位子,那么烏克蘭準備占這個位子。”顯然,在沒有普京的G7峰會上,各國領導人討論的仍是“關于普京的話題”……
對于G7準備把俄羅斯開除出G8的說法,俄外交部國際關系學院歐洲一體化系主任亞歷山大說,“G8本來就不是一個形式上的組織,所以很難說什么‘開除’。”而俄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米金則說,“即便所謂開除了,俄羅斯也不會有什么感覺。”
雖然普京沒有來,但亞采紐克卻將代表烏克蘭參加核峰會,預計他將與美西方領導人會談。而俄媒體也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將在海牙核安全峰會上同美國國務卿舉行會晤,雙方將探討烏克蘭國內政治危機。
很顯然,與“普京話題”緊密相連的“烏克蘭話題”很可能在這次峰會上“喧賓奪主”,搶了核安全議題的風頭。
盡管普京不想親自來海牙開會,但他卻沒閑著。3月21日中午,普京在克里姆林宮主持召開了俄聯邦安全會議常任委員會議,討論了烏克蘭問題。隨后,普京簽署了批準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作為兩個聯邦主體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總統令。同時,普京簽署命令成立了俄羅斯第九個聯邦區,即克里米亞聯邦區,下轄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任命奧列格·別拉溫采夫為俄羅斯總統駐該聯邦區的全權代表。俄《生意人報》透露,俄準備在克里米亞成立“經濟特區”,普京已派自己的助手蘇爾科夫飛赴塞瓦斯托波爾,與克里米亞的總理謝爾蓋·阿克謝諾夫就此事進行磋商。而3月23日,普京又簽署一道總統令,要求俄政府各部長在兩周之內就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羅斯所有事宜的落實情況向其做專題工作匯報。
在忙碌著國事之余,普京還特地責成總統事務管理局把自己的工資轉入受到美國制裁的“俄羅斯銀行”,并在這家銀行里為他開設一個私人賬戶。在自己以實際行動挺“俄羅斯銀行”的同時,普京還要求俄政府要幫助和扶持“俄羅斯銀行”的客戶。
這幾天,打開俄羅斯的報紙和相關網站,給人的感覺是,“最時髦的事兒是罵美國,最光榮的事兒是被美制裁,最搶眼球的事兒是反美新創意”。對于歐美施壓,俄國家杜馬3月18日通過一份“特別”聲明,暗示歐美制裁“不給力”,呼吁歐美國家的制裁范圍再大一點。聲明稱,“我們建議奧巴馬先生和歐盟的官僚們把制裁范圍擴大到所有批準這項決議的議員。”而3月23日,俄羅斯駐歐盟大使奇若夫在參加西方媒體的一個訪談節目時被主持人問及,如何評價“麥凱恩曾指出,摩爾多瓦可能成為下一個克里米亞”的觀點,奇若夫笑著回答,“請告訴麥凱恩,讓他看好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曾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對于美歐撲面而來的、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制裁風”,普京3月21日在俄聯邦安全委員會會議上卻表示,暫時沒有做相關反制的必要。與此同時,普京還在會上要求俄政府不要停止與北約的合作,同時與各方伙伴一起商討向烏克蘭東南部地區派遣觀察員的問題。這似乎暗示著,普京其實最不想做的事兒就是與美西方徹底“鬧掰”。
3月21日,俄羅斯《導報》發表了題為《普京總統的克里米亞自白》的文章。文章稱,“普京3月18日有關克里米亞問題的講話更像是自白或是高水平的心理分析獨白,這在世界政治史上未曾有過。總統準確地描述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對欺壓者指名道姓,坦率地談到自己對歷史和未來的看法。從字里行間可以讀懂更多東西:誰是普京的朋友和學習的榜樣,俄羅斯總統15年中都有哪些轉變。”
文章稱,“普京在講話中強調,‘俄羅斯真誠地希望與西方同行對話。我們經常建議在一切關鍵問題上合作,提高信任水平,希望我們的關系是平等、坦率和真誠的。但我們沒有看到回應。相反,我們一次次地受騙,背著我們通過決議,把既成事實擺在我們面前。’——這些話語都十分準確地表達了普京的內心屈辱。”
這篇分析文章稱,普京曾試圖獲得美英好感,他2000年3月以總統候選人身份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俄可以成為北約的平等成員,條件是“俄羅斯的利益能夠得到考慮,能夠成為完全平等的伙伴”。隨后,布萊爾和小布什都對普京稱贊有佳,大家一下子“成了朋友”。但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有難以填平的溝壑。當小布什和布萊爾2002年背著普京將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的7個國家收入北約時,普京有了一種“被欺騙和背叛”的感覺。布萊爾在回憶錄中說,“普京得出結論,美國人不想給他應有的地位”。文章稱,隨之而來的一次次傷害,讓普京“永遠不會原諒西方”。文章最后指出,“有一天,普京失望了,他的失望情緒與日俱增。有一天,他認定,西方伙伴背叛了他,他永遠不會原諒他們,這種想法也只會越來越強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