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我在家休息,找了一本詩選在躺椅上讀。這本詩選是河南的一個朋友帶給我的,放在書桌上有好幾個月了,一直沒有時間去讀它,過節了,想放松一下自己的生活,所以拿在手上慢慢讀起來。《詩經》的國風,就是古代采詩官采集的各國的民歌民謠。記得白居易的《新樂府》有一首《采詩官》,其云:“采詩官,采詩聽歌導人言,言者無罪聞著誡,下流上通上下泰。”他講到自秦至隋,已有十代不置采詩官,那樣的話廟堂流行的音樂詩歌便是:“郊廟登歌贊君美,樂府艷詞悅君意。若求興諭規刺言,萬句千章無一字。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絕諷議。諍臣杜口為冗員,諫鼓高懸作虛器。”還說其結果只能是:“君耳唯聞堂上言,君眼不見門前事。貪吏害民無所忌,奸臣蔽君無所畏。”最后,白居易在此文的結尾說:“君兮君兮愿聽此,欲開壅蔽達人情,先向歌詩求諷刺。”這大概就是白居易《新樂府》詩的指導思想,用新樂府那樣的形式,放開言路,對于治道和穩定是有益的。
我想白居易能傳之千古的作品是他早年的《新樂府》而不是他晚年的閑適詩,他那些反映自己晚年貧病纏身的我也喜歡,也引起共鳴,但能震撼人心,歷久不衰的應是他的《新樂府》。同樣的道理,魯迅的吶喊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會經久不衰;而梁實秋講吃喝玩樂的作品,也會有人喜歡,只是那些喜歡吃喝玩樂有閑有適之人而已,它不可能得到多數民眾的呼應。歷史的民意會給作品以歷史地位的。外國人評獎的意思實在太小太小了。白居易與杜甫的詩歌、小說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拿不到諾貝爾獎的,但千百年的歷史讓他們得到的是永恒的傳承。近日那些對外國這些文學獎那么熱衷的朋友,我只是感到他們的骨頭太輕太賤罷了,得獎不得獎有什么好在乎的啊!只能一笑置之而已,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能算得了什么呀!任何作品都要讓時間老人,讓歷史來檢驗的,讓民眾的喜愛來檢驗的,所以別頭腦發熱,忘乎所以。下面言歸正傳。
這本書的書題為《打工詩選》,這一薄本《打工詩選》的編者為梁彥選與一丁,印書的時間是2004年3月,地點是河南鄭州,青色封面,看來是編選者自費印刷的作品。它收集了全國各地農民工的詩作,反映了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農民工生活和他們的情趣,反映了農民工離鄉、就業、打工生活,反映了他們對家鄉的思念及對一切不公正現象的憤怒。這些年大家對農民工的問題比過去重視多了,有一些情況比過去有所改善,但許多問題還是存在的,即使是過去欠下的債也應該還。所以我摘抄其中一些詩篇,與大家一起共享。我想大家讀了這些詩篇,會為農民工的遭際而感到心潮起伏難平,甚至淚流滿面,這是當時農民工對切身苦難的傾訴。今分四節分別摘錄如下:
(一)
那天清晨的霧很大
南海/蜀風
母親把圈里
唯一一頭長膘的架子豬賣了
給我做了奔赴南方的路費
那天清晨的霧很大
鄰家的犬吠和雞鳴
攪碎了黎明的靜謐
母親在灶房里忙碌著
那盞十五瓦的燈
忽明忽暗像母親的心情
我捂著母親一瓢一瓢舀出來的鈔票
提起母親為我收拾的帆布包
堅決地跨出門檻
走向無法預測的南方
母親額前的皺紋
眼前的牽掛
擦淚的姿勢
瞬間定格在心里
斬斷了所有的退路
那天清晨的霧好大
萬物朦朧
道路卻很清晰
把我安全的指向今天
按:這首詩寫農民工踏上離鄉打工之路時,看到母親的難以言說的感情,和自己對鄉土、母親無限的依戀。記得白居易的《母別子》開首便有“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這是講母子之別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