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黃金時代?
輿論場上,每一個時間段都有其關注的焦點話題,“黃金時代”這個話題已經談了很久,現在早就已經退出了關注的焦點。
對于民國時代,有那么多人在頌揚,也有更多的人在批駁,那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時代,事實俱在,不用去看細節,歷史的大勢還看不出來么?對于那種睜著眼睛說瞎話的頌揚,我感到有些無聊。
南方部分省市做的一些與頌揚民國時代相聯系的事情,令人錯愕,我開始還是以為不過是些沒腦子的政府人士,只盯著錢,鉆到孔方兄里去了,是糊涂。一而再地出現,又令人生疑,可能不僅僅是認識問題。
那些話語中,有一個詞經常被提及:黃金時代。還有一部講述蕭紅的電影就叫這名。相伴的,自然就一個指向:民國時期。
電影片名,來自蕭紅自己的文字。蕭紅的說法,我想大約來自魯迅先生的說法和先生的文章。
在先生那里,更習慣的用語是黃金世界。對于將來可能的、被人期許的黃金世界的深刻懷疑,是魯迅先生“北京時期”就有的觀點,后來也并未否定過。“阿爾志跋綏夫曾經借了他所做的小說,質問過夢想將來的黃金世界的理想家,因為要造那世界,先喚起許多人們來受苦。他說,‘你們將黃金世界預約給他們的子孫了,可是有什么給他們自己呢?’有是有的,就是將來的希望。“(《墳·娜拉走后怎樣》,1923年12月26日)“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里,我不愿去。”(《野草·影的告別》,1924年9月)在先生那里,這個詞不是指向過去,而是指向未來。
恕我孤陋寡聞,研究界似乎沒有把它作為一個課題探討過,它是有價值的。有所體會,有所認識,我想,對于極端思維方式,對于正確看待問題和分析形勢,是有幫助的:那是一劑解毒藥。
蕭紅使用黃金時代的說法,很明顯,是作為修辭的反語,是在字面意思使用反語。電影所描繪的蕭紅,這個分寸把握得還算基本到位(至于導演在電影之外的文字中的說法,是另外的事)。
而那些頌揚民國的人們,卻是在字面意思上使用它。這也很“正常”,有些人似乎只知道與此類似的一種認知方式。這就是區別,這一區別分明劃出了一道分界線。
黃金時代還有一種用法,那就是指稱當下。有例為證:1984年作協“四大”,是王蒙“崛起”的重大平臺,就是在這次會上,王蒙當選為作協副主席;就在這次會上,“不提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提反對精神污染”;就在這次會的閉幕式上,意氣風發的王蒙高呼,“文學的黃金時代真的到來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