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壞不好”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曉燕、楊晴川、劉亞南、張皓雯 見習記者帥蓉發自布魯塞爾、孟買、北京 “我就算是中產階級中的一員。”比利時姑娘勞拉在大學里學習的是中文專業,當她笑著和記者說這番話時,已經成為比利時一家中資機構的員工了。“我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她說。 勞拉介紹,她每月2500多歐元(1歐元約合9.25元人民幣)的收入在比利時算是中等水平,其中三分之一用來繳稅,剩下1700多歐元用來支付房租和自己的日常開銷,生活還算比較輕松。 現在,似乎只有在歐洲才能如此輕易找到對生活現狀滿意的中產階級,本報記者在幾個國家進行調查發現,全球更多中產階級的生活壓力偏大,誠如臺灣歌手鄭智化在一首名為《中產階級》的歌中描述的:“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壞不好。”
美國中產面臨“崩潰”
美國的中產階級在最近幾年日子不太好過。美國學者在金融危機前就提出,美國中產階級內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使得中產階級作為一個整體有“崩潰”的風險。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魯格曼在《中產階級美國的終結》一文中指出,二三十年前,美國的中產階級占據社會重心位置,可最近幾年來,經濟增長的收益卻流向了中產階級的上層和富豪階層。 美國中產階級分化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許多城市都有所謂中產階級社區,然而,最近幾年以來,許多賺了大錢的專業人士紛紛離開這些社區,搬到新興的富人區去了。而在加州和夏威夷這些物價較高的地方,由于生活費用上漲,許多下層中產階級人士不得不搬離原來居住的中產階級社區,另擇廉價居所。 金融危機后,美國中產階級的分化和困頓更為明顯。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為了維持生活水平,夫婦不得不雙雙出來工作。而據美國媒體報道,如今許多普通中產階級家庭即使夫婦雙雙工作都很難維持體面的生活。 美國媒體曾這樣形容:過去美國的社會結構像維多利亞時期女人上小下大的裙子,而現在則更像是一個兩頭大中間小的沙漏。換言之,曾經作為社會中堅的中產階級,正在日漸式微。
歐洲中產憂心養老
歐洲的大部分國家的中產階級仍然過得滋潤,不過,也不可能悠閑度日。今年27歲的杰西卡一邊工作一邊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再有一年就畢業了,丈夫弗朗斯在一家跨國公司擔任會計師。夫婦倆有兩個兒子,一個兩歲,一個只有三個月。他們算是典型的比利時的中產階級。 婚后,他們在市郊買了自己的房子,各種手續辦下來花了9萬多歐元。杰西卡說,他們稅后的月收入有3000多歐元,只靠自己也負擔不起,還得靠公婆幫忙在銀行抵押貸款。現在房子每月的月供需要八九百歐元,占了日常開支中的很大部分,另外讓她感到有壓力的是孩子上托兒所的費用,兩個孩子需要500歐元。 杰西卡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我們的時間太少了。早出晚歸,回到家后還要做飯打掃衛生,安頓兩個孩子。時間總是很緊張。”她說。 沒有這些煩惱的勞拉憂慮的則是養老問題。勞拉告訴記者,歐洲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導致各國政府的養老金支出日益龐大,公共財政不堪重負,不少國家都在考慮進行養老金改革,或者提高退休年齡,或者減少養老金,因此要想保證退休之后的生活質量,早做準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中印中產壓力沉重
最近幾年像中國、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中產階層也在迅速發展壯大。 中國社科院社會研究所教授李春玲介紹,1988年,以收入標準定義的中產階級在中國的城鎮中所占比例不到1%,而2006年達到這一收入水平的人在城鎮中的比例接近9%。同時,中產的收入增長速度自2001年以來正在加快,2001至2006年的五年間,比例增加了5個百分點,即平均每年增長1%。 她告訴記者,最近幾年,隨著國民收入增加,以收入標準定義的中產階級比例增長幅度應該更大。 而印度很多人抓住了經濟改革帶來的機遇,收入可觀,生活富足,跨入了中產階級的行列。今年8月,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顯示,印度中產階級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即超過3億。 不過,中印等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層多數壓力沉重。 米塔爾女士是新德里信息咨詢公司的一位業務經理,年收入有50萬盧比(1元人民幣約合6.6盧比),但因為害怕失去這份工作,她經常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結婚10年了不敢要孩子,平時也沒時間做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餐館里靠吃快餐過日子。 “我根本沒時間做飯。”她說,許多同事都和她情況類似,經常加班,擔心失業,擔心孩子不能進好學校讀書。 在中國,同樣有很多中等收入者生活在壓力中。肖雪是北京某媒體的中層,丈夫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管,收入不菲。他們有一個兩歲的兒子,還有兩處房子,衣食無憂,可以經常旅游。不過,肖雪總感覺壓力大。“不是來自工作,是擔心孩子的教育。”她告訴記者,幼兒園還好,可以多花錢進私立的。但是要是想讓他上個好的小學,就得買學區房。 “我和丈夫商量過買學區房的事情,5萬一平米,買了房子,我們就什么都沒了。我們也都是有體面工作和房子的人,但是在這個城市,這實在不算什么。”她無奈地對記者感嘆。
高福利慣出養尊處優
“影響中產階級狀態很大的因素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在國外如果要有一個穩定的中產階級,除了這群人收入比較高以外,還需要有各方面的保障。就是說你進入中產階級后,地位是非常穩定的,不會一下子因為家庭經濟遇到困難或其他特殊原因地位就下降了。”李春玲分析指出,一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福利體系,才能使中產階級人們的心態、經濟狀態和地位比較穩定。中印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類似的保障體系尚未建立起來。 而歐洲,就是靠高稅收高福利政策造就了大量的中產階級。在瑞典,只要三口之家有一個實現就業,基本上就可以全家衣食無憂,成為中產階級家庭。有數據顯示,瑞典70%的家庭屬于中產階級家庭。 歐洲人普遍享受的高福利待遇與高稅收是分不開的。據歐盟統計局與歐盟稅務總局去年提供的數據顯示,歐盟稅收總額占到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將近40%,其中北歐國家更高,占GDP的將近一半。為了實現社會的高度公平,收入越高需要繳的稅越多,而收入低的話可以享受不少稅收上的優惠條件,這種“劫富濟貧”的做法大大縮小了人們的貧富差距。 這樣的制度也有弊端,不少人抱怨,這種規定讓人喪失了工作甚至是賺錢的動力。記者去年到瑞典采訪時曾在一間中餐館用餐,每次去用餐都能發現幾名50多歲的男子在餐館內聊天喝啤酒。據餐館老板介紹,這幾位根本不上班,就靠各種福利保障過日子,而且過得還很滋潤。 此次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雙重打擊讓歐盟開始反思這種高稅收、高福利發展模式的弊端。為了實現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歐洲一些國家已經在考慮從改革勞動力市場和養老金體系入手。然而,養尊處優慣了的歐洲人是否能夠改變現有的生活模式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各國都很重視中產階級
不過,無論如何改革,要保證中產階級占據社會的大多數始終是歐美政府的目標。在社會學家看來,中產階層是社會的中堅,是承載現代文化的主角,一個社會應當有六七成的人口屬于中產階層,這樣的“橄欖型”社會才會穩定、健康。 美國政府一直致力于將“中產階級”概念深入人心,“中產階級”甚至可以看作是普通美國人的生活狀態。 出于拉票的目的,美國政客向來都是以“中產階級代言人”自居。也因此,最近,當美國中產階級陷入困頓,美國政府極力出手相救。奧巴馬政府特別成立了拯救中產階級工作小組,由副總統掛帥,尋求解決之道。 由于中產階級所承擔的社會經濟責任和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舉世公認,許多國家都曾或正在將擴大中產階級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步驟。中國也是如此,今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立橄欖型社會的目標。 對此,李春玲建議,應該在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收入差距、平抑房價等方面下功夫,這樣才能擴大中國的中產階層數量。
鏈接:你是中產嗎?
什么人才算是中產階級?在全球都不是一個精確的概念,各種統計數據也互相沖突。比如,2005年,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認為,印度有5000萬中產階級人口;同年,世界銀行則認為,印度中產階級人口達2.64億。 而且,對于中產階級,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標準。
歐美:大多數人
“除了巴菲特和流浪漢,恐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會自認為是中產階級,”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研究員福斯特說。 在美國,中產階級是一種自我感覺。這種感覺其實并不取決于收入絕對值,而在于是否滿足六項指標:擁有體面住所,包括租房在內;擁有汽車;能夠供得起子女上學;擁有退休保障;擁有醫療保險;支付得起家庭度假費用。 歐洲的情況類似,人們對中產階級的界定比較簡單:除了富人和窮人,其他大部分人都是中產階級。
印度:會說英語
在印度,通常認為說英語的人口屬于中產階級,除了以英語為母語的少數人外,一個人在生活中說英語場合越多,就越有可能是中產階級或富人階層。因為印度的官方場合和商業場所基本上以英語為主導語言,掌握英語很大程度上是從事高收入工作的必備條件,掌握英語也意味著受到良好的教育。 印度現在有大約3億人口以英語為第二或第三語言,這一人口規模與大多數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也基本相符。
中國:以收入界定
2005年,國家統計局曾公布一份調查結論:年薪6萬元到50萬元是界定中國城市中等收入群體家庭收入的標準。在中國,這是“中產階層”第一次得到這樣清晰的數字化界定。
各國中產的非典型煩惱
他們是社會的中堅階層,也是面對壓力最多的階層。各國的中產階級,都有著典型或者非典型的煩惱
美國:上學、旅行都差錢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楊晴川發自北京 36%的美國人如今表示,無力再繼續向退休賬戶里存錢了;43%的美國的退休賬戶里存款余額不足1萬美元;在過去一年中,24%的美國工人表示由于經濟惡化打算推遲退休。 這樣一組看似枯燥的數據,隱隱暗示著美國的中產階級正面臨危機。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以教育為例,由于金融危機,州政府進一步縮減教育開支,學校只好漲學費。以擁有20多個分校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為例,今年學費比去年上漲了204美元。而過去五年來,這所學校的學費累計上升了1710美元。 在此背景下,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學生處境最為尷尬:富人子弟不缺錢,窮人家的孩子可以名正言順地申請救濟而且成功率很高。但中產階級子女既缺錢又不一定符合申領救濟的資格,于是他們只好去申請學生貸款。 “在這方面,最難的是中產階級家庭。”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學生經濟救助服務項目主任迪恩·庫爾求說。根據加州規定,大學生要申請政府救助,其家庭年收入要在7萬美元以下。而那些不夠申領的中產階級家庭子女,由于只得求助于貸款,平均每人身上背著1.4萬美元的債務。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心理學專業四年級學生賈森·博克就屬于這種情況。他的父母都是自由職業者,父親從事金融服務,母親是理發師。他們家的收入雖屬中產,但卻背負著房貸。他每周兩天上課,其余時間都在紐波特海灘的公共圖書館打工,每小時掙12美元。由于在打工的同時還要按時完成作業和論文,他每天大概只能睡5個小時。 能夠和家人度假也是中產階級身份的一種標志。不過,在金融風暴勁風疾吹之下,這種以往尋常美國家庭的享受也逐漸成了一種奢望。記者此前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曾在弗吉尼亞州的旅游點遇到幾位來自明尼蘇達州的退休老人。他們說,他們本來很希望去中國看一看奧運會,但囊中羞澀,已無力支付海外旅游的費用了。于是他們只好選擇費用比較低的國內游,而且還是盡量住在親友家里,因為“我們還得留點錢在退休賬戶里養老呢”。
印度:家庭主婦投身職場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亞南發自孟買 印度的中產階級分為新老兩個群體。 老中產階級通常來到孟買這樣的大城市比較早,抓住了經濟改革的機遇,他們僅靠房租,收入就非常可觀。但這些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男性家庭成員,對于以經營公司為生的中產家庭更是如此。 今年68歲的拉克家就是其中的一員。他遷居孟買較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買下了兩處房產,而在這二三十年間,房價上漲了二三十倍。不過,拉克并沒打算賣房子,他們一家三代5口人住在一套三居室,另外的一套兩居室則用來出租,每個月租金和人民幣將近2萬元。 拉克自己還開了個公司,現在已經交給兒子打理。公司的規模雖然不是很大,卻也是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拉克的夫人和兒媳都是家庭主婦,雇有兩個傭人、一個司機。生活富足的拉克已經去過迪拜6次了,對拉克這一階層的人來說,出國旅游往往會首選歐洲。 新中產階級不像老中產階級那樣有錢有閑,他們通常受過良好教育,有讓人羨慕的工作。今年不滿30歲的維希諾伊就是其中一例。他研究生畢業以后,在一家咨詢公司工作已經有五個年頭了。維希諾伊月收入超過10萬盧比,這在印度算是高收入,但談到是否有在孟買買房的打算時,他連稱孟買房價如何之高,買房如何不易,況且他還沒有計劃結婚。 在印度大城市中,像維希諾伊這樣受過良好教育的異鄉客很多,這些群體基本屬于白領群體,主要受益于印度經濟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工作機會。不過,生活成本高漲,房價高企也使得他們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他們還面臨資產縮水的困擾,加上國內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代表新興中產階級消費能力的信用卡持有量和消費都出現了下降。 印度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信用卡持有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快速增長,在2007/2008財年達到2750萬張,而在隨后兩年分別下降至2470萬張和1830萬張。 此外,由于大城市生活壓力大,印度新中產階層家庭中夫妻雙方均工作的比例越來越大。
比利時:就業成了新問題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曉燕發自布魯塞爾 比利時人生活中最大的支出就是住房和食品,其中住房在許多家庭的開支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對在一家中資公司工作、月薪2500多歐元的勞拉說,自己現在租了16平米的一個小房子,每月租金就要400歐元,正準備租住的公寓的月租金要850歐元。勞拉表示,從長遠來看肯定還是買房子更合算,但是單身的她現在還無法承受。 除去這兩項,比利時人在其他方面就不需要太操心了。從教育到醫療再到養老,國家的一系列福利政策為人們解決了諸多后顧之憂。 以教育為例,從幼兒園(接收兩歲半以下幼兒的托兒所除外)到大學的收費水平都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公立學校費用低廉,一些教學質量較好的私立學校的收費也在人們的承受范圍之內。以比利時的幼兒園為例,孩子每個月只需交50多歐元的飯錢,學雜費一年10歐元,學校組織觀看演出或者外出游玩每次也只是5歐元而已。一個月下來平均費用不會超過60歐元。 此外,比利時的醫療保障也很充分,一般的工薪階層每年只需向保險公司繳納100歐元左右的保費,看病和買藥就可以報銷將近95%,所以無論大病小病,都不用擔心無錢看病。 然而,2008年以來的經濟危機還是多少給中產階級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影響。許多公司為了渡過難關而不得不裁員,或者停止招人。在這種大背景下,失業成為讓工薪階層擔心的一個問題。 一位在英國航空公司工作的比利時人表示,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很擔心公司為了壓縮成本讓自己丟掉飯碗。 在比利時,失業人員在頭半年內可以拿到與工作時一樣的工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遞減。記者認識的一位朋友表示,雖然失業后的生活保障不存在問題,但生活質量肯定受到很大影響,而且如果從政府拿到失業金的話,需要經常匯報自己銀行賬戶上的資金往來情況,因此免費的午餐吃起來也不容易。
中國:沒房子,不敢“中產”
《國際先驅導報》見習記者帥蓉發自北京 “我哪算中產階級,無車無房無孩子,三無人員。”一見面,張小平就無奈地對記者說。 河北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張小平2004年來北京闖蕩。最初在一家計算機類雜志社工作,由于自己工作勤奮又能干,月收入經常在8000元上下浮動。在出版社工作的女朋友每月也有6000多元的收入。 那時兩人的生活過得很“小資”,幾乎很少在家自己做飯吃。然而,2009年底,張小平失業了,婚后買房計劃也宣告泡湯。 “2008年底剛開始看房時,東五環外的房子均價7000一平米,當時稍微猶豫了一下,這一猶豫就拖到了現在,房價每平米已經漲到了一萬七。”張小平說,這幾年,他的財力在不斷積累,卻遠遠趕不上房價的增長速度。 “我知道很多人都面臨和我同樣的問題,如果不是個體的原因,必然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張小平感慨道。 在北京上地一家大型軟件公司上班的周琦也面臨著類似的困擾。他和妻子工作不錯,收入不菲,算是標準的“中產”家庭。原本他們一直沒想買房,直到今年年初妻子意外懷孕,才意識到該有個固定的家。不過周琦無論如何算計,在動輒數百萬的房價面前,他備感無力。 “中國人特別注重房子,認為你有了房子才進入穩定的經濟生活狀態,這個房子的概念和中產階級身份是緊密相連的。”中國社科院社會研究所教授李春玲說,目前的房價不太有利于年輕人很快加入到中產隊伍里來。 “由于房價的高漲,中產階層的生活狀況出現了問題,使他們對這個階層的本質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夠強,主要表現為個體不夠堅強,總體不夠成熟,出現了‘苦奴’心態。”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分析。 而缺乏社會保障也使得很多即便有房有車的人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場病或者一場意外就變成窮人。 “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沒有上千萬不敢說自己是中產階級吧。”面對記者的采訪請求,這些大眾概念中的“中產”或“準中產”們大多認為中產是一種不可及的生活狀態。(文中人名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