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科學社會主義的前提是理論創新
-----讀張敢明先生《歷史性難題與理論創新》一文有感
田忠國
中國向何處去?解放思想解放什么?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危機是中國面臨的最大危機。解決不好思想和理論問題,行動就是盲目的,代價是巨大的。
中國近百年的歷史證明,中華民族要自強、要發展,唯有科學社會主義是正確道路。沒有科學社會主義,中國人民就沒有共同利益的制度基礎,也就沒有精神支柱和共同意志,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崛起。
2003年,張敢明先生發表“跨越陷阱之路”一書,以其敏銳的目光,捕捉到中國已進入巨大的陷阱,并用獨特的角度論述了社會主義產生的必然性、科學性和在其發展過程所遭遇的挫折,以及如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管理工作的理想框架。
當然,如果僅到此為止,還談不上真正的創新。因為,凡是讀過幾本馬列主義的人,都能對科學社會主義說出各自的道理來。
張敢明先生指出:科學理論用于實驗或實踐,一定要建立一個適當的測量基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不例外。譬如,正是由于缺乏測量基礎,使得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激勵機制的名存實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提出了社會主義管理工作的“二一三五辦法”,也就是現在被稱為《公平競賽辦法》的管理模型。張敢明認為這個模型一點都不復雜,用起來簡單易行。之所以前人未曾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囿于既有經濟學所造成的思想誤區。理論創新一定要鎖定復興科學社會主義這個目標,而不是消滅科學社會主義。這方面,張敢明先生是一位卓越的代表。數十來年,他孜孜不倦地探索,把自己的思想認識濃縮成三萬字的《歷史性難題與理論創新》,讀來非常精彩。我對它的評價可用四句話來表達:百年視野立意高遠,積極踐行科學發展。理論創新應用為經,公平競賽舉重若輕。
當然,我并不贊同張先生對文革的判斷。雖然他沒有說文革是“十年浩劫”,卻顯然地認為文革是走入了誤區。而我認為,在毛主席主導下,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文革期間開創了第一個以民為國的時代,雖然其間有錯誤或失誤,但在此期間所創造了超越了人類歷史的精神成果,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和精神基礎,特別是一個國家所必須具備的獨立的價值判斷體系和價值判斷標準。
創新源于對前人智慧和實踐的思考與總結,為中國未來發展尋找方向和創建科學理論模型。通過對張敢明先生《歷史性難題與理論創新》一文的研讀,我們認為,中國復興科學社會主義,只要找到了正確的努力方向,或許離我們并不遙遠。
2010-3-1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