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54年,子產擔任鄭國國相,他執政伊始,便銳意改革,注重寬猛相濟、抑制豪強、因才任使、仁厚慈愛、輕財重德、愛民重民,為政數十年,政績斐然。《左傳》載:“(子產)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長期不令而治。”子產因治績顯赫而成為古代著名政治家,甚至被清代學者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
子產執政可供后人借鑒者頗多,頑石選其兩點與諸位分享。
其一,“鑄刑書”于鼎
子產是法家先驅,執政期間,制定了較完備的法律,并將法律條文鑄造在鼎上,向民眾公示,史稱“鑄刑書”,這是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律。
以此看來,“依法治國”并非今人發明,2500多年前的子產在治國理政中,就圓熟地運用了“法治”思想,并且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法治”成果。無需軍警遍地,不用強力維穩,更不必搞輿論封殺,就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最終達到“不令而治”的境界,這才是“依法治國”的典范。
其二,“不毀鄉校”
鄉校,即民眾聚會、議事的公共場所。當時的鄭國百姓經常聚集鄉校,妄議國家政治,于是有官員建議子產封殺鄉校。子產認為:百姓關心政治是好事,不是壞事。百姓認為好的,就去實行;百姓厭惡的,就努力改正。執政者只要心存善念誠心實意為百姓做事,就能減少怨恨;靠濫用權力以勢壓人,只會招致民怨沸騰。這就如同治理河流,堵塞了就會造成大決口,損失無法挽救;只有疏導河流,堤壩才不至于潰決。將百姓議論當作苦口良藥,自然能治理好國家。
雖然兩千多年前的子產還不知道將“民主”、“自由”、“法治”樹為核心價值觀,但不可否認,子產已經具有了樸素的“民主思想”(或者叫“民本意識”)。從過程和結果看,子產的“民主”思想并非只是掛在口頭上,或停留在文件中,而是付之于治國理政的實踐中。
史學界一直將“民主”推為西方普世價值,并將“民主政治”追溯到了古希臘。實際上,中國在遠比古希臘更早的堯舜禹時期就有了“民主政治”的萌芽,“海選”天子即是例證。而到了子產時代,通過廣泛聽取民意來制定和改進治國理政方略,這已經是 “民主政治”的雛形了。當然,無論是古代中國的“民主”,還是古希臘的“民主”,和現代“民主”還是有質的區別的。我好奇的是,史學界為什么會選擇性失明?西方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國的圓?
當今社會,“民主”、“法治”觀念似乎已深入人心,應該不是子產治理下的鄭國可以同日而語的了,畢竟進步了兩千多年嘛,可今天人們真正享受到了比兩千多年前的鄭國百姓更多的“民主”權力與“法治”紅利嗎?
2017.06.1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