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三十年改革開放是當前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不把成績說足說透,不把經驗總結上升到哲學理論的高度,似乎對不起中國人民對改革開放的熱愛之情,似乎不足以證明改革開放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也似乎難以說明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的不二選擇。只有把改革開放總結好,總結出深刻而偉大的歷史意義,堅持改革,繼續開放才有了理論基礎,才能成為今后乃至世世代代都必須高舉的旗幟,才能平息人們對于改革開放的質疑與爭議,也才能確保政權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因此,精英們的當務之急是盡快總結好改革開放,至于去美國救市,土地私有化改革這些具體事務可以暫時先放一放。
當精英們絞盡著腦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偉大、光榮、正確的改革開放事業進行論證、歌頌時,本人卻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精英理論工作者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只是將改革開放與毛澤東同志治下的二十九年進行比較,而不是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沒有把改革開放放到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體系中去比較,也沒有把改革開放放到世界幾百個國家的范圍內去比較,這不能不說是個失誤,而且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失誤。需要指出的是:正是由于精英們的短視狹隘,他們只看到了眼前 三米 ,使本來可以挖掘得更深意義沒有挖掘出來,使本來可以做得更好的工作沒有完全做好,辜負了黨和人民的期望。唉!
要總結好改革開放,除上述視角外,本人還免費提供一個更重要的視角,那就是將改革開放化整為零,分階段,按步驟進行比較,從其內部比較來證明改革開放的偉大與正確,比如改革過程中為什么需要不斷深化?開始是哪些因素妨礙了深化的可能?后來又是如何突破這些因素的?深化后了的改革比深化前取得了哪些實質性的突飛猛進等?只有把這些具體戰術問題研究清楚,把前后的成績變化明白無誤地告訴人民,總結起改革開放才更有說服力;再比如,改革的每一項政策變化,每一次路線調整,前后有什么不同?成績有哪些?總結好改革內部的每一次變化,包括每一步戰術是如何步步為營,緊扣主題,直逼主題的,這些經驗無疑對下一步改革,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按小平同志的說法,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如果認同這個說法,那么改革開放充其量不過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方法,一個手段。而一旦與時俱進演成一項戰略事業,為了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放,而且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的時候,改革開放便已經無法從外部證明其先進性和合理性,于是,只能轉向從內部的變化來證明其優越性。比如改革開放之初,人們有理由同毛澤東治下的二十九年進行比較,于是得出結論:改革開放就是好。時至今日,要證明改革開放好,就必須證明今天的改革比昨天的改革好,否則,改革的意義何在?而不是仍然僅僅停留在與三十年前的歷史比較之中。因此,在三十年都過去了的情況下,其內部的比較研究已經越來越重要了。
可以以時間為軸,按不同領導人在位時期進行比較;也可以從改革任務入手,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回到農村改革,到人們三大生活必需品的改革,大談每一步改革的必要性;甚至可以以思想解放的次數來劃分階段進行比較。總之,只要能證明進步的一切劃分,都可以挖掘出來。比如,按照主流精英的說法,改革開放始終是進步的,那么這種進步表現在哪?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為什么一改革就會進步?原來落后在哪?作為精英理論工作者,就必須通過這種內部比較,揭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同樣存在著不斷進步的規律性,以此來教育民眾說明民眾。
這種比較方法,屬于一個整體內的內部比較,較之于將建國五十九年人為分割為前二十九后三十年的比較方法,更有說服力。也就是說,改革開放不僅相比于前二十九年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而且其內部不斷進步的規律和表現,使改革開放本身充滿了生命力與活力,既可以證明過去,又揭示了未來不斷進步的發展趨勢,何樂而不為呢?又何必非要跟毛澤東同志比呢?從改革開放內部挖掘出改革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已成為當前精英理論工作者的最主要的緊迫任務。本文只提供思路,至于改革開放內部如何具體去比較,我相信精英們比我們更著急,那就把這個偉大而又光榮的任務交給他們及其理論工作者吧!
當精英們還需要歌功頌德時,顯然是對這份功德還不太自信,還需要把它說出才能安撫人心,才能說服民眾。古人說,上德不德,真正的道德是沒有道德,是不需要表白的。天地育化萬物,其德之高,無可比擬,但天地有表白過自己的偉大嗎?從這個角度來講,當改革開放這一崇高偉大的事業不需要再講成績的時候,用不著證明自己是絕對正確的時候,也不需要一天到晚憶甜思苦,大講拯救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的時候,也就是改革開放取得徹底勝利的時候。難道不是嗎?
現在,退而求其次,既然要歌功頌德,也拜托精英們歌頌得有水平點,行不?除了會與毛澤東同志比,除了比一次,輸一次,不斷地讓群眾恥笑外,精英們是否也該調整一下思路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