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犇報聯播:關于「外勞」、「臺勞」的共同處境
2012-11-13 19:23 作者:立報犇報聯播
罷工線內、國境之外--
關于「外勞」、「臺勞」的共同處境
一個勞動世代的落幕
華隆罷工在苗栗縣長居中協調下,資方接受工會最初提出「煺休金6折、資遣費8折」的方案,讓這場為期百日的罷工終于在9月14日劃下句點。罷工最終雖看似取得勝利,卻也凸顯華隆紡織終將走入歷史,罷工的結果也意味著關廠與工會將解散的現實。
「關場抗爭」似乎成為這些年「傳統產業」勞工不得不然的宿命,一方面顯示產業再生產與持續運作所遭遇的癥結,套句世俗的話語便是:「競爭力下降」;另一方面也凸顯政府對于資本管制能力的虛弱,產業資本家將獲利拋擲在資本市場上豪賭,而整個產業的出路便是整廠輸出到勞動力更廉價的國家。一方面是反映了生產力發達致使生產過剩,迫使產業將生產力較低的機器送往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地區,另一方面也是凸顯了臺灣以出口為經濟發展命脈所遭遇的困難:除了必需要隨著外在市場需求隨時更迭的產業項目,也必需要有隨時提供適應不同產業發展的「人力」。
從1950年起至今剛好為時60年的光景,恰巧是一代人的生命,同時也是臺灣最早幾個重要明星產業的黃昏,特別是以紡織業為代表。從1990年起,紡織業便逐漸邁入產業生命週期的末端,特別是當東南亞與中國大陸加入生產的行列,以紡織產業起家的企業紛紛轉型,如著名的新光集團;而工廠工會從1970至1980年代主要是以對勞動成果分享的斗爭,也開始面對「關廠斗爭」,今日的華隆罷工也是在這個歷史脈絡下。
這一代的勞動者代表著從農村到都市的城鄉流動,為大工業生產創造了富裕的物質福利也參與分享,但也在勞動的現場遭受不同程度的工傷,一生幾乎有半數時光在工廠車間中度過,而晚近卻也殘酷地面對減薪、高強度勞動以及種種惡質逼煺逼離的「人力資源管理」。這一代人揭示著產業勞工與產業生命之間的合與分,從汲汲營營地從農村吸收勞動力,到以各種威脅利誘要勞工「自愿離煺」。華隆罷工中有不少一待40年的員工,以生命經歷體現了這樣的產業過程,資本對勞動力揮霍與擲棄的無情可見一斑,如果這是臺灣產業體質不得不然的陣痛,那對策又在哪裡?
站在舞臺上孤獨的身影
華隆罷工雖然吸引了社會普遍的關注,多數并非是來自勞動者自身的認同與基于相同的階級意識,而是對于資本家欺壓弱勢的人道關懷,「挺弱非挺勞」這樣的人道關懷,亦或者勞工在臺灣社會的形象已是被資本家蹂過不成人形的皮,是被靜靜地棄置在角落,誰都可以來輕浮一把或是一腳踢得更遠。
這正好不就是「外勞」所體現的勞工圖像:每逢週末,臺鐵在臺北火車站便拉起長長的「紅龍」圍住車站一樓中央大廳,并且悍然公告不準群眾逗留,此舉無異是針對假日時于車站群聚的外籍勞工。無獨有偶,一個科技公司在桃園八德的瑞聯社區承租了一個透天厝打算作為外勞宿舍使用,竟遭到社區居民連署反對,因為「外勞假日佔據公園,讓老人小孩不敢靠近」,所以大家「不希望外勞進駐,破壞居民安寧」,迫使科技公司在10月6日前進行搬遷。
而每當要引外資,所計畫開闢的自由貿易特區,便是要可以無限制的招聘外勞、同時「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鉤」;每當要吸引臺商回流投資,便是要如政務委員管中閔所提出的放寬一廠所申請的外勞比例至整廠勞工人數的40%。這些美其名吸引資本投資的說詞,卻道出了資本家心中的如意盤算,廉價勞動力與土地租金,再配合租稅優惠與投資獎勵,已經保障了大半的收益了。
我們面對在臺灣環境當中屬于弱勢,在多數雇用者中又是少數的「外勞」,以區隔、排擠為相處方式,這不就反襯臺灣人意識中對「勞」的排斥,特別是以體力勞動者為代表的形象,這也反映在12年國教爭論中,總是有主張爭堅持要以競爭方式區分高下,背后也說明著這種高下的差距也代表著脫「勞」擠身白領的成就高度。一群為臺灣經濟默默貢獻的勞工,正因無法被忽視,臺灣人只能用「紅龍」圈隔起,以厭惡自己出身的方式,厭惡著、排斥著他們與自己。
異國圓一個夢:完整的勞動者
一篇在雜誌上刊載,描述關于澳洲「工作假期」經驗的報導,點沸了臺灣青年低薪早貧的困境。雖然這樣一篇將出國打工的臺人直唿為「臺勞」,引起諸多的討論,特別是部分文章強調出國打工是為了體驗不同的人生與文化,這些都不能抹煞旅行是以工作為基礎,而這些片段式的打工經驗,充其量也只是一樁又一樁勞動力短暫的買賣,并不能從買賣中去轉換不同的世界觀,更遑論去理解異地工人勞動條件與勞工斗爭的浩蕩血淚。
出國打工引發另一個討論的焦點,在于打工所得得以快速積累出人生的第1桶金(第1個1百萬),當然無論是從匯率、各國物價指數所反應的所得差異,都可以解釋這樣的所得落差。但反過來說,薪資所得不也是一國之內勞資對勞動成果分配斗爭的結果?這樣的所得落差在現實當中直接表現為消費能力下降與勞動力再生產的停滯,即生育率的降低,而在意識型態方面,從「相對剝奪感」的感知,譬如所得的停滯對比他國所得的提升,或是失業的感受對比「外勞」的不斷引入,一方面是勞工在情緒上的失望,可能寄託于下一代的脫勞,或是否定勞動階級存在的價值;另一面便是直接的排外、仇視經濟利害相依的國家,如中國大陸。
人員的跨國流動并不足以為懼,這已然是歷史上常態性的情事,而討論的重點經常非此即彼:不在移工的屬地國,便在移工的遷居國,不是在異鄉的支持經濟發展,便是匯回本鄉的打工所得。然而真正的癥結卻在勞動力與勞動力再生產的不可分割:出國除了打工之外,也通過在地生活重新再生產了個別的勞動力,因此在打工之余,還是缺少不了旅行中的各種體驗活動,甚至是更進一步落地生根,成家育兒。而這一點正是在臺灣勞資力量不均衡下,逐漸使其分離開來,換言之,正是資本對勞動力的汲取,卻又迴避了勞動力再生產的領域。
對于外勞與臺勞的討論,網路上的網友是這么犀利的針貶:「臺灣人對臺勞那么敏感、抗拒,只因為臺灣人非常清楚臺灣的外勞是被怎么對待的」。出國打工之所以讓人嚮往,所得的落差其實應該被詮釋為對于勞動者對于勞動力妥善地再生產的渴望,這是貫穿每一個勞工生命史的主題,今日的外勞、臺勞都有可能會是明日的華隆老員工,而眼下,不只是應如華隆罷工爭回應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勞動成果,更要對于臺灣惡質的薪資所得,展開下一頁的奮斗。
華隆罷工討薪 底線1.95億
2012年09月08日
作者:管瑞平 來源:中央社
華隆罷工進入第94天,昨天一度為了紡安出貨還衍生暴力衝突事件,劉政鴻今天邀集工會代表協調,希望由工會整合出最終可接受方案,由他出面與資方代為求償,讓事件早日落幕。華隆勞資爭議越演越烈,工會今天同意由苗栗縣長劉政鴻出面與資方協調,以支付勞方新臺幣1.95億元和解,讓罷工事件落幕。
華隆工會常務理事葉紫慶等人在現場拿出薪資條反覆核算,最后提出1.95億元的和解數字。
工會表示,目前工會勞工有372人,以每人在罷工前6個月的薪資為基準,計算資遣費8成、退休金6成,共約1.7億元,加上2000萬元職工福利金以及5月未發放的薪資約500萬元,總共是1億9500萬元。
葉紫慶說,「資方先前開出太多芭樂票,被騙怕了」因此特別要求,資方必須實際將退休金、資遣費及積欠薪資實際撥入帳戶后,勞方才會結束罷工。
工會指出,如以先前主張的「全薪」基準來計算,資方須付2.6億元,如今再次退讓,是勞方展現最大誠意,希望資方拿出良心。
劉政鴻表示,華隆勞工為自身權益,辛苦罷工已久;另一方面,紡安也有300多名鄉親的生活要顧,案子若不盡快平息,絕非百姓之福。
劉政鴻說,下午將親自與華隆總經理梁清雄會面交涉,務必使資方接受和解方案,讓罷工早日落幕。
華隆工廠罷工已持續91天 資方出招分化勞工
2012年09月04日 東南網
東南網9月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道,華隆罷工已持續91天,同樣因罷工而停工3個月,承租華隆廠區設備的紡安公司員工,3日也成立自救會爭取工作權,華隆工會常務理事葉紫慶則表示,這是資方刻意分化勞工,挑撥對立的作法。
承租華隆頭份二廠機具生產線的紡安公司,昨日舉行開工儀式,并組成“紡安員工自救會”。紡安公司總經理廖文町表示,紡安因華隆罷工而無法正常出貨,被迫停工3個月,現在將整理生產線機具,逐步復工。
華隆公會表示,華隆于去年將機器設備賣給紡安公司,以原來的設備在原廠原址生產,其中部分員工移轉到紡安,但被要求必須放棄資遣費、退休金、年資。而華隆也還繼續存在,變成幫紡安代工,沒有移轉過去的華隆員工,必須接受砍薪3成的條件。
據了解,之前紡安的領料或出貨,需要經過華隆總廠長的簽準,罷工開始前,轉進紡安的工人,實際上與華隆在同個廠房工作,無論是單位、工作內容或是主管,也都沒有任何改變。
葉紫慶說,法律上紡安與華隆是兩間獨立的公司,但是他們質疑紡安只是資方為了擺脫華隆債務、方便向銀行申請融資而成立的人頭公司。
葉紫慶強調,這是資方希望制造華隆/紡安工人間的對立。華隆工會體諒紡安工人的苦衷,“幾十年的老同事,被資方逼迫轉到紡安,也是受害者。”
他表示,紡安與華隆是同一條生產線,華隆工人在罷工,紡安也沒有能力開車生產,工會不會阻擋紡安工人進廠“開工”,華隆的罷工行動將會持續下去。
臺灣:華隆罷工 – 政府發出打壓的警號
向公眾揭露苗栗副議長的腐敗角色,絕不信任資本家政黨國民黨
工人國際委員會CWI臺灣現場報導
8 月11日(星期六), 正當來自臺灣各地的學生和青年組織成訪調隊伍到苗栗,訪問及支持華隆罷工的工人的時候,下午時分苗栗副議長陳明朝親自去到華隆頭份工廠總廠,第三度向工人發出惡意的警告,標志著華隆資方及國民黨政府對罷工已經失去耐心,要將打壓的行動提升到更高層次。
陳明朝跟工會分子及工人警告,不要把事 情鬧到媒體上,否則8月13日(星期一)不排除會有「行動」。這可能是暗示政府會動員警察暴力打壓。無論屆時警察真的動用全面暴力摧毀罷工,還只是少數警察來到展示鎮壓的能力,或可能是純粹空口喊話以圖嚇唬工人,工人一定要準備星期一最好的政治動員,包括華隆工人、其他工廠的工人以至學生及青年堅守工廠, 向資方反擊。
上星期國民黨在動員立法委員到華隆跟工人「談判」,企圖軟化工人的立場而令其妥協。今天苗栗副議長的態度不但揭露地方政府與 資方的互相勾結,而談判只是,亦表現國民黨害怕罷工運動蔓延至臺北以至其他城市,甚至鬧大到國際上演變成政府丑聞。國民黨臺灣政府在國際上經常表現出「民主大國」的虛偽形象,但一個打擊罷工權利的政府,已經徹底違背民主原則。
華隆工會不能猶豫,必須向工人解釋國民黨在是次罷工的鎮壓者角色,并將國民黨的恐嚇宣揚開去,令政治打壓變成提高工人意識和反抗斗志的工具。工人應該展開討論盡快前往苗栗副議長的家門外抗議的行動,將其惡言曝光。
勞 動黨定於8月14日(星期二)動員五十名華隆工人以及青年進行第二次游行至臺北,今次是在總統府外向國民黨怒吼,抗議其對華隆工人軟硬兼施的打壓。這游行 可以將華隆罷工的抗爭宣揚至沿途及臺北,而主流媒體不得不去報導事件,亦藉以向政府施加壓力。如果政府恐嚇或鎮壓工人,只會有更多群眾站出來反抗。整個行動要全面規劃,工會同時必須在星期一已經動員其他所有工人及青年堅守工廠,以防警察摧毀罷工。
地方政府與資方是利益共同體,不能對國民黨有幻想,我們需要積極反擊。
工國委臺灣認為:
動員工人及青年堅守華隆工廠,在星期一讓政府了解如果鎮壓工人的後果
向公眾揭露苗栗副議長的腐敗角色,絕不信任資本家政黨國民黨
所有工會、工人及學生青年全力支持華隆罷工
【勞工時評】【華隆罷工,一定成功!】臺灣華隆罷工落幕,工人辦宴慶祝
2012年09月20日
【來源】:苦勞網
【作者】:張心華
【版塊】:勞工時評
【編輯】:青力勞工通訊社 工人觀察員
隆工會在9月13日確定按協議書議定的首期款項入帳后,昨日(9/14)上午依約拆除頭份二廠外的布棚,長達101天抗爭暫告段落。工會在頭份二廠、現為紡安大門口外舉辦拆棚記者會,常務理事葉紫慶強調「罷工尚未結束」,如果剩下的2期款項跳票,「一定會再度集結,到時后會請苗栗縣長劉政鴻出面解決。」此外,葉紫慶表示,為了避免類似案件再出現,政府應該立即修正《勞基法》第28條,擴大「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給付范圍,納入資遣費和退休金,給予勞工更多保障(相關報導)。葉紫慶最后也預告,學生團體預計在全國十幾所大學舉辦座談會,分享華隆案經歷及相關修法,希望社會能持續關注。
「勞工苦痛,就要多運動」勞動黨主席羅美文說,勞工運動一旦動起來,就會影響千家萬戶,而這場罷工讓社會進一步了解勞工處境,在資本主義底下,工人被壓迫、剝削的現象仍繼續存在,需要大家繼續努力。「告訴全臺灣的老板,工人生氣、團結起來,連政府的統治基礎都會撼動。」羅美文也感謝華隆工會,克服種種困難走到今天,替臺灣勞工運動史留下美麗的篇章。
罷工布棚在記者會結束后進行拆除,工人們也要繳回華隆公司識別證,并領取非自愿離職書,前往頭份鎮公所申請失業給付。在排隊等待的空檔,工人們拿著帽子、布條相互簽名留念,討論下一份工作,交換未來規劃的想法,他們說,對華隆沒有任何留戀,反而最舍不得這些共同罷工的伙伴。
參與百里苦行的華隆工人溫美滿認為,那四天是罷工以來最深刻的回憶,「他日回憶今朝事,酸甜苦辣感萬千」,雖然沒有很滿意這次協議,不過也能體恤參與談判的人,因為簽訂協議的過程中,當下沒有足夠時間給工會討論,「雖然自己可以不要錢,賭一口氣愿意繼續抗爭」但工會干部還得面對其它會員,而每個會員的生活、經濟壓力都不同。對于往后有何打算?「打算去學電腦,但先好好休息一陣子吧。」溫美滿說。
「今日罷工眾人笑,他日成功你便知」是華隆工人劉瑞枝一路走來的感想,從最初不被看好,到現在取得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結果,在歷經「徒步百里,罷工百日」的日子后,盡管布棚拆除了,伙伴也將各分東西,但重要的是接下來,「回歸生活,好好想下一步怎么走。」
工人高喊「華隆罷工,部分成功」。(攝影:張心華)
拆掉罷工布棚以后。(攝影:張心華)
第一次罷工,第一次和人推擠沖突、第一次被警察抬走,「很多第一次都獻給罷工了。」黃小姐笑著說,自己一直以來是乖乖牌,剛開始還會怕東怕西,但后來聲援的人很多,力量累積愈來愈大,在經過罷工的洗禮后,黃小姐認為,「我好像變強悍了!」而罷工暫告段落,卻讓她有點不知所措,想要趕快解決問題,又想要和大家繼續戰斗下去,「很矛盾吧?」黃小姐希望能好好休息,沉淀這一百天帶來的感觸與經驗,她由衷希望這群人的「革命情感永遠存在」。
華隆工會在頭份鎮公所舉行感恩晚會,席開50桌,感謝在罷工路上提供援助的人。葉紫慶在晚會上忍不住流下眼淚,「到昨天才放下一半的心」,這些日子要擔心會員的生活狀況、經濟能力、團結與分散,以及大家的安全,葉紫慶說,都是因為所有會員給的動力,工會才能撐到今天,取得短暫的勝利。葉紫慶強調,工會還沒解散,直到接下來的2期款項都進帳之前,都會持續和大家奮斗。
華隆罷工結束,實現勞工的債權,將來還有仗要打。(制圖:孫窮理)
葉紫慶講到激動處,忍不住流下淚來。(攝影:張心華)
葉紫慶(左)與勞動黨新竹議員高偉凱擁抱,感謝他提供的協助與相伴,底下群眾紛紛起哄要他們在一起。(攝影:張心華)
晚會開始后不久就開始下雨,有人便撐著傘吃飯。(攝影:張心華)
華隆工人舉杯相敬,感謝勞動黨、學生們以及社會大眾的聲援。(攝影:張心華)
華隆罷工大事記
1994年:洪福案爆發;前華隆集團負責人翁大銘以人頭戶炒股與違約交割。
1997年─2008年:華隆中和、鶯歌、桃園、中壢與大員廠陸續關閉,頭份廠成為華隆在臺唯一據點;另一方面,自1997年起,華隆公司就不曾調薪:在薪資制度方面則陸續在2004年實 ??施利潤中心制、2008年實施生產效率制,造成實質減薪。
2010年5月:紡安公司成立,于華隆頭份廠所在土地、廠房生產,以包工名義使用華隆工人。
2011年11月:華隆公司公告員工;放棄年資轉入紡安,或者續留華隆,但僅領7成薪、7成薪仍未達基本工資者,以《勞基法》規定基本工資為發薪底線。
2012年6月6日:華隆頭份廠產業工會開始罷工;參與罷工工人數約330名。工會計算資方積欠員工的資遣費與退休金,約3.2億元(按正常薪資計算);資方計算則約2.6億元(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的平均薪資為計算計準,此時工人領約7成薪)。[ 1 ]
2012年6月8日:工會北上勞委會陳情;下午進行勞資協商,不過結果破裂,工會堅持資方給付全額退休金與資遣費,勞委會則表示協助繼續協商。[ 2 ]
2012年6月13日:第二次勞資協商,苗栗縣縣長劉政鴻主持;劉政鴻要求資方發放5月份欠薪,與一周內提清償計畫,但沒有結果。
2012年6月18日:華隆宣布破產。
2012年6月25日:華隆工會北上行政院、立法院陳情,晚間并夜宿臺北車站大廳。立法院公聽會上,各政府部門對于工會質疑紡安為華隆成立的人頭公司束手無策。[ 3 ]、[ 4 ]
2012年6月26日:工會赴翁大銘位于世界山莊的宅前抗議,與現場200多名嚴陣以待的警力兩度爆發推擠。[ 5]
2012年7月2日:第三次勞資協商;資方開出2500萬元,約資方計算方式1折、以工會計算方式甚至僅約0.8折。
2012年7月12日:第四次勞資協商;資方開出6500萬元、其中由紡安支付4000萬;約資方計算方式2.5折,以工會計算方式約2折。[ 6 ]
2012年7月21日:勞委會向工會表示,資方愿意支付3.5折、采資方2.6億的計算方式,工會則堅持「退休金6折、資遣費8折、按100%薪資計算」的底線。
2012年8月3日:紡安對工會提出假處份,苗栗縣地方法院開庭。假處份內容要求工會不得阻止紡安出貨。[ 7]
2012年8月13日:工會與聲援學生召開記者會,要求標得頭份總廠土地廠房與設備的苗栗縣縣議會副議長陳明朝,罷工結束前不得運出?拆運需7億、工會判斷為資遣費與退休金償還關鍵的「Orchid 3」聚合機,現場也宣布8月14日百里徒步北上的行動。[ 8 ]
2012年8月14日: 50名北上團從頭份二廠前出發,展開百里步行。[ 9 ]
2012年8月17日:北上團抵達總統府前,與同樣罷工中的榮電、關廠工人以及聲援者會合。對于工人的訴求,總統府僅回應「知道了但幫不上忙。」工會決定回到罷工現場,持續抗爭。[ 10 ]、[ 11 ]、[ 12 ]
2012年8月22日:資方透過國民黨籍立委徐耀昌轉達工會,愿意支付資方計算方式的5折、約1億3千萬元,要 ??求工會投票。最后投票結果,不同意票193張、同意票148票,以45票差距否決此方案。[ 13 ]
2012年8月27日:得知陳明朝恐拆運總廠設備,工人與聲援學生在總廠大門、側門串成人鏈試圖阻擋。將近中午,陳明朝表示「今天不會搬機器。」[ 14 ]、[ 15 ]
2012年9月3日:紡安召開記者會宣布赴工,并要求罷工中的工人勿阻擋紡安出貨。[ 16 ]
2012年9月6日:紡安欲出貨,華隆工人于廠區側門靜坐阻擋;現場警方以「側門非罷工封鎖線」為由清場,與工人發生拉扯沖突;其中一名工人被拉出后仍試圖沖入貨車底下,現場約3名工人受傷送醫。[ 17 ]
2012年9月7日:工會代表與劉政鴻協商,提出按資方計算方式的「退休金6折、資遣費8折」、5月份薪水以及2,000萬元的福利金、合計共約1億9千5百萬元的價碼。劉政鴻下午北上與華隆總經理梁清雄協商未果。[ 18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