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shzt0094.html
為胡宗南上將討公道-嚴正駁斥張戎對胡宗南上將的誣蔑誹謗
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在臺校友 撰稿
據報導,華裔英人張戎女士所著《毛澤東傳》,已在美、日出版,其中文版將于今年四月杪在臺發行。因該書中一節描述胡宗南上將是「共產黨臥底的間諜」(Red Sleeper),引述謬誤,荒謬至極,扭曲事實,有惡意誣蔑、誹謗、侮辱國家忠良之嫌,損害胡宗南上將一生對國家忠誠、忠貞、犧牲奉獻的功勛名節,引起胡宗南上將的長子胡為真(現任中華民國駐新加坡代表)抗議,要求張戎刪去該書中有關胡宗南上將的一節,經多次協商,張戎堅持不肯刪除。訊息傳到臺北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王曲聯誼會(以下簡稱七分校王曲聯誼會),經會長孔令晟將軍(15期)召集部份會員研討后,即率副會長周鍾頎將軍(16期)及會員孟興華將軍(19期),攜帶有關胡宗南上將的生平事跡、歷史、戰史等資料,于去年(94)年十月十日上午十時訪晤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先生,向該王舉證陳述胡宗南上將從小學教員投筆從戎,考取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受訓。畢業后,參加東征、北伐、剿匪、抗日、戡亂,包括攻打延安等數百次戰役,均打勝仗。胡宗南上將一生堅信三民主義救國救民;堅決反對禍國殃民的共產主義。雖在黃埔一期受訓時,被共產黨員捏造謠言,誣指胡宗南是共產黨員,但經同學賀衷寒在東征戰場告知詳情,胡宗南聞之氣憤填膺,立即組織「孫文主義學會」,強烈抵制,以明志節。即證明胡宗南上將絕非「共產黨臥底的間諜」(Red Sleeper),亦絕非張戎誣指「胡宗南的真正身份和張治中一樣,是黃埔出身的紅色代理人。」(見《王曲文獻》第三部胡宗南上將專集49頁-56頁〈忠勤廉慎,賀衷寒撰追懷胡故上將宗南〉) 。因而,我們嚴正抗議,并要求張戎刪除《毛傳》書中胡宗南一節。 經兩個半小時的嚴正抗議聲明,并舉證陳述,王榮文董事長答應,先找中央研究院對中國共產黨史有研究的院士陳永發教授研究后處理。 復據去(94)年十一月廿九日中國時報華府特派員傅建中報導:〈張戎毛澤東傳—引起的胡宗南身后名譽問題〉。其評語謂發現這本毛傳的特色是作者(張戎)「語不驚人死不休。」「舉例說,蔣介石總統的愛將胡宗南被說成是中共『臥底的間諜』(Red Sleeper),這真是駭人聽聞……。」又指出:「好在一位牛津大學的華裔史學家曾銳生(Dr.Steve Tsang)寫過一篇書評,對張著評價甚差,指責張戎及她的夫婿在引用檔案史料時『極不誠實』」。諸如: 一、張戎在《毛傳》書中描述「三月十八日到十九日胡宗南占領了延安。國民黨大吹大擂稱這是偉大的勝利。但是胡占領的不過是一座空城。」然而根據我們的戰史顯示: (一)、攻克延安之后計傷斃匪教導旅長、參謀長、團長、大隊長等官兵一六六○六人; (二)、俘虜匪官五五九員,匪兵九六二五名; (三)、鹵獲輕機槍三十挺,步槍二、二四三枝、手槍五枝,擲彈筒廿九具、騾馬卅五匹。 我軍負傷軍官六十五員,陣亡十四員,士兵負傷七二三名,陣亡二二八名。匪軍與我軍傷亡比例為十六比一。有功官兵蒙政府頒獎。胡宗南上將獲頒二等大綬云麾勛章,參謀長盛文三等云麾勛章,副參謀長薛敏泉、軍長董釗、劉戡、師長羅列、王應尊、鍾松、廖昂、何文鼎等及有功旅團長,分別頒授四等云麾勛章及一、二、三等干城獎章。因陜北人民久遭匪禍,胡宗南上將呈請政府免征田賦一年。 二、張戎在其書中描述:「毛在陜北只留下二萬來部隊,不到胡宗二十五萬大軍的十份之一,他(指毛)堅持不準其它戰場抽調兵力入陜增援。」但是根據我們的戰史數據顯示: (一)、匪陜甘寧邊區總指揮是朱德; (二)、戰場指揮員是賀龍,所轄部隊有: 1.王震一二○師轄三五八旅及三五九旅(約一萬五千人); 2.獨立一、二、三、四、六旅(約三萬六千人); 3.第二十六師(約一萬五千人); 4.民兵(約七萬人); 5.陜甘寧軍區司令員王世泰、參謀長孫向前所轄新一、四、八、九、十一旅(約三萬六千人); 6.教一、二旅(約一萬二千人) 7.警一、二、三、四、五、十一旅(約三萬六千人); 8.騎兵旅(約四千人);騎兵團(約二千人); 9.回民支隊(約三千人); 10.地方團隊(約五千人)。 以上合計約二十三萬人,怎能說「毛在陜北只留下二萬來部隊,不到胡宗南部隊的十份之一」? 顯然,張戎以共軍不實的數據兵力數字誤導視聽,欺騙讀者,居心叵測!另一數據顯示,共軍在陜北主力計有王震、陳賡、賀龍各部及民兵,合計有十六萬人,由彭德懷指揮,國軍只有八萬四千人。 三、民國卅六年春至卅七年春是胡宗南上將指揮部隊掃蕩陜北共軍苦戰時期。何謂苦戰?因胡上將指揮部隊攻克延安后,詎料國防部作戰次長劉斐中將才是真正的「臥底匪諜」,他除了指令胡上將所轄部隊大量東調外,又密通毛澤東集結共軍之彭德懷部、賀龍部、王震部及陳賡部等梟匪于陜北、晉南兩地,集中力量攻擊胡上將部隊。至民國卅七年三月瓦子街之役決戰時,共軍彭德懷所轄部隊總兵力已達八萬余人。而我軍僅剩整廿九軍總兵力約三萬人,且各部隊經年來轉戰陜北后,兵力損耗,并無補充,敵我兵力懸殊,復因連日大雪,空軍無法支持,遂造成前所未有之損失。因而,此一戰役造成整廿九軍軍長劉戡中將自殺殉職,整九十師師長嚴明中將自殺殉職,廿九軍軍部參謀長劉振世、五十三旅旅長鄧宏義負傷,副旅長韓指針陣亡;四十七旅少將旅長李達陣亡,三十一旅少將旅長周由之陣亡,損兵折將,損失慘重。敗訊至京,蔣公甚為震怒。胡上將聯電請求撤職查辦,赴京請罪,乃獲撤職留任,參謀長盛文撤職查辦,來京審處。中樞痛定思痛,檢討陜北戡亂諸役失敗原因,其關鍵在國防部作戰次長匪諜劉斐之作祟!亦證明張戎狡辯「她是根據當年胡宗南打了一系列戰役的數據分析,所得到的結論。」是扭曲事實,惡意誣蔑、誹謗、侮辱胡宗南上將,如果你不刪除或修改更正「毛傳」中胡宗南一節,我們一定控告你誹謗國家忠良!訴求賠償美金兩千萬元,謂予不信,拭目以待! 事緣民國卅八年初,蔣公為確保戡亂反攻實力,以國民黨總裁身份,命胡宗南率西北部隊撤離陜、甘,防守秦嶺以南,建立川、康反攻基地。其戰略目的在引誘共軍主力西移,分散消耗共軍戰力,整備西北結合西南(川、康、云、貴)國軍部隊,準備反攻;并分散共軍南下主力,以確保金、馬、臺、澎反攻復興基地的安全。 民國卅八年底,蔣公命駕重慶,胡宗南上將為保護蔣公安全,命所屬部隊由漢中急速南下,千里急奔,兵不宿飽,不論艱難,不計損害,以救蔣公為第一義,并對先遣之第一軍軍長陳鞠旅說「上勤王之師也,義無反顧。」各部隊在崎嶇之秦蜀道上奮起急進,而前有蜀軍叛變,后遭共軍追擊,在驚險困阻中,排除萬難,第一軍軍長陳鞠旅率部隊于十一月廿六日陸續抵達重慶時,未及集結,即與共軍展開戰斗,激戰四晝夜,眾寡懸殊,傷亡慘重。廿九日行政院由渝遷蓉,三十日蔣公離重慶赴成都,重慶即淪陷。胡的后續部隊聞悉蔣公抵蓉,即分途直趨成都。爾后胡宗南上將始終追隨蔣公左右,并三度力請蔣公返臺。蔣經國于《危急存亡之秋》一書中記述云:「此時胡宗南部隊已翻越秦嶺,跋涉長途,輾轉到達成都平原,以六百公里與敵對峙之正面,轉進一千余公里距離之目的地而竟能在半個月中迅速完成,亦戰敗中之奇跡也。因而蔣公脫險及中央政府播遷臺灣,茍無胡宗南親率所部入衛渝蓉,則后果不堪設想。」 若以張戎觀點,胡宗南應劫持蔣公向毛澤東投降,邀功圖賞。但事實與張戎描述胡宗南是「匪諜」正好相反。因而,我們要問張戎,你以謬誤資料,扭曲事實,戕賊國家忠良,居心為何?!卅九年初,胡宗南上將與羅列已到西昌,川軍劉文輝與鄧錫侯宣告投共,沿途攔截,部隊在山巖無路可通,險阻重重,冒險西南行,饑寒交迫,沿途遭受共軍圍阻伏擊,散亡頗眾。經重行整組,不足萬人,明知局勢阽危,唯有盡其在我,不負夙志而已。共軍挾十萬余眾,四路圍攻,眾寡懸殊,奮戰兼旬,傷亡慘重,仍堅持守西昌,決心殉國,效法文天祥,正氣凜然,感動天地。請問張戎,這是「匪諜」的行為嗎? 卅九年三月一日蔣公總統在臺復行視事,念胡宗南在西昌孤軍無援,乃于三月二十六日派飛機二架,諭知胡宗南,將指揮權交人接替,偕西康省主席賀國光及公署等相關人員返臺。 三十九年三月二十七日,是胡宗南上將最后離開大陸之日,中樞遂定三月二十八日為大陸淪陷之日。 四十四年八月,胡宗南上將以高階(上將)低用(中將職務),出任澎湖防衛司令。期間,構筑陣地、興建眷舍、擴建機場、籌設公墓、促進地方團結、倡建離島大橋、植樹筑路、改良漁業,積極建設澎湖,地方民眾受惠感激。為紀念胡宗南上將在澎湖防衛司令官任內之建樹,澎湖縣特建胡宗南公園,澎防部則建「胡宗南亭」,并立胡宗南上將銅像,永志紀念,青史可鑒。 綜核胡宗南上將一生,為抗日救國,消滅軍閥割據,投筆從戎,考取黃埔軍校第一期軍訓,畢業后,即參加東征、北伐、剿匪、抗日、戡亂,包括攻打延安等數百戰役,作戰勇猛,每戰皆捷,是黃埔第一期最杰出學生,校長蔣公得意門生,品德圣潔,學術領先群倫;好學不倦,作戰最勇猛,升遷最快,遭人忌妒、誣蔑、誹謗從不辯白;胡宗南上將文武兼資,生活簡樸,自奉儉約,廉儉之德,律己之嚴,異乎常人;誠以任事,德以御人,忠誠服從領袖蔣公,忠貞為國犧牲奉獻,堅信三民主義救國救民,堅決反對共產主義禍國殃民,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不伎不求;保國衛民,鞠躬盡瘁,從不表功。被人詆毀誹謗,從不怨尤辯白。信守言諾,無私無我。常謂「宗南為領袖馬前一卒,有領袖在不必多言,歷史將是最好的證明。」此一國軍楷模將領,國家賢能忠良,功勛彪炳,榮獲青天白日勛章的杰出高級將領胡宗南上將,竟被張戎運用荒謬資料,扭曲事實,在其所著《毛澤東傳》中,極盡誣蔑、誣陷、誹謗、侮辱之能事,指為「共產黨臥底的間諜」(Red Sleeper)、「黃埔出身的紅色代理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黃埔七分校四萬七千余校友向張戎嚴正抗議,堅決要求張戎將其所著《毛澤東傳》中胡宗南一節全部刪除并改寫成正面的表揚胡宗南是國家忠良的敘述。同時,勘誤已發行的英、日文版本,并在該書發行國之各大報紙(如紐時、讀賣)刊登廣告向胡宗南上將家屬、學生及部屬道歉。倘該張戎執迷不悟,定有天譴!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全體在臺校友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四月一日
http://www.ocah.org.tw/sidepage/mag_viewpage.php?mag_no=102&id=4407 書 名: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作 者:張戎、喬‧哈利戴(Jon Holliday)
出版者:香港開放出版社
出版時間:二○○六年九月
訂 價:港幣一四八元
頁 數:六五五頁
毛傳出版後,由於內容頗具爭議性,肯定者固然有之,批評者亦復不少,其威力就像一顆原子彈,引發爆炸性的效應。臺灣學界的反應尤其強烈,史學家李恩涵幾乎持完全否定態度,他認為張戎的書:「由於作者沒有嚴格遵守嚴肅性史學著作的一些基本原則,反而想對毛澤東作蓋棺式的全盤否定,雖然她聲稱下過了十多年的工夫,去搜集各國現存的原始與第二手資料,但由於作者本人缺乏史德,成見特深,無法對毛澤東、胡宗南等人物做出公正、客觀而具有說服力的觀察與判斷(張戎大約只是一位具有文學氣質的文藝人士,其史才與史識都無法使人認為她是一位史學者)。她在史料的判斷過程中無法在史料「外部」與「內部」兩方面的考察上作出公正客觀的判斷,她的新著經過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等人的嚴厲批評之後,大約已降低至稗官野史之類的著作了,並無真正的客觀性、學術性的價值(註一)。」
專治中共黨史的陳永發教授,除指出全書一開始便定下批鬥毛澤東的基調外,從史實的角度,替作者綜合提出一些真正不為人知,甚而駭人聽聞的見解,其中包括:
│毛澤東在陝北藉口肅反,肆行逮捕,再大喊刀下留人,藉以騙取土共領袖劉志丹的好感,隨後派之前往前線作戰,並乘戰場混亂加以暗殺。
│毛澤東唆使親信醫生在藥方中摻雜毒物,蓄意謀殺抗戰期間和他分庭抗禮的對手王明。
│毛澤東在內戰期間向蘇聯大量輸出糧食,造成東北嚴重饑饉,也使
陝北成為餓鄉。
│毛是戰爭販子,指使北朝鮮的金日成侵略南韓,以便從蘇聯訛詐大量的現代化軍事裝備,並貿然發動八二三金門砲戰,以便逼迫蘇聯提供原子彈樣本和投射工具。
│毛在大躍進前夕,明知道糧食已經短缺,卻故意製造糧食增產的曠世紀錄,以便有藉口竭澤而漁。
│毛為了個人復仇,發動文化大革命,通過抄家,沒收繕本書籍,以充實其個人書屋。
│毛不在乎死後留名,只注意生前享受權位,所以在臨終前兩年,明知鄧小平、周恩來和葉劍英已經掌握實際權力,卻只提醒他們不要在他死前搞政變,而不顧死後文化大革命的體制能否繼續維持(註二)。
除以上這些缺乏足夠證據、甚至有一些根本是子虛烏有的見解外,張戎還提出兩個聳動聽聞的新見解:
│強調中共所謂「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蹟,完全出於捏造,若非蔣介石為換取史達林對其兒子蔣經國的照顧,以及趁機收復西南各省軍政大權,所以故意暗中放行,否則毛澤東根本不可能率領紅軍安抵陝北黃土高原。
│毛澤東在蔣介石陣營裏安置四個「紅色代理人」│邵力子、張治中、衛立煌及胡宗南。此四人皆有扭轉乾坤之功,毛全靠他們的吃裏扒外,才贏得國共內戰。其中三人在毛佔領大陸前後相繼投共,僅胡宗南一人不 曾暴露其政治面目,終其一生以反共聞名,最後埋骨臺灣孤島(註三)。
胡宗南是「紅色代理人」乎?
書中最引起爭議的莫如,胡宗南可能是「紅色代理人」嗎?有確鑿的證據嗎?原書第二十九章標題為「蔣介石失去大陸」,內容說:「胡宗南是國民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那時莫斯科出錢出師資助建軍校,當仁不讓地埋下了若干紅色代理人,經手人主要是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
來。據胡的部屬在臺灣編寫出版的《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所述,軍校裏,大家都認為胡是共產黨員,原因之一是他與軍校衛兵司令胡公冕過從甚密,而胡公冕是公認的共產黨員。…抗戰時期蔣介石派胡宗南守在延安的南邊,胡宗南時常派人去延安,派的就是胡公冕。今天的中共資料明確指出,胡公冕為紅色代理人(註四)。」
香港作家胡志偉訪問孔令晟,對此點指控提出辯解說:「在容共團結抗日的年代,中共黨員並不犯忌,黃埔校友之間的友誼也常常是超黨派的。胡宗南自然也不例外,他和胡公冕在黃埔軍校教導團共過事,北伐時胡宗南在胡公冕部下當營長,胡公冕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副官長時保舉胡宗南繼任團長,所以兩人有著長官部屬關係,胡公冕有恩於胡宗南,二人結成金蘭之交。…當戡亂戰事急轉直下時,胡公冕以國軍少將身分率部投共,這是胡公冕本身的人格和節操問題,不能因此連帶誣指胡宗南是匪諜(註五)。」
孔令晟還指出,張戎把中共埋伏的諜報人員熊向暉(任胡的機密參謀多年)的罪孽完全加在胡宗南身上,並不公平。此事只能說明胡宗南為人憨厚善良。李恩涵也同意,胡宗南的缺點,在過於深沉和過於自信,因而經常有識人不明、百密一疏之處(註六)。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