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華盛頓郵報》披露,美軍近年加強在非洲的秘密情報工作,迄今已建立起一個由10余個小型空軍基地組成的情報網,覆蓋從撒哈拉沙漠到赤道雨林的大片地區,用于對恐怖分子藏身地實施偵察和監視。然而巧合的是,就在這同一天,美國政府公布了《對撒哈拉以南非洲新戰略》,其重點在于加強這一地區民主機構建設以及促進經濟、貿易和投資領域的發展。面對美國對非洲打出的文武組合拳,“老家在非洲”的美國總統這葫蘆里面究竟賣的是什么藥?
美軍來了
據一名參與美軍在非洲軍情行動的前高級指揮官告訴《華盛頓郵報》,自2007年以來,美國空軍特別行動部隊在非洲新建10多座空軍基地,其中部分基地修建在非洲大陸現有的軍用或民用機場內,甚至隱藏在機場的飛機棚內。行動使用的飛機,大多是小型渦輪螺旋槳飛機,不裝備武器,外觀與民用私人飛機無異,但機上安裝軍用傳感器,可捕捉運動影像畫面,熱紅外成像,或截獲無線電和移動手機信號,隨后將這些情報匯報總部,作為無人機打擊的情報引導和依據。而駕駛這些飛機的人,都是一些訓練有素的叢林飛行員,或稱無人區飛行員。他們慣常在沒有大機場和地面導航設施的環境中駕機飛行,具備在偏遠地帶尋找加油續航站點的能力。
一般來說,中央情報局是美國在非洲這些海外地區秘密情報活動的主體,但隨著更善于在非洲各國“執行醫療救助、緊急疏散、后勤支援”任務的美軍到來,這-工作交由美軍軍情部門來辦也就是遲早的事
在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的布基納法索,2007年美軍向美國駐該國的大使館增設一名武官,號稱用于“醫療疏散和后勤支援”。到2009年底,65名軍事人員和承包商進駐使館,使美國駐布基納法索大使館的人員規模成為美國駐非洲諸使館中的第四,外交官員向國務院哭訴,使館“完全被(軍方)占據”。
不久后,首都瓦加杜古的國際機場一側便建起一座小型空軍基地,納入代號為“沙溪”的秘密軍情行動,成為美國在非洲軍情網的樞紐。從這處軍事基地,小型飛機飛越數百英里,向北飛向馬里、毛里塔尼亞的撒哈拉地帶,尋找“基地”分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的蹤影。馬里今年3月的一場軍事政變讓“基地”武裝人員借勢奪取北方將近一半領土。此后,瓦加杜古的這座軍事基地更加忙碌。
除了位于布基納法索的這座空軍基地,情報網在中非地區的核心樞紐位于烏干達,東非樞紐位于埃塞俄比亞、吉布提和肯尼亞,在非洲大陸東部的印度洋樞紐位于塞舌爾群島。可以說,“沙溪”行動的目標不僅僅是盤踞在撒哈拉地帶的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在東非,行動瞄準索馬里青年黨;在中非,大約100名特別行動部隊士兵負責監視烏干達反政府武裝“圣靈抵抗軍”。
對此,美軍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在一份遞交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聲明中是這樣解釋的,“考慮到非洲地域遼闊、威脅多樣化,司令部需要拓展ISR(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以適應非洲大陸的安全挑戰”,否則“在非洲缺少行動支點”,更會“潛在威脅美國安全”。
“輕腳印”
《華盛頓郵報》披露,現階段“沙溪”任務在非洲主要靠有人駕駛小型飛機執行。分析指出,使用傳統飛機執行偵察任務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費用較無人機大幅降低,二是小飛機在非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低調”得不會引人注意。
美軍在非洲執行情報搜集的主力機型是“皮拉圖斯”PC-12型單引擎渦輪螺旋槳式飛機。這款飛機由瑞士制造,可充當小型客機或貨機。五角大樓2005年開始訂購這款飛機,起初用于向一些地區秘密輸入特種兵。這款飛機在美國空軍內部型號為U-28A,現階段空軍特別行動部隊在非洲共有21架U-28A,飛機表面不涂任何政府或軍用標記。今年2月,媒體報道一架U-28A飛機在返回吉布提勒莫尼耶營基地時墜毀。《華盛頓郵報》說,墜毀的飛機正屬于空軍特別行動部隊,4名特種兵在那次墜機中死亡,所執行任務以及墜機原因不明。
當然,美軍在非洲這般低調自然是有過“血的教訓”。1993年10月,參與聯合國在索馬里維和行動的18名美軍在摩加迪沙執行軍事行動時被打死。武裝人員拖著美軍士兵尸體游街的圖片和電視畫面深深地刺激了美國民眾,美國隨即宣布從索馬里撤軍。從那之后,美軍進駐非洲就變得十分“輕手輕腳”。
對此,“吃一塹、長一智”的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就曾在美國國會上表示,“輕腳印(light footprint)”政策符合美國在非洲的需要。而媒體更是據此分析認為,此次披露的“沙溪”任務無疑反映了美國正在執行“輕腳印”政策。否則,就會像南非媒體所認為的那樣--“‘重腳印’會給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留下美國加大對非洲軍事存在的擔憂。”
說起“輕腳印”,不得不提到奧巴馬政府。與之前“鷹”昧十足的小布什政府不同的是,飽受金融危機困擾的奧巴馬政府在對外軍事上則主張慎用軍事力量,依靠盟友和多邊機制,運用美國的“巧實力”,以一種隱蔽、小型、機動的方式投射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奧巴馬認為,美國在中東反恐、打擊伊斯蘭極端勢力和防擴散只是美國全球戰略的一部分,而積極應對新興大國崛起的挑戰才是美國的戰略重點。
基于這一邏輯,奧巴馬政府把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力量化整為零,并通過私人保安力量、使館安全與情報人員、軍事培訓人員與軍事顧問和無人機等“輕腳印”,用“悄無聲息”的方式繼續美國的戰略目標;2012年1月美國還宣布將在埃塞俄比亞和塞舌爾建立新的柔性存在--無人機基地;2012年1月25日,美國宣布不尋求在菲律賓建立軍事基地或任何永久性軍事設施,但對在菲律賓及整個亞太地區圍繞搜救、反恐、打擊海盜等領域加強合作感興趣。2012年1月5日公布的美國國防戰略報告《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更是指出,今后美國在必要時將以軍事演習、動態性軍事部署和軍事顧問的形式,建立創新性、低成本、占地面積小的軍事存在。
“踏腳石”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曾經這樣寫道:“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現如今,對軍事與政治關系進行最生動詮釋和演繹的莫過于美國的奧巴馬政府了。
就在此次《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在非洲利用空軍基地強化情報搜集這一內幕消息之前,面臨連任壓力的民主黨人的總統奧巴馬卻正深陷“白宮泄密案”的漩渦之中。原來是美國媒體最近曝光了多項涉及國家安全行動的情報細節,其中包括美國計劃對伊朗發動網絡戰、擴大美無人機在也門的轟炸范圍、以及奧巴馬親自審閱針對“基地”組織頭目的“獵殺名單”。
于是,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在內的一些國會議員緊追不放,指出這些泄密事件似乎是當局“努力想把奧巴馬總統塑造成一位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強有力的領導者”,并認為是奧巴馬政府導演了泄露鬧劇,意在為自己的競選造勢。當然,奧巴馬對此堅決否認故意向媒體泄露涉及國家安全行動的機密情報,并回應道:“認為白宮會故意泄露國家安全機密情報的想法非常無理。”
且不論這些泄密報道的真相到底如何,僅僅從披露美軍在非秘密軍情行動的《華盛頓郵報》來說,該報自身無疑“黨性”十足。因此,親民主黨的《華盛頓郵報》此次自爆內幕無疑是要在關鍵時刻為民主黨人“增光添彩”,并成為提升奧巴馬政府民眾觀感和國際形象的“踏腳石”。一方面此消息是向公眾表明,美國政府“越來越關注和擔心在非洲的安全風險,包括恐怖組織網絡、海盜和局勢動蕩的國家”。另一方面,也是表明美國已在非洲獲得新的立足點。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在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計劃框架內為乍得、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喀麥隆和中非等國家訓練軍人。過去3年間,美國已為烏干達軍隊提供資金3300萬美元,美國國會兩院也以壓倒性的投票結果通過一個支持中非人民抗擊“圣靈抵抗軍”迫害的法案。就在這則內幕披露的當天,美國非洲司令部網站報道,美國非洲司令部6月14日成立兩支新作戰任務部隊,幫助非洲預防和消滅瘧疾。當天,有44名烏干達學生參加了美國軍官在該國舉行的為期兩周的平民獸醫行動訓練項目。
正像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對撒哈拉以南非洲新戰略》導言中所指出的那樣,對非洲民主的支持“攸關美國利益”,是美國在海外領導力的“基本組成部分”。在承認只有非洲政府和人民才能“可持續地”解決自身面臨的安全挑戰和內部紛爭的同時,新戰略更是指出,美國的參與能夠產生“積極差別”,對非洲的將來“至關重要”。
于是,“軍事搭臺,政治乃至經濟唱戲”這些“積極參與”所能帶給奧巴馬政府的加分效應就絕不是一點兩點。正是在這些效應的發酵之下,近期美非關系的互動更是明顯增多。6月14日至22日,美國與非洲國家代表在華盛頓舉行系列會議和活動;18日至20日,非洲企業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行基礎設施大會;21日至22日舉行美非商業大會。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504期,摘自2012年第7期《環球軍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