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的國度,它的歷史就是詩歌的發展史。在詩歌這片沃土上,我們曾有過非常輝煌的過去,但現在這一切不復存在了。
工業文明的沖擊使得建立在農業文明基礎上的舊體詩趨于滅亡,在西方文明催化下的新體詩從一開始就像一個先天不足的嬰孩,玩朦朧也好,玩抽象也罷,他始終沒有找到一個與中華文明融會貫通的結合點。這樣發展的結果是:爛泥扶不上墻的新詩像個神經病一樣在大街上喃喃自語,真是“個性賽過高倉健,能力不及劉阿斗!”
舊體詩創造到了毛澤東這算是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他老人家仍稱自已的作品“詩味不多,沒什么特色”,怕“謬種流傳,貽誤青年”。這絕不僅僅是謙虛,事實上,他老人家對中國詩歌的發展前景是有很大憂慮的:舊體詩“束縛思想,又不易學”,顯然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新體詩則因先天不足發展不起來,如何才能創作人民的、大眾的、社會主義的新詩歌?
毛主席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從50年代未開始的民歌運動其實是中國詩歌創造的一個探本尋源的過程,要知道,中國最早的詩就是從民歌發展起來的。毛主席在自已的詩歌創造中也極力地尋找著一種適合工農大眾的詩歌形式,比方說我們熟悉的《八連頌》就是以民歌式的風格表現新時代的內容。“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而愚蠢的隊伍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要想組建一支戰勝敵人的隊伍,必須先建立一支文化大軍。
中國現有的文化隊伍已經腐朽墜落,他們像一群占著茅坑不拉屎的無賴,憑借著主人恩賜的資源維系他們那遙遙欲墜的特權。“男的揮刀子,女的光膀子”,除了這樣的內容他們再也想不出新鮮的東西來了。人民唾棄他們,人民厭惡他們,現在正是從他們奪取文藝陣地的大好時機。
倡議:一切工農大眾,一切有良知的中國人,趕緊拿起筆創作我們自已的文藝,特別是詩歌。詩言志,詩歌就是要喊出我們自已的聲音。不要怕寫不好,寫詩其實是件很容易的事,從不好到好總要有個過程。只要堅持寫下去,就一定會有成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