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支持日本核廢水排海,實際在其國內,環保亦有另一面
按:本周二,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那個干凈、整潔、重視自然生態的日本,再次展示了它在環保方面的另一面。美國作為西方世界的領袖,在環保方面也有它的另一面,因而對于日本表示支持也就不奇怪了。本文原題:你有你環保的責任,我有我浪費的自由——美國環保的另一面。
來美前準備行李的時候,專門買了兩卷垃圾袋。想著人家發達國家那么重視環保,應該對垃圾袋管制比較嚴格,不一定好買,所以在國內備著帶過去。
到了美國后,第一次去超市買東西就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想太多了。買一次菜回來騰出的塑料袋,家里幾個垃圾桶,每天換一次,半個月都用不完。
中國多年前出臺了“限塑令”,超市里的塑料袋都要花錢買,美國絕大多數的州都沒有這樣的要求。有的人購物時一包東西套兩三個袋子,這樣消耗的塑料袋就更多了。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美一年要消耗1000億個塑料袋。去年聽說紐約要實行“限塑令”了,不知道執行得怎么樣。
有幾次,我因為感覺這樣子用袋子太浪費,拿過多的袋子回去也沒用,就把收銀員裝好的幾袋東西合到一個袋子里去,騰出幾個袋子,請收銀員把還沒裝袋的菜和水果裝進這幾個袋子里,沒想到收銀員竟嫌裝起來不順手,直接把我省出來的袋子仍到她身后的垃圾桶了,后面的東西還照樣用新的袋子裝。
如果是一個收銀員這么做,我們還能把她當作一個例外,但遇著多了,這就沒法用收銀員的“素質”來解釋了。
從商家利益方面來說,塑料袋太便宜,在自家的成本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收銀員覺得自己不值得為了幾個塑料袋影響了自己收銀的習慣和效率。
從環保的角度講,美國人完全沒有我們來美前以為的那種崇高的環保精神,他們對待環保完全不似中國人那么看重。
這就讓人很疑惑了,環保的概念不是從西方來的嗎?美國的不少環保組織在全世界到處宣揚環保理念,推動環保事業,怎么在他們的大本營美國本土就這么“粗放”了?
美國人的不環保不僅僅表現在大規模濫用塑料袋上,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著不環保的事情,比如烘干機的普遍使用。美國一般不允許把洗過的衣服晾曬在自家門前屋后,理由是“有礙觀瞻”,另有研究認為在屋外晾衣服會使本社區的房產價值降低15%,所以大家只能是把洗后的衣服用烘干機烘干。不說烘干機本身的成本,光是用電一項,美國全國一年就不知要多浪費多少。
美國人對電的浪費體現在諸多方面。如一些寫字樓、公共場所一天24小時都不熄燈,有沒有人都能看到燈如白晝。哈佛圖書館凌晨四點燈火通明的報導曾引起過熱議,很多議者不知的是,美國大量的公共場所都是徹夜開燈的,這跟學生勤奮不勤奮并沒有什么關系。
前些天得州雪災斷電的時候,州內一些大城市市中心的寫字樓仍然終日開燈,被曝光后受到了媒體和民眾的廣泛批評,不過之后并未聽說他們有節約的舉措。
美國的一些辦公大樓、購物中心終年開著中央空調,里面的人寧可夏天穿外套,冬天穿短袖,也不去調節空調溫度,或把空調關掉。這種情況在夏天的廣州也能遇到,但冬天就很少碰到了。以前我批評過廣州一些地方夏天過度使用空調的問題,到了美國,真的就不知該說什么了。
美國人對紙的浪費跟對電的浪費一樣,也是毫無節制。大多公共廁所都會準備幾乎是不計量的紙巾,給人擦手用。剛來美國的人常會感慨人家美國的公廁就是好,條件跟國內的五星級酒店一樣。但時間久了,站在環保主義的角度看,真是“慘不忍睹”。
美國現在還很廣泛地存在著郵局寄信的通訊方式,這一點我在前面的文章《美國行政效率有多低?——親歷后才敢相信》中講到過。在中國人為無盡的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煩惱的時候,美國人同樣也會日復一日地在自家郵箱里收到大量的推銷信息,只是這些信息都是紙質的。這些推銷信件不僅大量地占用公共郵遞資源,還大量地消耗著紙張和紙張背后的森林資源。
美國商場和超市很少出售過期商品,這是值得稱贊的地方。但它的另一面是,大量的商品浪費,尤其是在餐飲行業。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有一個統計,美國40%的食物都是被扔掉的。美國農業部估算,美國人每年浪費的食物多達6000萬噸。
我家附近超市的面包,按規定不能隔夜賣,怎么處理呢?我們的第一反應是送給福利救濟機構或滿大街的無家可歸者(Homeless)。而實際上超市的做法是,直接倒掉,全部倒掉,每天都這么倒。
有朋友在沃爾瑪打工,他說他們賣的烤雞,在貨架上擺賣不能超過兩小時。兩小時之后,一樣也全部倒掉。美國人認為兩小時之后的烤雞已經不熱了(因為貨架是有加熱功能的,所謂的“不熱”只是沒剛出爐時那么燙),不熱了就是壞了,壞了自然應該扔掉。
2019年英國的全球風險和戰略咨詢公司梅波克洛夫發表過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美國每年產生的城市固體廢棄物有約2.39億噸,人均約773千克,總量和人均都是全世界最高的。美國以占世界4%的人口產生了全球12%的城市固體廢棄物,這其中就有上面提到的面包和烤雞的“功勞”。
2017年6月1日,美國前總統川普上臺后100多天,就宣布要退出《巴黎協定》,停止實施“國家自主貢獻”,稱該協定給美國帶來了“苛刻財政和經濟負擔”。
2020年11月4日,距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生效僅4年之后,美國正式退出了該協定,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退出該協定的締約國。
《巴黎協定》主要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簽訂的,意在加強全球氣候治理與合作。美國的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居于世界首位,約是中國的3倍。美國還是當前第二碳排放大國,占全球約15%的排放量,人均則是全球的3.3倍,是中國的兩倍多。
美國不是中國這樣的“世界工廠”,沒有那么多高污染的廠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經濟靠的是第三產業。一個第三產業主導的國家,排出這么多的二氧化碳,其環保意識可見一般。
美國也不乏極度簡樸的環保主義者,他們穿從二手店買來的二手衣物,開小排量的汽車,去超市購物自帶購物袋。這樣的人我也見到過,但是極少數。他們的存在并不影響美國社會整體上的浪費和環保精神淡薄。美國最能體現環保精神的地方,恐怕是在美國的媒體節目里。
美國人的浪費從較淺的層面來說,是美國經濟比較發達,美國人有錢,“有錢任性”,大手大腳“不在乎”。
進一步說,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美國人靠收“鑄幣稅”和各種金融操作“收割”全世界,讓全世界來供養美國人,給美國人的“浪費自由”提供了更多的物質基礎。
美國在其國內國外也都具有著極大的自然資源優勢,使其不甚珍惜。
美國的國土面積與中國相當,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則遠多于中國,而其人口只有中國的約四分之一,人均占有的資源量可想而知。
美國在當今世界上“一超獨霸”,除了美國國內的資源外,美國還可以去掠奪全世界的資源為其所用,而造成的污染和垃圾則可以讓全世界來買單。
2017年前的20多年里,美國的垃圾大約有三分之一被運到了中國。根據美國廢物回收工業協會(The 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es)的統計數據,總量約為2.78億噸。這其中包括美國49%的出口廢塑料,55%的廢鋁和53%的廢紙。
2017年中國禁止進口垃圾之后,馬來西亞成為最大的“美國垃圾傾銷地”。僅僅2018年的前10個月,美國就向馬來西亞出口了19.2萬噸塑料廢物。另外,泰國、越南、土耳其、埃塞俄比亞等發展中國家都是美國的垃圾傾銷地。
中國的美國問題研究專家金燦榮先生稱美國為“海洋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產生不了“富貴之家,勤儉為本”的深層文化,消費主義、超前消費才是他們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要形成整個社會“富貴不能淫”的思想形態,重視環保,反對浪費,是不太現實的。
美國有大量的環保組織活躍在全世界各個角落,在中國的也不少。他們宣揚的環保理念看上去崇高而偉大,可為什么自己國家內部還那么不環保呢?
中國有句話叫作“五十步笑百步”,美國這是反過來“百步笑五十”。自己考30分,卻天天嚷嚷著教育考70分、80分的人。
我們不否認這些組織內部的工作人員、志愿者有一些是真誠的環保主義者,但組織背后的金主推動他們去做的,恐怕不止環保這么簡單。
前些年中國不少人還很迷信這些組織,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環保大旗后面還有很多我們不太了解的東西……
不過,它們的存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人民環保意識的增強,推動了中國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強,推動了現代化文明中國的建設,中國的社會經濟和自然生態近些年都在正向“精進”,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