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文學”二字在中華大地上似乎瞬間消失了蹤影。五四時期所掀起的文學浪潮已是回旋乏力,現代最后一位詩人——海子在面對 90年代大門時也向我們搖手而去。老一輩的大師們都相繼老去,他們的意氣風發,他們的慷慨陳詞,他們的大聲疾呼,他們的白衣飄飄,他們的音容笑貌都只能留與我們引以為傳奇了。是的,他們都老了!他們留給了我們什么?他們沒有交好這一棒,我們什么也沒有得到!如今我們兩手空空。這是一個大空白期,注定是一個缺乏文學熱情的年代!
然而,我們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嗎?不,我們正和上世紀初期的年輕人遇到的一樣,事實證明,他們遇到的比我們還要糟!查拉斯圖拉早已下山宣告上帝已死,世界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一片荒原。中國的政治、文化、社會體制也在近代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下如滄海孤舟,懸崖之石,這一時期的年輕人遇到的更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爛攤子。但是,困境并不代表只能固步自封,迷茫困惑并不代表只能停滯不前,在這一時期,梁啟超畢竟還在《少年中國說》中呼吁少年之責任;陳獨秀畢竟發表了《敬告青年》;魯迅畢竟寫出了《狂人日記》;胡適之畢竟還前往美國留學。當然他們所貢獻的遠遠超出文學的范疇,然而他們的態度與精神確是普適的,這自然也是他們一代人所必須要擔當的。
時間拉向我們,我們的情況又如何呢?我們的總體外部環境好于他們,而我們的總體內部環境簡直糟糕透了。在這里,我用到了“總體”一詞,因為局部,最起碼是我了解到的局部,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都一樣乏善可陳,我想對于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們的時代,知青也好,憤青也罷,最難以讓人忍受的乃是“愣青”!一群永不知真相的群眾,一群沒有擔當,沒有責任感的渾噩青年,一群被時代綁架被時間拋棄的愣頭青!我所擔憂的正在于此,我們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都太渾噩了!神志不清、體懈乏力、沒有目標、缺乏斗志是其普遍癥狀。上大學就像回到了童年,數著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把歲月空度,韶華辜負,卻還整日嘻嘻哈哈,游手好閑,不學無術,不知老之將至,悲哉!
內部環境如此糟糕,那外部呢?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樣,但就我所在的大學——理工大學,實在是一點兒人情味沒有,太沒有人文關懷了!中央集權,整齊劃一,思想老舊,體制刻板,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借教室放電影,被拒絕,其一理由是可能涉及敏感內容,毒害祖國下一代的健康思想。這是大學!呆板守舊至此,你還指望跟他談什么“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今的大學太浮躁,“眾人熙熙,皆為名來;眾人攘攘,皆為利往。”宣傳欄上,各種講座,成功學,功利學無不泛濫,愕愕然隨大流者更是不計其數。當然,我也不是一昧地反對這種講學,只是它表現的太過活躍了!不知情者初來乍到會以為這是某公司培訓基地,萬不會把它同大學聯系起來,這不是太令人寒心了嗎!我們不禁憤慨:看看,看看,我們都遇到了什么樣的時代?!我們看不到誰還熱情地宣講著自由,茶館里喝茶閑談的大師,樹蔭下思考的學者,也沒有誰還熱衷于對人生意義的探索。我們的青春在固定的時代里注定是灰色的,暗淡的,一成不變的,老氣沉沉的了嗎?
五十年代的臺灣,李敖還和我們一樣走在大學校園中,他的境遇與我們太相似了(幾十年來一成不變甚至愈演愈烈?),他在日記中不斷地自勉自勵,自求上進,他的《大學札記》文字動人,催人奮進,記錄的就是他在大學中的時刻的所行所思所悟。六十年代的李敖可以說是臺灣一代人的欣慰,他畢竟沒有在死氣沉沉的時代荒原里垂垂死去,憑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韌勁在已殘喘的文化界注入了一道新的活力。他的《十三年與十三月》使多少年輕人激動得流出淚水,并發大宏愿,寢食難安。但就是這個一輩子拿著棒子追打老年人的“年輕男神”自己也成了老年人。他們都老了,他們同他們的那個時代都已老了,我們的時代正如孤島,又回到了艾略特吶喊的荒原時期。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我們的情況這樣糟糕,還能做些什么呢?我相信你已經看出了答案,那個理想主義橫行的年代已經老去,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全新的時期,就是因為它的空白,我們才有更多的憧憬與空間。我們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了,不可再渾噩下去!堂吉訶德尚有同風車作戰的勇氣,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有“吾曹不出,如蒼生何?”的狂勁?為什么不可以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一百年前的年輕人能夠做到的我們也一樣能夠做到。我總相信人文人文乃在“人”之中,而不在“文”之中。我們不可否認外界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可對于一個人來說,他有閑暇,有主觀能動性,內部的變化總能帶動外界的變化。沙漠之中尚有綠洲,更何況我們這里陽光和煦,風調雨順?
或許有人說“你太理想主義了!太不實際了!你想創造下一個理想主義的時代嗎?”我想說這個時代不缺的是現實主義者,功利主義者,行動主義者,缺的就是理想主義者,不可一輩子宣揚理想主義,難道在我們的青春歲月里,在大學里也不可以嗎?鋪開你的人生畫卷,你希望看到堆砌的都是一堆腐朽爛泥嗎?“總有一些世界觀,是傻逼呵呵地矗立在那里的,無論多少的現實,多少的打擊,多少的嘲諷,多少的鴿子都改變不了。我們總是要懷有理想的?!表n寒如是說。
被環境所挾制,我們能做的似乎太有限了,但請不要輕易自怨自艾,自暴自棄。你們都有對文學的愛好,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理想,須知文學乃是為人之學、創造之學,在文學的世界中一切皆有可能,你們要做的就是創造,怎么可以輕易放棄呢?也不可把它看得太廉價,因為此刻,除了理想,我們一無所有。
如今,我們還能以文學的名義相聚此處,我們還能夠自由地閱讀、思考,我們還有天賜的稟賦與手中的筆,最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年輕。不管文學在時代中的地位怎樣,在我們的心中的地位怎樣,我們都必將且必能為它做出點什么,比如思考與寫作。
在這白駒過隙的彈指一瞬,在我們的青春韶華里,沒有人會我們記下什么,能記下什么的只有我們自己,胡適之就曾經建議過年輕人多做日記,可以為自己的人生留點東西。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與需要,只是我們平時都疏于表達,懶于表達,或是只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就算能做些停留,也無法在時間或空間上留下任何痕跡,這些都實在是太浪費了!或許你認為你的想法不夠成熟,不成體系,但那個思想家或作家在推出自己的思想與作品之前在腦海中就將一切醞釀成熟了呢?有誰是這樣一蹴而就的呢?或許你還害羞,正如同每個真實寫出自己思想的人一樣,一方面迫切的想把這拿給全世界看,一方面又恨不得將它燒掉希望它從沒有出想在這個世界上過,告訴你,就連偉大的“西方文學之父”卡夫卡都曾有過這種想法,歷史證明,這是多么地不可取啊!余華曾經說過“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自己的內心而寫作”,一個人的寫作動機必然是出于自己的內心,萬不可因為它直面自己的內心就要將它毀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笨梢姾玫奈恼虏灰欢ǚ且涍^太多的營營茍茍,也許就是不經意的感悟與想法,偶然間的,不經太多考慮的,不經雕飾的, “兔起鶻落,稍縱即逝”的,這樣往往會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意想不到的感受與效果。這比起“郊寒島瘦”式苦吟派比起來似乎要取巧得多,但這其實也是一種美,甚至是一種大美,幾千年前的陶淵明就發現了這種不張揚的美,這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不經意的淳樸之美,當同時代的人都還在追求華麗修飾的駢文辭賦的時候,陶淵明卻成為這種“非主流”美的化身,當起隱士來,并還高唱起“歸去來兮”來,這真真正正是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當然要做到這些遠非這么容易,它有個最大的先決條件,那就是思考,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會有用不盡的靈感。
說了這么多,無非是想勸大家能夠多思多寫,縱然你不想成為什么勞什子作家或思想家,也請你不要放棄。既然你有文學的愛好與夢想,為什么不堅持一下呢?記得在上次招新的時候很多人都問:“你們到底是干嘛的啊?這個有意思嗎?”這個問題我真不好回答,其實我們又能干嘛呢?于是我問他:“你有對文字的愛好嗎?你認為它有意思嗎?”他說:“你說,你一說我說不定就覺得有意思了。”態度傲慢。我忽然覺得悲哀,文學不僅沒落,人們對它似乎還有一種成見。于是我說:“引經據典,慷慨陳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你認為有意思嗎?”他搖頭;“癡男怨女,兒女情長,花前月下,吟風弄月,你認為有意思嗎?”他又搖頭; “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放浪形骸,浮游逍遙,你認為有意思嗎?”他再搖頭;“那為是非曲直,世道人心,為民喉舌,大聲疾呼,你認為有意思嗎?”他沒有搖頭,默默走了,看來他是真的沒有興趣。其實“文學”二字真的是太寬泛了,幾句話又怎么能說的清楚?我想起初我們的“老鼻祖”為什么要以“文學”二字作為社名恐怕也是出于無奈吧,我看到在80年代還叫“詩社”的,后來可能是人員數量實在是可憐得要命才不得不擴大社團的適用范圍吧。誰能想到在當今人口爆炸的年代,以人為中心的文學竟會淪落至此呢?每念及之,未嘗不扼腕撫心而嘆。
所以你們能有對文學的愛好,我們能以文學的名義聚到一起,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一件事!尤其是在我們這樣的中央集權制的整齊劃一的理工大學更是難能可貴,所以就請大家千萬不要放棄。當然,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得不到激勵與認可是可怕的,但是這樣也請你不要放棄!如果沒有人為你叫好,我也一定會為你鼓掌。
天道蒼茫,蒼茫自有其運行之理;天生我材,我材必有其用武之地。況于今日今時,君不可與往昔同日而語,君才驚天,君才震地,君才可移三山,君才可光日月!君之所當,世之任也,文之所鐘,正在我輩!況高山流水,知音難覓,古人云:“楊意不逢,撫臨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此處雖非比蘭亭滕閣,大廈高樓亦足慰君平生之志。請諸君棄所顧忌,棄所桎梏,“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由于準備倉促,手頭資料不足,難免陳說乏辭,引喻失義,不夠翔實,望諸位能夠見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