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化公為私”是個什么問題?
——亦從“聯想的問題”談起
“聯想的問題”先由正義人士明徳的質疑,后經司馬南的批判,再由張捷的揭秘,終于讓社會公眾明白了就里。剝去其層層偽裝,原來就是個“公務員”的“化公為私”問題。
“化公為私”是個什么問題? 質而言之,就是個“貪腐”問題。
盡管私有剝削制度是產生“貪腐”的溫床,然而,不管是古代還是近現代,至少在法理上、在道德輿論上都是崇尚清廉,譴責“貪腐”現象的。
早在“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中,就辟有“循吏傳”專輯,記敘了春秋戰國時期五位賢良官吏的事跡。五人中,四位國相一位法官,都是居高權重的社稷之臣。孫叔敖與子產,仁厚愛民,善施教化,以政寬得人和,國泰而民安;公儀休、石奢、李離,皆清廉自正,嚴守法紀,當公私利益發生尖銳沖突時,始終維護綱紀的尊嚴。
此后,著名的“清官”,還有東漢的羊續——號稱“懸魚太守”(羊續任揚州廬江郡太守,愛吃鮮魚,有個府丞送他兩條大鯉魚,被羊續辭謝。懸魚于官衙中,以示拒賄);北宋的包拯——“不持一硯歸”(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制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明代的海瑞、于謙(前者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后者留有明志詩《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清代的于成龍(二十余年宦海生涯,三次被舉“卓異”,去世時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別無余物,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贊譽為“清官第一”)。
反之,看那些“貪官”,如東漢的梁冀(獨斷朝政近20年,大肆搜刮,收取賄賂,建私家林苑,方圓近千里,其家產沒收變賣合30余萬萬,相當于東漢政府一年財政收入),再如唐代的楊國忠,到清代的“巨貪”和珅,凡屬“貪官”之列者,無一不是“遺臭萬年”!
如今,面對有人揭露柳傳志打著“改革”、“改制”旗號,把國企“改”成了私企、外企;把自己由“共產黨人”、“公務員”變幻成了“私人老板”的“顛覆性錯誤”,居然還有人替他鳴冤叫屈,豈非咄咄怪事?!此乃十足的混淆黑白、顛倒是非。
何謂“改革”? 毛主席早就講過:
“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建立起來,它是和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但是,它又還很不完善,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發展的這種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以外,還有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改革”就是要“改”那些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不完善的方面”;就是要“改”那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相矛盾的情況”。經過“改革”,逐步使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進一步完善起來;使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更好地相適應。可見,“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是不能動搖的,“改革”絕不是再將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改”回到私有剝削制度上去。如果這樣,那就會像中央所講的——是犯了“顛覆性錯誤”,就是從根本上否定了共產黨的“初心”。
本次“聯想的問題”被揭露以后,終于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這是一件大好事。它將使人們得以驚醒,從而正視毛主席當年的諄諄告誡: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 矛盾和階級斗爭,始終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的講話》)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聯想的問題”就是個“貪腐”問題。如果聽任發展、泛濫,無疑就是社會的“和平演變”,就會改變整個國家的性質。
人們啊,必須警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