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表面看通用破產
作者:劉仰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終于沒能熬過危機,進入了破產保護階段。從技術上說,破產保護與破產不完全一樣,因此,有一些人認為,經過美國政府主導的破產保護,通用汽車公司未來還有可能重振旗鼓。這個愿望是不愿認輸的心態,即便有可能成真,我們也應該看看通用公司陷入破產保護和企圖東山再起的背后狀態——在戀戀不舍的掩蓋下,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事實是如何形成的。
人們說起通用的困境,常常提到通用公司的一個經營方針的失誤,這就是通用公司的汽車長期不注重節能,導致油耗過高,在與其他品牌的汽車競爭時,失去了市場優勢。這個描述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個現象的背后,并非只是“經營失誤”那么簡單。對于美國汽車的高耗油問題,幾十年前就有不少美國人提出了。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因《不愿面對的真相》一片獲得奧斯卡紀錄片獎,他在這部紀錄片中,非常明確地指出,美國汽車的耗油水平在全世界最高,甚至高過中國。在奧斯卡獎的光環下,戈爾以及其他人對這一問題的提出和關注,影響不可謂不大,那么,為何美國政府遲遲不愿面對這個問題?
布什父子先后擔任美國總統,前后時間跨度20年。布什家族與美國石油能源企業的密切關系,是導致美國長期不愿改變汽車高耗油狀態的根本原因之一。包括布什父子兩屆政府中的重要朝臣迪克-切尼,同樣與能源機構關系密切。當年美國安然公司的丑聞,與美國的這種政商勾結也有很大的關系。對于能源企業來說,要獲得更多的利潤,前提就是多消費石油。因此,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當美國政府成為石油能源企業的代言人,任何關于降低能耗的建議都與能源企業的利益相違背,因此,就不會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不僅如此,美國長期不加入限制二氧化碳的《京都議定書》,背后的原因也同樣,因為美國的能源企業不愿在這個問題上承擔社會義務。從這個角度說,通用在高耗能上的“經營失誤”,其實是美國官商勾結的必然。只說“經營失誤”,不提“官商勾結”,無助于我們正確認識這個現象的深層原因。
通用公司經營狀況的惡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汽車銷量下降。銷量下降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耗油量問題,另一個重要的表現是,汽車貸款消費出現大批違約。這一現象的本質與美國當前金融危機的起源如出一轍。美國當前金融危機的直接源頭是所謂“次貸危機”,也就是大量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消費者,在低利率政策下,大批貸款購房,當房價下跌,在還不起房貸時,出現大批違約。這種狀況同樣出現在美國汽車消費領域。在低利率政策下,很多收入并不穩定、并不很高的美國人,在汽車廠家千方百計的促銷手段下,貸款購買了高耗油的SUV、房車、旅行車等高檔轎車,其中有很多是零首付。一旦危機發生,汽車還貸也出現大批壞賬,這是導致美國汽車業難以渡過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這個現象說明了一個事實,美國的實體工業已經成為金融機構的掌中玩物,實體工業的本質是靠優質產品的市場銷售而獲得利潤,但是,金融操控實體工業后,賣出去更重要,超過了賣出好產品。對于金融來說,如果垃圾能賣出去,完全不排除把大便包裝成黃金。而且,在金融的短期近視行為主導下,賣出去的重要性,也遠遠超過了將來能否收回貸款的重要性。金融操控實體工業的現象,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在通用進入破產保護后的第二天,美國一位經濟學家發表文章說,不管美國汽車工業基地底特律能否渡過難關,對于華爾街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如果底特律能起死回生,華爾街肯定能賺錢;如果底特律徹底死亡,華爾街依然能賺錢。在我看來,這種狀況不改變,美國的實體工業永遠沒有希望。即便“浴火重生”,依然是金融機構玩弄于股掌之間的賺錢工具,背離實體工業的本質。從正常的經濟運行來說,金融必須是服務于實體經濟,必須是實體經濟的輔助角色,但是,美國的金融與實體的關系,早已本末倒置。
通用公司進入破產保護,一些人依然希望這個美國標志性企業能夠起死回生。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另一個現象。在底特律陷入危機的早期,很多人都說美國汽車企業員工福利太高,已經成為巨大的包袱。到目前為止,底特律已經有不少人失去了工作。進入破產保護后,要求進一步裁員、降低員工福利的聲音依然不絕于耳,而且,可以預料的是,底特律的失業人數還將上升。于是,我們不禁要問:破產保護,保護的是誰?很明顯,保護的是大資產的擁有著,而不是普通勞動者。當資本家的御用學者把企業的存亡當成最重要的社會原則時,他們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觀念:為了企業,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當人們清晰地看到,企業的所有權只屬于少數有錢人時,這種理論的實質其實已經很清楚了。
當企業只是中小企業規模時,它的社會責任往往因為較小而可以忽視。但是,當企業像美國慣常一樣,成為超大型的龐然大物時,它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是不應該被視而不見的。然而,由美國資本家豢養的一大批御用學者,在全社會營造了企業至上,企業賺錢第一的固定觀念,實際上導致了巨型企業為了賺錢而放棄社會責任。其直接的表現就是,一旦企業經營狀況不好,首要工作往往不是尋找經營上的原因,而是裁員或降低福利。員工高福利這個曾經是美國優越性代表的旗幟,如今正顯露出它真實的虛假面目,成為昨日黃花和表面文章。我們必須看到,造成這個現象,是資本趨利性的必然。
當世界各地其他工人的知識、技能水平不如美國勞工時,美國實體經濟大多只能在本土尋找合格的工人,借著美國跨國公司在世界賺錢的東風,美國的勞工也有幸從資本家那里分得一杯羹。當美國的產品日益廣泛地充斥世界的每個角落,當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在知識結構、技術能力上與美國勞工日益接近的時候,為了降低員工、運輸、銷售等成本,資本家轉移生產基地是必然的。要讓美國資本家不把產業基地轉移到低成本的美國本土之外,除非讓美國資本家個個成為愛國者,為了自己國家的大眾利益,而犧牲資本家的個人利益。于是,我們看到,在資本家操縱政府的美國社會,美國的國家利益已經等同于少數巨富資本家的利益,而不是普通美國人的利益。這個現象在未來的美國,必將更加明顯地顯露出來。
通用公司進入破產保護,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啟示。當一些理論家說市場經濟能夠包治百病時,通用公司進入破產保護,美國用實際行動,給這種觀念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通用破產保護說明市場并不是永遠有效的。雖然有人說,美國政府接管通用只是權宜之計,即便如此,也說明美國政府試圖臨時性地用政府力量,調整自由市場經濟造成的偏差。這個現象給我們的結論是,不能迷信市場經濟,不能迷信自由經濟。雖然我們也不能由此徹底否定市場經濟,轉而又投向計劃經濟,但是,這個事實應該讓我們對于市場經濟有更加客觀的態度。理論上描繪成絕對正確的東西,事實往往與理論相悖。但愿通用進入破產保護的事件,對于中國人能夠產生有益的啟示,而不該抱著哀怨的心態,為一個偶像的倒下而痛心疾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