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一個顯著的溢出效應,就是給中美俄三角關系帶來了新的課題。現在,美俄都在爭取中國,今后一個時期也可能這樣,中國面臨選邊站的艱難考驗,中國究竟應該做怎樣的戰略取舍呢?
對于這個問題,中國國內大致上有三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應該堅定地站在美國及西方一邊。
持這種意見的人一方面從普世、人權的高度對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進行猛烈的抨擊,一方面借機深翻中俄歷史的舊賬,說歷史上沙俄曾經侵吞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似乎新仇舊恨一起涌上了心頭,煽動國人的仇俄情緒,以此佐證俄羅斯才是中國最大的敵人,而美國與西方才是中國的伙伴與朋友。
第二種意見:應該堅定站在俄羅斯一邊。
提出這種意見的人一方面因為西方在烏克蘭碰得頭破血流而解氣,另一方面則堅定地認為,俄羅斯與西方撕破臉皮走向更激烈的對抗符合中國的利益,并且可在相當程度上分擔中國的戰略壓力。這些人早就認定中俄兩國應該抱團對抗西方的戰略壓迫,團結俄羅斯是中國打破美國戰略圍堵很重要很關鍵的一招,因此,中國應該毫不猶豫地支持俄羅斯。
第三種意見:堅持中國的“原則立場”,不在美俄之間選邊站。
持有這種主張的人認為,中國不能因為俄羅斯而得罪美國,中國付不起因此要付出的慘重代價;中國也不能偏向美國而得罪俄羅斯,因為俄羅斯畢竟在戰略上與中國同病同憐,更何況這么多年來俄羅斯的先進武器源源不斷地裝備了中國君上,成為當代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源頭,感情上也說不過去。一定程度地同情俄羅斯,又不敢得罪美國,左右為難之下,于是乎,就只好拿出“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這樣的“原則立場”來遮風擋雨了,具體表現就是先后兩次投下“莊嚴的”棄權票!
那么,究竟哪種意見才符合中國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對此,簡單地否定或者簡單的肯定都缺少說服力,要搞清這個問題,必須明確如下幾個基本事實。
第一個基本事實:俄羅斯的戰略威脅不是中國。
長期以來,俄羅斯國內外都有一股不大不小的中國威脅論。不斷有人炒作說,中國正在向人口稀少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移民,這是有預謀、有計劃的殖民侵略,目的在于把遠東從俄羅斯手里搶走;還有人渲染說,中國打造新絲綢之路,向中亞挺近,也要同俄羅斯爭奪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排擠俄羅斯的影響;更有聳人聽聞的說法,稱俄羅斯即將淪為中國的原料附庸、變成中國的小兄弟了。總之,挖空心思地在中俄之間制造隔閡。
但是,這場烏克蘭危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詮釋了究竟誰是俄羅斯的威脅。現在,任何一個愛國的俄羅斯人都已經十分清楚,當前及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俄羅斯都將面對西方巨大的戰略壓力。烏克蘭不會對丟掉克里米亞善罷甘休,北約及歐盟也會用各種辦法狠挖俄羅斯的墻角,極盡可能地從戰略上孤立并壓迫俄羅斯,而繼續生活在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族人也是一把相當棘手的雙刃劍……可謂危機重重、難以盡言。在這種情況下,能否頂住來自西方的壓力,能否保障西部的戰略邊界,關系到俄羅斯的大國地位,關系到俄羅斯的復興,嚴重一點說,能否在如此嚴酷的情形下找到出路,找到解決的辦法,事關俄羅斯的生死存亡。
第二個基本事實:中國的戰略威脅不是俄羅斯。
自顧不暇的俄羅斯顯然無法構成對中國的威脅。關于這一點,不管是中國的公知也好,普世也罷,都不得不承認了,甚至連最親美的帶路黨們,也只能靠翻歷史老帳來說事,以此來煽動和忽悠國人。但是,他們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歷史上沙俄帝國的確掠奪了中國大片土地,用武力強迫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但這是那個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不平等的條約也是條約,從法理上講,不能因為不平等就不予承認,這就像墨西哥不能不承認加利福尼亞及新墨西哥屬于美國,西班牙不能不承認夏威夷是美國的領土一樣。我們要記住這段歷史,因為這是慘痛代價換來的教訓,忘記就等于背叛。但歷史就是歷史,可以積留在心頭,也可以成為一種情感情緒,卻不能做為現實行動的依據,難道印第安人可以向西方要回殖民者侵占的土地嗎?美國的黑人可以綁架白人也當奴隸去販賣嗎?所以,國家之間也好,民族之間也好,歷史上的恩怨不是現實行動的指南,現實只能從理性出發,只能理性地依據實際的敵友而作行動的取舍。一些中國人拿歷史老賬說事沒有任何說服力,只不過是一些親美痞子們的低級把戲而已。
第三個基本事實:俄羅斯的威脅同時也是中國的威脅
這一點,同樣是明擺在那里的一個基本事實。威脅俄羅斯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目前打頭陣的是烏克蘭,唱主角的是歐盟,美國在背后撐腰;威脅中國的也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目前打頭陣的是菲律賓,唱主角的是日本,也是美國在背后撐腰。這也就是說,中俄所面對的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一個,這個現象,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示就是:俄羅斯PK西方+中國PK西方=(俄羅斯+中國)PK西方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幫助美國對付俄羅斯,這無疑就是戰略自殺,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愚蠢的外交行動,為此,任何有一點中國人味的人都不會動此念頭,即使那些念念不忘中美“風雨同舟,同舟共濟、殊途同歸”的人,或者那些無論如何也離不開美國,矢志與美國“合作”、“互信”的人,也都統統不會這么干。只有那些認為美國從來都拯救中國現如今更是在拯救中國的人,那些時刻準備給美國帶路的人,才起勁地鼓噪中國應趕快這般在戰略上自盡。
第四個基本事實:俄羅斯與中國都迫切需要打開局面尋找出路。
烏克蘭危機長期發酵的可能性很大。與此相伴隨,俄羅斯的孤立危機也將持續發展,盡管俄羅斯不怕美歐的制裁,但這并不等于它就可對此甘之如飴,相反,擺脫孤立讓西方的制裁措施成為一堆廢紙,這注定是今后一個時期俄羅斯戰略努力的基本內容。
中國也是這樣。在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壓迫下,在“三海二邊”(“三海”即黃海、東海、南海;“二邊”即中朝邊境、中印邊境)形勢日益嚴峻的總趨勢下,中國迫切需要找到打開戰略新局面的出路之所在。
中國也好,俄羅斯也好,各自都有哪些可供選擇的出路呢
說實話,俄羅斯已經沒有選擇的余地了,如今的俄羅斯已退無可退。對普京而言,退出克里米亞將其重新交還烏克蘭是不可想象的,而只要俄羅斯拒絕交出克里米亞,俄羅斯與北約與歐盟的對抗就不可避免,今后雙方必將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進行激烈的搏斗,不分出勝負決不罷休。
顯然,俄羅斯別無選擇,它唯一的出路,就是將上述公式里的(俄羅斯+中國)這部分做大做強。
那么,中國是否也面臨同樣的情況呢?
相當一些中國人并不這么看,特別是主流的“專家”“學者”們,他們堅定地認為中國真正離不開的是美國而不是俄羅斯,盡管他們也完全明白美國正全方位圍堵中國,正全方位地遏制中國,因而對美國也有很多怨氣和不滿,但是他們始終堅持認為中美之間的戰略對立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而化解,使之消弭于無形。具體說來,他們有這樣幾個盼望:
一盼美國在戰略上再次轉向。
美國正在將全球戰略重點向亞太轉移,目標直指中國,中國的戰略安全環境因此迅速惡化,壓力急劇增大。現如今就連那些曾經高叫中國“手里攥著一把好牌”、“現在是建國以來中國安全環境最寬松時期”的“專家”“學者”們,也都不得不閉上他們的鳥嘴了。但是,他們雖然不再這般刮噪,可思想上對美國依然希望殷切:“阿拉伯之春”演變成“阿拉伯之冬”,他們盼望美國能掉頭回去,終止“重返亞太”的進程;現在烏克蘭危機美俄嚴重對立,歐洲形勢趨緊,他們同樣盼望美國能掉頭回去,結束“重返亞太”的戰略步驟,果如是,則中國就將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在戰略上重獲勃勃生機。
二盼“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顯靈。
美國將中國定性為頭號戰略對手,對此,中國主流的“專家”“學者”們滿腹委屈、無比傷心。在他們的心中,和平發展的中國好比一懷春少女,對偉岸迷人的美國充滿綺麗的夢想,簡直如同暗戀一般,哪里還有任何一點與之為敵的意思呢?但是,就是這樣的一腔柔情,換來的卻是美國深深的敵意與殘酷對待,讓人情何以堪!所以,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地向美國表白心跡,總盼著美國能回心轉意,從而理解、接納并認可中國。
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辦法或載體,就是打造“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可能有人認為,所謂“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也許就是一種國際政治與外交的把戲吧,不過是中美戰略博弈的一招,大可不必太過認真。這樣的想法不能說有什么錯,但實際的情況并不全是這樣,須知,一些中國人對此相當認真,他們認定這就是中國戰略方向,就是奮斗目標,就是解決二十一世紀大國關系的根本辦法,也是破解中美戰略對立的必由之路。因此寄予著他們的滿腔希望。
三盼能夠時東時西、左右逢源。
抱有這種盼望的人認為,歐洲正在成長為新的多級世界之一極,俄美歐幾大戰略勢力互相博弈互,給中國留下了足夠的戰略空間,中國完全可以在美歐之間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所依托的具體辦法就是經濟貿易,譬如大額貿易訂單。多年來,國人常常見到,中國經常是對美國有怨氣的時候到歐洲買飛機,對歐洲有怨氣的時候就到美國買飛機,這就是上述辦法的一個簡單而突出的寫照。
但是,我們說,上述三種盼望統統都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
第一盼已經沒了指望。美國不會因為烏克蘭危機而掉頭已經確鑿無疑。奧巴馬對此表述得十分清楚,他說,“受到俄羅斯威脅的主要是它的鄰國,并不是美國”。最近又有消息說,美國國防部長明確表示美國不會改變“重返亞太”的既定戰略。這就意味著,美國仍然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戰略對手,仍將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圍堵遏制中國。
第二盼同樣也沒了指望。盡管“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仍在熱炒,但在此次烏克蘭危機中,中國沒有選擇站在美國一邊,已經讓所謂的“新型大國關系”在事實上泡湯。因為中國所投下的兩張“莊嚴的”棄權票,雖然沒有幫助俄羅斯,但卻成了美國及西方孤立俄羅斯一個不大不小的障礙,對此,美國是不會滿不在乎的。因為誰都知道,霸權的戰略邏輯歷來非常清楚,要么站在美國一邊幫助美國,要么就是美國的敵人,二者必居其一,根本沒有第三條道路。
第三盼暫時還在支撐。中國想在戰略上利用歐洲,這一點歐洲的政客們不會不明白,他們也正因勢利導地利用中國,中歐之間彼此利用的游戲還可能繼續上演一個時期。但歷史經驗表明,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關系譬如狗男女之間的一種交易,不管彼此之間發生多少次關系,每次也都是交易完畢就一拍兩散。事實上,從戰略高度對付中國方面,歐美之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信此次交易完畢后不久,中歐關系就將重新出現大的麻煩。發展與歐洲的關系,從根本上說,不管到什么程度,都不會對改善中國的戰略安全態勢有所裨益,
所以,盡管表面上看現如今中國比俄羅斯瀟灑自由,但就實質層面而言,中國也已經別無選擇,也只剩下(俄羅斯+中國)這點東西了。
現如今中俄兩國正分別面對各自的危險,俄羅斯的危險是西部戰略穩定的崩潰,正是出于對這種崩潰的極度恐懼,所以俄羅斯才毅然決然地拿下克里米亞,其目的不是為了向歐洲或者向美國進攻,或者什么恢復大俄羅斯帝國之類,而是為了戰略上自保自存,是為了遏制貪得無厭西方的戰略進攻。現在看來,在戰略上俄羅斯危機方殷,拿下克里米亞不是也不可能結束一切,而將是一場更大戰略風波的序曲,基于“俄羅斯PK西方+中國PK西方=(俄羅斯+中國)PK西方”這一公式,中國的戰略需要就是不但要有一個強硬的俄羅斯,還更需要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俄羅斯在戰略上弱化矮化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同樣的道理,俄羅斯也需要中國,一個在戰略上弱化矮化的中國只會加劇俄羅斯的負擔與壓力。
這也完全符合基本戰略遠離。常識告訴人們,全球戰略平衡是世界和平的基本保障,而力量失衡的世界一定是一個混亂的世界,冷戰結束以來的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從推動全球戰略平衡、促進多極世界發展的客觀需要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訴求也迫切需要中俄結成更緊密的戰略聯盟(有關這個問題,請參閱筆者《推動全球實現新的戰略平衡——談大國的責任與使命》一文)。
這就需要中國在戰略上強硬起來,敢于直面要害、直奔主題,而不能繼續揣著明白裝糊涂,繞彎子打擦邊球,看似兩面不得罪,其實兩面都傷的不輕。對于此次烏克蘭危機中國的表演,俄羅斯對此固然無可奈何,但美國及西方并非寬厚君子,他們之所以暫時不動聲色,那是戰略上割裂中俄關系的需要,把中俄分割開來,分階段分類別加以解決最符合他們的利益。至于什么中國的“原則立場”,其實,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千篇一律地說什么“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這樣的套話,要么是外交搪塞,要么就是死腦筋,難道有朝一日沖繩宣布獨立,中國也要對日本說“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這樣的屁話嗎?
所以,面對美俄的爭取拉攏,中國既不可左右為難,也更不可自鳴得意,而應旗幟鮮明地做出取舍。當代中國需要具備這樣的戰略理性,即:中國無論怎樣在中美關系上下功夫,都不可能因此為國家的戰略安全打開一個新的局面,相反,在美國的主導下,中國的戰略安全環境只能是每況愈下,同樣,中國無論怎樣在歐洲下功夫,也不可能給中國帶來新的戰略契機;不管美俄對峙如何激烈,美國都不會改變以中國為主要對手的既定方針。所以,從簡單的戰略邏輯出發,中俄聯手抗美是中俄兩國一條通向未來的戰略通道,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與一個強硬的中國,這將是抗拒霸權及其干涉主義的最佳組合。今天中國如能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方,當未來臺海危機、釣魚島危機以及南海危機來臨的時候,美國就要對俄羅斯不得不非思量、自難忘了。讓霸權多上這樣一份擔心、顧慮,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
結尾的話:這篇文章本應該與前幾篇文章一氣呵成,遺憾的是因為多種原因耽擱了,以至于很有些狗尾之嫌,也許還不如狗尾。但是,中國人的事情,歷來可以咸與謀議,考慮到烏克蘭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是如此重大,那么我們就有理由認為我們的國家不應該只是感到左右為難,還應該因之有所收獲。人們的收獲歷來分有形無形的兩種,很多時候,無形的收獲甚至比有形的收獲更重要,戰略經驗就是其中之一,而戰略經驗主要是通過危機獲得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危機是戰略經驗的富礦,這個富礦需要大家都來挖掘。本人連續挖了幾鍬,雖然挖不出什么,但重在過程、重在參與,相信只要大家一直不停地挖,后來一定會有大的收獲,這也是筆者的祝福與心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