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企腐敗窩案中尋找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鑰匙
庫爽生
最近,國資委透露了安徽古井集團高管腐敗窩案,稱該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絕大多數中層干部涉案,幾乎“全軍覆沒”。其實這個案件屬于舊聞,早在2007年4月就已經案發,但仍舊在互聯網上激起了一串串漣漪。聯想到剛剛被網民熱議的金融企業高管天價薪酬問題,人們對國企高管層投注了質疑和關注的目光?! ?/p>
經過這么多年的國企改制,曾經遍布神州大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國家隊”——國有企業,那一家家氣勢恢宏、機聲隆隆、笑聲飛揚的工廠,已經所剩無幾、碩果僅存了。而這些屈指可數的少量企業,卻還腐敗窩案時有發生。而且,地球人都知道,這些暴露出來的案子,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倘若動真格嚴加督查,這些優秀國企的高管層會有幾家清正廉潔而不被腐敗擊倒?令人憂心。
這些在民營化浪潮中幸存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中流砥柱的特大型優秀國企,為何竟接二連三出現高管層“全軍覆沒”的腐敗丑聞?中紀委就安徽古井集團高管腐敗窩案向黨中央提交的案件剖析報告分析指出:該企業由于“一把手”獨斷專行,有關部門對高管人員疏于監管,規章制度形同虛設,致使腐敗滲透于生產經營各個環節,最終才出現了幾乎“全軍覆沒”的局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補充的原因是: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還沒有普遍建立,企業權力制衡的機制還不夠健全,很多企業還是“一把手”體制?! ?/p>
中紀委的分析可謂一針見血:有關部門對高管人員疏于監管。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何以疏于監管?我以為,李榮融同志的“法人治理結構論”未必有說服力。因為,所謂“法人治理結構”正是建立現代企業的產物。而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之前,國企領導班子大多數是勤勉廉潔的,是不敢懈怠、不敢腐敗的。為什么?因為彼時政府部門監管嚴格,凡是在大型國企工作過的人都記憶猶新,政府部門對于國企的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并且企業職工也能較好地進行民主監督。上下兩頭的監督,確實使國企領導班子感到頭頂時刻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豈敢亂來?
問題出在“政企分開”之后?!罢蠓珠_”是一些主流經濟學家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時候提出的餿主意。如果把政企分開理解為政企職責分開,當然是正確的,但在1990年代后期提政企職責分開則是一個偽問題。政企職責早在1980年代早中期就已經分開了,從此政府就不再該干預企業的微觀經濟活動,企業不再是政府的“生產車間”,政府不再當對企業大事小事指手劃腳的“婆婆”。除了重大投資,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改造、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等,完全由企業自主。政府更多的只是履行國有資產管理與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檢查監督,并對國企的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政策指導、信息提供、班子監管等,是企業發展的幫手和企業困難時拉一把的朋友。當然,企業領導班子違法亂紀,或者在經營管理上出現重大失誤,或者因主觀原因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都是要嚴肅追究責任的。政府對于企業,哪些該管、哪些該放,尺度是把握得很好的。盡管當時還沒有明確提出市場經濟,但已經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當和諧的政企關系。我們還記得很清晰,在國家組織的工業企業產品質量創優活動中,政府部門組織的檢查驗收之嚴,企業創國優、部猶、省優產品態度之認真,在政企分開之后就從來沒有出現過了。那個時候,政府部門到企業檢查的頻率是很高。但是嚴格的監督,使企業認真遵守國家政策法令,從來不敢馬虎。這有什么不好?如果說這是政企不分,那么這樣的政企不分正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證。
可是,一些主流經濟學家對這樣的政企關系不滿意,提出政企不僅是職責分開,而是要完全徹底分開。我就在《經濟日報》上讀到了大名鼎鼎的劉吉先生的長文:《政企分開政企分開政企分開》。標題就十分奇特,加上編輯先生以顯目的大號黑體字予以突出,十分吸引讀者的眼球。文章洋洋灑灑,萬言書,反復申述政企分開之必要性與重要性。而且終于交底:政企分開原來并不是講的政企職責分開,而是徹底分開,政府不要再管國有企業。國企的事情嗎?請政府走開?! ?/p>
這就糟了。地方政府作為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代表國家監管國有資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卻被告知政企要徹底分開,政府完全不必管國企。這樣,導致國企沒有任何監管,內部人控制現象十分普遍。國企高層管理者權力過大,而沒有監督的權力是容易初問題的。企業黨委的職責是發揮監督保證作用,可是一般國企都是董事長兼任黨委書記,黨組織怎么能起監督保證作用,自己怎么可能監督自己?左手怎么可能監督右手?
主流經濟學家喜歡說一句話:人都是自私的。但他們在提出政企分開的時候,似乎忘了這句被他們津津樂道的“經典”臺詞?;蛟S他們并沒有忘記,而是有意為之,就是要設個局,打開“潘多拉的盒子”,讓企業高管層內心的魔鬼全部無所忌憚地一涌而出,讓國企形成內部人控制的事實,自己搞垮自己的企業?! ?/p>
眾所周知,沒有監督的權力是最容易出問題的。盡管后來搞了個國資經營公司來充當政府和國企之間的橋梁,但那是中看不中用的;顧名思義,要說有作用,也只是在“賣光送光”國企的工作中發揮助推作用。政企徹底分開之后,國企出現了管理弱化、紀律松弛的現象,甚至出現了“外國有個加拿大,中國有個‘大家拿’”民謠。既然政府不再管企業,很多企業高管層就肆無忌憚地為自己撈一把了。這么一來,國有企業的管理素質滑坡非常嚴重,一落千丈。政企徹底分開,砸毀了監督機制,消弭了企業領導班子的責任心,是國企高管層出現腐敗窩案的直接原因,也是一些國企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說白了,“政企分開”(不是指的職責分開,職責分開是必要的應該的)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鑰匙——一些國企高管層的貪欲之門順勢打開了,國企的內部人控制的現象相當普遍,高管層因腐敗而“全軍覆沒”的現象絕非偶然,而是必然——因為缺乏監管的權力必然會出現問題。要扭轉這個已經蔓延的勢頭,就必須改變現在政企的松散關系,重建政企的魚水關系——政府要理直氣壯地承擔起監管國企的重大責任,用政府強有力的有形之手,把國企高管層的潘多拉魔盒鎖得緊緊的,密封得好好的。倘若還不警惕,任其魔盒敞開,則有可能“全軍覆沒”的不僅是某些國企高管層,而會是支撐社會主義大廈的基石——國有企業乃至整個國有經濟?! ?/p>
國企發展歷程中正反兩反面的事實告訴我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企分開只能限定于職責分開,強行割斷人民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天然聯系,是要自食苦果的?!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