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2009年07月13日
談經濟必談GDP(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狀況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發展的最為重要的指標,這也許是經濟學家圈子中最無爭議的話題。
長期占據全球GDP排行榜首位的美國,依然需要面對高自殺率和高犯罪率、城市環境惡化和國內種族沖突等種種嚴重的社會問題。讓我們不禁反思,GDP真的那么值得我們相信嗎?
先回到亞當·斯密。GDP一詞最初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對于“國民財富”的論述。如今大眾所最為熟悉的GDP,不過只是對廣泛意義的國民財富的一種數學度量方式而已。事實上我們需要反思的,不僅是GDP作為一種度量方式在技術上的正當性與有效性,而且更需要重新審視以GDP作為導向的發展觀念的可靠性和可持續性。
首先,以GDP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是否一定能夠可靠地保證人們邁向更為幸福的生活狀態?答案至少是不確定的。
正如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所言,財富的積累并不可能自動導致人類的幸福,相反,正是內心的平靜,才可能最終讓人們經由財富的積累而實現對幸福感的體認。當代最具影響的有關社會財富積累與人類幸福感的研究源自于美國南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1974年,伊斯特林發表了著名文章《經濟增長給人類生活帶來了顯著的改善嗎?》,正式向現代工業社會以GDP為發展目標的經濟觀念發起挑戰。
伊斯特林以針對現代工業社會的大量歷史數據,指出實際經濟中人均收入的絕對增長無法必然導致人類主觀幸福感的提升,甚至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從而首次在實證經濟研究的層次上,向人們對客觀財富增長的過分迷信提出了質疑。
至今仍在心理學界具有主流影響,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則在微觀層面上為財富和幸福感中的不確定關系賦予了基礎,正是因為財富只能對應人類的相對較低層次的需求,它永遠無法成為人類全面幸福的一種有效的度量指標。
更為實際的,以GDP為導向發展觀念的另一個嚴肅問題,是其本身對社會公平和可持續性發展的違背性。必須意識到,GDP所衡量的并不是個體財富的絕對水平,而是在某一段確定時期內的財富“總流量”。對這一理解的澄清,自然會把人們帶入公平和歷史的視野,也讓人們更清晰地觀察到單一的GDP發展觀與全面和諧發展的沖突性。
人們永遠無法判斷,GDP總量的上升是否是以犧牲某一些個別社會群體的財富或利益作為代價的。另外我們也永遠無法知曉,是否應該在當期GDP的繁華中,減去那些潛在的透支未來的成本。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GDP并不一定都是“好”的,美國的“監獄GDP”便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當前,美國處于正式關押或保釋羈押狀態的監獄人口已經接近700萬人,約每30個成年美國人中就有一個生活在監獄。而美國全國監獄系統這個“超級大公司”的雇員人數,已經超過任何一個500強企業在全球的總雇員,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花費約300億美元興建新監獄,至今每年還繼續投入超過300億美元進行監獄的運營和維護,總投資規模已經接近美國對教育系統投資的7倍。這樣龐大的“監獄GDP”,由單純的GDP發展目標而拋給社會的龐大問題,難道真的是值得我們向往的嗎?
以GDP為導向的發展觀念與人類全面幸福發展具有內在矛盾性,我們必然需要尋找另一些可以期待和度量的方式和目標。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從1990年開始發布的“人類發展指數”便是在度量經濟發展意義上的一種嘗試。這個指數的計算并不復雜,在GDP的基礎上加入了對健康和教育的度量,共同衡量人類的生活質量。健康以出生時的預期壽命來衡量;教育以成人識字率及小學、中學和大學綜合入學率共同衡量。
2006年一些經濟學家發起的“新經濟基金會”進一步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地球幸福度指數”,進一步將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納入考量,并首次在指數中完全去除了GDP這一傳統指標。該指數主要包括主觀幸福度、健康水平和人均生態資源依賴量三個組成要素。
透過這些更為多元化的發展度量方式不難發現,全民健康是都引入度量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最貼近大眾民生、最具有社會全面影響的一個發展維度。汗牛充棟的經濟學和醫學研究已經充分驗證了GDP發展與全民健康水平提高之間的正向相關關系。但是,我們很難單一地判定孰因孰果,最大的可能其實是兩者相互影響的因果循環;但是,沒有穩步增長的GDP所代表的經濟基礎發展,不可能從根本意義上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這讓GDP增長成為一個必要條件,也讓全民健康的發展目標自動涵蓋傳統的GDP發展觀念。而更重要的是,傳統GDP追求的只是單純的生活中的“數量”,全民健康則把人們的目光聚焦在了生命中的“質量”。
而且,健康水平的提高不僅是一個“醫療”概念,也更是一個廣泛的“社會”概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是身體的強健或對疾病的防治,而且是生理和心理的全面適宜,以及整體社會的福祉和完美狀態”。對全民健康的關注,不但能夠促進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中忽視健康價值,尤其是忽視健康中所蘊含的人力資本價值的普遍觀念的反思,而且還能夠激勵人們更多地以健康作為標尺來衡量經濟政策的效果。這樣的反思,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形成健康的生產和消費觀念,從而導向更為健康的整體發展觀。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所強調的那樣,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是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標志。這一健康水平的提高,不但意味著與人們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相關的生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意味著與社會風貌、可持續發展,以及全民幸福感相關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正是這樣一種多元化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才能最終體現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觀的優越性,最終從GDP導向的單一發展逐漸向以全民幸福為導向的多元化發展而靠攏。(作者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