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嚴重的豪華超標“官衙”,成為繼“三公”腐敗之后社會關注的“第四公”頑疾。中央先后出臺“停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通知”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后,限建清房政績顯著。但是,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在當前的“清房改革”中仍遭遇“應付式”清理。(2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
當“豪華官衙”被“應付式”清理,這應該是預料之中的事情。自1988年首個樓堂館所“限建令”(《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暫行條例》)以來,國家層面發布的政府性樓堂館所管理文件超過十個。但是,各地辦公用房面積屢被突破,一些地方置制度和要求不顧,“白宮式”辦公樓接二連三拔地而起,動輒占地數百畝。在群眾眼里,興建豪華辦公樓既是一種鋪張浪費,也是官員“特權意識”的體現,“豪華衙門”之風早就該剎。
“應付式”清理的表現多種多樣。有的公布清退數字都很籠統,只涉及單位總人數和清退總面積,清退出來的房子作何用途未作進一步說明;有的超標用房清查留有多處“死角”,一些地方出現了“級別越低、領導辦公室越闊”的怪象;有的聲稱是“歷史遺留問題”,得過且過,瞞天過海,無動于衷;有的干脆“大隱于市”,要么建成多年不掛牌,要么掛羊頭賣狗肉,以“調度中心”“檢測中心”等名目“升級”辦公樓。
從實際情況看,此次“清房改革”大多數沒有落到實處,領導干部普遍采取在辦公室增加辦公桌的方式,均攤辦公面積。有的一把手把辦公室主任的桌子搬過來,其實主任并沒坐在對面;有的是弄張桌子擺個空牌位應付檢查;有的是花錢搞隔斷,面積沒變,但是花樣多了,又是會客室又是資料室,用“應付式”改革欺上瞞下。
其實,欺上有可能,瞞下倒未必。“清房改革”在群眾眼里,是真改還是假改,很難瞞住。就那么幾個領導,原先的辦公面積是多少,現在的辦公面積是多少,是不是“應付式”清理,單位里的群眾都不傻,都有自己的判斷。總的來說,還是監督和懲戒不力惹的禍,領導假改革,群眾干著急,基本上是誰反映誰倒霉,槍打出頭鳥,結果呢,“應付式”清理流行起來,時髦起來。
另有數據表明,中央國家機關86個部門和單位清理騰退辦公用房365萬平方米;山西清理超標辦公用房64萬平方米,1.5萬余個項目被停;湖南黨政機關騰退多余辦公室,面積87萬多平方米……全國總數是多少,還不知道,估計幾千萬平方米是有的。這么多房子被清理出來,接下來怎么辦,顯然是個問題。溫州去年4月率先在全國試水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制度改革遭遇“二難”, 2009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與實際情況相差太大,難以“對號入座”,“定標難”;辦公房屋類型多樣,建好后結構、大小已確定,分割、調劑起來不像切豆腐,若超標幾到十幾平方米,無法“切”出來收回。有的單位獨門獨院,超出幾間房子、幾十個平方米,也難以騰出來給其他單位使用,“切割難”。于是,清理出的面積如果沒有統籌方案,極有可能空置一段時間后,各歸各位,超標的依然超標,違規的依然為貴,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所以,專家建言,要長效遏制“第四公”,核心仍在于監督與懲戒。既要對于超標面積限期騰退或沒收、拍賣,對辦公用房統一管理調配,又要敢于對觸碰高壓線者“格殺勿論”。比如,對于“應付式”清理者一律免職,我們還會擔憂“清房改革”不徹底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