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文明傳承的角度高度重視中華文化教育
學校作為中華文化的主載體、主平臺,本來是天經(jīng)地義,毋庸置疑的??墒悄壳爸袊鴮W校教育在這方面欠缺極其明顯,中華文化沒有放到應有位置,缺乏足夠的分量。接受完中國教育,人民很難感受到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很難了解中華文化的精神,只會把中華文化當中一種古董紀念,沒有把中華文化作為一個活著的生命體。當前,加強對學生進行中華文化教育應該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
加強中華文化教育,事關(guān)中華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事關(guān)人心相背,事關(guān)思想輿論導向,事關(guā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學校作為傳播知識和文化的主渠道、主平臺,也理所當然在加強中華文化教育,傳承民族文化方面發(fā)揮主渠道、主平臺作用。這件事情抓得好,中華文化就能夠得到有效傳承,就能夠確立中華文化的主導地位。這個事情抓不好,中華文化的主導地位就會喪失,就會把西方文化牽著鼻子走,喪失思想輿論主導權(quán),處于被動挨打狀態(tài)。
中華文化的教育不是表演,不是紀念,而是要將中華文化作為活著的生命,作為我們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來培育和建設(shè)。要使學生通過學校的教育,切實做到入耳、入腦、入心,切實把中華文化作為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作為一種價值追求。抓好全體學生的中華文化教育,不是點綴,不是跟風,不是作秀,而是必須通盤考慮、長久規(guī)劃,有步驟、有計劃,層層深入、步步為營。
二、較大幅度增加經(jīng)典文言文和文學作品的比例
在文言文和白話文教學比例上來看,個人建議應該大幅度增加文言文比例,使文言文和白話文比例至少達到1:1的樣子,甚至文言文應該超過白話文。原因很簡單,文言文積淀了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是傳播中華文化的主載體。而白話文雖然目前應用比較廣泛,但是應用時間不夠長,孕育的文化底蘊比較淺,甚至很多都是西方文化的舶來品,很多作家如魯迅的文章,更是顯示出他對于中華文化的淺薄無知和敵視,應排除出教科書體系。
從教學安排來看,個人建議應該通盤考慮,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要制訂教學計劃,并且這些計劃要互相銜接,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比如幼兒園和小學可以講授和誦讀《三字經(jīng)》、《千字文》、唐詩、宋詞等;小學高年級至初中可以學習整部的《詩經(jīng)》、《論語》、《孟子》、《資治通鑒》等;高中則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史記》、《漢書》、漢賦、元曲、明清小說等。完全可以相信,經(jīng)過長久的、體系化的中國古代經(jīng)典作品的熏陶,中華文化肯定能到得到更好的傳統(tǒng),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能夠更好培養(yǎng),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定然可以鞏固。這對于社會秩序的鞏固、中華文化精神家園的培養(yǎng),具有重大的、歷史性、奠基性的作用。
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探索追求中,積累的豐富的文化生活方式。比如詩書禮樂御、琴棋書畫等文化生活方式。這些都應該傳承和發(fā)揚光大。比如書法,一直到現(xiàn)代都具有無窮的魅力。詩歌可以言志,可以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我國古代的詩歌很多都是抒發(fā)報國之志,讀之令人動容。下棋可以鍛煉思維,尤其是圍棋,更是蘊含的無窮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可以消磨時光,也可以培養(yǎng)人健康的身心。彈琴、吹笛子等音樂活動,哀而不淫,強調(diào)既抒發(fā)情感,又有一定的節(jié)制,個人認為這比現(xiàn)在很多流行音樂好得多。當然你也許會說年輕人不喜歡這些,但是關(guān)鍵在于引導。如果媒體整天鼓吹什么歌星,那青少年是很容易跟風的。如果學校、媒體多培養(yǎng)、引導健康的文化生活,他們也會慢慢的喜歡上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生活。
三、大力加強中華歷史知識和歷史傳統(tǒng)教育分量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唯一的從遠古流傳至今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人民在與自然、社會、異族戰(zhàn)斗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無比燦爛輝煌的經(jīng)濟、政治、軍事、科技奇跡。這些奇跡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世界歷史的范疇來看,不但毫不孫色,反而顯得那么的光彩奪目。讀懂讀透中國古代史,一股自豪感、責任感、使命感悠然而生。讓人對國家、民族的信心大為增加,對國家生存、發(fā)展的方向進一步明確,對于自己國家的獨特性倍感親切、倍加珍惜。正如希特勒指出的那樣,中國人不從宗教中找到前進了力量,而是通過對自身歷史的學習、繼承得到力量。歷史就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宗教,就是我們立身安命的精神家園。對于中國古代歷史,必須寫深寫透,使之入耳入心入腦,成為中華兒女前進的不竭精神動力。
對于中國近代史,則是充滿了屈辱、血淚、糾結(jié)、荒唐。不要說自1840年以來,中國一直在與西方列強的侵略者遭受損失。尤其是中國自身內(nèi)部,圍繞中國社會發(fā)展道路引發(fā)的種種爭論、較量、戰(zhàn)爭,就是充滿了血淚和糾結(jié),甚至充滿了謊言和無恥。保守派、洋務派、維新派、國民黨、共產(chǎn)黨,你方唱罷我登臺,各自提出自己的主張,各不相讓,甚至拔刀相向。如果我們從一個更深、更高的歷史角度來闡述的話,或者這種一家之見都存在偏激,但是都存在合理性。我們寄希望于未來,隨著時間的流逝,讓這一切都隨之成為塵埃。那個時候再來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或許更加合適一些。
四、積極運用現(xiàn)代傳媒,以生活化、活動式的方式推動中華文化教育
在規(guī)模化、常態(tài)化的學校灌輸中華文化教育之外,充分運用現(xiàn)代傳媒元素,通過集會、大典、競賽等方式,用創(chuàng)新的手法來推動中華文化教育,比如現(xiàn)在有些地方興起的漢服運動,有些地方的成人儀式使用古典元素,都是很好的創(chuàng)新方式。就是在流行音樂這塊,以可以充分的體現(xiàn)中華文化的因素,形式一變,中華文化就變成流行元素了。個人喜好著名歌手鳳凰傳奇,這個組合的歌曲都是流行歌曲,也都是中華元素,唱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事實上,喜歡鳳凰傳奇的歌曲的人很多,他們的歌已經(jīng)風靡大江南北。說明傳統(tǒng)并不是與流行想對立的,傳統(tǒng)也可以流行,甚至可以更好的流行。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