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阿是穴”與法無定法
——紀念6.26指示四十六周年
夏天的小白兔
摘要:“治未病”是中國醫學的本質,經絡學說是中國醫學的核心,經絡之穴位對于調理和預防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阿是穴”則可以說是預防和調理疾病的“急先鋒”。本文結合中國醫學的基礎理論和自身實踐經驗闡述了“阿是穴”的這一地位和作用。
關鍵詞:阿是穴 內涵 作用 技術 方法
Ashi Point and Law Not Following
——Chinene Iatrology’s effects
Abstract:Chinene Iatrology’s inbeing is to prevent Illness. Channel theo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knowledge. The point in the channel is of great effect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disease . Ashi point i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effects of ashi point, based on the Chinene Iatrology and my substantial experience.
Key words:ashi point meaning effect art way and means
清代四川金堂縣何元普(字麓生),于光緒十四年(1888)為新都寶光寺大雄寶殿撰寫了一副至今有著重要影響的對聯: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這副對聯至今猶在,結合其“法無定法”,略談一點兒“阿是穴”的妙用與中醫“治未病”思想的心得體會。
一、何謂“阿是穴”
何謂阿是穴?對于不懂中國醫學之人體經絡學的非專業人士來講,幾乎所有的穴位,都可以稱之為“阿是穴”。在皮膚的任何一個點位上,由于所屬的經絡及其皮部的關系,都有可能因“交通阻塞”(穴位的通暢程度的不同)而有所感覺,特別是某一個點位及其周圍皮膚疼痛時。對于普通人來講,這種疼痛感較強的點位就是“阿是穴”。
實際上“阿是穴”的出現及其存在有兩個說法:相傳在古時有郎中為病人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效果不佳。有一次無意中按到病者某處,病者的痛癥得到舒緩。于是郎中就在該處周圍摸索,病者呼喊“啊!啊!是這里,是這里了。”郎中就在此痛處針灸,果然病程得到了轉好。就這樣把這一個特別的穴位命名為“阿是穴”。
根據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記載:“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 即得便成痛處,即云阿是。灸刺借驗,故云阿是穴也。”也就是說,針灸之時未必一定要扎在穴位上。如果有效的話,扎在合適的疼痛感較強的皮膚點位即可。這些特殊的痛點就稱之為“阿是穴”。這不正是“法無定法”之含義嗎!
中醫認為,“阿是穴”通過經絡系統與臟腑組織相聯系,而經絡系統在生理上具有溝通上下內外,將氣血營養輸布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將病邪由表入里的傳注途徑。所以,“阿是穴”既是治病的最佳刺激點,同時也是“已病”與“未病”的臨界反映點,長期以來許多“郎中”一直在中醫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診斷和治療,如在足三里下1—2寸間有明顯壓痛,結合臨床右下腹部疼痛等體征,就基本可以診斷闌尾炎,并進行相應的治療。
故此,“阿是穴”是指以壓痛點或其他病理反應點作為針灸治療的穴位,有的也稱之為不定穴或天應穴。這類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就是《靈樞·經筋》所言的“以痛為腧”,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
根據上述“阿是穴”之含義以及中醫長期的針灸實踐經驗,我們可以把它概括為兩個基本特點:
(一)“阿是穴”是調理“已病”的最佳穴位
一般的疾病如果找到了身體上的“阿是穴”就等于找到了撲滅“疾病之火”的“火源”和“滅火器”。大家知道一般的小火苗,其勢未猛,滅火器一噴,滅既熄滅,而我們常見的疾病,其實都是“小火苗”,至于,慢性病、腫瘤等既是火勢已強,漸成火災,滅這種火災就略顯復雜,需要調集“消防車及其綜合的設備”。換句話說就是調理復雜的“已病”,相關的穴位用到的要多一些,不過也不會特別多。通常情況下五、六個穴位足以。
(二)“阿是穴”也是“治未病”的有效穴位
我們知道人體的機能——思維的活動、精神的狀態、胃口的好壞、身體的困乏、心理的狀況等,都與人體的經絡的平衡和暢通的程度有重要的關系。并且上述情況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和諧共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方有難,八方不安”。這是人體的五臟六腑的相生相克的辯證關系和規律所決定的。
如:一個人長期的心神不定、經常煩躁,即使開始不會導致心臟方面的疾病,但是必定引起腸胃之氣的混亂及其消化能力的下降,導致沒有食欲、飯量減少、消化不良等癥狀。根據陰陽五行理論,脾為心之子,母有病,當然兒子就會悶悶不樂;脾和胃、心和小腸是夫妻表里關系,丈夫發脾氣,妻子肯定不高興,消化能力就差。長此以往,就會因為這幾條相關經絡的非完全暢通,導致心臟方面出現各種問題(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心律不齊等等),從而使腸胃的各種功能受到進一步的弱化,就會出現與腸胃相關的一些疾病,繼而還會引起整個五臟六腑的其他疾病。
再如:感冒是多發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普通的感冒,主要是太陽經受風、寒、暑、燥、濕邪的入侵。一般情況下,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一個禮拜左右大多數會自愈,只不過人們要忍受幾天的發熱、難受、嗓子的發炎、鼻塞和鼻流清涕等不舒服的感覺。但是,也有一些人一個禮拜都恢復不了,甚至有的人長達半個月,抑或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都不能痊愈。這主要是因為感冒期間重復“受邪”,飲食不當,或者是個體體質欠佳,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邪氣侵入陰陽六經并運行了一周)還沒有被人體的正氣祛除體外,這種情況中醫稱之為“過經不愈”——體內正氣不足,不能驅除風寒。極少數人還會因為體質原因和有失偏頗的治療方案,導致所謂的“并發癥”,這樣就可能造成死亡。這樣的不幸的案例每年都會發生。從中國的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來講,這真是太可悲、也太無奈了,因為許多妄逝的生命由于對于中醫療效的無知和偏見,無辜、天真和善良地“奉獻于科技進步”西醫。
所以,我們應該通過對中國醫學幾千年來的經驗更好地加以總結、繼承和發展,持續不斷地加大宣傳力度,使之做到家喻戶曉,使人們掌握一些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從而讓人們遠離感冒,即使偶爾感冒,也能采取中國醫學的精華——純天然的中草藥或非藥物療法,盡快地把侵入人體的邪氣驅逐體外。
(三)“阿是穴”更是對付虛邪賊風的有效穴位
“風為百病之長”。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講,這一思想是中國醫學對于人類健康的最大貢獻之一。
人們如果不感冒(遭受虛邪賊風的襲擊),抑或是感冒后能夠采取祖國醫學的有效方法和技術祛除之,就會減少因感冒所引起的其它諸多疾病。《內經》之所以強調“風為百病之長”的原因就是說,人們的諸多疾病都是有“傷風感冒”引起的。具體來說有這樣兩層意思:一是人們對于感冒的忽視,二是對付“感冒”的過程中,由于方式方法偏頗,導致該祛除的邪氣沒有被徹底排出來,而是被暫時的壓制“潛伏”起來,潛伏的部位就是人體經絡相對較為薄弱的“環節”,長此以往“感冒病毒”就會出現“抗藥性”。這些在特定部位累積的“病毒”,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大,體質的弱化,再加上一些外在的誘因,最后就可能導致出現極其嚴重的后果,形成各種“風病”、腫瘤等等。比如:腦中風與傷風感冒就有直接的關系,因為中老年人平時不把感冒不當回事,沒有進行及時的治療,因年齡較大、體質較弱、動力活力不足(中醫講的氣滯血虛),從而不能較好地推動血液的運行,特別是不能引領帶動(或者推動)血液通過頭部,就會導致腦中風(甚至腦出血),從而壓迫腦神經導致出現“偏股”(半身不遂——上肢不隨、下肢不隨、偏癱、甚至全身癱瘓)。腦中風導致的這一病癥,從經絡學的理論來講,主要應該是陽經阻塞的結果:如果是膽經受邪阻塞就會導致上肢的偏廢——左側的膽經被阻塞就會導致右上肢的偏廢,右側的膽經受阻則會導致左上肢偏廢;如果兩側膽經都不通,就會導致兩個上肢皆廢。如果手少陽三焦經受邪阻塞,則和足少陽三焦經相反,導致下肢出現問題。如果是偏癱——左側或者右側的上下肢偏廢,則為另一側的少陽經出了嚴重的阻塞。至于四肢皆廢,筆者認為主要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問題。當然,人體的經絡是一個彼此聯系的有機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
我們身邊大量類似的病例可以佐證這一假設和推斷。
那么,我們如何預防這些可怕的、根本不愿意看到的嚴重后果出現呢?有沒有可以預防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呢?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不過西方預防醫學根本是難以做到這一點的,而中國醫學在這一方面,則是“小壁虎掀門簾——僅僅露出一小手”而已,這就是中國醫學的神奇與奧妙之處,這不僅僅因為她是建立在中國固有哲學的理論基礎之上,更重要的是“陰陽五行哲學”才是人世間最高明的辯證法。
二、“阿是穴”的尋找與應用
既然我們了解了阿是穴的含義及其特點,那么,作為普通的非中醫專業人士的人們,能不能找到“阿是穴”、怎樣找以及如何對其加以應用——用來預防和調理疾病“才是硬道理”。
(一)“阿是穴”的尋找
經絡的穴位是氣血運行之交通要道,它的作用非常奇妙,把它比喻為人體之大藥、水庫、交通樞紐、立交橋等等都不為過。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找到“阿是穴”呢?
1.通過按摩的方法
就是說通過我們自己或者家人對于雙手、四肢、軀干進行仔細地按摩就能找到她。
這里所講的按摩要注意以下幾點:1積極主動;2力度適當;3熟悉經絡的走向。這樣就能夠準確地判斷那一條經絡存在隱患,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做到直搗黃龍——解除該經絡存在的早期暢通不佳的問題,做到“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2.通過按掐的方法。
現在的科技突飛猛進,盡管中國醫學可以完全不借助其部分成果,如:光學、生物化學等;但是,可以借助可以借助某些理論成果,如:全息理論、克隆理論等,來進一步使普通民眾更加容易地理解中國醫學,特別是加深經絡學說和經氣學說的理解,從而奠定人們對于中國醫學更加具有科學性、實用性、顯效性的認知,并堅定其大膽走向中國醫學的信心。
從全息理論來講,人體的四肢、頭、驅干、雙手、雙腳、雙耳等,我們都可以把它們看作能夠反映整體的有機部分,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進行健康保健和調理我們身體的疾病和未病(現在稱之為亞健康)。這在許多中醫經典上也是經常見到的,如:《內經》之“頭有病,而腳上醫”、“遠端取穴”、“右病刺其左,左病刺其右”、“腎開竅于耳”、“肝開竅于目”、“肺開竅于鼻”、“脾開竅于唇”等等。
這樣就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思考和應用的空間,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和實踐性操作,正是前人的理論和技術,比如:單是對付現在被認為是感冒的穴位,《內經》就強調有59個之多,但是具體到一種感冒或者一次感冒絕對不會,也不該超過三個,左右對稱六個;實際上,據筆者的經驗,一般情況下(感冒初期三天以內)一個就可以解決問題。如:孔最、太沖、合谷、百會、風府、飛揚等等。
(二)“阿是穴”的應用
有上述論述可知,“阿是穴”既可以預防疾病(“治未病”)和也可以用來調理“已病”。那怎樣具體操作呢?
根據不同的情況(慢性疾病),在手和手指(腳和腳趾幾乎具有相同作用)的不同部位尋找疼點(非常小的“阿是穴”)進行按掐。
應用這些穴位,要注意:最好是按掐,并且要忍住疼痛(可以忍受的程度),時間半個小時以上(較長為好,心慌時就停下,喝杯溫開水)。第一次按掐以后,一般情況下會出現酸酸的、漲漲的、輕微疼痛等感覺,這些感覺可持續一兩天,甚至三四天,這期間可以進行按摩;有的可能還會出現像嘴唇一樣的瘀斑,或者“水泡”,這就是邪氣被祛除體外的正常現象,這時就不要再按揉了,以免出現感染,過幾天就會完好如初的。這種“按掐的法”只適用于成人(少年亦可),嬰幼兒可使用按摩法。
其他肢體部分也可如此操作。
上述對于“阿是穴”的尋找和應用的論述,以及調理各種疾病的方法和技術,恰似“法無定法,知非法法也”。也就是說我們找到“阿是穴”,特別是“隱性的阿是穴”(不安不痛的穴位),就是中國醫學的精華——“治未病”的密碼。
在實踐這一方法的過程中,務必要詳細記錄每次實踐、經歷及其效果,這樣堅持下來,經過一年的切身實踐,就能夠了解掌握不同季節預防和治療傷風感冒等疾病的規律。如果能夠系統地加以總結,許多有心人都會成為共享、繼承并發揚中國醫學的“專家”和呵護我們家人“健康的使者”。如果我們把這一純天然的經絡預防和祛除疾病的方法,不斷地推薦給身邊的朋友,相信通過這樣的“漣漪效應”肯定會在華夏大地上形成巨大的共振效應。這不僅僅會使人們解除當下的“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累”的煩惱,更為重要的是會促使人們大膽地走向中醫,從而徹底擺脫中國醫學一百多年來事實上逐漸被邊緣化的局面,從而實現中國醫學的鳳凰涅槃和全面復興。
參考文獻:
《黃帝內經》
《針灸甲乙經》
《千金方》
轉載請注明出處
2011.6.26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