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微博,在熱門話題里看到一條“學渣逆襲烏克蘭女神”,配上導語“他說娶外國女人比娶中國女人容易,不用拼爹拼票子”,評論里不乏“勵志”“人生贏家”“后悔沒去烏克蘭”的呼聲。
——真心覺得十分糟糕。
雖然說,別人的情感生活,不知細節未必好輕率傲慢地評判:可是,秀出妻子的暴露照片彰顯“逆襲成功”,怎么看都有待人如物(prized possession)的意味。更重要的是,媒體炒作這類話題,折射與強化的性別觀無非“女人好比戰利品”:這“東西”成色上好的,通常只有“高富帥”能染指,可在烏克蘭,連“學渣”也能享用哦。在這樣的性別觀里,夫妻不再是對等的兩個人,而更像是“所有人”和“所有物”。女人不再是“人”,她成為了一種“身份標識”(status symbol):擁有“美女老婆”,提高的是男人的身價。
去年看過一則新聞,日本某企業為了“慰勞”加班員工,聘用了15名年輕女性做“健康經理”,給男性員工發早餐、陪做操。前兩天在國內某網絡論壇上看到一位女性發帖,抱怨同組“年輕溫柔”的“小白兔”女同事被男同事們百般呵護——跟帖中有人評論,大意是:“老板雇她就不是干活的,而是給男員工調劑生活的,類似于員工福利”。
類似的把“(年輕漂亮)的女員工比例高”作為一項“福利”宣傳/炫耀的情況,其實并不鮮見:在這里,女人也不再是“人”,她成了和中秋發的月餅、年底發的年終獎加油卡、春節發的大米面粉食用油一樣的存在。
甚至,這兩年到了招生季,不少知名大學也開始以“美女”為宣傳焦點——仔細想想其中傳遞的性別信息:對男生,這在說,來,我們這里有好看妹子,多好的福利喲;對女生,說的則是,來我們這,你也能成海報上的漂亮妹子——這樣的招生宣傳,無關乎人格、學識,與大學應有的多元文化。在這里,女人也不再是“人”:她被簡化成一張臉——雖然被追逐,但也同時被消遣。
本科畢業論文,拿烏爾都語小說《含羞草》做文本,試圖分析印巴分治文學中對女性身體與性別關系的呈現,其中提到:在父權制下,女性被視為家族的所有物和附庸。因而對于女性榮譽與貞潔的侵犯,也常被視為了對一個家族、社群甚至民族的侵犯——于是,女性的身體也成為了戰場的一部分。
論文雖然寫得很淺,可整個寫作過程,至今印象深刻。《含羞草》里有兩個段落,非常觸動內心:
第一段:“巴基斯坦人在瓦迦那里送回了十六個婦女,作為交換,也帶走了十六個女人。然而他們又吵了起來。我們的人說,你們送回來的人里,多是中老年的、不經用的女人。人們聽到爭吵都聚集在一起,他們指著拉吉瓦蒂說道:‘你管這叫老女人?看!看!你們送來的女人誰能比上她?’”
作者寫印巴交換彼此被劫掠的婦女——然而,交換女人的男人們,爭執著女人的“質量”,完全是交換“貨物”的方式。
第二段:“然而也有一些被劫掠的婦女,她們的丈夫、父母、兄弟姐妹拒絕再與她們相認。‘她們最后為什么不去死?’‘為什么不吃毒藥好保全自己的名節?’‘為什么不跳到井里去?’‘她們是膽小鬼,茍且偷生!’”
在這里,(失節)的女性身體成為了“恥辱”。印度女作家布塔利亞·烏瓦什的口述史《沉默的另一面》寫,為了避免女性被綁架而失節,家族中的男性將她們提前殺害,不可避免失節的女性被要求自殺——尸體甚至填滿水井,而殺人的男子,則被看做完成了一項壯舉,是全家族的英雄。
作為“貨物”與“恥辱”的女性身體,看上去屬于另一個時代——可是仔細想來,這和把女性當成“戰利品”與“福利”,究竟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呢?無論是“戰利品”“福利”還是“貨物”“恥辱”,她不再是“人”,而不過是功能不同的“物品”罷了:可以被追逐,也可以被放棄;可以被占有,也可以被交換;可以被用來標榜身價,也可以被隨意羞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