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衛組織首份全球抗生素耐藥報告顯示全世界面臨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
新報告提供了迄今關于抗生素耐藥的最全面情況,數據來自114個國家,顯示所有地區都發現存在抗生素耐藥
新聞稿
2014年4月30日 | 日內瓦 - 世衛組織一份新的報告首次審視了全球的抗菌素耐藥情況,包括抗生素耐藥性,表明這種嚴重威脅不再是未來的一種預測,目前正在世界上所有地區發生,有潛力影響每個人,無論其年齡或國籍。當細菌發生變異,使抗生素對需要用這種藥物治療感染的人們不再有效,就稱之為抗生素耐藥,現在已對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
“如果沒有眾多利益攸關方的緊急協調行動,世界就會邁向后抗生素時代,多年來可治療的常見感染和輕微傷痛可再一次置人于死地”,世衛組織衛生安全事務助理總干事Keiji Fukuda博士說。“有效的抗生素一直是使我們能夠延長壽命、更健康地生活和受益于現代醫學的支柱之一。除非我們采取顯著行動加強努力預防感染并改變我們生產、發放和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否則世界將失去越來越多的全球公共衛生產品,其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報告的主要調查結果
該報告題為《抗菌素耐藥:全球監測報告》,其中注意到多種不同的傳染因子正在產生耐藥性,但報告側重于造成血液感染(敗血癥)、腹瀉、肺炎、尿道感染和淋病等常見嚴重疾病的七種不同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調查結果值得高度關注,其中記載了全世界所有地區抗生素耐藥的情況,尤其針對作為“最后手段”的抗生素。
報告的主要調查結果包括:
對常見的腸道細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威脅生命的感染,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最后的治療手段。對這種抗生素的耐藥性已傳播到全世界所有地區。肺炎克雷伯菌是醫院內發生感染的一個重大病因,感染包括肺炎、血液感染、新生兒和重癥監護室患者感染等。在有些國家,鑒于耐藥性,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對半數以上接受治療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無效。
氟喹諾酮類藥物是最廣泛用于治療大腸桿菌引起的尿道感染的抗菌藥物之一,但對這種藥物的耐藥性非常廣泛。這種藥物最初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采用時,耐藥性幾乎為零。今天,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國家中,這種治療現在對半數以上的患者無效。
作為淋病最后治療手段的第三代頭孢菌素,在奧地利、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挪威、南非、斯洛文尼亞、瑞典和英國已確認治療失敗。但是,世界各地每天有超過100萬人感染淋病。
抗生素耐藥延長了患病期并加大了死亡的危險。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與非耐藥性感染患者相比,死亡的可能性估計要高64%。耐藥性還加大了衛生保健的成本,因為住院時間較長并需要更多的重癥監護。
應對耐藥性的全球努力
報告顯示,在應對抗生素耐藥的重要工具方面,例如跟蹤和監測問題的基本系統,許多國家存在差距或者不具備這些工具。有些國家已采取重要步驟處理問題,但每個國家和個人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其它重要行動包括首先預防發生感染,即通過改善衛生,獲取干凈的水,在衛生保健設施控制感染,以及接種疫苗,減少對抗生素的需要。世衛組織還呼吁重視研制新診斷試劑、抗生素及其它工具的必要性,使衛生保健專業人員領先于正在出現的耐藥性。
這份報告正在發動由世衛組織領導的應對耐藥性的全球努力。這將涉及制定工具和標準以及改進全世界的協作,跟蹤耐藥性,衡量其健康和經濟影響,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如何應對耐藥性
通過以下方面,人們可幫助應對耐藥性:
只有當醫生開出處方時才使用抗生素;
即使感覺有所好轉,也要服完處方的所有藥物;
決不與其他人分享抗生素或使用以前剩下的處方藥。
通過以下方面,衛生工作者和藥劑師可幫助應對耐藥性:
加強預防和控制感染;
只有當確實需要時才開出處方和發放抗生素;
處方和分發的抗生素必須適用于治療的疾病。
通過以下方面,決策者可幫助應對耐藥性:
加強對耐藥性的跟蹤和實驗室能力;
管制和促進藥物的適當使用。
通過以下方面,決策者和制藥業可幫助應對耐藥性:
推動創新以及新工具的研究和開發;
促進所有利益攸關方之間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本報告還包括關于治療艾滋病毒、瘧疾、結核病和流感等其它感染的藥物耐藥性信息,提供了迄今關于耐藥性的最全面情況,包括來自114個國家的數據。
欲獲得更多信息,請聯系:
日內瓦世衛組織
通信聯絡官
Glenn Thomas
電話:+41 22 791 39 83
手機:+41 79 509 06 7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按世衛組織區域分列的報告要點
世衛組織非洲區域
利用從數量有限的國家中收集的數據,報告顯示世衛組織非洲區域在跟蹤抗生素耐藥性方面存在重大差距。雖然不能使用現有數據確切地評估問題的嚴重程度,但現有的數據令人擔憂。據報告,在醫院和社區傳播的多種細菌具有顯著的耐藥性。其中包括大腸桿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兩種常用的重要抗菌藥物)的顯著耐藥性。據報告,在該區域的有些地方,多達80%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藥性(MRSA),也就是說,使用標準抗生素進行治療無效。
世衛組織美洲區域
泛美衛生組織,即世衛組織美洲區域辦事處,在該區域的21個國家中協調收集來自醫院和實驗室的抗生素耐藥數據。結果顯示大腸桿菌在美洲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兩種常用的重要抗菌藥物)的耐藥程度很高。肺炎克雷伯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性也很強并廣泛存在。據報告,在有些地方,多達90%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藥性(MRSA),也就是說,使用標準抗生素進行治療無效。
世衛組織東地中海區域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世衛組織東地中海區域廣泛存在抗生素耐藥。尤其是,大腸桿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兩種常用的重要抗菌藥物)的耐藥程度很高。肺炎克雷伯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性也很強并廣泛存在。據報告,在該區域有些地方,半數以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藥性(MRSA),也就是說,使用標準抗生素進行治療無效。報告顯示該區域在跟蹤抗生素耐藥性方面存在重大差距。世衛組織東地中海區域辦事處確認了控制耐藥性的戰略行動,并正在支持各國制定全面的國家政策、戰略和計劃。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
報告顯示,在整個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肺炎克雷伯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程度很高。據報告,在有些地方,多達60%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藥性(MRSA),也就是說,使用標準抗生素進行治療無效。報告發現,雖然多數歐盟國家具有用于跟蹤抗生素耐藥性的完備國家和國際系統,但該區域其它地方的國家迫切需要加強或建立此類系統。通過新設立的中亞和東歐抗菌素耐藥性監測網絡(CAESAR),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及其伙伴正在支持這些國家。該網絡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國家系統網絡,在世衛組織歐洲區域的所有國家中監測抗生素耐藥性,開展標準化的數據收集,使信息能夠進行對比。
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
現有數據顯示,抗生素耐藥性在具有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問題。報告的結果表明,大腸桿菌在該區域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兩種常用的重要抗菌藥物)的耐藥程度很高。肺炎克雷伯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性也很強并廣泛存在。據報告,在該區域有些地方,超過四分之一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藥性(MRSA),也就是說,使用標準抗生素進行治療無效。在2011年,該區域各國衛生部長通過齋浦爾宣言明確表示致力于應對耐藥性。此后,越來越明確地認識到需要適當跟蹤耐藥性,而且所有國家已同意為區域的數據庫提供信息。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主任Poonam Khetrapal Singh博士把耐藥性確定為世衛組織在該區域工作的一個重點領域。
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
在19世紀80年代確立了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國家之間關于跟蹤抗生素耐藥性的合作,但在2000年代初期出現一系列突發事件之后遭受到挫折。然而,該區域的許多國家具有長期建立的國家耐藥性跟蹤系統。最近,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采取步驟重振區域合作。報告顯示,大腸桿菌在該區域對氟喹諾酮類藥物(一種常用的重要抗菌藥物)的耐藥程度很高。肺炎克雷伯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性也很廣泛。據報告,在該區域有些地方,多達80%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藥性(MRSA),也就是說,使用標準抗生素進行治療無效。
(鏈接: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4/amr-report/zh/)
報告英文版下載地址: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12642/1/9789241564748_eng.pdf?ua=1
附:世衛組織稱抗生素危機猛于艾滋 要防止濫用
社會熱點39健康網2014-05-04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抗生素,也就是消炎藥,現在是居家旅行人人必備,但很多人為了方便、為了不耽誤正常的工作生活,有點小病小災的都會選擇消炎藥,既方便見效又快,但對如何正確使用它,卻往往并不了解。這樣的使用其實是抗生素的濫用,嚴重就會導致耐藥性隨之而來。簡單點兒來說,就是身體的某種細菌再也不怕某種藥物了。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全球首份抗生素耐藥性的監測報告,稱抗生素危機將比上世紀80年代的艾滋病疫情更加嚴重,那么,這樣的結論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卻如其實?
五一小長假,許多出門旅行的人都會準備下一個小小的醫藥包,里面的消炎藥應該算是標配。正準備帶著兒子去外婆家的楊小姐,就在臨出門前,最后一次檢查了隨身的藥物。
楊小姐:頭孢類對我們來說已經沒有用了,原來是在醫院他們過度用藥了,所以頭孢類的不管多大劑量,對他都是沒用了的。
耐藥,簡單的說就是細菌再也不怕某種藥物。與楊小姐的兒子類似的耐藥現象大規模出現,讓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布警告稱,“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時代,抗生素危機將比20世紀80年代的艾滋病疫情更嚴重、緊迫。如此驚悚的論斷,是真的嗎?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表示:
曾光:我覺得這個比喻是有道理的,不是言過其實。因為艾滋病還是有高危人群呢,但是抗生素對的面很大。小孩、還有老人,或者長期慢性病的人,產生了抗藥性還是比較危險的,嚴重感染會危及生命。
世衛組織在報告中稱,一些發現較早的泌尿系統抗生素,已經在一些國家對半數以上患者無效。如果您對抗生素失效還沒有切實體會,不回憶一下,那個特別疼的青霉素皮試針,你有多久沒打過了?
曾光:青霉素原來就用幾十個單位,后來產生抗藥以后,幾百個幾千個上百萬單位的用,效果還沒原來我用幾十個,幾百個單位的時候好。
而青霉素,就是人類與抗生素故事的開始,它的遭遇,也正如抗生素命運的縮影。一些人總認為,新藥研發層出不窮,一種藥出現抗藥,換一種就是了。但事實上,抗生素的新藥研發已經步履維艱。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肖永紅:好研發的藥已經早早被發現了,剩下的研究發現本來就困難。而且一種新藥出來了,很快就產生耐藥性,就沒有市場,可能導致企業很大的投資根本收不回來。所以導致很多大型企業,紛紛都離開了研發抗生素的領域。
抗生素帶來的危機已經引起人們的警覺,但地壇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醫師陳志海也提醒,在與死神競賽的時候,正確使用抗生素依舊如利劍在手,“談抗色變”沒有必要,重點仍是防止濫用。
陳志海:為什么我們臨床醫生,在血液科,在感染科,在ICU大量抗生素的聯合使用是一個沒有辦法的事情,那是救命的事,把人就過來再說。我們現在主要還是要解決濫用的問題。
據統計,我國人均使用抗生素的劑量,高達美國人均量的十多倍,是當之無愧的抗生素第一大國,同樣也是抗生素的生產大國。在我國,治理抗生素濫用的大幕也早已拉開。
2011年的世界衛生日主題是“抵御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而我國的專項治理行動也已開展多年,但是貌似收到的成效卻并不顯著。我們呼吁相關部門出臺更加嚴格的管理措施和落到實處的監督,不要等到“無藥可用”的時候再追悔莫及。
(鏈接:http://health.qq.com/a/20140504/017178.ht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