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走向共和》時,張黎是導演,張黎也是藉此劇一鳴驚人天下盡知;10年后,《大清鹽商》時,張黎是幕后的藝術總監,導演是韓曉軍,現在,《大清鹽商》正在熱播中。
前后10年,有心人可以從中窺見不同時期分別出任導演和藝術總監的張黎,其個人的心路歷程--當然,熟知張黎的人都會了解,所謂他個人的心路,其實是關乎他個人的家國天下的大情懷,但越是大的情懷,間中出現波折、突變,甚至是逆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比如,《走向共和》表的是民主和革命,清王朝被作為民主和革命的對像,而《大清鹽商》寫的是國家朝廷的穩定和利益集團的平衡,既要小心打擊腐敗,又要強力撫壓民變;所以,我看到的《大清鹽商》,以及在劇中被努力塑造的那位欽命兩淮鹽政使阿克占都被渲染上了更多的當下中國現實和現實功利主義的色彩,而非如《走向共和》跟《人間正道是滄桑》里表的那些人,如孫中山、黃興,那么的富于理想主義。
什么是現實?
現實即利益。
《大清鹽商》從頭到尾講的就是一個“利”字,講利與義的關系,講利于情的關系,講利與法的關系,這故事發生在康乾盛世的乾隆四十一年,利,那時早已替代革命或者其他的什么社會理想成為時代的主題,正如本世紀第一個10年常常被提到的“河蟹”一樣。
我很早就想過,大清入關主宰了中國,以滿清八旗也就100多萬的人眾,卻完成了對中原大漢民族數以千萬計人口長達200多年的統治(清朝總人口從立國初的1000多萬,后增長到3個多億),而且自始至終滿清貴族一直可以把持著統治大權,這中間無論是明君還是能臣,都自有其駕馭天下的秘技,而《大清鹽商》里的乾隆皇帝(倪大紅飾)和阿克占(張志堅飾)都用他們精彩而多義的表演成功詮釋了這些層面的意思和意義,或者,他們可以因此被稱為那個特定封建時代的“國家利益”的代言人吧。
張嘉譯在《大清鹽商》里出演揚州的頭號鹽商(首席總商,即首總)汪朝宗,漢人。
與當年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和《喬家大院》一樣,出現在《大清鹽商》里的汪朝宗被創作者確定為完完全全的正面人物,一個義利雙重的大角色,這樣的大商人,一手托著大清江山,一手牽著百姓民生,雙腳還要支撐整個大清鹽商的利益集團不致因政治風暴而分崩離析。
劇中有一個重要的“戲梗兒”,是一冊掌握在揚州四大總商手里的賬冊,賬上記載著歷年以來,尤其是乾隆多次南巡過程中,揚州鹽商對朝廷的種種捐輸,但更主要的還是那上面記載了其中有多少銀子被“捐輸”進了某些朝中重臣的私囊(1000多萬兩白銀),也就是說,如果得到這本賬冊,皇帝和欽差想打多大的老虎就能打多大的老虎。
前任兩淮鹽政使尹如海在上京被皇帝召見之前自殺,這讓乾隆對南方鹽政心生疑竇,于是八旗貴族阿克占身負圣命來到揚州,一面是為了催捐輸以支授大清在西南的戰事,另一方面是為了徹查鹽業巨貪,找到那本“真賬冊”就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但鹽商們以此賬冊為自己的護身符,阿克占無奈之下,只好決定先催捐輸再找賬冊,各式人等圍繞這本賬冊粉墨登場,揚州鹽商蕭、汪、馬、鮑四大總商在各自利益間有合作也有較較,但卻一直沒有交出賬冊,他們是不想讓兩淮鹽業陷入腥風血雨,以保住鹽業根基(其實也是利益集團的利益),以鹽利兼善天下;最后,還是蕭老總商矯造了一本于揚州鹽商、于朝廷要員都能說得過去的“假賬冊”交給阿克占,自己卻因之一命嗚呼,才平息此事。
這位為保住鹽商利益集團利益的蕭老總商“造假”的行為被劇集描繪成“嘔心瀝血”,這當是張黎參與制作的劇集里少見的“反革命”的塑造,不過,若將蕭老總商作為新興的資產階級來理解,這樣的表現又顯得潮流和革命的很。
這一段故事的結局,是蕭老總商死后,汪朝宗憤怒地向阿克占交出“真賬冊”,并以張嘉譯式的憤怒表演,表現了其義正嚴辭維護鹽商利益的大局,和識透朝廷利益集團的本質的正義氣度--但正如汪朝宗說的,當真賬冊出現時,阿克占卻不敢接手,只能任其付之一炬,因為他即使是接了這顆拉掉引信的地雷,被炸死的可能只是他自己。
本劇的結局我可以提前預告一下,是鹽商們不堪朝廷要員盤剝的案情終于上達天庭,乾隆皇帝為了撫慰民間,為了扶植商業,也為了約束群臣,終于決定從此不再進行勞民傷財的“南巡”,皇帝的利益終于與鹽商的利益結成一體,朝堂與江湖兩大利益集團達成了最終的“河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