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最后誰喊“痛”?
郭春孚
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對中國產品發動10起“雙反”調查、2起反傾銷調查、1起特保調查等,打響了貿易戰。中國已成為美國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的最大受害者。
中美兩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存在分歧,之后又遭遇了對臺軍售、奧巴馬執意會見達賴和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等摩擦,令人并不愉快?,F在,美國再度挑起貿易戰,對中國產禮物盒以及包裝絲帶征收高額反傾銷稅。
從相關信息來判斷,美國似乎樂于打貿易戰。從這一點設問:美國為什么樂于打貿易戰?打貿易戰對自己有什么好處?
美國政府所有的行為指向主要有兩點,一是對國家利益有利,二是對贏得選票有利。也就是說,美國是唯利是圖。打貿易戰對美國真有利嗎?我看毫無益處。
美國最發達的是軍事工業復合體,即美國經濟嚴重軍事化。這是一種畸形的經濟體,除了軍事工業發達外,民用工業是相對不足的。如果中國真的不向美國出口大量民用產品,那么美國的一些商店也許就會缺貨,人民的生活就會因日常用品不足或漲價而感到艱難。人民的生活受影響,美國政治能不受影響?
美國的一些企業家叫喊著實行貿易保護主義,顯然也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為一己私利所謀,這樣的言行能正確嗎?在摻雜了不可告人的私貨之后,慫恿政府為其謀利,必然是違背實際和有傷他人的。
美國打不起貿易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經濟是開放式的,如果對開放式經濟人為設置障礙,就會對經濟的正常流通造成硬傷,進而影響到全國經濟的正常發展。美國經濟在犯了嚴重的虛擬化錯誤后,又在犯人為制動的錯誤。
我們知道,商品主要有兩個流通渠道,一個是國內市場,另一個是國外市場,二者的協調流通是至關重要的。美國打貿易戰,人為破壞了市場流通秩序和流通機制,必然會形成又一種畸形局面,使長期成長的開放式經濟體扁平化。一個缺少競爭力的經濟體,必然是沒有活力的。誰見過死水一潭的經濟能夠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鯰魚效應在經濟發展中的表現更明顯。他國的產品價廉物美,居民則更樂于購買,這就會促動本國的企業家生產價格更低廉、質量更優良的產品,提高競爭力。反之,國家對一種競爭力弱的產品采取保護措施,對外國的同類產品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就會產生保護偏差效應,使質量差、價格高的產品繼續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這實際上就是保護了落后,只能變得更落后。
一個失去了“鯰魚效應”的經濟體,必然因缺少危機感而缺少活力,最終變成死水一潭。不過死的不是鯰魚,而是一大批企業。正常現象是:在競爭中更容易強化自己的成長力,在保護中一個產業或企業只能不斷衰退。父母過分溺愛的孩子難以成材,經過風吹雨打的孩子更有機會出類拔萃。
美國打貿易戰是黔驢技窮的表現,中國可以看著玩,不必太過認真。我倒覺得中國不要將美國作為主要出口國,既不出口資源,也不出口民用產品,反而降低價格,增加對居民主要是農民的補貼,讓中國人自己用。本來發展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讓國民消費符合我們的根本目的。
出口不是發展經濟的目的,而是發展經濟的手段。中國前30年只有少量出口,經濟發展不是也很好嗎?難道離開向美國出口,中國經濟就不發展了?即使中國受點損失,那也是皮毛,不會傷筋動骨的。
任何時候我們的立足點只能是國內消費市場,只能是自力更生。外國市場只是我們的補充,國內市場才是我們的依托。借助外力只是權宜之計,自力更生才是長期政策。
中國不怕美國打貿易戰。中國人多,市場大。每個中國人少花100元錢,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中國每個家庭多買一臺家電,更是一個龐大的數目。然而,美國只有3億人,國家市場有限,估計折騰不了幾個回合,美國人就吃不消了。
過去美國人提倡高消費,現在美國人的口袋里沒錢了,恐怕這個“高”字也不得不低下來了。買不到價廉物美的中國貨,美國人民會有意見。
中美貿易戰打來打去,受傷的一定不只是中國。歷來戰爭都是參戰各方互有損失,那么中國與美國的損失是誰的大呢?
我的答案是:打中美貿易戰,最后喊“痛”的肯定是美國人。
2010年2月8日星期一北京明春苑
電話:010—83701573
手機短信:13522382072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