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人們猜測俄羅斯要“拋棄”伊朗之時,正當人們嘀咕俄羅斯的對伊政策要“變臉”之時,正當伊朗總統內賈德批俄總統梅德韋杰夫是西方的“傳聲筒”之時,正當美歐先后出臺對伊朗單方面制裁新方案之時,俄羅斯在伊朗境內承建的伊朗首座核電站在經歷了“一波數折”后終于正式投入運營。
8月21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的監督下,在伊副總統、原子能機構主席薩利希和俄國家原子能署署長基里延科的共同見證下,伊俄雙方的工程師開始把第一根由俄方提供的燃料棒小心翼翼地安裝到布什爾核電站反應堆的堆芯內,這標志著該核電站項目已進入“實質啟用階段”。
伊朗:“半個世紀為了一個夢”
在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薩利希表示,鑒于該核電站“起起落落”的歷史,今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而核電站的啟用表明,伊朗并沒有在西方制裁和壓力下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他同時感謝俄方為核電站建設所付出的努力。而俄方代表基里延科則強調,“俄羅斯正在兌現自己的承諾,每一個遵守國際原子能機構條例和安全規則的國家都具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俄將在2至3年內將布什爾核電站的管理權完全移交給伊方。”
據悉,布什爾核電站的裝載工作至少持續到9月2日,俄伊工程師在未來10天內要把俄方全部提供的相當于80噸核燃料的163根燃料棒陸續裝入核反應堆堆芯。裝載工作完成后,伊朗將舉行核電站正式啟用儀式。雖然布什爾核電站正式聯網發電要等到今年10月至11月,而最終達到設計發電能力可能還要等到今年底。但伊朗人似乎有足夠的耐心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因為,為了實現這個“核電夢”,伊朗人已足足等了半個多世紀。伊朗早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就開始其核能發展計劃,并于1976年與德國簽署了在布什爾建造兩個120萬千瓦機組核電站的合同。而此后發生的伊斯蘭革命及兩伊戰爭,卻讓本應于上世紀80年代初建成的布什爾核電站建設項目被迫中斷。
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后,伊朗開始經濟重建,并把恢復和發展核能源作為一項重要工作。1991年,伊朗開始與俄羅斯商談恢復修建核電站問題,雙方于1992年簽署《和平利用核能協議》。1995年1月,伊俄正式簽署總價為10億美元的布什爾輕水反應堆核電站項目合同,俄方負責向伊朗提供核燃料、設備、技術以及人員培訓等。1996年2月,布什爾核電站在俄幫助下開始動工興建。按合同,布什爾核電站應于1999年7月竣工。但由于涉及核能技術等問題,此項目一直受到西方國家的指責,可這并沒有從根本上動搖俄幫伊朗修建核電站的決心。不過,俄伊雙方在建設資金等問題上也糾紛不斷,致使核電站的建設工期被一推再推。直到2009年2月底,布什爾核電站才正式進入“測試運行階段”。
俄羅斯:“我的項目我做主”
而隨著伊核問題的復雜化和尖銳化,布什爾核電站何時從“測試運行階段”過渡到“實質啟用階段”卻成了未知數。俄既想保全自己在該項目中巨大的經濟利益并借此確保本國對伊朗繼續發揮獨特作用的能力,又不想因此給美歐留下“姑息、縱容伊朗”的“壞印象”并最終破壞俄美關系“重啟大局”。因此,俄方最近在“何時讓布什爾核電站發電”一事上表現得特別瞻前顧后、左右為難,這讓“心急如焚”的伊方顯得有些焦躁不安。在伊朗看來,讓布什爾核電站盡快發電不僅有利于分化和瓦解美歐對伊朗的遏制與制裁,還有利于減緩和消除國際社會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誤會和顧慮。為此,伊朗總統內賈德甚至對俄用上了“激將法”。在聯合國安理會今年6月通過第四份含有對伊朗裁制問題的決議后,內賈德少有地公開“警告”俄羅斯要“必須保持謹慎,不要與伊朗人民的敵人站在一邊”。
然而,內賈德的內心急切和對俄的故意刺激既沒有讓俄羅斯人“惱羞成怒”,也沒有打亂俄羅斯人對伊核問題上出牌的“章法”。在對伊核問題聯合國決議投了贊成票之后,俄并沒有在對伊合作上“自縛手腳”,而是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今年7月中旬,俄伊正式簽署了關于雙方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路線圖”,雙方商定成立合資公司并研究成立面向石油天然氣領域項目投資的合資銀行、研究在兩國石油交易所相互銷售原油的可能性。俄能源部長什馬特科強調,對伊制裁不會影響俄伊能源合作,俄能源企業愿向伊朗提供石油產品。
但與油氣領域的合作相比,俄伊在民用核項目上合作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卻遠遠超出了雙邊關系范疇。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擔心伊朗利用民用核項目暗中謀求核武器。對于俄伊核合作,美國一直如鯁在喉,擔心伊朗從俄羅斯的核廢料中提取钚來生產核武器。雖然,布什爾核電站不在聯合國對伊制裁范圍之內,但美依然不愿意看到此項目的“順利實施”。
截至目前,美國政府尚沒有就布什爾核電站啟用做出直接回應。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馬爾格洛夫20日強調,俄美在布什爾核電站啟用問題上沒有分歧。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年上半年訪俄時曾明確表示,“在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之前,推動和啟用布什爾核電站計劃還為時過早”。俄媒體8月17日又報道稱,美國前副國務卿博爾頓認為,如果以色列想摧毀伊朗將要在8月21日啟用的布什爾核電站,那么以軍就應當在此日期之前發動攻擊,否則一旦核電站開始運行,再對其實施打擊將會造成嚴重后果。
“布什爾”會成為伊核問題的“錨”嗎?
對于美歐對布什爾核電站項目的憂心忡忡,俄羅斯給出了自己的解讀。俄外長拉夫羅夫8月8日在布什爾核電站正式進入“實質啟用階段”前強調,“布什爾核電站如同一個重要的錨,能夠迫使伊朗停留在核不擴散機制之下。”拉夫羅夫還建議“那些認為布什爾核電站的運行是錯誤信號的人”去認真了解一下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的意見。拉夫羅夫說,“布什認為,布什爾核電站是與伊朗開展核合作的典范。”拉夫羅夫保證,布什爾核電站完全處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之下,絕不存在任何核擴散風險。
8月20日,主管核不擴散問題的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又表示,“布什爾核電站項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俄從未把該項目視為某種游戲工具,只是由于相當復雜的技術問題,即德國西門子公司始建設施與俄羅斯技術的整合問題,才使得布什爾核電站的建設工期拖延如此之長。如今,俄羅斯對項目行將完工感到滿意。”他強調,“在俄方看來,布什爾核電站合作不只是深化俄伊傳統睦鄰關系的推動因素,也是在“共贏”原則下努力解決與伊朗和平利用核能及防擴散相關問題的范例。”里亞布科夫稱,“俄對布什爾核電站的燃料供應與回收,國際原子能機構對該核電站的監督,可以增添人們對伊朗在和平利用核能領域開展認真合作及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展開放關系的信心。”
顯而易見,俄欲通過布什爾核電站的啟動既能安撫伊朗“躁動不安的心”,又能穩住美歐“惴惴不安的心”,同時又能彰顯自己“獨立自主的形象”。此外,俄羅斯更讓自己在該項目中也能“稱心如意”,實現經濟效益和戰略利益“雙豐收”。而就在布什爾核電站啟動前,伊朗方面似乎也表現了與國際社會在核問題上合作的新誠意。據悉,伊朗總統內賈德近日在德黑蘭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伊朗準備好與伊核問題有關六國(美國、法國、中國、俄羅斯、英國和德國)重啟談判,并稱如果談判順利,伊朗可能會停止純度為20%的濃縮鈾項目。報道稱,內賈德說,伊朗“已經做好準備,于8月底或者9月初與六國進行核燃料交換的談判……如果伊朗的燃料供應得到保證,我們承諾停止生產純度為20%的濃縮鈾”。他當天還重申伊朗有使用濃縮鈾的權利,并稱“伊朗從未尋求制造核彈或者挑起戰爭”。
對內賈德的此番表述,俄立刻表示歡迎,并呼吁各方盡快舉行會談進一步討論向伊朗提供濃縮鈾事宜。俄塔社援引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的話說:“我們認為,有必要舉行類似會談,而且越快越好。”有分析指出,布什爾核電站開始裝載核燃料的時機正好處于伊朗核問題談判陷入僵局、美歐紛紛加強對伊制裁的敏感時期,美歐目前對此事的反應卻相對克制,而布什爾核電站的“蝴蝶效應”仍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