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韓德強先生討論陰.陽和辨證之道
剛看了韓德強先生以《陰陽并不神秘,同生同消》的文章。感覺韓先生有些問題沒有說透,所以就用與韓德強先生討論陰陽和辨證之道為題做一番閑聊。
一.韓先生說陰陽并不神秘,為什么不神秘?好像沒有說清楚。比如先生一詞,是對人的敬稱。并非每個人對別人稱先生時,對方就一定先生與自己(當然韓老師真是先生于我)。現在沒有人覺得《矛盾論》神秘。《矛盾論》的矛盾并非指事物內部有矛和盾兩種物,而是指事物內部兩種類似矛盾性質的兩種東西。理解理解陰.陽和道也應如此。這些就是人們理解認識世界時的抽象概念。它的已不再是形象概念的意義。許多人把陰陽論搞得神秘就是因為忽略了這一點。而如同我的理解就打通了現代《矛盾論》與過去陰陽論之間的隔閡。
另外所說太極,極是什么?原指織布的梭子的一端。太極也是一個抽象概念。但一些人思考陰陽太極學說卻非要找太極這種東西。現在人們認識問題的方法叫分析,過去人們認識問題的方法叫格物,格物而后致知。陰陽論就是過去人們認識世界的二分法,其實甭管你怎么分,世界還是一個世界。
實際上中西哲學思想的不同之處就是中國人主張的天人合一。西方人的思想中把人與其生活的自然分割開來。以人的視角觀察世界,而不是以人的感覺體驗和認知(前人的感覺體驗)去認識世界。正因為是如此,所以才有唯心說與唯物說。
二. 中國哲學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演化論,這樣構成了邏輯上的自洽。而不是神化論者認為如上帝創造了世界,又存在誰創造了上帝的矛盾。自然的演化規律中華文化里叫做“道”。人類思維人認識了自然規律,人類就有了用天之道,利用自然規律而不是在自然規律面前無做作為。而用天地人三才理論,用天之道,分地之利也就用不著西方哲學的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另外意識和精神都是人的感知世界和認知世界(在前人感知的基礎上的叫認知)才形成的人的機能。
現在人們人世界的自以為是:有個盲人摸象的寓言想必人們都知道。盲人沒有視覺看不見大象的形象,只能靠觸覺來摸而感覺。而每個盲人又都是通過觸覺的感知大像這種動物的局部。怎樣形容這種感知呢?只能通過以往的經驗。如此才出了盲人門對大象這種動物不同的形容:有人形容像繩子,有人形容像柱子。
我們知道人的視覺對于人世界來講也是有限的。人的視覺的可見光僅是電磁波中的一些波段。人們通過其他器具才能括大視角如用顯微鏡看微觀世界。在微觀的世界與在宏觀的世界是個什么樣子?只有通過科技手段不斷的改進觀察器具才能感知。而世界本來的樣子變了嗎?它的改變不是因為人的視覺見和未見而改變。
對于運動變化的世界中國人提出了易思想。所以說中國哲學研究世界的事物運動變化之道,而不是如同西方哲學研究事物的存與不存。在與不在。西方哲學就是在“在與不在”的有.無論中掙扎。相當于中國的諸子思想(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
世界是物質的,但不能倒過來說物質是世界。糾纏于物質與意識的二分法認識世界都是錯誤的。而且物是物,質是質。物的構成總離不開其空間結構,所以對物才可深究其質。
怎樣認識世界呢?西方唯物論習慣以物分人。所以到了馬克思主義就以產產資料的有無分出資產階級.無產階級。人的分法有許多種。如以性別分就是——男人和女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以人的思想分就是兩群人,大人與小人。所以說人類復雜的思想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大人思想與小人思想。
說到天人合一的辨證認識論現在許多人不理解,有人竟說天人合一是價值論。當時我就說這樣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人們眼開不見他周圍的空氣。但不管你認識到,還是認識不到天人合一,你都是生活在天里而不是天外。如今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泛濫。我們是不自覺的追隨了西方話語權大談什么價值論,才搞出個不倫不類的什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華文化對人在人類社會的活動不以什么價值來界定。不是以什么有價值無價值來指導決定人的行為。中華文化對人的社會行為講的是人的道行與德行,仁與義的觀念是超越價值的無價之寶。.仁的思想不是自私,也不是無私。。“仁”是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態度,不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不能自私自利。利取中道則為義。每個人在處理面對的利益分配問題時以仁.義思想來相接。所以說利者義之和也。
三.現在中國人習慣說物質,而物是物,質是質。所以把物和質拆開來說。同一個世界,人們通過觀察(感知)手段不同而看到世界的象。世界三分,中觀世界,宏觀世界,微觀世界。還可以說過去的世界,現在的世界,將來的世界。
現在許多人不理解中華文化的辨證之道。習慣講西學傳過來的辨證法。言說辨證法又僅會一分為二,更有的人機械的用辯證法量化的為三七開.四六開等等。其實這些都是辨證之道的初級應用。中國易學的辨證之道早就從一元二分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太極圖抽象,演化成一元三分的八卦之抽象,早已不再是簡單的辨證法一分為二或三七開四六開等簡單形式化思維模式。而是形成了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的系統思維。經文王演周易而形成了六十四卦的系統論。
這個世界怎樣變化呢?古人用抽象的“一”代表陽,用抽象的“--”代表陰。所以就有了易與天地準,所以彌論天地之道的說法。六十四卦的易經是研究八卦相合后六十四種卦態的變化的辨證之道。比如乾卦思想就是講變化的規律的六個層次直到用九的見群龍無首。泰卦也是講這種狀態的變化規律。“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等等。這正是中華文化的系統論思想。
四.中國人后來対易思想的研究就偏離了辨證之道。而是側重簡單形式主義的易學思想的胡亂發揮。背離了易理的精神。現在更有人僅是形式化的應用太極學說,并沒真懂。如在毛鄧合的爭論中就說太極學說可以證明毛鄧合。要真懂了就不會這樣認識問題。毛鄧合這種命題是機械形式主義思維才出現的錯誤。 如果以哲學思想來思考一分為二與合二為一,那么就必須以運動變化的世界觀來看待一分為二與合二為一。而不是機械的一分為二與合二為一思維。合二為一不是兩個舊事物機械的拼湊在一起,能夠合二為一是事物發展變化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有機的融合。世代交替,基因的遺傳與變異,不變中有變,變中有不變。一分為二,合二為一都是人認識世界的問題,而不是世界本身的問題。因為世界就一個世界。
所以說今天我們正確處理毛鄧關系不是用原始的太極,而要用周易的蠱卦。原始的太極思想僅是簡單抽象的陰陽相合,而蠱卦里面就不是簡單的陰陽相合了,而是抽象的形象表現陰陽相交而構成的蠱卦。對毛鄧我們需要的是干父之蠱,與干母之蠱,裕父之蠱的問題。
怎樣在研究辨證之道思想上繼續前進呢?最早是伏羲一元三分的八卦,而后是一元三分八卦的兩兩相合的《易經》。舊易經是六段天地人三才各占兩段。現在應該如何?就是在易經思想上繼續前進。一元三分九段的《新易經》。用八卦之象三次相合就正好應對宏觀.中觀.微觀三分世界。這樣在一個卦象中就可用以表征將來.現在.過去的一個世界。這些說起來容易,九段的卦象好畫,可把每卦名之.賦予含義就難了。我現在都做不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