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從政初始
一、除孽興民
抗戰勝利后,昔陽縣由于大部地區是革命老區,國民黨軍及還鄉團幾次進犯都被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打個回去,正太戰役結束后,昔陽縣全境得到了解放,1948年7月22歲的張懷英就擔任了昔陽一區區委副書記,主持工作,那可是81個村的當家人呀。雖然前方還在打仗,但太行老區的昔陽按照黨的土改政策,開始實行土改。面臨戰爭留下的瘡傷和土改中出現的問題,如何處理各類矛盾,組織生產,真正做到百業待興,人民生活安定,是各級黨委和領導必需考慮實際的問題。工作千頭萬緒,問題難以預測,一個22歲的年輕人,管理著全縣25%的人口,成為了當時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據老干部常繼宗等人回憶說,當時的干部提拔十分慎重,沒有特殊的能力和戰功是不行的。張懷英正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個時期榮立了好幾次戰功,曾受到過太行軍分區的通令嘉獎和諸多工作業績,才得到領導的賞識和群眾的信任,為提拔使用打下了基礎。
張懷英從政有他的規則,叫“舉官不愛財,神鬼都害怕。”他對身邊工作的人員要求甚嚴。曾任農業部副部長的張福元回憶說:張懷英經常對他說的一句話是:“作為一個革命干部,要做到一不貪污,二不腐化,三按黨的政策辦事,就不會犯大的錯誤。”他也經常鼓勵他的下屬要多學習,努力為黨工作。張福元對我說:我就是把張懷英講的三條當做座右銘,才擺正了自己一生成長的道路。他說:懷英下鄉騎馬,路過東冶頭時,總要到我家里看一看。一次,他路過東冶頭時到了我家里來看我,當時我出來工作不久正生病在家,他問我村里給送“光榮革命家庭”牌匾沒有?我說送了,他說那就好,你要好好工作,報答黨和人民的信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考慮人民的利益是我們做事的根本。他常常用古人的一句名言來說服身邊人:人不畏吾嚴而畏吾廉,人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這是一個領導干部執政的根本。
張懷英當了一區的區委書記,在這一方土地上是享有盛名的。一區剛剛解放,國民黨留下的殘渣余孽勢力還是相當可怕的,有些工作在他們的干擾下還很難展開。張懷英便坐陣,對這些黑惡勢力進行了堅決的打擊,使這些黑惡勢力聞風喪膽。鐘村是緊靠區委會的一個村莊,這個村情況復雜,壞人當道,貧下中農抬不起頭來。張懷英對鐘村的問題十分重視,不僅在區黨委會上研究過好幾次,還親自到鐘村組織黨員干部和貧下中農商量對策。他走家串戶,深入群眾,吃民飯住民宅,宣傳黨的政策,解決群眾中的實際問題,使正氣逐步上升,邪氣逐步下降。當時的政策是,開會不許打人,但不是不批判不斗爭。張懷英對他們講,不能打人,不等于不搞說理斗爭,黨員干部和貧下中農要有一定的威懾力,一定要把壞人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同時,根據情況組織群眾,對個別有影響的黑惡分子開展批判斗爭,黑惡勢力逐步得到了分化瓦解。因此,一區那些被管制的四類分子,一聽到張懷英的名字,都聞風喪膽,一區的工作進展就很順利了。
張懷英在任區委書記的生涯中就十分注重調查研究,我在縣檔案館發現了一份1950年一區送給縣委會的原始報告材料,題目是《一區區級領導的幾點經驗》。它是用幾張質量低劣的稿紙通過復寫紙復寫出來的,那紙打開時還得小心翼翼地保護著,稍一用力就有扯破的危險,其字跡剛能認出來,從中便可看出當時的工作條件是多么艱苦。但從書寫模糊的字跡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張懷英領導的一區,是怎樣通過調查研究指導工作的。這個材料是通過調查研究解決“做對了的大家滿意,做錯了互相推諉”的問題。他們在全區20個村里進行了摸底,看到這20個村普遍對土地深翻了兩次,但也發現了問題。最明顯的是在巴洲村發現了64頭牲畜只上了10套,20頭牲畜才用于耕地,其余都閑著,但巴洲村的領導匯報時卻說全部上了套。他就抓住這個典型在全區開展避免官僚主義的教育。在材料中也看到,當時正在推廣科學種田,號召農民使用化肥和農藥,材料匯報了南關村給群眾購買了麻生280斤,黑礬310斤,在地里試行,也匯報了中思樂村動員了46名婦女參加了生產,占到了婦女總勞力的76.6%,這幾項工作都是當時最棘手的工作,一區率先推廣科學種田和動員婦女參加生產勞動,這在當時給全縣起了極大的模范帶頭作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