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賦。齊梁之際,賦擺脫傳統板滯凝重的形式向抒情言志的小賦發展過渡,并用以描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感受。這篇賦便以濃郁的抒情筆調,以環境烘托、情緒渲染、心理刻畫等藝術方法,通過對戍人、富豪、俠客、游宦、道士、情人別離的描寫,生動具體地反映出齊梁時代社會動亂的側影。結構上,開篇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調;中間以“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鋪陳各種別離的情狀寫特定人物同中有異的別離之情;末尾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的打破時空的方法歸結,在以悲為美的藝術境界中,概括出人類別離的共有感情。[2]百科名片
《別賦》是一篇抒情小賦。齊梁之際,賦擺脫傳統板滯凝重的形式向抒情言志的小賦發展過渡,并用以描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感受。這篇賦便以濃郁的抒情筆調,以環境烘托、情緒渲染、心理刻畫等藝術方法,通過對戍人、富豪、俠客、游宦、道士、情人別離的描寫,生動具體地反映出齊梁時代社會動亂的側影。
作品名稱:別賦 創作年代:南朝梁 作者:江淹 作品體裁:賦
編輯本段作品原文
《別賦》文意配圖
[1]黯然銷魂者(1),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2),復燕宋兮千里(3)。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蹔起(4)。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滯于水濱,車逶遲于山側(5),櫂容與而詎前(6),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7),橫玉柱而沾軾(8)。居人愁臥,怳若有亡(9)。日下壁而沉彩(10),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11)。巡曾楹而空揜,撫錦幕而虛涼(12)。知離夢之躑躅(13),意別魂之飛揚(14)。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15): 至若龍馬銀鞍(16),朱軒繡軸(17),帳飲東都(18),送客金谷(19)。琴羽張兮簫鼓陳(20),燕趙歌兮傷美人(21);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22)。驚駟馬之仰秣(23),聳淵魚之赤鱗(24)。造分手而銜涕(25),感寂漠而傷神(26)。 乃有劍客慚恩(27),少年報士(28),韓國趙廁(29),吳宮燕市(30),割慈忍愛,離邦去里,瀝泣共訣(31),抆血相視(32)。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方銜感于一劍(33),非買價于泉里(34)。金石震而色變(35),骨肉悲而心死(36)。 或乃邊郡未和,負羽從軍(37)。遼水無極(38),雁山參云(39)。閨中風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40),露下地而騰文(41),鏡朱塵之照爛(42),襲青氣之煙煴(43)。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44)。 至如一赴絕國,詎相見期(45)。視喬木兮故里(46),決北梁兮永辭(47)。左右兮魂動,親賓兮淚滋。可班荊兮贈恨(48),惟尊酒兮敘悲(49)。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復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50)。 又若君居淄右(51),妾家河陽(52)。同瓊佩之晨照(53),共金爐之夕香(54),君結綬兮千里(55),惜瑤草之徒芳(56)。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57)。春宮閟此青苔色(58),秋帳含茲明月光,夏簟清兮晝不暮(59),冬釭凝兮夜何長(60)!織錦曲兮泣已盡,迥文詩兮影獨傷(61)。 儻有華陰上士(62),服食還山(63)。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64)。守丹灶而不顧(65),煉金鼎而方堅(66),駕鶴上漢,驂鸞騰天(67)。蹔游萬里,少別千年(68)。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69)。 下有芍藥之詩(70),佳人之歌(71)。桑中衛女,上宮陳娥(72)。春草碧色,春水淥波(73),送君南浦(74),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75),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76),別理千名(77),有別必怨,有怨必盈(78),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79)。雖淵云之墨妙(80),嚴樂之筆精(81),金閨之諸彥(82),蘭臺之群英(83),賦有凌云之稱(84),辯有雕龍之聲(85),詎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 (出自《文選》。)[2]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黯然:心神沮喪,形容慘戚之狀。銷魂,即喪魂落魄。 (2)秦吳:古國名。秦國在今陜西一帶,吳國在今江蘇、浙江一帶。 絕國:相隔極遠的邦國。 (3)燕宋:古國名。燕國在今河北一帶,宋國在今河南一帶。 (4)蹔:同“暫”。 (5)逶遲:徘徊不行的樣子。 (6)櫂(zhào):船槳,這里指代船。 容與:緩慢蕩漾不前的樣子。 詎前:滯留不前。此處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疑滯”的句意。 (7)掩:覆蓋。 觴(shāng):酒杯。 御:進用。 (8)橫:橫持;閣置。 玉柱:琴瑟上的系弦之木,這里指琴。 沾:同“沾”。 軾:成前的橫木。 (9)怳(huǎng):喪神失意的樣子。 (10)沈彩:日光西沉。沈,同“沉”。 (11)楸(qiū):落葉喬木。枝干端直,高達三十米,古人多植于道旁。 離:即“罹”,遭受。 (12)曾楹(yíng):高高的樓房。曾,同“層”。楹,屋前的柱子,此指房屋。 揜(yǎn):同“掩”。 錦幕:錦織的帳幕。二句寫行子一去,居人徘徊舊屋的感受。 (13)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樣子。 (14)意:同“臆”,料想。 飛揚:飛散而無著落。 (15)萬族:不同的種類。 (16)龍馬:據《周禮·夏官·廋人》載,馬八尺以上稱“龍馬”。 (17)朱軒:貴者所乘之車。 繡軸:繪有彩飾的車軸。此指車駕之華貴。 (18)帳飲:古人設帷帳于郊外以餞行。 東都:指東都門,長安城門名。《漢書·疏廣傳》記載疏廣告老還鄉時,“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祖道供帳東都門,送者車數百輛,辭決而去。” (19)金谷:晉代石崇在洛陽西北金谷所造金谷園。史載石崇拜太仆,出為征虜將軍,送者傾都,曾帳飲于金谷園。 (20)羽:五音之一,聲最細切,宜于表現悲戚之情。琴羽,指琴中彈奏出羽聲。 張:調弦。 (21)燕趙:《古詩》有“燕趙多佳人,美者額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趙。 (22)上春:即初春。 (23)駟馬:古時四匹馬拉的車駕稱駟,馬稱駟馬。 仰秣(mò):抬起頭吃草。語出《淮南子·說山訓》:“伯牙鼓琴,駟馬仰秣。”原形容琴聲美妙動聽,此處反其意。 (24)聳:因驚動而躍起。 鱗:指淵中之魚。語出《韓詩外傳》:“昔者瓠巴鼓瑟而潛魚出聽。” (25)造:等到。 銜涕:含淚。 (26)寂漠:即“寂寞”。 (27)慚恩:自慚于未報主人知遇之恩。 (28)報士:心懷報恩之念的俠士。 (29)韓國:指戰國時俠士聶政為韓國嚴仲子報仇,刺殺韓相俠累一事。 趙廁:指戰國初期,豫讓因自己的主人智氏為趙襄子所滅,乃變姓名為刑人,入宮涂廁,挾匕首欲刺死趙襄子一事。 (30)吳宮:指春秋時專諸置匕首于魚腹,在宴席間為吳國公子光刺殺吳王一事。 燕市:指荊軻與朋友高漸離等飲于燕國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圖中,至秦獻圖刺秦王未成,被殺。高漸離為了替荊軻報仇,又一次入秦謀殺秦王事。 (31)瀝泣:灑淚哭泣。 (32)抆(wěn):擦拭。抆血,指眼淚流盡后又繼續流血。 (33)銜感:懷恩感遇。銜,懷。 (34)買價:指以生命換取金錢。 泉里:黃泉。 (35)金石震:鐘、磬等樂器齊鳴。原本出自《燕丹太子》:“荊軻與武陽入秦,秦王陛戟而見燕使,鼓鐘并發,群臣皆呼萬歲,武陽大恐,面如死灰色。” (36)“骨肉”句:語出《史記·刺客列傳》,聶政刺殺韓相俠累后,剖腹毀容自殺,以免牽連他人。韓國當政者將他暴尸于市,懸賞千金。他的姐姐聶嫈說:“妄其奈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于是宣揚弟弟的義舉,伏尸而哭,最后在尸身旁邊自殺。骨肉,指死者親人。 (37)負羽:挾帶弓箭。 (38)遼水:遼河。在今遼寧省西部,流經營口入海。 (39)雁山:雁門山。在今山西原平縣西北。 (40)耀景:閃射光芒。 (41)騰文:指露水在陽光下反射出絢爛的色彩。 (42)鏡:照。 朱塵:紅色的塵靄。 照爛:鮮明絢爛之色。 (43)襲:撲入。 青氣:春天草木上騰起的煙靄。 煙煴(yīn yūn):同“氤氳”。云氣籠罩彌漫的樣子。 (44)愛子:愛人,指征夫。 (45)詎:豈有。 (46)喬木:高大的樹木。王充《論衡·佚文》:“睹喬木,知舊都。” (47)“決北”句:語出《楚辭·九懷》。 (48)班:鋪設。 荊:樹枝條。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載,楚國伍舉與聲子相善。伍舉將奔晉國,在鄭國郊外遇到聲子,“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后來人們就以“班荊道故”來比喻親舊惜別的悲痛。 (49)尊:同“樽”,酒器。 (50)湄:水邊。 (51)淄右:淄水西面。在今山東境內。 (52)河陽:黃河北岸。 (53)瓊佩:瓊玉之類的佩飾。 (54)二句回憶昔日朝夕共處的愛情生活。 (55)綬:系官印的絲帶。結綬,指出仕做官。 (56)瑤草:仙山中的芳草。這里比喻閨中少婦。 徒芳:比喻虛度青春。 (57)晦:昏暗不明。 流黃:黃色絲絹,這里指黃絹做成的帷幕。這一句指為免傷情,不敢卷起帷幕遠望。 (58)春宮:指閨房。 閟(bì):關閉。 (59)簟(diàn):竹席。 (60)釭(gāng):燈。以上四句寫居人春、夏、秋、冬四季相思之苦。 (61)“織錦”二句:據武則天《璇璣圖序》載:“前秦苻堅時,竇滔鎮襄陽,攜寵姬趙陽臺之任,斷妻蘇惠音問。蕙因織錦為回文,五彩相宣,縱橫八寸,題詩二百余首,計八百余言,縱橫反復,皆成章句,名曰《璇璣圖》以寄滔。”一說竇韜身處沙漠,妻子蘇惠就織錦為回文詩寄贈給他(《晉書·列女傳》)。以上寫游宦別離和閨中思婦的戀念。 (62)儻(tǎng):同“倘”。 華陰:即華山,在今陜西渭南縣南。 上士:道士;求仙的人。 (63)服食:道家以為服食丹藥可以長生不老。 還山:即成仙。一作“還仙”。 (64)寂:進入微妙之境。 傳:至,最高境界。 (65)丹灶:煉丹爐。 不顧:指不顧問塵俗之事。 (66)煉金鼎:在金鼎里煉丹。 (67)驂(cān):三匹馬駕車稱“驂”。 鸞:古代神話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 (68)少別:小別。 (69)謝:告辭,告別。以上寫學道煉丹者的離別。 (70)下:下土。與“上士”相對。 芍藥之詩:語出《詩經·鄭風·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以芍藥。” (71)佳人之歌:指李延年的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72)桑中:衛國地名。 上宮:陳國地名。 衛女、陳娥:均指戀愛中的少女。《詩經·鄘風·桑中》:“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73)淥(lù)波:清澈的水波。 (74)南浦:《楚辭·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后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75)珪(guī):一種潔白晶瑩的圓形美玉。 (76)別方:別離的雙方。 (77)名:種類。 (78)盈:充盈。 (79)折、驚:均言創痛之深。 (80)淵:即王褒,字子淵。 云:即揚雄,字子云。二人都是漢代著名的辭賦家。 (81)嚴:嚴安。 樂:徐樂。二人為漢代著名文學家。 (82)金閨:原指漢代長安金馬門。后來為漢代官署名。是聚集才識之士以備漢武帝詔詢的地方。 彥:有學識才干的人。 (83)蘭臺:漢代朝廷中藏書和討論學術的地方。 (84)凌云: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載,司馬相如作《大人賦》,漢武帝贊譽為“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 (85)雕龍: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騶奭寫文章,善于閎辯。所以齊人稱頌為“雕龍奭”。[2]
作品譯文恨賦
百科名片
《恨賦》,南朝梁文學家江淹作。《恨賦》是六朝抒情駢賦中的名篇。全賦排章選句、哀恨綿綿,刻畫了從得志皇帝到失意士人的諸多哀傷怨恨,概括了人世間各種人生幽怨與遺恨,不愧為通貫古今之天下第一“恨賦”。全賦語言清新、用詞考究,藝術價值較高。
目錄
文章原文
詞義解釋
翻譯
作品分析總評
試望平原
秦始皇
趙王遷
李陵
王昭君
馮衍
嵇康
孽子墜心
結論
藝術成就普遍情感
難抒之感
題材與風格
集評選錄
作者資料文章原文
詞義解釋
翻譯
作品分析 總評
試望平原
秦始皇
趙王遷
李陵
王昭君
馮衍
嵇康
孽子墜心
結論
藝術成就 普遍情感
難抒之感
題材與風格
集評選錄
作者資料
展開 編輯本段文章原文
試望平原,蔓草縈①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②鼉③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 若乃趙王既虜,遷于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④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搖風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里。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顧弄稚子。脫略公卿,跌宕⑤文史。 赍⑥志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⑦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縈,浮云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晹⑧ 。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風汩⑨起,血下沽衿⑩。亦復含酸茹嘆,銷落湮沉。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編輯本段詞義解釋
①縈(yíng):纏繞。 ②黿(yuán):鱉 。 ③鼉(tuó):一種鱷。 ④溘(kè):忽然。 ⑤跌宕(dàng):沉湎。 ⑥赍(jī):懷抱,帶。 ⑦醪(láo):酒。 ⑧旸(yáng):光明。 ⑨汩(yù):迅疾。 ⑩衿(jīn):衣襟。作品分析
總評
《恨賦》篇幅不長,全文總共405字,其名為“恨賦”,顧名思義,就是著重渲染這一“恨”字,文章通過對秦始皇、趙王遷、李陵、王昭君、馮衍、嵇康這六個歷史人物各自不同的恨的描寫,來說明人人有恨,恨各不同的普遍現象。賦作共10段,分為三個部分。
試望平原
第一部分,這部分就是賦作第一段: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這一段意思是:眺望原野,雜草纏繞尸骨,大樹聚斂魂魄。人生到了這種境地,難道還有什么吉兇禍福可言嗎?我本來就是個含恨之人,看到這種情景,便抑制不住心中的驚懼,因此更想到古時那些飲恨而死的人。這段是開篇序言,作者直接點出主題,一開篇就給人一種十分蒼涼悲憤之感。接下來從第二段到第九段,是賦作的第二部分,也是整篇《恨賦》的重點,這一部分分別列舉了秦始皇、趙王遷、李陵、王昭君、馮衍、嵇康這六個人,以及類舉了其他幾種不同的人,他們各自的不同的恨:
秦始皇
第一個是秦始皇:“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 秦始皇
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yuán,tuó)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這段意思是秦始皇用武力統一天下,諸侯都到西方來朝見,平定天下,統一文法,秦王朝占有有利地形,易守難攻。而他又雄心勃勃,武力并未用盡,宏偉的戰略并未完全實現,因此他更勾畫遠圖,希望征服海外,然而藍圖并未實現,他便魂斷西方,此為始皇壯志未酬之恨。
趙王遷
第二個是趙王遷:“若乃趙王既虜,遷于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趙王遷
這段意思是,趙王做了俘虜,被遷徙到了房陵。整天心神不寧,失去了美麗的姬妾及富麗堂皇的車馬。置酒欲飲之時,悲憤首先填滿心胸。最終死去,怨恨依然無盡無窮。此為趙遷亡國辱身之恨。趙王遷,戰國時期趙國國君,是為趙幽繆王,名叫遷。秦國俘虜趙遷之后,趙國逃亡的大夫們共同扶立趙嘉(趙嘉是趙遷同父異母兄,其父趙悼襄王的嫡子,悼襄王因為寵愛趙遷的母親,所以廢了嫡子趙嘉而立庶子趙遷為太子),在代地(今河北蔚縣城東一帶)稱王。六年后,就是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滅趙。
李陵
第三個是李陵:“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kè)至,握手何言!”這段意思是,李陵投降匈奴,漢武帝殺其全家,他名辱身冤。李陵在投降后,郁悶如狂,孤獨心慚,無從發泄和排解。但是他雖身在匈奴,但卻心懷故國 李陵 電影版
,欲報漢恩。然而生命短促,無話可說,遺憾終身!這是李陵名辱身死卻又含冤莫白之恨!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他投降匈奴,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另外這段中還有一句“裂帛系書”,這四個字的意思,其實就是作者化用蘇武的故事來說明李陵欲報漢恩。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出使匈奴被扣,迫降不從,被徙至北海無人處放羊,蘇武執漢節、飲冰雪、吃草籽,堅持19年。昭帝年間,常惠教漢使者對單于說,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只鴻雁,足系帛書,書上說蘇武在某澤中,單于才放了蘇武,使其得以歸漢。
王昭君
第四個是王昭君:“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搖風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這段意思是,王昭君離漢北去,遠嫁匈奴,仰天深深嘆息。離王宮逐漸遠去,一路將要經過關隘山巒,行程遙遠,似乎沒有盡頭。邊塞荒漠,風沙陣陣,白日西沉,孤雁零落,云色慘淡。明妃心中雖然想念盼望君王,但最終死在異域。這是王昭君遠居塞外,愁死他鄉之恨!關于王昭君的故事,歷來就有西施沉魚、昭君落雁、貂蟬閉月、貴妃羞花之說!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南郡姊歸(今屬湖北)人。晉朝因避司馬昭諱,改稱為明君或明妃。
馮衍
第五個是馮衍:“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里。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儒人,顧弄稚子。脫略公卿,跌宕文史。赍(jī)志沒地,長懷無已。”這段的意思是,馮衍當罪,被罷免歸田。他閉門謝客,不與外界往來,關上門庭,不再出去做官,在家陪伴妻兒。他輕慢王侯公卿,在藝術創作上放蕩不羈,敢想敢言。他雖然胸懷大志,但已經無從實現,徒然死去,飲恨不止。馮衍,《后漢書》中有傳,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馮衍之恨,就是心懷壯志,報國無門,郁郁而終之恨!
嵇康
最后一個是嵇康:“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láo)夕陽,素琴晨張。秋日蕭縈,浮云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yáng)。”這段的意思是,嵇康下獄,氣概激昂。每天喝劣質的酒,彈普通的琴,蕭條冷落,沒有生機,他心中郁結著那種高邁不俗的情懷,夜不能寐,以盼天明。嵇康,字書夜,譙郡铚縣(今安徽宿州)人。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詩人與音樂家,有《琴賦》等。“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嵇康之恨,是為世道黑暗,清流難容之恨。
孽子墜心
接下來兩段:“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風汩起,血下沾衿。亦復含酸茹嘆,銷落湮沉。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這兩段的意思是,還有那些孤立無助的遠臣,不是嫡出的庶子,掉淚擔心,惶惶終日。以及貶謫流遷、流放邊遠地區的官員。他們這種種人,一旦聽見風聲迅猛而起,便滴泣為血,沾滿衣襟。他們嘗盡辛酸,最終還是落得個飲恨吞聲,消散湮滅的結果。邊關眾人,平時雖然車騎繁多以致黃塵漫天,亦或歌樂四起,舞樂喧天,最終還是一死,尸骨埋于九泉之下”。
結論
寫到這里,作者不再一一列舉單獨的個體,而是類列了其他幾種不同類型的人,由個體而及大眾,舉出他們雖然各自恨所不同,但卻人人飲恨的結果。最后再把前面列舉的六個歷史人物結合起來得出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賦作最后一部分的結論。
編輯本段藝術成就
普遍情感
江淹是中國歷史上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恨賦》是他最為膾炙人口的名作。《恨賦》主要寫的是人生命短暫、飲恨而終的感慨;賦作通過各種不同的藝術形象來表達心愿不能實現的現實性以及對此至死不悟的悲哀。在寫作手法上,江淹運用其高超的概括能力,通過列舉多個不同類型的歷史人物來進行典型性概括,其目的是要通過典型表現一般。雖然賦作中列舉的各個人物的苦衷各不相同,但最終卻還是通過他們表達出了一種人們的普遍情感,這也是人們贊頌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
難抒之感
《恨賦》讓人頗有愁悶難抒之感。這篇文章層次清楚,條理明晰,文辭雋麗,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形成了一種慷慨悲涼的氣氛,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及藝術感染力,所以長久以來,為人們所傳誦不止。但是雖然如此,讀者也應該看到,《恨賦》全篇充滿消極情緒,甚至頗有些萬念俱灰的感覺,所以并不可取,應該加以批判。江淹這個人,通過讀他的作品,以及從史書上讀他的傳記,他不僅具有優秀的政治智慧,也具有出眾的文學才華。然而在文學上幫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卻是《恨賦》、《別賦》這樣具有悲憤蒼涼之氣的作品,大概不僅僅是因為他早年仕途不順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該是他心理悲觀所造成的。而之所以說他心理悲觀,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江淹生活的南北朝時期,是一個由門閥士族掌權的社會,等級制度極其森嚴,和他并稱的鮑照,很多詩篇就是諷刺當時的門閥制度的。而江淹出身寒微,13歲喪父,靠砍柴養母為生,出身的低微,加上幼年的不幸,該是造成他心理悲觀的重要原因。心理悲觀加仕途坎坷,才造就了這一篇傳世佳作。今天人們有幸再讀這篇作品,除了作者,還應該感謝那些把它保存下來的人,因為一篇不朽的文學佳作的得來,是多么不容易!
題材與風格
齊梁文章善于在題材與風格的處理上翻新出奇,各競新巧。在齊梁前期筆力健爽的作家,以江淹和任昉為代表。江淹的《別賦》與《恨賦》構思新穎,是南朝抒情小賦的名篇。《恨賦》描繪了帝王、列侯、名將、美人、才士、高人等各種人的遺憾,既充分發揮賦體空間結構的優勢,又能以情感主線加以貫穿,因而有縱橫排宕的氣勢。賦中的藻飾恰到好處。
編輯本段集評選錄
晨登太山,一望蒿里,松楸骨寒,草宿墳毀。浮生可嗟,大運同此。于是仆本壯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賢,飲恨而歿……(唐李白《擬恨賦》) 文通托此自雪,若悲惋凄愴之態,當于《恨賦》見之。(宋樓昉《崇古文訣》巻七,評江淹《詣建平王上書》) 昔江文通為《恨賦》,備盡古今之情致。予謂恨既有之,喜亦宜然。因擬之而作《喜賦》焉。(宋喻良能《香山集》卷一《喜賦》序) 江淹《恨賦》曰:“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功未畢。方駕黿鼉以為梁,廵海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楊(慎)論皆抄文通語也。此其少作,自宜付之一炬,而乃享以千金,亦不自見之患乎?但江賦載《文選》中,憙事小史,輙能諷誦。胡氏(應麟)不知何也。《紀年》曰:周穆王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架黿鼉以為梁,遂伐越。《列子》曰:穆王駕八駿之乗,乃西觀日所入。《三齊略記》曰:“秦始皇作石橋,欲過海看日出。有神人驅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輙鞭之皆流血。”夫穆王叱黿而秦帝驅石;穆王車轍窮于蒙汜,而秦帝馬跡向于扶桑,似不可同。江賦云爾者,蓋得意疾書,忽成佳語。陸機所謂“隨手之變,難以辭逮”者。抑其借穆王之事以喻秦皇,雄心四據,百鬼驚奔。而用修襲之,固非妙制。廣搜博采,元瑞恐未得與于斯文。故不覺其言之過。(明周嬰巵林卷八) 予少讀江淹、李白所作《恨賦》,愛其為辭,而怪所為恨多閨情閣怨,其大者不過興亡之恒運、成敗之常事而已。是何感扵情?亦奚以恨為哉?中歲以來更渉世故,記憶舊聞。忠臣孝子,竒勛盛事:或方值幾㑹,遽成摧毀;失之毫厘而終身曠世不可復得,至令人吞聲搤腕而不能已。圣賢不言恨,然情在天下而不為私,亦天理人事之相感激。雖以為“恨”,可也。乃效江李體,反其為情以寫抑郁,而卒歸于正。知我罪我,皆有所不避云。(明李東陽《懐麓堂集》巻二十一《擬恨賦》) 江淹作《恨賦》,李白擬之。余因作《恨詩》:世事年來與愿違,春深無語對花飛。曹王座上空陳伎,襄子橋邊但請衣。鏡里顏銷恩寵薄,床頭金盡結交稀。出師未報陰山捷,身沒沙場竟不歸。(明皇甫汸《皇甫司勲集》巻二十九) 昔江文通作《恨賦》,凄惻動人。但如秦帝窮奢極欲,沙丘告終,無所恨;李陵降北,生墮家聲,亦無足恨也。惟是古今治少亂多,覆轍相跡,余推其恨而廣之,非獨吊古生愴,亦以志鑒誡之意爾。(清魏裔介《兼濟堂文集》巻十六《廣恨賦》) 錦瑟年華西逝波,尋思往事奈君何。若為乞得江郎筆,應較文通恨賦多。(清王士禎《精華録》巻六) 嘗讀江文通《恨賦》,而莫喻其意。夫文通之恨,尠矣!奚以賦為!乃予讀之則戚戚然,若有創于其心者。于是遂祖襲其制,作《吊古賦》云。(明黃宗羲編《明文海》巻二十葉良佩《吊古賦》序) 江文通《恨賦》。文通之賦,自為杰作絕思。若必拘限聲調,以為異于屈宋,何以異于三百篇也?“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注:“心”當云“危”;“涕”當云“墜”,江氏愛奇,故互文以見義。按此可標舉以為對法(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卷四十五) 不如《別賦》遠甚。其賦別也,分別門類,摹其情與事,而不實指其人,故言簡而該,味深而永。《恨賦》何不自循其例也?古來恨事如勾踐忘文種之功,夫差拒伍胥之諫,荊軻不逞志于秦王,范增竟見疑于項羽,此皆恨之大者,概置勿論,掛漏之譏,固難免矣。且所謂恨者,此人宜獲吉而反受其殃,事應有成而竟遭其敗,銜冤抱恨,為天下古今所共惜。非揣摩一己之私,遂其欲則忻忻,不遂其欲則怏怏也。秦王無道,固宜早亡,何恨之有?若趙王受虜、敬通見黜、中散被誅,自周秦兩漢以迄于齊,類此者不勝枚舉焉。李陵之恨,不能寫得淋漓剴切。明妃以毛延壽顛倒真容,遂致絕寵君王、失身塞外,痛心疾首,其恨全屬于斯,今只言“隴雁”云云,凡出塞者人人如此,即烏孫公主、蔡文姬,何嘗不領茲凄楚?(清陶元藻《泊鷗山房集》《書江淹恨賦后》) 許梿總評云:“通篇奇峭有韻,語法俱自千錘百煉中來,然卻無痕跡。至分段敘事,慷慨激昂,讀之英雄雪涕。” 江郎恨、別兩賦并稱。寫恨如蠶死蠟灰,無還境矣,故不錄。錄《別賦》。行者居者,別時別后,八面凄其。(清浦起龍《古文眉詮》) (明)孫纊曰:“古意全失,然探奇搜細,曲有狀物之妙,固是一時絕技。”“借古事喻情,固自痛快。此亦是文通創作。”(清于光華《評注昭明文選》引) 江文通《恨賦》:“孤臣危涕,孽子墜心。”本當云“墜涕”、“危心”,江氏愛奇,故互文以見義(本李善說)。杜少陵《秋興》詩:“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乃顛倒其語,便自不平。(近代李詳《媿生叢錄》卷三)關于生與死的思考(上)——重讀江淹的《別賦》與《恨賦》朱永嘉二O一一年三月十八日,上午我去龍華殯儀館參加李華興的告別儀式。記得他于一九五六年九月考入復旦大學的調干生,此前是小學教員,做過一些機關的文書工作。六一年秋季畢業后,留校任助教,專業是中國近代史。他們那個班級我曾給他們上過基礎課。他任教后與我往來不多。文革時那些事,早已是時過境遷,大家早已不放在心上了。我最后一次見到他,記得是在王零同志追悼會上,也是在龍華殯儀館。他見到我時,主動笑著走過來與我握手,步子不穩。去年他中過風,起行已不方便,有一些蹣跚。如今他走得很突然,詢問其親屬。得知他是與夫人一起買菜回家,上樓梯時,發病,從樓梯上倒下,后腦勺著地,頃刻而亡,終年七十九。他一九三三年出生,小我兩歲。這幾天我的兒女親家莊柳才突然去世,故舊們迅即離去,更使我覺得生死只是悠忽之間,感慨系之。
這次已是我今年第二次去龍華殯儀館告別逝者,在那種場合,去送別的都是老人。大家難免引起對生與死的感嘆。我曾聽到兄弟談起,他蘇州去年人口普查時,蘇州市在籍的戶口數是六百萬,其中六十歲以上的有一百二十萬,七十歲以上的只有六十萬,八十歲以上的只有十八萬了,九十歲以上的只有一萬九千了,百歲以上的只有三百人了。這里七十以上能跨越八十歲的不到三分之一,八十以上能跨越九十的只有十分之一了,八十以后再向前邁,就很艱難了。到了那個年齡段,生死的問題總是會不斷地拷問每一個人,特別是當重病在身時,越會感覺到生離死別難言之情,即便是偉人也不例外。
記得一九七四年毛澤東是在三月間重病以后, 四月四日他與外交部工作人員談話時,講到他自己“一個月發兩次燒,要恢復很困難”,那時他說話也很不清楚。也許那時他已感到自己不會再長久于人世了。所以在五月上旬,他通過姚文元要我們組織人員標點注釋江淹的二篇代表作《別賦》與《恨賦》,這是圍繞生離死別的兩篇抒情作品,那時只感到毛澤東同志的心情太低沉了,我還體會不到過了八十的老人得病以后的那種心情。現在自己到了那個年齡段,今年也八十一了。前些日子胸悶心痛,出冷汗,走不動路。做CT,醫院檢查的結論RCA,冠狀動脈全程多發鈣化斑及少量軟斑,管腔輕中度狹窄,LAD冠狀近段多發鈣化斑及軟斑,致管腔中重度狹窄。醫生建議造影,裝支架。我祖父八十三這個病去世,我叔父八十八歲這個病去世的,現在再體會毛那時的心情,這個感受就大不相同了。那時離開他去世只相差兩年半,他已經預感到與這世界離別的時刻越來越臨近了,他很難明明白白地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情感之起伏波瀾。處于他那個地位,他還顧慮因此而引起政局的變動,故只能借古人的作品來澆自己的塊壘。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去感受他讀這兩篇賦的情景,我們自己現在的身心感受也會更加深切,對這位老人更增加一份尊敬和同情。
江淹是南朝跨宋、齊、梁三代的文學家。《梁書》與《南史》都有他的傳,早年他在劉宋時曾追隨宗室建平王劉景素,后因事受牽連下獄,他曾在獄中上書云:“士有一定之論,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見疑,貞而為戮,是以壯夫義士伏死而不顧者此也。”。劉景素覽書,即日出之,舉為主簿。南齊時官至中書侍郎,后從蕭衍。即梁武帝,官至吏部尚書。史稱“淹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時人謂之才盡。”江郎才盡的典故,由他而來。留有《江文通集》,集中《別賦》與《恨賦》都是江淹的代表作,皆為他早年仕途很不得志時的作品,命運的低谷反而把他的文學創作推向了高峰。
我們先說《別賦》,它是以各種人物離別之悲情來表現“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的主題。全文在第一段的首句便點了題,末句則云:“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意謂同是別情,但各種人物離別的景況卻千差萬別。由此而敘說六種類型各有不同的人物離別時之情景,他用典寫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刺客如聶政、豫讓、專諸、荊軻、趙廁他們與親人離別時那種“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的告別場景。他寫了被征發赴邊從征的戰士與家人告別時,父兄對子弟送別的那種“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那種依依惜別難舍難分的情景。他寫了在他鄉游子們局促相遇時思念家鄉的那種情景,如伍子胥與聲子那樣在異國相遇時,傾訴對離別祖國和家鄉的遺恨,“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梁兮永辭。”便是游子回望與故鄉訣別時那種心情,而“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復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則是送別者每當秋日,親人們便是懷著怨恨遠望前方遙遠的山曲,看著離人沿著長河慢慢遠去的足印,“詎相見期”,那還有相見之期。他還寫了夫婦離別之情,情人離別后思念之情,寫了修道者駕鶴仙歸時,尚且“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還免不了對世人的依依惜別。在《別賦》中打動毛澤東的也許是此賦中最后一段文字,其云: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雖淵、云之墨妙,嚴、樂之筆精,金閨之諸彥,蘭臺之群英,賦有凌云之稱,辨有雕龍之聲,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
大意是從來分別的狀況各有不同,分別的理由也各種各樣。有分別,必有怨恨。有怨恨必有所表示。想到這種種離別的情景,怎能不使人心意驚奪,神情恐駭,骨折心驚。雖然有王褒(淵,指王褒,字淵)、楊雄(云,指楊雄,字子云)那樣奧妙的辭賦,嚴安、徐樂(都是漢武帝身邊有名的文人)那樣生輝的妙筆,即使如當年漢代長安金馬門外諸才俊,蘭臺那里學識淵博的名士,即使他們寫作的文章有凌云之氣,辯論起來如雕龍那樣有聲有色。然而又有誰能描摹那即使是暫別的那種深情厚意,何況是表達那永別時的各種悲情呢?
在《別賦》的這一段文字中,根據毛澤東那時的心情,最被他看中的也許是“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這一句。為什么呢?因為他感覺到自己留下的時日已經不多。在行將告別自己親手締造的共和國和廣大人民之際,他那種難舍難分的感情,無法用語言來直接表達當時自己情感世界對生離死別的無限惆悵,他不能直接說出其內心世界的感情波瀾,更害怕因此引起國內政治上的波瀾,所以他只能這樣細膩而又曲曲折折地流露隱藏在自己心底深處的那種“意奪神駭,心折骨驚”且又難以言表、極其復雜的對世人的眷戀。(待續)
關于生與死的思考(中)——重讀江淹的《別賦》與《恨賦》朱永嘉(2011-04-10 09:41:59)轉載標簽: 雜談 江淹的《恨賦》則是說古往今來所有的歷史人物,臨到離開這個世界時,莫不有“飲恨而吞聲”的悲哀。這一篇賦比《別賦》更觸動毛澤東在死這個問題上的感情波瀾。 《恨賦》的第一段: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意謂作者遠望平原上的墓地,蔓草纏繞著枯骨,合抱的大樹收斂著人們的魂魄。人們到了這一步田地,還有什么天道可以議論呢?如我這樣本是含恨之人,看到這片墓地,難免心驚不已,想到自古以來的逝者,哪一個不是含恨而死的啊! 《恨賦》羅列了六類不同人物,如何在臨終時飲恨吞聲。江淹首先講了以秦始皇為代表的帝王們如何飲恨吞聲而去世的。其云: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黿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 江淹這一段所描述秦始皇之遺恨,受到毛澤東特別青睞。我們這篇注文上送不久,毛澤東對我們的注文提出他的意見來了。先說一下我們的注文。全文第一句是講秦始皇用武力削平天下,使關東之諸侯都到長安去朝見,他促使全國使用統一的文字和度量衡。第二句是講統一以后的情狀。他能以華山為城,紫淵為池,有遠大的宏圖,但是用武還沒有完全結束,因為北方匈奴的威脅還在。對“雄圖既溢”,這個“溢”,我們的注文:“滿溢,指秦始皇的雄圖宏大。”毛澤東在批注上說:“‘雄圖既溢’這句話是對的。‘溢’是‘過了’”(《西廂記》:“淚添九曲黃河溢。”)這對我們的注釋作了補充。對原文中“武力未畢”這句,我們在注文中說:“指秦始皇尚未完成驅逐匈奴等事業。”毛澤東認為原文有誤。他在批示中說:“‘武力未畢’這句不對。疑存有誤字。未畢疑是已畢之誤。不然,雄圖完了,怎么又說‘武力未畢’呢?”我們注釋時,一般不會去想到原文有誤。他這樣懷疑原文有筆誤而改一字,還是對的,否則“雄圖即溢,武力未畢”的自相矛盾之處,難以自圓其說。我們把匈奴的事聯系上去,有一點牽強。另一句,“巡海右以送日”,我們的注文是“海右,海西。秦始皇曾巡游海西,途中病死。送日,送太陽至日入處。”他在批示上說:“‘送日’宜解作‘遣日’。(是無聊啊)不是‘夸父追日’。”毛澤東以“遣日”解“送日”也有道理。《史記·秦始皇本紀》系此事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一O年)“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並海西。”那時秦始皇是在東邊靠海的地方,也是觀日出的地方。那時秦始皇在海邊派人去射魚,當然是無聊排遣日子的活動。毛澤東的這些批注,曾印成文件《毛主席對幾條注文的意見》,正式下達給我們。這個文件也正式印證了我們標點注釋的這八十六篇古文,是為毛主席閱讀需要而做的。一九九三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印行《毛澤東晚年過眼詩文錄》時,便已正式公開了。我這里只引用了他對《恨賦》注文的意見。他對《枯樹賦》注文的意見,我將會在他文中論述。當時我們接到這下達的文件時,思想負擔還是很重的。而且對古文的注釋便更加誠惶誠恐了,唯恐再有所閃失。其實這一段的末句“一旦斷魂,宮車晚出”是指秦始皇去世以后的事。“宮車晚出”,還是另有歷史故事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臺。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這是一場宮廷政變,其結果導致二世而亡,這才是江淹說秦始皇“伏恨而死”的本意。在當時這個情況下,我們怎么能把秦始皇“一旦斷魂,宮車晚出”這個典故說穿,如果說穿了不知將會引起人們什么樣的聯想呢?我們那時的注文,只是說:“宮車晚出,借以指皇帝死亡,《史記·范睢傳》注引韋昭說:‘凡初崩為“晏駕”者,臣子之心,尤謂宮車當駕而晚出。’”是引古人的說法作注。 秦始皇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晚出宮車”之恨以后,接著講的是則亡國的君主之“伏恨而死”,其云: “若乃趙王既虜,遷于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趙王名遷,是趙國最后一個國王。秦始皇滅趙,將趙王遷安置于房陵,即今湖北的房縣,對比亡國前后的生活,他早晚心神都難以安寧。舉杯消愁,仍是悲情填滿胸腔。千秋萬歲以后,他的怨恨也不會消盡。作為君主,勝者若比秦始皇,敗者若比趙王遷,都是伏恨而死,但怨恨也各自不同。 江淹在《恨賦》中還舉了李陵與王昭君這兩位不同類型死在匈奴的漢人是如何飲恨吞聲而死的。關于李陵其云: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這里講的是李陵投降匈奴的悲劇。李陵是漢武帝時的名將,李廣的孫子,世代為將。他帶兵討伐匈奴,戰敗被俘而投降匈奴,說他“名辱身冤”。名辱是指并不是李陵作戰不努力,而是由于孤軍深入,被圍逼而降。漢武帝獲悉李陵降于匈奴,“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漢書·李陵傳》)。身冤是指后來“漢遣使使匈奴,陵謂使者曰:‘吾為漢將步卒五千人橫行匈奴,以亡救而敗,何負于漢而誅吾家?’使者曰:‘漢聞李少卿教匈奴為兵。’陵曰:‘乃李緒,非我也。’”所以李陵感到冤屈。到了漢昭帝時,霍光再次派人去匈奴,勸李陵回來,“陵曰:‘丈夫不能再辱。’”,故李陵只能“拔劍擊柱,吊影慚魂”了。與李陵對比的是蘇武,他是漢武帝派遣的使節護送匈奴使者回匈奴,而被單于扣留在匈奴的。他堅貞不屈,拒絕了匈奴單于種種迫降的手段。《漢書·蘇武傳》稱:“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故“情往上郡,心留雁門”。上郡、雁門都是漢的邊地。故這兩句都是表示蘇武對漢地的懷念。“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指蘇武被扣以后,讓南歸的飛雁系書信至朝廷,表示自己在匈奴誓死報答朝廷的厚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指蘇武被拘留時,李陵到貝加爾湖邊去勸他投降。《漢書·蘇武傳》有這么一段李陵勸降的話:“子卿(蘇武的字)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所謂“朝露溘至”的典故便是由此而來,指人的一生,不過如朝露那樣短暫而已。“握手何言”指蘇武歸漢時,據托名李陵《與蘇武》詩,言李陵曾“握手”相送,那時李陵還有什么話好說呢?(詩見《昭明文選》云:“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握手當是指“執手”,詩極盡凄愴怨恨之意。)江淹《恨賦》這一段的確非常精彩。它告訴后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如何做一個有氣節的人。堅持民族大義還是為人的第一要義,蘇武在匈奴含辛茹苦十多年,保持了做一個漢人應有的節操,李陵雖有冤屈,但畢竟屈節于人。所以他只能“吊影慚魂”了,這一段文字對今天那許多逃亡在海外的朋友仍有警示作用。李陵還是有一點良心的,可不能學“李緒”,后來李陵“使人刺殺緒”以泄憤。 接著這一節江淹便講起明妃,也就是王昭君出塞,終于他鄉的怨恨。其云: “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搖風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王昭君本為漢元帝的宮女。后漢元帝把她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西晉時改成明妃。她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居湖北)人,字昭君。漢元帝時被選入宮,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元帝以她嫁單于。《漢書·元帝紀》系此事于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其云“匈奴乎韓邪單于來朝。詔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既伏其辜,呼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鄉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愿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從當時看,王昭君出嫁單于還是漢庭與匈奴和親的一件大事。《漢書·匈奴傳》亦有類似的記載,傳說元帝命其遠嫁匈奴時,始見其美。她的故事后來成為文學創作中流行的題材。江淹在這里的創作便是以有關王昭君和親的傳說為題材的。意謂當明妃離漢庭遠去時,她仰天太息。在她離去的途中,漢宮慢慢遠去,一路上關陵與高山沒有盡頭,暴風忽然而起,太陽也被黃沙塵暴所遮蔽,隴西的大雁也難以在空中飛翔,北面的云也黯然失色,遙望漢庭的君王,再也沒有相會的日期。自己最終只能終老于異城。在這一點上她的含恨而死,又與李陵不同。(待續) |
江淹在《恨賦》中還講到東漢的馮衍,在光武帝時曾被罷職放歸田里,而含恨終身,其云: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里,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顧弄稚子,脫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敬通是馮衍的字,言其抵罪而被罷官而歸鄉里,閉門拒客,卻掃是指拒客的意思,只對著家中的妻兒。古代把大夫的妻子稱孺人。不再躋身于公卿,縱心于文史,雖有大的志向,卻沒有實現的可能,一直到死,只能長懷悲恨,至死也只能飲恨吞聲。這是士大夫終身不得志而伏恨而死。 江淹在《恨賦》中講到稽康之死,其云: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云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稽康字叔夜,會稽上虞(今浙江紹興)人,家于稽山之側,因以命氏。史稱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簡寬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晉書·稽康傳》)故江淹以中散稱稽康,史稱其為竹林七賢之一,其著有《養生論》,實際上是講為人的準則,他說:“夫稱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他是以道,而不以利害論是非。故他主張“是以大道言‘及吾無身,吾又何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賢也”他是一個以身殉道者。實際上他對司馬懿對齊王曹芳發動的這場趁“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的宮廷政變不滿。那時的齊王曹芳不滿十歲,還是一個孩子啊!對于這場極不義的宮廷政變,嵇康作為曹魏宗室的女婿,更有切膚之痛,,而在司馬氏高壓之下,又難以言說。江淹稱其“神氣激揚”其所指便是這一點,史稱:“(王)戎自言‘與康居山陽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王戎亦是魏晉間竹林七賢之一,瑯琊臨沂人,魏晉之間的大族。他講到與稽康相處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這是由于稽康那個時代,正是魏晉遞嬗之際,他講真話要犯忌,故不好說,而假話與違心之話又不愿說,只能不表示任何好惡,并非無好惡,實際上他嫉惡如仇。同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何嘗不是如此。當年司馬昭為其子求婚于阮籍,籍一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鐘會數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阮籍的“口不臧否人物”不是他沒有是非好惡,而是他沒有辦法去說。政權名義上是魏,實際上在司馬昭手上。鐘會也去看稽康,那時稽康以打鐵為生,對于鐘會“康不為之禮,而鍛不輟。良久會去,康謂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鐘會奉司馬氏之命來偵緝稽康的政治態度,鐘會感覺到稽康不會屈服,于是建議司馬昭殺稽康,罪狀是捏造稽康與反對司馬氏的毋丘儉有聯系。所以把稽康殺于京師洛陽之東市。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就刑時,史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晉書·稽康傳》)而這一曲《廣陵散》的來歷,史稱:“初,康嘗游于洛西,暮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清辯,因索琴彈之,而為《廣陵散》,聲調絕倫,遂以授康,仍誓不傳人,亦不言其姓字。”(同上)故江淹題之以“濁醪夕引,素琴晨張”。前半句是講稽康學《廣陵散》的過程,后半句是講稽康在刑場上神態自若地重彈《廣陵散》一曲。而“秋日蕭索,浮云無光”是講稽康受刑那一天,氣氛悲哀,郁結未申而死,“入修夜之不旸”,修夜,指長夜,意謂死亡。不旸,指永不見天日,謂稽康死后埋葬在地下,永不見天明了。整個這一段是彰揚稽康寧死不屈的精神,激揚其高尚的為人之氣節。 江淹歸納了這六類不同的抱恨而死的典型,都各有特色。下面又分成兩類,一類是失意落魄者,一類是富貴顯赫者,都很難逃脫面臨死亡的命運,關于落魄失意者,其云: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見汨起,血下沾衿,亦復含酸茹嘆,銷落湮沈。” 前半句是講被君父拋棄的孤臣孽子,他們的處境是危涕墜心,遷客海上若蘇武在北海牧羊,流落邊境若異類,都是不得意的人。此人,是指這些人,“但聞悲風汨起”謂聽到風聲便使悲意迅速從心中涌起。“血下沾衿”,指因悲傷而泣血沾濕衣襟。“亦復含酸茹嘆”,也只能含酸淚把悲嘆儲藏在胸中。“銷落湮沈”指最終也只能散落淹沒于塵土之中,亦即抱恨而亡。 關于那些富貴顯赫者的終結,其云: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幣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意謂那些富貴顯赫于當時者,盡管他們生時,門前騎跡重疊,車輛不絕,使得周圍黃沙四起,樂隊的音樂,女伎的歌聲四起,這些一時的榮華富貴都不可能持久。最終的結局都不可能逃脫“煙斷火絕”,葬骨于黃泉,說到底一切榮華富貴,只不過是過眼煙云,瞬息即逝。 《恨賦》的末端是對生死的感嘆。其云: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已矣哉!”表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只能是這樣了。正如自然的往復循環,春草衰老時自有秋風來摧殘它。到了秋風亂吹的季節,往后就又是春草絲生的時刻。季節和氣候總是那么往而復始的變化。富貴人家穿的綺羅綢緞,住的堂屋和園林也都有消失的時候,彈奏琴瑟的人也會死亡的啊!包括富貴人家的墳墓也有被削平的時候。“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自古以來,所有的人都免不了死亡的結局。然所有人在去世以后,都只能“飲恨而吞聲”,再也發不出你要通過自己言語表達的思想了。這最后一句也許是毛澤東感觸最深的了,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對身后事表述自己的意向了,不論你究竟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這一點也是毛想得最透徹了。身后事的演化,對他而言,只有天知道了。他無法預測,也很難干預的了。 我們今天重讀《別賦》和《恨賦》,對每個人而言,死亡與永別都是無奈,是無法避免的事。對身后事的安排,即使如秦始皇那樣,也做不到盡如人意。記得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所謂重于泰山和輕于鴻毛之比,不僅是指他死的方式,而是指他生前如何為人,是為生者樹立什么榜樣。司馬遷還說過“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這里的“死”。不僅僅是指如何死,而是指生者如何是為人行事的客觀事實。盡管后人論述有種種不同,但其事實已定格,任何人不能改變。故江淹的《別賦》與《恨賦》告訴我們,對每個人而言,死亡是無法避免的,活著如何為人是可以選擇的,在《恨賦》中,值得我們景仰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蘇武,一個是稽康,他們活著光明磊落,特別是蘇武在面對艱難困苦時的不屈不饒,嵇康那慷慨激昂就刑時,那種神氣激揚的狀態,這才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靈魂。雖然他只活了四十歲,最珍貴的是他能以道,而不是以利害論是非。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就要有那樣一種精神,才能真正頂天立地的站在這個世界各民族之林,才能不愧對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孕育,毛澤東讀江淹的《恨賦》與《別賦》所要留傳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不朽的精神。死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自然規律,關鍵是在如何生的問題上,不是貪生怕死的生。(完) |
江淹在《恨賦》中還講到東漢的馮衍,在光武帝時曾被罷職放歸田里,而含恨終身,其云: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里,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顧弄稚子,脫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敬通是馮衍的字,言其抵罪而被罷官而歸鄉里,閉門拒客,卻掃是指拒客的意思,只對著家中的妻兒。古代把大夫的妻子稱孺人。不再躋身于公卿,縱心于文史,雖有大的志向,卻沒有實現的可能,一直到死,只能長懷悲恨,至死也只能飲恨吞聲。這是士大夫終身不得志而伏恨而死。 江淹在《恨賦》中講到稽康之死,其云: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云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稽康字叔夜,會稽上虞(今浙江紹興)人,家于稽山之側,因以命氏。史稱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簡寬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晉書·稽康傳》)故江淹以中散稱稽康,史稱其為竹林七賢之一,其著有《養生論》,實際上是講為人的準則,他說:“夫稱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他是以道,而不以利害論是非。故他主張“是以大道言‘及吾無身,吾又何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賢也”他是一個以身殉道者。實際上他對司馬懿對齊王曹芳發動的這場趁“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的宮廷政變不滿。那時的齊王曹芳不滿十歲,還是一個孩子啊!對于這場極不義的宮廷政變,嵇康作為曹魏宗室的女婿,更有切膚之痛,,而在司馬氏高壓之下,又難以言說。江淹稱其“神氣激揚”其所指便是這一點,史稱:“(王)戎自言‘與康居山陽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王戎亦是魏晉間竹林七賢之一,瑯琊臨沂人,魏晉之間的大族。他講到與稽康相處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這是由于稽康那個時代,正是魏晉遞嬗之際,他講真話要犯忌,故不好說,而假話與違心之話又不愿說,只能不表示任何好惡,并非無好惡,實際上他嫉惡如仇。同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何嘗不是如此。當年司馬昭為其子求婚于阮籍,籍一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鐘會數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阮籍的“口不臧否人物”不是他沒有是非好惡,而是他沒有辦法去說。政權名義上是魏,實際上在司馬昭手上。鐘會也去看稽康,那時稽康以打鐵為生,對于鐘會“康不為之禮,而鍛不輟。良久會去,康謂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鐘會奉司馬氏之命來偵緝稽康的政治態度,鐘會感覺到稽康不會屈服,于是建議司馬昭殺稽康,罪狀是捏造稽康與反對司馬氏的毋丘儉有聯系。所以把稽康殺于京師洛陽之東市。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就刑時,史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晉書·稽康傳》)而這一曲《廣陵散》的來歷,史稱:“初,康嘗游于洛西,暮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清辯,因索琴彈之,而為《廣陵散》,聲調絕倫,遂以授康,仍誓不傳人,亦不言其姓字。”(同上)故江淹題之以“濁醪夕引,素琴晨張”。前半句是講稽康學《廣陵散》的過程,后半句是講稽康在刑場上神態自若地重彈《廣陵散》一曲。而“秋日蕭索,浮云無光”是講稽康受刑那一天,氣氛悲哀,郁結未申而死,“入修夜之不旸”,修夜,指長夜,意謂死亡。不旸,指永不見天日,謂稽康死后埋葬在地下,永不見天明了。整個這一段是彰揚稽康寧死不屈的精神,激揚其高尚的為人之氣節。 江淹歸納了這六類不同的抱恨而死的典型,都各有特色。下面又分成兩類,一類是失意落魄者,一類是富貴顯赫者,都很難逃脫面臨死亡的命運,關于落魄失意者,其云: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見汨起,血下沾衿,亦復含酸茹嘆,銷落湮沈。” 前半句是講被君父拋棄的孤臣孽子,他們的處境是危涕墜心,遷客海上若蘇武在北海牧羊,流落邊境若異類,都是不得意的人。此人,是指這些人,“但聞悲風汨起”謂聽到風聲便使悲意迅速從心中涌起。“血下沾衿”,指因悲傷而泣血沾濕衣襟。“亦復含酸茹嘆”,也只能含酸淚把悲嘆儲藏在胸中。“銷落湮沈”指最終也只能散落淹沒于塵土之中,亦即抱恨而亡。 關于那些富貴顯赫者的終結,其云: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幣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意謂那些富貴顯赫于當時者,盡管他們生時,門前騎跡重疊,車輛不絕,使得周圍黃沙四起,樂隊的音樂,女伎的歌聲四起,這些一時的榮華富貴都不可能持久。最終的結局都不可能逃脫“煙斷火絕”,葬骨于黃泉,說到底一切榮華富貴,只不過是過眼煙云,瞬息即逝。 《恨賦》的末端是對生死的感嘆。其云: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已矣哉!”表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只能是這樣了。正如自然的往復循環,春草衰老時自有秋風來摧殘它。到了秋風亂吹的季節,往后就又是春草絲生的時刻。季節和氣候總是那么往而復始的變化。富貴人家穿的綺羅綢緞,住的堂屋和園林也都有消失的時候,彈奏琴瑟的人也會死亡的啊!包括富貴人家的墳墓也有被削平的時候。“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自古以來,所有的人都免不了死亡的結局。然所有人在去世以后,都只能“飲恨而吞聲”,再也發不出你要通過自己言語表達的思想了。這最后一句也許是毛澤東感觸最深的了,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對身后事表述自己的意向了,不論你究竟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這一點也是毛想得最透徹了。身后事的演化,對他而言,只有天知道了。他無法預測,也很難干預的了。 我們今天重讀《別賦》和《恨賦》,對每個人而言,死亡與永別都是無奈,是無法避免的事。對身后事的安排,即使如秦始皇那樣,也做不到盡如人意。記得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所謂重于泰山和輕于鴻毛之比,不僅是指他死的方式,而是指他生前如何為人,是為生者樹立什么榜樣。司馬遷還說過“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這里的“死”。不僅僅是指如何死,而是指生者如何是為人行事的客觀事實。盡管后人論述有種種不同,但其事實已定格,任何人不能改變。故江淹的《別賦》與《恨賦》告訴我們,對每個人而言,死亡是無法避免的,活著如何為人是可以選擇的,在《恨賦》中,值得我們景仰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蘇武,一個是稽康,他們活著光明磊落,特別是蘇武在面對艱難困苦時的不屈不饒,嵇康那慷慨激昂就刑時,那種神氣激揚的狀態,這才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靈魂。雖然他只活了四十歲,最珍貴的是他能以道,而不是以利害論是非。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就要有那樣一種精神,才能真正頂天立地的站在這個世界各民族之林,才能不愧對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孕育,毛澤東讀江淹的《恨賦》與《別賦》所要留傳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不朽的精神。死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自然規律,關鍵是在如何生的問題上,不是貪生怕死的生。(完) |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幣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意謂那些富貴顯赫于當時者,盡管他們生時,門前騎跡重疊,車輛不絕,使得周圍黃沙四起,樂隊的音樂,女伎的歌聲四起,這些一時的榮華富貴都不可能持久。最終的結局都不可能逃脫“煙斷火絕”,葬骨于黃泉,說到底一切榮華富貴,只不過是過眼煙云,瞬息即逝。 《恨賦》的末端是對生死的感嘆。其云: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已矣哉!”表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只能是這樣了。正如自然的往復循環,春草衰老時自有秋風來摧殘它。到了秋風亂吹的季節,往后就又是春草絲生的時刻。季節和氣候總是那么往而復始的變化。富貴人家穿的綺羅綢緞,住的堂屋和園林也都有消失的時候,彈奏琴瑟的人也會死亡的啊!包括富貴人家的墳墓也有被削平的時候。“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自古以來,所有的人都免不了死亡的結局。然所有人在去世以后,都只能“飲恨而吞聲”,再也發不出你要通過自己言語表達的思想了。這最后一句也許是毛澤東感觸最深的了,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對身后事表述自己的意向了,不論你究竟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這一點也是毛想得最透徹了。身后事的演化,對他而言,只有天知道了。他無法預測,也很難干預的了。 我們今天重讀《別賦》和《恨賦》,對每個人而言,死亡與永別都是無奈,是無法避免的事。對身后事的安排,即使如秦始皇那樣,也做不到盡如人意。記得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所謂重于泰山和輕于鴻毛之比,不僅是指他死的方式,而是指他生前如何為人,是為生者樹立什么榜樣。司馬遷還說過“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這里的“死”。不僅僅是指如何死,而是指生者如何是為人行事的客觀事實。盡管后人論述有種種不同,但其事實已定格,任何人不能改變。故江淹的《別賦》與《恨賦》告訴我們,對每個人而言,死亡是無法避免的,活著如何為人是可以選擇的,在《恨賦》中,值得我們景仰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蘇武,一個是稽康,他們活著光明磊落,特別是蘇武在面對艱難困苦時的不屈不饒,嵇康那慷慨激昂就刑時,那種神氣激揚的狀態,這才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靈魂。雖然他只活了四十歲,最珍貴的是他能以道,而不是以利害論是非。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就要有那樣一種精神,才能真正頂天立地的站在這個世界各民族之林,才能不愧對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孕育,毛澤東讀江淹的《恨賦》與《別賦》所要留傳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不朽的精神。死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自然規律,關鍵是在如何生的問題上,不是貪生怕死的生。(完)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