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紀念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湖南省雙峰縣舉行。)
(湖南省委副書記孫金龍出席并講話。)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許又聲出席座談會。)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孫麗萍出席座談會。)
(蔡和森之女、武漢同濟醫學院教授蔡轉發言。)
信仰不倒浩氣長存 湖南紀念蔡和森誕辰120周年 紅網婁底3月3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劉玉先 劉怡斌 通訊員 王威群)今天,紀念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湖南省雙峰縣舉行。湖南省委副書記孫金龍,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許又聲,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孫麗萍等領導出席。
蔡和森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第三屆至第六屆中央委員,第二屆、四屆中央局委員,第五屆、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座談會上,蔡和森之女、武漢同濟醫學院教授蔡轉介紹,1928年自己出生的時候革命正處于低潮,父親給其取名“轉轉”,就是因為父親對革命成功懷有堅定的信念。父親在短暫而光輝的一生中,為生活在黑暗中的中國人民尋找解放的理論,播下中國革命的火種,點燃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火焰,實現了他“匡復有吾在,與人撐巨艱”的人生理想和社會諾言。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會長、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中央黨史研究室原主任歐陽淞來信表示,近代以來,舊中國國難當頭、民不聊生,有志之士前仆后繼、接力探尋,但真正能把握歷史發展方向,找到適合國情的強國富民道路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人。而找到這條道路又能堅持下去并引領前行的人,更只有少數富有深刻洞察力、富有崇高理想、富有愛國愛民情懷的先驅。蔡和森正是這些革命先驅的代表,他的革命精神和豐功偉績必將永垂青史之上。
孫金龍表示,蔡和森同志的一生,是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的一生,是為宣傳和捍衛真理而英勇奮斗的一生。他的革命業績和崇高精神就像一座豐碑,永遠聳立在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心坎里。蔡和森同志是湖南這塊紅色土地上孕育和成長起來的一代英杰,湖南人民永遠熱愛和懷念他。
孫金龍指出,紀念蔡和森同志,就要學習和弘揚他忠于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懈奮斗;紀念蔡和森同志,就要學習和弘揚他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崇高品質。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特別是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著力解決好湖南的問題、辦好湖南的事情。紀念蔡和森同志,就是要學習弘揚他天下為公,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紀念蔡和森同志,就是要學習弘揚他為黨的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獻身精神。始終以高昂的熱情和旺盛的干勁投入工作,面對困難不退縮,面對矛盾不回避,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勇于擔當、攻堅克難,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作者:劉玉先 劉怡斌 王威群
延伸閱讀:人民日報:紀念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蔡和森同志
今年3月30日是蔡和森同志120周年誕辰。蔡和森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他在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中,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建立了卓著功勛。毛澤東同志稱贊他:“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蔡和森同志的不朽業績、革命精神和崇高風范,像一座豐碑永遠聳立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英勇奮斗的歷史上,永遠銘刻在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心坎里。
一、蔡和森同志站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最前沿,獻身救國救民偉大事業,是革命斗爭的堅強領導者和忠誠實踐者
蔡和森同志1895年3月生于上海,4歲隨母親回到家鄉湖南湘鄉縣(今雙峰縣)。當時中國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之下,社會動蕩,人民困苦,政治黑暗。青少年時期,蔡和森同志就樹立了“匡時救民”的遠大抱負,立志改造中國。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他與毛澤東同志結為志同道合的摯友,成為湖南先進青年的表率。
1918年,蔡和森與毛澤東等同志在長沙共同發起組織了新民學會,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之后,蔡和森同志在留法期間提出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新民學會的活動方針,得到廣泛贊同,產生很大影響。1919年,北京爆發五四愛國運動,在北京籌備旅法勤工儉學的蔡和森同志組織在京的湖南學生,投入了這場反帝反封建運動。
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和五四運動推動下,留法勤工儉學形成高潮。1920年初,蔡和森同志懷著對革命理想的熱烈追求,遠渡重洋赴法勤工儉學。他在法國感受著異國文明的沖擊和思想潮流的激蕩,“猛看猛譯”馬克思主義著作,翻譯《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及各國工人運動,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參與領導勤工儉學學生的正義斗爭,與周恩來、趙世炎等一起籌組中國共產黨旅歐早期組織,成為法國支部的創始人之一。他與陳獨秀和毛澤東同志通信探討建立共產黨的問題,對黨的性質、指導思想等問題提出了正確的主張,成為提出“中國共產黨”名稱的第一人。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黨正式成立。蔡和森同志雖未參加成立大會,但他對于黨的創建,在思想上、組織上尤其是在建黨理論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1921年11月,蔡和森同志回國,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留在中央,主要從事黨的理論宣傳工作。在黨的二大上,他參與起草大會宣言,并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會后,他根據中央決定,籌備創辦黨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報。《向導》創刊后公開發行,成為當時具有輿論指導地位的黨中央機關報。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向導》周報聯合當時的革命報紙,“共同宣傳了反帝國主義的主張……在中國軍隊中灌輸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改造了中國的軍隊。在千百萬農民群眾中,提出了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的口號,掀起了偉大的農民革命斗爭。”《向導》成為黑沉沉中國的“一線曙光”,成為四億中國同胞思想心靈上的“向導”。
1922年黨的西湖會議和1923年黨的三大,著重討論了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的問題。蔡和森同志參加了這兩次會議。在黨的三大上,他強調在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中應保持黨在政治上組織上的獨立性。他撰寫文章揭露國民黨右派的反動性和中派的動搖性,提醒共產黨人要保持革命的警惕性。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中,蔡和森同志英勇地站在革命斗爭的最前沿。1925年5月他參與領導了五卅運動,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策略主張,指導了運動發展,充分展現了他領導群眾斗爭的卓越才能。蔡和森同志說過,只有書本上學習馬列主義不行,還要有實際行動,在革命斗爭中更能學到馬列主義真理。1925年冬,蔡和森同志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六次擴大會議,會后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一面深入學習馬列主義理論,一面認真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
在大革命危機關頭,蔡和森同志堅決主張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在1927年黨的五大上,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后又兼任中央秘書長。面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的危機局勢,他極力主張武裝工農,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七一五政變之后,他連寫七封信給中央常委,提議中央“重新號召土地革命”,決定新的方針。在八七會議上,他批評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并力薦毛澤東同志進中央政治局,提議舉行秋收暴動。會后,他參與組建和領導北方局的工作,為北方黨組織的恢復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1928年,在黨的六大上,他發言總結了黨領導大革命及土地革命初期的經驗教訓,探討了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并再次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此后,他曾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回國后又被派往廣東,擔任中共兩廣省委書記。
1931年,蔡和森同志赴香港指導廣東革命工作,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堅貞不屈,頑強斗爭,直至英勇就義。“匡復有吾在,與人撐巨艱。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他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實踐了當年立下的豪邁誓言,為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蔡和森同志致力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是建黨初期杰出的理論家
蔡和森同志是公認的黨的早期著名理論家。他長于論辯,精于寫作,善于把革命理論運用于具體實踐,善于結合實際進行理論概括和理論創新,留下了許多閃爍著思想光芒和時代印記的不朽篇章。
蔡和森同志始終重視黨的理論工作。他說:“真正的革命黨,如無革命的理論是不行的,故一個革命黨不僅要有好的組織、好的政策,尤其要有革命的理論來把思想統一,然后才能領導革命到正確之路。”他認為黨的理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須“經過很長期的奮斗才能形成”。而建立中國共產黨自己的理論,必須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1923年,蔡和森同志在上海大學講授社會進化史,就“在傳播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以及使之民族化、通俗化方面作了最早的嘗試”。
蔡和森同志明確主張要建立中國共產黨,并系統闡明了有關建黨的理論。1920年,他在法國給陳獨秀和毛澤東同志的信中提出,要改造中國社會,必須“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這個黨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這個黨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對于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要進行“排斥批評,不留余地”;這個黨必須采取階級戰爭的方法,推翻反動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建設新的社會;這個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成為群眾運動的領導者;這個黨必須是高度集中的組織,有鐵的紀律,是一個團結的黨。對于蔡和森同志的這些主張,毛澤東同志表示“見地極當,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歷史證明,蔡和森同志這些具有遠見卓識的建黨思想,符合中國革命的實際,對國內早期共產主義者的建黨活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蔡和森同志對于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革命性質問題進行了大量有益探索。1922年5月,他在《中國勞動運動應取的方針》一文中明確指出,中國社會政治是“半封建的武人政治”。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對中國當時的政權作出“半封建”性質的評價。黨的二大以后,他繼續對中國社會性質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宣傳。1926年,他在莫斯科所作的《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提綱)》中,明確使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來描述中國社會的性質,還對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各階級狀況進行了初步分析。這些工作,在黨的歷史上是開創性的。1927年大革命失敗前后,中國革命面臨著嚴重危機,判明中國革命性質及發展方向成為挽救革命的關鍵問題。蔡和森同志寫下《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其前途》等文章,批評了困擾人們思想的“二次革命論”“一次革命論”等錯誤觀點,明確指出:中國革命的性質仍是“資產階級民權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這個革命的領導者不是資產階級,而是無產階級。中國革命有社會主義前途,只有大力發展工農力量,堅持和發展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鞏固在民眾政權中的地位,才能保證革命的勝利發展。蔡和森同志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問題的理論探索,當時在全黨是極富先見的,對我們黨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蔡和森同志對于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進行了可貴探索。20世紀前期,中國各界有識之士都在探討改造中國社會的良方。蔡和森同志對于當時的各種主義也在進行綜合審視,明確認識到社會主義才是“改造現世界對癥之方,中國也不能外此”。他明確而堅決地表示,“中國必須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大革命失敗后,他繼續對中國革命道路問題進行不懈探索。他認識到中國革命的不平衡性,認識到農民的偉大力量,指出:中國革命要獲得發展,“第一當注重的是農運問題;農運是整個革命根本問題”。他對土地革命初期的農民運動進行分析,認為游擊斗爭是農民運動的主要方式,農民游擊斗爭的前途是“建立紅軍”,并且有“得到割據局面”的可能性。蔡和森同志進行的這些理論探索對于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蔡和森同志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中國共產黨早期歷史,是黨史研究的重要開創者
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總結黨的歷史、研究黨的歷史,對于推動黨的事業具有重要作用。蔡和森同志作為黨的二屆至六屆的中央委員,五屆、六屆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是黨的早期歷史的參與者和創造者,更是黨的早期歷史的記錄者和研究者。他完成了中共黨史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提綱)》和第一部專門史《黨的機會主義史》,以及《論陳獨秀主義》等著作。他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中國共產黨歷史,奠定了中共黨史學的學科基礎。
蔡和森同志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深刻揭示了研究中共黨史的重要意義。他明確指出:只有“明白我黨的歷史”,才能“知道中國革命及我黨要如何發展及其發展的道路如何”;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1926年只有5年時間,但是這5年中,已經能“領導中國無產階級由經濟的爭斗走到政治的爭斗,由日常生活的爭斗,又走到一般的爭斗”,已經超過了俄國以及歐洲工人政黨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歷史中所做的工作,所以黨的歷史“值得我們研究”;中國共產黨作為忠實的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只有“親切的深刻的知道黨的歷史”,才能“明白自己的責任”。他從黨肩負的歷史使命、黨史研究及黨員教育等方面,強調了學習研究黨史的重要意義在于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擔當起黨應負的責任,指導革命斗爭的進行。
蔡和森同志明確指出了中共黨史研究的方法和原則,指明了研究中共黨史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他指出,研究中共黨史要用歷史的方法,就是要把中共黨史放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作為一定條件下的歷史過程來研究。他在黨史著作中第一次區分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兩個階段,即五四以前的舊的階段和五四以后的新階段的革命運動。在說明中國為什么會產生中國共產黨這個基本問題時,他從中國產業的發展、自然的罷工運動、五四運動與上海的罷工、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與先進分子的形成、黨的形成及其初步的工作等5個方面,從政治、經濟、社會、階級及國際等方面分析了黨產生的具體背景,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他以大量篇幅肯定黨成立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同時也指出黨的工作所存在的種種不足,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原則。
蔡和森同志對中國共產黨從創立到大革命失敗后的這段歷史進行了研究,對這段歷史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初步總結。他的研究范圍涵蓋了黨的創建、黨的代表大會以及黨領導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婦女運動、青年運動等方面的情況。他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從黨的建設方面總結了黨從創建到1927年這段時間的教訓,指出實行和堅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義。他指出,黨的建設面臨的任務是把黨改造成“偉大的健全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大政黨”,把黨的指導機關改造成“由群眾選舉,由群眾監督,相當的能受群眾正確的影響”的機關。
蔡和森同志開創了黨史研究為黨的建設和黨領導的革命事業服務的先例和傳統。他在中共黨史研究方面的理論建樹和成就,不僅閃耀著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芒,而且起到了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教訓、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增強黨的戰斗力的作用。
四、蔡和森同志全身心投入黨的事業,赤膽忠心,勇往直前,具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尚品德和崇高風范
蔡和森同志投身革命以后,就把全部精力和熱忱奉獻給了黨的事業。他自小生活艱辛,并患有哮喘病,參加革命后,長期處于艱苦的工作和緊張的斗爭環境中,經常陷于貧病交加之中,但他任勞任怨,不知疲倦地工作,通宵達旦地寫作。工作累了,寫作倦了,就直接橫倒在床上休息一下,然后繼續寫作、繼續工作。他的著作就是這樣嘔心瀝血地拼出來的。
蔡和森同志的親人們,在他的影響下,一個個滿腔熱忱、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黨的事業中。哥哥蔡林蒸同志在省港大罷工中壯烈捐軀。妻子向警予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中央委員,黨中央婦女部第一任部長,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之一。妹妹蔡暢同志和他一起赴法國勤工儉學,日后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中屢建功勛,成為婦女界領袖。他的母親葛健豪當時年過半百,也跟隨兒女們赴法國學習,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
蔡和森同志時刻以黨的事業大局為重,當革命遇到挫折,個人受到排擠,甚至在受到錯誤處分被撤銷領導職務時,他也沒有任何怨言,依然赤膽忠誠,忘我工作。他嚴守黨的紀律,堅決服從黨組織的安排。1931年,他從莫斯科回國后,曾提出去中央蘇區工作的申請,但還是無條件服從了組織上派他去香港就任兩廣省委書記的決定。當時,廣東黨組織遭到破壞,香港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曾有人勸他不要去香港,他說:“干革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能只考慮個人的安危。”蔡和森同志一到香港,就引起國民黨特務的注意。在他冒著危險出席香港海員的一次重要會議時,不幸被捕。
蔡和森同志被敵人從香港引渡到廣州關押。在獄中,他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信念堅定、壯志凌云。盡管受盡嚴刑拷打,但依然從容鎮定地與敵人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敵人百般折磨其肉體,摧殘其筋骨,但其革命意志卻愈加堅定。他鼓勵獄中的同志堅持斗爭,相信最后勝利一定屬于我們。蔡和森同志的壯烈犧牲,充分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鋼鐵意志和堅貞的革命氣節。他用自己年僅36歲的寶貴青春,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壯麗篇章。
蔡和森同志的一生,是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的一生,是為傳播和捍衛真理而英勇奮斗的一生。他以共產主義者的偉大理想、馬克思主義者的真知灼見和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英雄氣概,照亮大地,照亮星空。鄧小平同志曾說:“蔡和森同志是我黨早期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他對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中國人民永遠記著他。”蔡和森同志用一生的革命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對革命事業的勇敢擔當和犧牲精神。今天,我們紀念蔡和森同志,就是要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范,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扎實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