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改革,主要應由誰“承受”?——評央視對十七大的錯誤解讀
言川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在系列專題《黨的十七大報告解讀》中說,“切實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群眾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網友云淡水暖對此強烈不滿,質疑央視編導:“改革還要帶來哪些‘陣痛’,還要群眾‘承受’其中多大部分,還要‘承受’多久?”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也引起筆者的思索。
央視的“解讀”從遣詞造句上看,合轍押韻,什么“力度”、“速度”、“程度”,頗具時下公文的風格;從內容上看,似乎是防止改革的“力度”過大,群眾“承受”不了,并無歹意。但,十七大報告精神是這樣的嗎?
筆者再一次學習了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上的政治報告。該報告共十二部分,改革問題沒有用專門部分來闡述,而是散見于各部分之中。筆者認真通讀全文,發現總書記所提到的改革舉措,其對象沒有一項是群眾,而是與群眾相對應的干部、官員、領導等等。為防止“解讀”有誤,請央視編導們和筆者一起學習:
《報告》第六部分《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在闡述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時,提出了多項措施,其中:第一條,“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實質上是要減少和規范官員們的行政權力,壓縮他們權力尋租的空間,同時提高辦事效率;第二條,“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結合的大部門體制”,這一舉措如若實現,在減少機構的同時,必然減少干部和領導干部的數量,沖擊他們的利益;第三條,“減少行政層次,降低行政成本 ”,首當其沖的是“市管縣”,實行的結果將是大大減少“鐵交椅”和“金飯碗”。《報告》第八部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第三條,“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重申“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群眾肯定不是“調節”和“取締”的對象,只會是受益者——總之,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種種改革舉措如果順利實施,需要“承受”的決不是普通群眾,而是領導或官員、干部們。由于掌握著改革的話語權與組織權,他們是否會樂意“承受”改革的沖擊,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正因為如此,有人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正進入深水區,進入關鍵時期。
那么,為什么央視《黨的十七大報告解讀》的編導們會對十七大報告作出明顯錯誤甚至相反的“解讀”呢?筆者以為,“解讀”既非文字游戲,也非偶然疏忽,而是暗示了某種思維定勢和行為慣性。三十年來,凡是“改革”,都是由干部領導,群眾被動接受,今后深化改革,除了群眾“承受”還有誰?這叫思維定勢。同樣是三十年來,領導改革的官員、干部及一部分與權力結合的富人們,不但能化解針對自己的改革壓力,而且能將其轉移到群眾身上,甚至以改革為名對群眾進行利益侵占和精神控制。例如個人收入調節稅,本來是針對富人的,現在工薪階層卻成了納稅主力軍;還有“產業化”、“下崗”、“工資與效益掛鉤”等等,都變成了群眾單獨“承受”的改革,這叫行為慣性。
不幸得很,最近看到網友老陶同志的帖文《工行又在“深化”拉大領導和員工差距的“改革”》,完全證實了筆者的分析。該文說工商銀行正在推行一種以“人力資源提升”為名的“改革”,將進一步拉大該行已經十分懸殊的領導與員工的收入差距,進一步加強員工對領導的人身依附。這樣的事,發生在十七大開過不久,發生在“調節過高收入”的口號再三響起之后,不禁令人深深地憂慮:十七大精神能落實嗎?和諧社會能實現嗎?
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央電視臺對十七大報告的解讀不是錯誤的,而是“正確”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