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為啥說“貪污浪費是極大犯罪”?
周振華
新華網 2011年02月07日 10:18:46 來源: 人民日報
毛澤東(資料圖)
眼下,人們很少談及“補丁”這個詞了,甚至早已把它忘得一干二凈了。但我們是否有必要重溫一下那個“補丁”年代,“補丁”精神還能給今天的我們帶來多少啟示!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個勤儉節約的代名詞,記錄著多少發生在我們身邊那些生動、樸實、感人的故事。這絕不僅僅是一句說起來很輕松的順口溜,它客觀、真實地反映了人們所經歷的那個時代的特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對待節約的態度,是那么認真、端正、一絲不茍。
新中國成立后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在節約的問題上,從不空喊,也不唱高調,更不擺花架子,只是默默地去做,人人從心底痛恨浪費,偉人們更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中央電視臺最近播出的《藝術人生》節目中,電視劇《毛岸英》的導演劉毅然在接受采訪時說,該劇的拍攝真實度很高,相當一部分實景都是在中南海里進行的,他親眼目睹了主席生前所穿著和使用過的物件,幾乎全帶著補丁。主席的一雙皮拖鞋打了70多塊補丁,老人家的睡衣居然有100多塊補丁,這些要不是導演親口所言,誰相信這樣一位領袖竟如此的節儉與樸素,但這千真萬確。
幾年前,據曾任毛澤東內務總管的吳連登回憶:“那時,主席的衣服舊了也好,破了也好,毛巾等物品也是一樣,他都要讓我們為他反復縫補。到了我管主席家的時候,好多東西就很難補了,沒辦法。一件物品已經是補丁摞補丁,再拿到外面補,確實讓人感到很為難。有時把主席的衣物和洗臉用的舊毛巾什么的,送到總后服裝研究所去補,回來后沒用多長時間,就又不行了。我們總和洗衣房的工人講,這些東西一定要人工洗,千萬不要用洗衣機。后來工人們就用一個大盆,水里灑上肥皂粉,將被洗的物件泡上一段時間,用手慢慢按,洗好后,從盆里往出拎時不能過猛,擰時勁還不能過大,不然拎上來就可能又出現一個大窟窿。記得,對這些不好對付的物件,只得采用特殊的辦法,就是用網兜將它們兜起來,把水控去,再打開晾干、縫補、熨平。”
就在全國人民正面臨著最艱苦最困難時期,毛主席在1962年的一次會議上再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務必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反對虛榮,痛恨物質享受。”這是毛澤東堅持一生的原則,在他身上始終體現著中國農民的質樸,在他那一代的中國官員中,幾乎成為了共性。我們的人民也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如此之高的境界和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感染著,他們個個牢記毛主席他老人家“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那句話,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精打細算,認認真真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當時人們那種對待節約的態度是真誠的,質樸的,發自內心的,言行高度一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句話字面上似乎指的是穿衣,實際不然,它已深入到人們生產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衣被也好,用具也好,工具也好,統統都是反反復復地使用,縫縫補補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精神,一種境界。那時不知有多少人親自拿起針線,拿起修補工具,參加了縫縫補補的這支浩蕩的隊伍,在全社會范圍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利用資源,千方百計拉長資源的使用周期。
不光是衣服打補丁,身上的其他地方也被補丁包圍著,帽子、手套、鞋、襪子,甚至腰帶都打著補丁,只要還能穿,還能戴,還能用,就盡量再縫再補。眼下“襪板”幾乎見不到了,早年誰家都有幾個“襪板”。有大人的,孩子的,大腳的,尖腳的,襪子破了一定要補,因為襪子穿在腳下,更沒那么多講究,每雙襪子都是補了再補。看吧,婦女們坐在街上聚攏聊天,十個有八個都抱著襪板補襪子呢。人們生活起居用的被子、褥子、枕頭、毯子、氈子、炕席、涼席、門簾沒有一件逃過打補丁的。小孩子們上學背的書包,用的手帕,捎干糧的小布兜,也都打著補丁。回想起那個睜開眼就是“補丁”的世界,我一點也不感覺有多不順眼,心里倒是覺得很親切,特別懷念當時的情景,因為那是一種質樸的美,一種清純的美,一種自然的美。人們的心靈因此而變得如此的純凈而高尚。
如今我們的物質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身邊所用的物件,已不再沒完沒了地縫補了,但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傳統永遠是我們的傳家寶,追求節約不是非要回到那個年代,非要“縫縫補補又三年”,而是要樹立和具有那個時代的精神,要知道中國的資源對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來說,并不充裕,國情不允許我們揮霍和浪費一點。眼下大力推行低碳經濟的實質就是一切都要厲行節約,節省能源。我們真的該從點滴做起了:再不要“一桌人,點兩桌的飯了”,也不能“散會后,桌上又是一大片半瓶的礦泉水了”,更不能“公家的油公家的車,不燒白不燒,不開白不開了。”說句實在話,我們這點家底,禁不住如此的大手大腳!
毛主席他老人家為什么把浪費歸于犯罪呢?這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問題。再讓我們記住一位名人說的話吧:“不珍惜和節約資源的民族,是早晚要吃苦頭的民族。”(周振華)
原題:重溫“補丁”精神
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0pre6.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