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謊言”還靈嗎?
來源:投資者報
Joseph Stieglitz
任何危機都會有結束的一天,當前的情況看似凄迷,但本次經濟危機同樣也會過去。任何危機,特別是今天這樣嚴重的經濟危機都會留下一筆遺產。
目前這場經濟危機的遺產之一將會是全球關于經濟思想的討論——到底哪種經濟制度可能為最多數人帶來最大的利益。
可能不會有贏家,但是會有輸家,其中的大輸家就是美國式資本主義的支持力量。
新自由主義的脆弱
歷史學家應會把1989年至2009年這二十年標記為美國式勝利的短暫時代。隨著大銀行和大金融機構的崩塌,以及之后的經濟動蕩和拯救的混亂嘗試,這個時代已經終結。同樣終結的還有對于“市場原教旨主義”的討論,該理念認為不受管制的市場本身就能夠帶來經濟繁榮與增長。
西方人試圖去忘記在190年前,世界GDP的1/3在中國。但是,隨后的形勢突轉,殖民剝削、不公平的貿易條款,以及歐美的科技革命,將發展中國家遠遠地甩在了后面。1950年,中國的GDP不到世界的5%。
殖民主義使發展中國家認為他們受到了殘酷的剝削。
二戰后,許多國家政治上紛紛獨立,但經濟殖民并未結束。在非洲的一些地區,開采自然資源、破壞自然環境給當地的回報微薄,經濟剝削顯而易見。在其他地方,剝削形式則更為微妙。大多數地區,都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這樣全球性機構視為后殖民控制的工具。
世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稱他們的做法都是為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并且得到大量自由市場派經濟學家的支持。結果是:收入停滯;經濟增長時,財富流向富有人群;經濟危機更為頻繁——過去30年就發生了超過100次嚴重的經濟危機。
發展中國家的人們越來越不相信西方援助動機是利他的,他們懷疑那一套自由市場經濟說辭,所謂 “華盛頓共識”不過是為了掩蓋其商業利益。西方自身的虛偽表現更加重了這一猜疑。歐美國家沒有向第三世界開放農產品市場,而這一市場往往是這些第三世界國家能出口的產品。他們在強迫發展中國家消除補貼借以創造新產業時,卻為本國農民提供豐厚補貼。
自由市場經濟的思想體系成為新剝削形式的好借口?!八接谢币馕吨鈬丝梢缘蛢r收購發展中國家的煤礦和油田,并坐收壟斷和半壟斷利潤?!白杂苫币馕吨麄兛梢詮膶Πl展中國家貸款中獲得高額回報——當這些貸款變成壞賬時,IMF便會強制社會化損失,即由全體國民來支付銀行的損失。
同樣危機不同藥方
當然,情況也并不都是這樣。有些亞洲國家一直反對華盛頓共識,他們限制資本流動。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巨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管理經濟,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增長率。不過世界其他地區,特別是那些世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能控制的國家,經濟發展則沒有那么順利。
第三世界對美國式資本主義的批評中,最后一擊是美國應對這次經濟危機而采取的措施。
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時,美國和IMF要求面臨金融危機的國家減少支出以降低赤字。美國和IMF強迫這些國家提高利率,幅度最高達50%,還告訴印尼政府要嚴格管制其銀行,要求印尼政府不要為銀行提供經濟援助。它們還表示,如果印尼政府對銀行施援將是對自由市場機制的粗暴干預。
但美國給本輪次貸危機開出截然不同的藥方。政府大量增加公共支出,政府赤字急劇膨脹,甚至利率也降為0,銀行得到了救援。一些當年處理亞洲經濟危機的華盛頓官員如今正在處置這次美國的經濟危機。人們不禁會問,為什么美國今天給自己開了個不同的藥方呢?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士都很痛心他們接受這套說辭多年:發展中國家應當采用美國式的制度,緊跟美國政策,放松管制,向美國銀行開放市場用以學到“好”的銀行管理經驗,并把本國企業和銀行賣給美國人,特別是在危機時低價賣掉。華盛頓會這樣說:這么做會有陣痛,但最后總會更好的。
美國把它的財政部長們派到全球的各個角落去宣揚這一理論。而在發展中國家很多人眼中,那扇旋轉門,讓華爾街的金融業領袖到華盛頓,再從華盛頓回到華爾街,這個過程使他們擁有了更大信用,他們是金錢和政治權力的結合。
美國金融業的領導者認為對美國或全世界有利的事情自然會對金融市場有利,這點不假;然而,他們還認為對華爾街有利的事情也會對美國或全世界有利,卻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