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逝世后不多久,中國又一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我這個從來沒有正式種過田地,年已逾30的“假農民”,在1982年分得了0.93畝的糧田,從此一家三口所需的大米要依靠自產了。這倒還沒有什么,工人、農民都不是天生的,于是,我努力學會了孵種谷、做秧田、平稻田、插秧等等農活。然而,雖我已盡力,畝產仍不如真正的農家那么的高。所納悶的是,好不容易搞起來的農業集體化生產,竟然彷佛在一夜之間被終止了呢?人民公社也改名了,恢復了“鎮”的舊稱,生產大隊也改叫“村”了,生產小隊當然是消滅了,倉庫里的生產資料、余糧精精光光地分給了各家各戶。從此,農村一盤散沙的局面重現了。
這是進步,還是倒退?怎樣看待這種變革,成了重要的熱門話題。曾在一個階段中,草民怒小崗村懶漢們的不爭,哀小崗村懶漢們的寧乞不老,(更恨有些人至今仍在為他們唱贊歌和崇仰封建帝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才終于知道我其實錯了,這怪不得那群懶漢,他們在成為“榜樣”之后反而更可憐,應該同情他們才對頭,假如世上有后悔藥,他們一定會不惜血本傾家蕩產地去買的,我想,一定的。
毛主席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序言(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中說:“在一九五五年的下半年,中國的情況起了一個根本的變化。中國的一億一千萬農戶中,到現在--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下旬--已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農戶,即七千多萬戶,響應中共中央的號召,加入了半社會主義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我在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所作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中,提到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數字是一千六百九十萬戶,幾個月時間,就有五千幾百萬農戶加入了合作社。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這件事告訴我們,只需要一九五六年一個年頭,就可以基本上完成農業方面的半社會主義的合作化。再有三年到四年,即到一九五九年,或者一九六0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合作社由半社會主義到全社會主義的轉變。”“農業合作化的進度這樣快,是不是在一種健康的狀態中進行的呢?完全是的。一切地方的黨組織都全面地領導了這個運動。農民是那樣熱情而又很有秩序地加入這個運動。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最廣大的群眾第一次清楚地看見了自己的將來。在三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即到一九六七年,糧食和許多其他農作物的產量,比較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最高年產量,可能增加百分之一百到百分之二百。文盲可以在校短的時間內(例如七年至八年)加以掃除。許多危害人民最嚴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蟲病等等,過去人們認為沒有辦法對付的,現在也有辦法對付了。總之,群眾已經看見了自己的偉大的前途。”
顯而易見,農村人民公社的誕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是經歷了較長年頭的對翻身農民引導、教育和對農民進行切實幫助關懷的結果,可謂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成為毛主席對新中國農村應走道路探索成功的標志。漫漫幾千年以來,農村較之于城市確是比較落后的地方,農民階級較之于工人階級也顯得目光較短,小農意識卻較強。但是,農民是可以經過切身的體會,漸漸地去掉頭腦里落后的東西,一步步向社會主義靠攏,最終形成新中國的新農村新農民觀。從另一個層面上說,共產黨內像毛主席那樣深刻了解中國、尤其是新中國農民的,恐無第二人。最初的中共領導人都是小覷農村、藐視農民的,但是,毛主席開辟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告訴了他們,沒有農民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就沒有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解放了,再讓農民永遠地守住自家的田地,搞難經風吹雨打的小農經濟,能算是社會主義嚒?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農村集體化生產是農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唯一正確之路。歷史實際上已經證明,也必將告訴后人,人民公社沒有搞錯,農村集體化生產好得很!
草民多次寫過當年集體化農業生產的狀況,今日也不再多言。只是深深地感嘆,現在的農民,身處盛世,卻成了只認得鈔票不認得“路”的人,不信,讓記者屈尊下來問問農民,什么叫社會主義?什么叫資本主義?什么叫剝削?什么叫資本家?嗚呼,毛主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探索成果毀于一旦,怎不令咱痛心疾首?
借用中國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一句話作結吧:“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014.12.6晚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