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已成為中東沖突的核心。美國針對敘利亞采取的行動,是否利比亞戰爭爆發前情景的重演,美國和北約是否會進行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之外的第四場戰爭?
孫立昕
4月30日,敘利亞總理阿德爾·薩法爾表示,敘政府將在未來幾周內制訂全面改革計劃,以響應民眾的訴求。改革計劃將涉及政治、安全、司法改革;經濟改革和社會政策改革;行政改革和政府工作改革等諸多方面,但目前敘利亞局勢仍然沒有緩和的跡象。
自今年3月15日以來,敘利亞發生了大規模民眾示威游行。迄今示威活動已經從南部的德拉省蔓延至全國多個地區,示威者與警方發生沖突,敘利亞政府出動軍隊鎮壓,雙方的流血沖突已經造成將近400人喪生。敘利亞安全局勢的不斷惡化,中東地區的持續動蕩,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讓人聯想到西方正在利比亞進行的軍事干預,疑問不禁悠然而生。
小國中的最大國
敘利亞位于亞洲大陸西部,地中海東岸。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被國際社會稱為世界小國中的最大國家,因為這個有18.5萬平方公里土地的阿拉伯國家雖然面積不大,但一直是古代世界的心臟,是連接亞、歐、非三大洲的橋梁,是各大國逐鹿中東的目標。在1946年敘利亞獲得獨立以前,奧斯曼帝國曾對當地進行長達4個世紀的占領,法國也統治了將近25年。
敘利亞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西與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是中東地區一個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敘利亞本身資源豐富,除了物產豐富、多種地形、良好的氣候外,敘利亞豐富的文化和戰略位置是造成敘利亞相繼成為外國占領對象的直接原因。
敘利亞是多民族國家。其中約90%是阿拉伯人,敘利亞約有150萬庫爾德人,約占人口總數的10%,庫爾德人是敘利亞最大的少數民族。
半世紀家族統治
阿薩德家族已經統治了敘利亞將近半個世紀之久。敘利亞已故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家族在阿拉維穆斯林少數派中世世代代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阿薩德之子巴沙爾繼承父業,確保阿拉維派繼續在敘利亞發揮阿薩德自1970年在一場未流血的政變中奪取政權以來一直發揮的重要作用。
作為老總統阿薩德的繼承人,現任總統巴沙爾的政治權威、政治經驗和執政能力等都無法與老總統阿薩德相提并論,同時還受到政治元老派及其親信的多方制約。巴沙爾培植的親信勢力羽翼尚未豐滿,尚無力與元老派分庭抗禮,出臺的內政外交新舉措也受到制約,難以改變敘利亞舊有的政治格局與經濟格局,難以有效推動敘利亞社會的發展進步。
敘利亞經濟結構單一,工業基礎薄弱,大多數國有企業面臨管理落后、設備陳舊、效率低下和虧損嚴重等困難。金融、稅收體制嚴重滯后,私營企業想得到貸款困難重重,企業逃稅現象也普遍存在。政府部門腐敗問題嚴重,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作風盛行。敘利亞政府內部高層對如何進行經濟改革一直存在較大分歧,推行改革面臨著既得利益階層的層層阻力,多方原因使得敘利亞經濟增長長期受到嚴重制約。
民眾不滿巴沙爾家族的貪污腐敗。巴沙爾的弟弟馬希爾的貪污腐敗問題一直都為社會所熟知。他的叔伯兄弟等都掌控著敘利亞的壟斷行業和要害部門,不同程度地涉嫌貪污腐敗,對巴沙爾總統的威信造成負面影響。當敘利亞發生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后,政府聲稱騷亂的幕后黑手是伊斯蘭激進分子,但反對派則表示:半個世紀以來,敘利亞已經變成家族企業。總統、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和情報機構壟斷了政權,對異己思想的絲毫苗頭進行鎮壓。人民對此已經感到厭倦。
自爆發大規模游行抗議活動以來,敘利亞政府采取了多項推動改革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以及解除緊急狀態法案,來緩解緊張局勢。
動蕩震顫全中東
敘利亞目前正經歷著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從未有過的動蕩,其國內的危機也會對中東地區力量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敘利亞政權不能控制國內騷亂,敘利亞的對外影響必然會減弱,并將在整個中東產生巨大反響。
敘利亞是伊朗盟友,也是黎巴嫩真主黨和加沙的哈馬斯等極端組織的支持者。在與以色列的關系問題上,巴沙爾總統繼承了其父的雙軌戰略,表示愿意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以換取以色列全面撤出戈蘭高地,但同時表示如果外交方案失敗了,他隨時準備投入戰爭。
敘利亞發生局勢動蕩,以色列心態復雜。一方面以色列認為,伊朗、敘利亞聯盟關系會受到削弱;另一方面以色列認為,敘利亞還沒有出現能夠取代巴沙爾的政治人物,如果敘利亞陷入持續的混亂和分裂,則敘國內的伊斯蘭激進勢力會伺機抬頭,最終對以色列的安全構成更大威脅。
敘利亞局勢是否穩定,還關乎中東地區一系列熱點問題的走向。
一是在伊拉克問題上,敘利亞與伊拉克邊界接壤,敘利亞政府能否繼續封鎖敘伊邊界,嚴格限制反美武裝人員從敘伊邊界進入伊拉克,對于伊拉克局勢的穩定具有重要作用。二是敘利亞政府能否繼續限制和約束受其支持的哈馬斯武裝人員,促進巴以和平進程繼續向前,穩定巴以關系具有重要作用。三是敘利亞政府能否繼續約束和限制黎巴嫩真主黨的活動,促進黎以和談,保證以色列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四是由于敘利亞和黎巴嫩的特殊關系,敘利亞對黎巴嫩的政治走向也有重要影響力。
盡管美國和其他西方官員長期以來一直對巴沙爾的國際策略感到不滿,但巴沙爾總統還是個外界熟知的人;如果繼任者在以色列與中東和平問題上的態度更極端,那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以色列以極大的敵意看待敘利亞及其兩個主要盟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黎巴嫩什葉派抵抗運動真主黨,美國也對它們保持警惕的懷疑。該地區的許多領導人一直認為,德黑蘭-大馬士革-真主黨軸心是反對以色列和美國霸權的唯一堡壘,敘利亞是該軸心的中樞。由于擁有華盛頓的支持,以色列試圖粉碎真主黨(顯然通過2006年入侵黎巴嫩),并拆散敘利亞和伊朗。如今,敘利亞的盟友或許會采取危險的冒險行動,因為他們試圖制止美國和以色列獲益。
敘利亞政府對國內庫爾德人的自治要求一貫堅決拒絕,土耳其擔心如果巴沙爾政府被推翻,敘利亞的庫爾德人會乘機謀求分裂,從而鼓舞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分裂主義運動。
局勢發展不確定性
4月2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應美國要求,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總部緊急召開敘利亞問題特別會議,以26票贊成、9票反對、7票棄權的表決結果批準一項由美國發起的決議,譴責敘利亞對示威民眾使用致命武力。俄羅斯、中國、巴基斯坦等國投下反對票,認為決議草案干涉敘利亞內政,在人權問題上采取雙重標準。同日,美國宣布對敘利亞情報機構和高官實施制裁,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不在名單之列。根據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的總統令,上述個人和實體在美國擁有的任何形式的資產均遭凍結,美國公民不得與他們實施交易。
美國針對敘利亞采取的行動,正是利比亞戰爭爆發前情景的重演,美國和歐洲大國是否會進行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之外的第四場戰爭,敘利亞或將淪為下一個利比亞?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之所以對敘利亞如此上心,與敘利亞所處的戰略重要性有著直接的關聯。對于美國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敘利亞與伊朗的關系一直非常密切,而美國更將敘利亞稱為伊朗的戰略后院。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敘利亞局勢發生變化,同樣可以波及伊朗,而這正是美國在中東的最大戰略目標。
敘利亞與美國關系不睦由來已久。美國認為,敘利亞長期支持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破壞美國積極推動的中東和平進程;9·11事件以來,美國將敘利亞列入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黑名單;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認為敘利亞為伊拉克反美武裝力量提供支持,窩藏恐怖分子,默許和縱容恐怖分子穿越敘利亞伊拉克邊境,直接威脅駐伊美軍的安全;美國認為敘利亞通過支持真主黨來操縱黎巴嫩局勢;另外敘利亞與伊朗結成特殊關系,構成對美國中東戰略的重大威脅等。
因此,美國一直將敘利亞視為阻礙其中東政策的絆腳石,出臺了一系列政治孤立、安全圍堵和經濟制裁等措施,對敘利亞進行打壓。
當前,敘利亞雖然發生內部動蕩,但是還不太可能成為繼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之后再受美國軍事打擊的國家。因為美國目前仍然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亂局中,美國需要修復與阿拉伯世界的關系,從而進行全球戰略調整和布局,如果美國再打擊敘利亞,則美國在中東的處境將更加困難,對奧巴馬的第二任期競選也毫無益處。因此美國現在對敘利亞的亂局還在觀望,對敘利亞的制裁也是留有分寸。更重要的是,敘利亞毗鄰以色列,沖突或政權更迭將直接影響以色列,進而影響中東總體格局。
而敘利亞政權也對當前中東局勢的劇烈變化和自身安全所面臨的重重危險有著深刻認識,正在竭力化解內部挑戰與外部威脅,努力維護政權穩定和國家安全。敘利亞未來局勢的發展仍存在不少變數,目前的抗議浪潮究竟能否撼動阿薩德政權也尚不明確,畢竟示威者也沒有提出要巴沙爾下臺,軍隊也不可能掉轉槍口指向總統。敘利亞能否實現穩定,也關乎中東局勢的穩定和諸多中東熱點問題的走向,因此國際社會也期盼著敘利亞能夠早日恢復穩定,期盼中東局勢能夠走出動蕩,迎來和平。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新華網大馬士革10月7日電 (記者 拱振喜)敘利亞反對派組織“庫爾德未來運動”7日說,該組織發言人馬沙勒·泰姆當天在北部哈薩克省卡米什利市遭到身份不明的人員襲擊身亡。
“庫爾德未來運動”負責人士當天在同新華社記者進行電話聯系時說:“泰姆與他的兒子在卡米什利市乘坐出租車時遭到身份不明人員的襲擊。泰姆已在醫院去世,他的兒子正在接受治療。”
敘利亞通訊社報道說,泰姆遭到恐怖分子襲擊身亡,而敘利亞革命庫爾德青年協調聯盟聲稱,敘利亞安全機構對此要承擔責任。
現年53歲的泰姆是“庫爾德未來運動”創建人,他曾參加10月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舉行的敘利亞反對派會議,并參加反對派全國委員會的組建工作。
當天,數千名敘利亞民眾走向街頭舉行游行抗議活動,呼吁打倒現政權,并表示支持反對派全國委員會。敘利亞人權組織說,在大馬士革農村省杜馬市、霍姆斯市、哈馬省農村以及哈薩克省卡米什利市都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示威者與警方發生沖突,造成至少15名平民死亡。而敘利亞通訊社報道說,3名武裝分子被打死,多名警察受傷。
根據聯合國的最新統計,自今年3月中旬敘利亞爆發抗議活動以來,已造成2900多人死亡。敘利亞副外長米格達德7日在日內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下設的“普遍定期審議工作組”對敘利亞的人權狀況進行討論的會議上作解釋性發言時指出,自敘利亞動亂以來,已有1100多名安全人員死亡。
據半島電視臺報道,敘利亞多個地區民眾7日舉行游行示威支持反對派全國委員會。敘利亞安全部隊在多個地方向示威者開火并施放毒氣,現已造成9人死亡、27人受傷。
聯合國安理會4日就法國、英國等提交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該草案沒有獲得通過。敘利亞總統政治和新聞顧問沙班5日說,這將有助于敘利亞恢復安全與穩定和深化改革。沙班認為,一些西方國家對敘利亞等國所進行的制裁是“破壞性的”,“歐洲對敘利亞的制裁實際上是對敘利亞人民的制裁。”
新華網日內瓦10月7日電 (記者 楊京德 劉洋)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何亞非7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負責普遍定期審議工作組第12輪會議上闡述了解決敘利亞問題應遵循的原則。
何亞非說,中方高度關注敘利亞局勢的發展,認為解決敘利亞問題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敘利亞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一切形式的暴力行為和更多流血沖突,推動敘利亞局勢盡快走向緩和;第二,積極推進由敘利亞主導的、具有包容性的政治進程,以化解敘利亞當前危機;第三,敘利亞政府盡快落實改革承諾,敘利亞各方建設性地參與政治進程,使敘利亞局勢早日恢復穩定;第四,國際社會的幫助應是建設性的,應有助于緩和敘利亞緊張局勢,有助于推動政治對話化解分歧,有助于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更要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特別是不干涉內政原則。
何亞非指出,中國主張在人權領域進行建設性對話與合作,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公正、客觀方式開展工作。反對人權問題政治化,反對在人權問題上搞施壓對抗和點名羞辱。
何亞非說,敘利亞是中東地區的重要國家,敘利亞保持和平與穩定,符合敘利亞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何亞非表示,中方注意到敘利亞在促進和保護人權問題上面臨嚴峻挑戰,希望敘利亞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民眾的各項人權,早日實現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和人權事業的全面進步。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負責普遍定期審議工作組3日至14日舉行第12輪會議,審議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多哥、冰島、摩爾多瓦、敘利亞、烏干達等16個國家的人權狀況。
中新網10月8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白宮7日呼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現在下臺”并警告他正帶領敘利亞走向“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也表示,敘利亞領導層應該在國內進行改革,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么就將被迫下臺。
美國白宮發言人卡尼在一份聲明中譴責當局殺害反對派領袖馬沙勒•泰姆,稱這再次顯示出“阿薩德政權承諾進行對話和改革的空洞”。
敘利亞當局5日曾表示,敘利亞將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領域實施改革,政府將致力于擴大民主,但敘利亞的民主將符合本國國情。總統阿薩德5日還簽署政令,確定12月12日在全國范圍內舉行地方議會選舉。
卡尼在聲明中說:“美國強烈反對對和平反對派直接使用暴力,我們將站在值得享有他們普遍權利的勇敢的敘利亞人民一邊。”
“今天的襲擊證明了敘利亞當局在國內打壓和平反對派的最新企圖。在帶領敘利亞繼續向這條非常危險的道路前行之前,阿薩德總統必須現在下臺。”
敘利亞反對派組織“庫爾德未來運動”發言人馬沙勒•泰姆當天在北部哈薩克省卡米什利市遭到身份不明的人員襲擊身亡。
現年53歲的泰姆是“庫爾德未來運動”創建人,他曾參加10月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舉行的敘利亞反對派會議,并參加反對派全國委員會的組建工作。
針對敘利亞目前的國內形勢,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也表示,敘利亞領導層應該在國內進行改革,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么就將被迫下臺。
梅德韋杰夫說,俄羅斯和其它國家一樣希望敘利亞停止流血,并且將這一立場傳達給敘利亞領導層。
梅德韋杰夫在俄羅斯安全會議上說:“我們通過自己的渠道積極與敘利亞領導層交往,我們要求敘利亞領導層進行必要改革。”
他強調:“如果敘利亞領導層不能進行這種改革,那么它將不得不下臺,但是作出這種決定的不應該是北約和個別歐洲國家,而應該是敘利亞人民和領導層。”
今年3月中旬以來,敘利亞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游行抗議活動,并引發示威者與安全部隊之間的流血沖突。聯合國人權事務高專辦10月6日表示,敘利亞安全部隊以及要求民主的抗議者之間的暴力沖突導致的死亡人數又有所增加,目前已超過2900人。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加季洛夫4日說,聯合國安理會當天就西方國家提交的有關敘利亞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時,俄羅斯將不會投贊成票。
加季洛夫說,西方國家提交的決議草案可能使敘利亞受到制裁,草案中沒有不干涉敘利亞內政、不允許外部勢力武力干涉敘內部事務的相關條款,也沒有要求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進行政治對話的相關內容,這是俄羅斯不支持該草案的主要原因。
他說,這一決議草案沒有考慮到俄羅斯提出的所有關切,俄無法接受也不可能支持該草案。俄方認為,需要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一份讓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開啟政治對話進程的決議草案,因為政治對話是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唯一途徑。
4日,一份由英法等歐盟國家提交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在聯合國安理會表決未獲通過,俄羅斯和中國投下反對票,印度、南非、巴西和黎巴嫩棄權,美國和安理會一些歐洲成員投贊成票。
“通過對話解決危機”
當天表決的決議草案由法國、英國、德國、葡萄牙四國聯合起草,并得到美國支持。草案對敘利亞當局進行了強烈譴責并對其提出了諸多要求。在投票前,由于俄羅斯表示將投否決票,歐洲四國對草案文本進行了修改,刪除了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和部分官員立即采取制裁措施的表達。
最后表決結果為,俄羅斯和中國投下反對票,印度等4國投棄權票,美國等9個國家贊成。
表決結束后,中國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說,當前這份決議草案一味對敘利亞施壓甚至威脅使用制裁,不利于敘利亞局勢走向緩和。因此,中國投反對票。中國呼吁敘利亞各方應避免一切形式的暴力行為,希望敘利亞落實有關改革承諾,推動局勢盡快走向緩和。李保東還強調,中國主張尊重敘利亞國家主權和通過政治對話解決敘利亞危機的草案。
5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就此再次重申中方立場,呼吁安理會采取有助于緩解敘緊張局勢的政策,通過政治對話化解分歧,維護中東和平與穩定。
美英代表憤然離席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說,這份草案中含有的威脅制裁意味“不可接受”。丘爾金強烈批評北約組織對利比亞采取的軍事行動,擔心這種情況可能在敘利亞重演。但西方國家先前否認會對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
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巴沙爾·賈法里當天面向安理會成員國發表演講。他指責西方國家“煽動”在敘利亞的暴力活動,并非“出于人道主義目的”。
會議中,美駐聯大使蘇珊·賴斯率領美國代表團離席。英駐聯大使馬克·格蘭特隨后也離席。表決后,賴斯說,美國對安理會沒能就“地區和平與安全面臨的威脅和道德挑戰”采取措施感到“憤怒”。
英國外交大臣威廉·黑格也稱對表決結果感到失望。美國和歐盟將各自通過針對敘利亞政府的制裁措施。
綜合新華社電/專稿
解析
中國俄羅斯為何說“不”
觀察家們認為,中俄之所以否決對敘決議草案,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首先,這一草案片面向敘利亞施壓,卻并未鼓勵其通過政治對話妥善解決分歧。俄方代表丘爾金說,俄羅斯不能同意對大馬士革單方面的指責,也不能接受對敘的最后通牒式威脅。中方代表李保東也表示制裁可能導致敘利亞局勢進一步復雜化。
其次,這份決議草案如果獲得通過并被付諸實施,將會淪為外國干涉敘利亞內政的工具,并成為敘利亞內戰的導火索,這是大部分國家都不愿看到的。
最后,北約曾利用安理會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對利進行軍事干涉,俄羅斯擔心同樣的事情會在敘利亞重演。
盡管中俄否決了這一決議草案,但兩國都呼吁敘利亞積極通過政治對話和平解決分歧,爭取早日回到和平與發展的軌道上。
環球網報道:
據伊朗媒體10月4日報道,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近日在與土耳其外長達武特奧盧交談時表示,如果遭到北約或美國攻擊,將用導彈“覆蓋”以色列。
伊朗媒體披露稱,阿薩德總統告訴達武特奧盧外長:“如果大馬士革(敘利亞首都)遭遇瘋狂的行動,我會在6小時內轉移數百枚火箭彈和導彈到戈蘭高地,朝以色列特拉維夫市發射。”同時,阿薩德還向美國發出警告——除了以色列會立即被攻擊外,在幾個小時內,“伊朗將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戰艦,并且,美國和歐洲的利益也將同時被列為襲擊目標”。
自3月份以來,敘利亞不斷出現反對阿薩德政府的抗議活動,據信已經造成3000人死亡,美國與北約表示,如果阿薩德不停止武力鎮壓行為,國際社會將對其采取行動。阿薩德這番言論是達武特奧盧外長替美國和北約傳遞上述信息時發表的。
同時,倫敦一家阿拉伯語報紙4日稱,敘利亞各大城市3日舉行大規模的游行,支持敘反對派“全國委員會”在伊斯坦布爾成立影子政府的決定。在大馬士革的示威活動中,敘利亞前領導人哈菲茲·阿薩德的一座雕像被推翻,這種事在大馬士革尚屬首次發生。
敘利亞主要反對派團體2日宣布正式組建聯合陣線性質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目標是推翻總統阿薩德領導的政府。美國對委員會的成立表示歡迎,并有美國官員稱阿薩德的統治即將結束,該委員會的成立給了敘政府最后致命的一擊。
環球網記者王欣報道,聯合國安理會于10月4日就法國、英國等提交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中國投下反對票,決議草案未能獲得通過。俄羅斯之聲網站于當地時間10月6日對此發表文章指出,中俄投下的反對票將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避免了全世界可能經歷的災難性后果。
俄羅斯之聲文章指出,聯合國安理會兩個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和中國——在對有關制裁敘利亞的決議進行表決時都投了反對票。這一舉動引起了強烈反響。大馬士革對兩國投了反對票表示歡迎,并強調說俄羅斯和中國站在了反對非正義的人民一邊。西方政客則對俄羅斯和中國的統一立場給予了嚴厲的批評。
批評聲最高的當屬美國政客。雖然該決議由法國、英國、德國和葡萄牙提出,但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措辭卻最強硬,“似乎她準備將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強加給敘利亞人民”。希拉里在多明尼加共和國訪問時甚至聲稱,“那些投了反對票的國家應當向敘利亞人民以及所有為世界自由和人權作斗爭的人做出解釋”。不惜任何代價推翻阿薩德政權——西方對自己的這一目的甚至都不加隱瞞——不僅會對中東地區,而且也會對全世界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文章援引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謝爾蓋□盧佳寧的話說,實質上這是一個可能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俄羅斯和中國讓中東避免了一場大戰,因為很顯然,如果西方盟國干涉敘利亞內部事務的計劃得逞,那么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爭就會是這種干涉的繼續。伊朗也不會袖手旁觀,也會站到敘利亞一邊。也就是說,一場持久的、其后果難以預料的戰爭將爆發。
據這位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的意見,在中東許多大國利益交織在一起,又有許多具有核潛力的國家。這里的沖突一旦升級勢必導致全球性對抗。那些今天被“利比亞事件”沖昏頭腦的人應該明白這一點。
文章評論說,俄羅斯和中國投否決票的決議草案的基調實際上是沖突,沒有認識到中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火藥桶這一事實。決議只單方面指責大馬士革,而對訴諸武力、甚至都要開始動用恐怖手段的敘利亞反對派卻只字不提。西方國家實際上在促使敘利亞爆發大規模民族和宗教沖突。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說,巴沙爾□阿薩德政權也在逐步實施改革,但西方卻視而不見,而是堅持用武力的辦法解決問題。在取消一黨專制、組織民主選舉、以及為媒體提供更大自由方面有許多法律可遵循。置漸進的方案于不顧,而是一味地訴諸革命手段,是不明智的。這也就是俄羅斯和中國在安理會采取了一致立場的原因。外部勢力對敘利亞施壓只能導致新的流血沖突,新的動蕩、新的悲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