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困苦成就了杜甫的現實主義作品
文 | 朱永嘉
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終年59歲。他經歷了天寶十四載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期,親歷了安史之亂帶來的苦難。盡管他有過雄心壯志,但是現實生活的苦難,社會的動蕩不定,迫使他走向現實主義創作的道路。天寶十載杜甫剛好40歲,一直到他47歲,這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他的大部分詩文創作便產生于這個歷史階段,這也是他詩歌創作最輝煌的時期,反映了那一時期社會和個人生活的艱難困苦,艱苦生活磨練了杜甫的意志,也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客觀社會歷史條件,奠定了他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詩圣”地位。杜甫47歲那一年的年底,他到了成都,過了一段相對安定的生活,這前后有十年左右。之后他又被迫離開成都漂泊,到770年在湘江的一艘船上逝世。
在杜甫的詩歌創作中,可以知道是社會形勢和艱苦生活逼迫他走上現實主義創作的道路,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光耀千古的不朽詩歌,在文學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杜甫與李白不同,李白生活于開元盛世,這是他文學創作的歷史背景。杜甫則主要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階段,經歷了悲慘的戰亂年代,他的詩歌不可能脫離苦難的現實生活,詩歌創作離不開作者生活的環境,社會環境決定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從而塑造了詩人的文學創作,什么樣的時代便有什么樣的作品,這大概也是文學作品發展的客觀規律吧。
現存杜詩最早的一首,是杜甫作于開元二十四年的《望岳》,那一年他還是意氣風發的青年,該詩反映了他早年高超的詩歌創作水平,今錄《望岳》全詩于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里岱宗是指泰山,泰山的地理位置,其南為魯,其北為齊,遠望則是青天未了,自然的造化顯得那么神奇。泰山背日的一面為陰,向日的一面為陽,遙望泰山,其背日的一面顯得昏暗,向日的一面則非常明亮。山中層出不窮的云氣激蕩著作者的胸懷,到晚上看到飛鳥歸巢的景色,說明作者到薄暮時分仍未離去,一直在觀賞泰山美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作者的志向,要敢于凌駕于峰頂,周圍的其他山峰便顯得渺小了。這反映出杜甫的遠大胸懷,要似泰山那樣高大,要敢于攀登高峰、超越前賢。這是《望岳》的全詩宗旨。從杜甫二十四歲所作《望岳》可以看到他當時意氣風發的神采,希望自己能有所作為,如同登上泰山一般登臨人生頂峰,敢于“一覽眾山小”。那時的杜甫不畏艱險,敢于攀登絕頂,俯視前人的成就,這是有所作為者必須具備的氣質和勇氣。
杜甫的作品有一個特點,不是一味歌頌太平,而是敢于直面社會生活的各種陰暗面。天寶十載,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伐南詔時大敗,楊國忠掩其敗狀,繼續增兵。當時民眾因男方多瘴癘,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枷送指揮軍所,于是百姓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一片。杜甫作《兵車行》,生動刻畫了當時凄涼悲哀之狀,該詩通俗直白,只要知道一些當時的社會背景,便能理解這首詩的深遠社會歷史意義。今錄《兵車行》全詩于下: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兵車行》是杜詩中最鮮明地揭露唐玄宗長期以來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全詩寓情于敘事之中。
杜甫另一首著名的作品是《悲陳陶》,陳陶為地名,位于長安西北。唐肅宗至德元載(公元756年),唐軍與安史之亂的叛軍作戰打了一個大敗仗,唐軍四、五萬人全軍覆沒,來自西北十郡的子弟兵血染陳陶戰場。當時杜甫被困在長安,親聞這次戰役之慘烈,他寫了《悲陳陶》,紀念這次戰役中死去的唐軍將士。今錄其詩于下: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孟冬,指至德元載十月,唐肅宗從西北調遣十郡的良家子弟,希望收復長安。唐軍與叛軍在陳陶作戰,結果唐軍慘敗。杜甫寫了叛軍得意忘形的樣子,詩文的前面二句,描寫陳陶戰役的慘烈戰況。后面二句講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安史叛軍勝利后得意忘形的樣子,另一方面雖然官軍在陳陶打了敗仗,但長安的百姓仍然渴望官軍能早日收復長安,趕走叛軍,詩句反映了長安人民對這次唐軍慘敗的悲痛心情。
唐肅宗至德元載(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軍占領了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自己前去投奔肅宗,但在途中又被叛軍俘獲,押回長安。至德二載的三月,杜甫寫下《春望》一詩,表達他那時內心的期望和對家人的思念。今錄《春望》一詩于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那年杜甫只有45歲,但已顯出一副衰老的樣子。全詩描寫當時叛軍占領長安后都城衰敗的景象,他在詩中敘述自己對家人的思念和對自己未老先衰的悲哀。開篇描寫自己見到的長安情況,山河依舊,但是都城之中草木茂盛,一片破敗和悲涼。他心中悲哀,花朵上的露水看去如同淚珠,想到自己與家人分別,連聽到鳥兒鳴叫之聲也感到心驚。戰亂的三個月,收到家書比萬金還要珍貴。自己的頭發又白又稀疏,插一根發簪也很困難。全詩有國、有家,還有對個人心情的描寫,前二句敘述對國家喪亂感到沉痛悲哀的心情,后二句先寫對家人的思念,后寫個人的衰老,人的衰老往往與他所處的環境和心情息息相關。
杜甫的代表作是三吏三別,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和《潼關吏》,三別是《新婚別》《垂老別》和《無家別》,盡情訴說了那時人民生活的苦難,既有從吏之視角的描寫,也有從民間的視角訴說生活的苦難。今分別加以解讀。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縣名,在洛陽西側,當時杜甫魯國新安縣,正碰上新安縣在點名征兵,只聽到喧呼點兵的聲音。新安是一個小縣,已經沒有成年壯丁了。唐制男女十六歲為中,二十一歲成丁,此前朝廷在新安征兵與叛軍作戰,死傷慘重,已經沒有丁男了,故言縣小更無丁。唐代地方府下設縣,詩中稱“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即選十六歲的中男充丁。中男矮小,怎么能靠他們來守衛京城呢?中男長得壯實的有母親送行,瘦小的則無親戚可以依靠,默默無語。白水是新安的河流,傍晚時分河水向東流去,好似青山哭泣的聲音。他勸說那些入伍的中丁們不要哭泣,如果把眼淚哭干了,只能徒然損傷自己的身體,天地不會因此而動情。相州,今河南安陽,那一年唐軍攻取相州,希望能夠在相州平定安史叛軍,結果由于指揮不統一,反而為叛軍所敗,軍隊潰散,把相州之敗說成是“豈意賊難料”,為肅宗指揮不當推卸責任。由各節度使調集的軍隊各自回到自己的駐地,在舊營壘附近獲取糧食供應,一部分軍隊仍舊回到京城駐防,所以即將出行的士兵不必過于悲哀,勞役并不重,也會得到軍中將領的愛護。這是作者對被迫充軍的士兵進行安慰的話。杜甫一方面揭露當時征兵的殘酷,又為唐肅宗指揮失誤造成相州之敗推諉過錯。實際上反映了作者揭露社會矛盾時的兩難處境,不得不把尖銳的社會矛盾收一收,為自己留下說話的余地,作品才能保留和流傳。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新安吏》是從縣域的視角反映唐王朝征兵給百姓帶來的苦難,《石壕吏》則是作者從一個村子的視角描寫官吏抓捕壯丁之事,顯示人民遭受的苦難。那天晚上作者投宿于石壕村,親眼看到官吏捉人的凄慘情景。當時家中的老翁趕緊逾墻逃走,由老婦出門應對,官吏因發怒而大聲呼喝,老婦人哭訴說自己有三個兒子在鄴城戍守,最近收到一個兒子的家書,另外兩個兒子已經戰死。家中沒有丁口可以服役,只留下一個還在吃奶的孫子,因為要撫養孩子,所以孩子的母親還沒有離家出走,但她出入沒有一條完整的衣裙可以遮身。我老太婆雖然已經衰老無力,但還可以連夜跟你前去河陽服役,來得及為士兵燒明天的早飯。作者第二天上路,只能與老翁一個人告別。從村子中一戶人家的視角,反映戰亂給每家每戶帶來的苦難,兒子戰死,最后只能讓老婦人到前線服役的凄慘情景。《石壕吏》比《新安吏》更加直白,令人感到悲傷,更加深入地揭示百姓的悲慘境遇。社會現實總是如此,深入到底層,才能真正看到社會生活的矛盾和問題。
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杜甫講潼關的問題有一個歷史背景,他路過潼關是在肅宗乾元二年春,當時唐軍在相州(今河南安陽)戰敗以后,叛軍乘勢占領洛陽,接下來安史叛軍必然會再次西攻長安,而潼關是防守長安的要塞,那么潼關能不能守得住呢?作者是帶著疑問來思考這個問題的。他經過潼關的時候,看到士卒正忙碌地修筑城墻,大城比鐵還堅固,小城遠望有萬丈那么高。他詢問修筑城墻的官吏,修筑潼關是為了防御安史叛軍嗎?潼關吏要他下馬觀看,為他指點潼關山勢險峻的狀況,一路都是守城的戰格,綿延的城墻連飛鳥也不能越過,如果叛軍西來,只要守住潼關,長安就安然無憂。在這樣險要的地方,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哀哉桃林戰”四句,講的是唐玄宗時潼關失守的教訓,那時潼關守將是哥舒翰,他堅持守關,但楊國忠逼著哥舒翰出關與叛軍戰于桃林,結果為叛軍所敗,導致潼關失守,安史叛軍攻破潼關后占領了長安。所以杜甫叮囑守關的將吏這次不要重蹈哥舒翰的覆轍。“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是全詩的主旨,其實問題不在哥舒翰身上,而是楊國忠昏庸無知,盲目逼迫哥舒翰出關應戰,最終唐軍慘敗,潼關失守后長安陷落。作者苦心告誡后來者不要學哥舒翰,堅守潼關才是上策。實際上從安史之亂爆發到長安陷落完全都是由于唐玄宗晚年的昏庸造成的。
與三吏相對應的是三別,即《新婚別》《垂老別》與《無家別》,三別是從普通百姓的視角來敘述當時民眾的苦難生活,語言更加通俗易懂。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杜甫在《新婚別》描寫了一位新婚少婦面對丈夫被迫去赴兵役的復雜心態。全詩分三個層次,層層遞進。詩文開頭敘述女主人公前一天晚上剛剛新婚,第二天早晨丈夫便要出征到前線服役,等于把她棄置路旁。二人同房,床鋪尚未暖熱,丈夫就要出征,未免太匆忙了。這幾句主要是訴說女主人公不幸的命運。
詩文接著講丈夫到河陽去守邊,雖然服役的地點并不太遠,但自己在家中的身份還沒有明確,何以拜見公婆呢?想起當年父母撫養自己長大,只是把自己藏在家里。待女兒出嫁,也可以管管家務。如今夫君前往死地服役,心中極其沉痛悲傷。從心里發誓愿意隨君一起從軍,但形勢并不允許如此,因為女人到了軍中,會引起各種問題,影響軍隊的士氣。回過頭來她勸慰丈夫,只能埋怨自己出身于貧窮之家,用了很久時間才置備好嫁衣。如今在夫君面前脫下新婚的衣裳,洗去臉上的紅妝,仰望天上飛翔的鳥兒,無論大小都成雙作對,然而人間的生活為何那么錯迕。盡管如此,我會永遠等待夫君的歸來。這是新婚少婦對丈夫即將出征時內心的真誠告白,襯托出普通民眾在戰亂時期的悲慘遭遇。
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此詩描寫老人被征入伍,與妻子告別時的情景。二人都清楚此去是死別,再沒有相見的機會了。子孫全都已經犧牲在戰場,現在輪到老人到前線了。他丟棄拐杖出門,同時被征發的人為他的遭遇感到辛酸,感嘆老人的命太苦了。慶幸的是牙齒還沒有脫落,只是身體已經非常衰弱了。既然穿上軍服,便長揖辭別上官。他的妻子哭著躺在路邊,已經是年末寒冬時節,可憐衣服還很單薄。知道這次分別是最后一次見面,怎么不憐惜妻子的饑寒。這次離去再不能歸來,還聽到妻子勸說努力加餐。這是夫妻雙方面臨生離死別時的相互安慰。這次出征的地點在河陽,土門關的防線還是很兼顧的,敵人想在杏園這個地方通過沒有那么容易。與上次鄴城的潰敗有所不同,此去縱然一死,還早得很呢。這是老人振作精神寬慰妻子的話語。人生難免悲歡離合,無論盛衰都是如此。如今回憶少壯時的日子,忍不住大聲長嘆,到處都在征兵入伍準備作戰,各地烽火燒遍,戰爭造成大量集尸埋在地里,使草木變得腥膻,死者流的血使得河流和平原都變成了紅色。現在哪里還有平安歡樂的地方,面對征召我們怎敢徘徊不前呢?老人離開自己所居的茅屋,心中的悲傷如同天崩地裂肝腸寸斷。當時青壯年士兵傷亡太多,連老人也被迫入伍到前線作戰,戰爭之殘酷、普通百姓命運之悲慘可見一斑。
無家別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
但對狐與貍,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詩中的主人公在天寶以后回到家鄉,看到自己的家鄉已經面目全非,一片荒涼的景象。撫今憶昔,天寶以前家鄉有百余家人家,安史之亂以后人們各奔東西,園廬荒蕪,雜草叢生。活著的人沒有一點消息,死去的都變成了塵土。自己因為打了敗仗,回到家鄉尋找歸宿。家鄉到處是一片空巷,日色無光,給人蕭條衰敗的凄慘景象。只看到狐與貍發怒般豎起毛對我啼叫,四鄰看不到任何故人,活著的只有一二個年老的寡婦。我像宿鳥仍然依戀著過去的枯枝,暫且在這窮苦的故鄉棲息。到了春天我開始春耕,晚上還忙著給農田灌溉。縣吏得知我回到家鄉,又要我操練軍中的旗鼓。雖然在本地服役,看了一下家中實在沒有可以攜帶的東西,到近的地方孤身一人,遠的地方會迷失路途,家鄉已經完全荒蕪,再次行役已經無所謂遠近。自己最痛心的是長年生病的母親已經死去五年,卻沒有好好的埋葬。母親生了我,卻得不到我的服侍,受了一輩子的辛酸。如我這樣再次被征發,沒有家鄉可以告別,讓人何以為生啊!杜甫這首詩描寫的是百姓生活最凄涼的場景,老人出征時連告別的人都沒有,可以說是最令人感到痛心和悲哀的事情。
三吏與三別是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三吏是從吏的視角反映百姓生活的苦難,三別是從百姓的切身感受敘述當時民眾的悲慘遭遇。杜甫在詩中全都是立足于以人民為中心,傾訴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完全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
當然,杜甫好的作品不限于此,他還有一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表達了他對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憂慮,對統治者窮奢極侈加以鞭撻。詩中稱“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說明他站在人民一邊,為他們的苦難生活感到焦慮。當時杜甫路過驪山,眼望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池豪華宴飲,他發出憤怒的呼聲,“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到了玄宗那兒,便隨意賞賜給寵愛之人,最終結果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深刻地揭露了大唐盛世的真實狀況,朝堂上是李林甫與楊國忠這樣的奸惡小人執政,他們的腐朽統治導致了安史之亂,唐王朝驟然由盛轉衰。這是杜甫的切身感受,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成為杜甫揭露社會現實矛盾最為著名的詩句。一個王朝的盛衰有其主客觀的原因,作為唐王朝統治者的唐玄宗當然要負責,甚至可以說是咎由自取。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以悲劇告終,但真正遭受苦難的是當時的百姓。杜甫的現實主義作品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悲慘的社會生活造就了杜甫那些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他的作品告訴我們,任何時候的文學創作都不能忘了人民,統治者要牢牢記住歷史上的教訓,不能忘乎所以,要有憂患意識。對于老百姓來說,面對災難不能逆來順受,要敢于團結起來與災難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
在當代要成為一名文學家,或者是思想家、歷史學家,應當有杜甫青年時代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要深入普通民眾的生活,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敢于蔑視權威,反映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狀況和他們的需求,才能真正成為時代和人民需要的文學家、思想家、歷史學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