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亞裔在加州大學的入學比例——這種帶有明顯族裔歧視色彩的提案居然很有可能進入公投!在注重所謂“政治正確”的美國,這怎么可能?
然而現實就是這樣。當地時間1月30日,加州參議院通過了西裔民主黨參議員赫南德茲的一項提案:限制亞裔入學,提高西裔和非裔在加州大學系統中的入學比例。該提案的最終目的是修改1996年通過的209修正案,根據人口比例分配加州的大學教育資源,而不是依據成績。該提案如果在州眾議會獲得通過,將于今年11月公投。
根據美聯社報道,今年加州大學系統錄取的新生中,36%為亞裔、28.1%為白人、27.6%為拉美裔、4.2%為非裔學生。在加州總人口比例上,亞裔人口占15%,華裔人口約占4%。赫南德茲的提案對亞裔學生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
這平等嗎?
美國曾經自豪地稱自己為“大熔爐”,多族裔的民眾在這片新大陸上和諧共處、尋找幸福。無論你是黑皮膚、黃皮膚,還是白皮膚,大家共同的名字是“美國人”。然而,人們越來越發現,“大熔爐”如今還只是一種美好夢想,美國迄今為止更像“大拼盤”。
在美國,填寫涉及到個人信息的各種表格時,通常都會有“族裔”一欄。這就是美國的現實:多個族裔存在。不同族裔的存在則意味著不同的利益追求。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就大學入學機會而言,單純按照成績高低錄取?還是根據各族裔所占比例分配?
在民權運動風起云涌的上世紀六十年代誕生了“平權法案”,目的是防止針對族裔、膚色、性別等方面的歧視,使就業、入學、就職等方面能適當反映出少數族裔占總人口的比例。曾經,總統派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護送黑人學生入學的場面成為美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第一位黑人總統的誕生讓曾經的種族隔離顯得那么遙遠。
只是,在前進道路上,新問題新矛盾總是接連不斷。“逆向歧視”就是其中之一。以亞裔為例。亞裔特別是華裔,早已被視為“模范族裔”。然而,恰恰因為其優秀的表現,“模范族裔”在進入大學時常常需要比其他族裔學生更高的學術能力測驗(SAT)成績。
針對“逆向歧視”,加州在1996年通過了著名的209提案,作為州憲法修正案。這一提案讓加州成為全美第一個禁止公立大學以種族因素為錄取標準之一的州,而僅以成績為錄取標準。在209提案通過后,很多州跟進,掀起了學校以成績為衡量標準的浪潮。
但是,隨著美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新的矛盾又出現了。各方數據都顯示,西裔在美國西南各州的人口大增,加州的西裔更將在不久的未來取代白人成為多數。這正是赫南德茲提案的大背景。
赫南德茲的這一提案引發了美國華人的憤怒與抗議,或許,還有可能刺激華人參政的積極性。不過,在此之外,該提案還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曾經,美國的種族矛盾表現在占多數的白人與其他少數族裔之間;如今,不同的少數族裔間的矛盾頻繁見諸報端。這可能是人口結構變化的結果,也或許是不同族裔的人群相互融合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的現象。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平等?究竟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這依然是所有人必須繼續考慮的問題。
(張紅,人民日報海外版主任編輯,海外網專欄作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