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年, 毛澤東在杭州與鄧力群等一起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 》。
我們要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為綱,來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問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生產關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產關系,就必須一方面聯系研究生產力,另一方面聯系研究上層建筑對生產關系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這本書提到了國家,但沒有加以研究,這是這本書的缺點之一。當然,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生產力和上層建筑這兩方面的研究不能太發展了。生產力的研究太發展了,就成為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了;上層建筑的研究太發展了,就成為階級斗爭論、國家論了。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中的科學社會主義部分所研究的,是階級斗爭學說、國家論、黨論、戰略策略,等等。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和不平衡是絕對的。上層建筑適應生產關系,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或者說它們之間達到平衡,總是相對的。平衡和不平衡這個矛盾的兩個側面,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如果只有平衡,沒有不平衡,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就不能發展了,就固定了。矛盾、斗爭、分解是絕對的,統一、一致、團結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有了這樣的觀點,就能夠正確認識我們的社會和其他事物;沒有這樣的觀點,認識就會停滯、僵化。
從世界的歷史來看,資產階級工業革命,不是在資產階級建立自己的國家以前,而是在這以后;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的大發展,也不是在上層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這以后。都是先把上層建筑改變了,生產關系搞好了,上了軌道了,才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開辟了道路,為物質基礎的增強準備了條件。當然,生產關系的革命,是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所引起的。但是,生產力的大發展,總是在生產關系改變以后。拿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來說,正如馬克思所說的,簡單的協作就創造了一種生產力。手工工場就是這樣一種簡單協作,在這種協作的基礎上,就產生了資本主義發展第一階段的生產關系。手工工場是非機器生產的資本主義。這種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了一種改進技術的需要,為采用機器開辟了道路。在英國,是資產階級革命(十七世紀)以后,才進行工業革命(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都是經過不同的形式,改變了上層建筑、生產關系之后,資本主義工業才大大發展起來。
首先制造輿論,奪取政權,然后解決所有制問題,再大大發展生產力,這是一般規律。在無產階級革命奪取政權以前,不存在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在封建社會中已經初步成長起來。在這點上,無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有所不同。但是,這個一般規律,對無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都是適用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這里講發展大工業是對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說得不完全。一切革命的歷史都證明,并不是先有充分發展的新生產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產關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輿論,進行革命,奪取政權,才有可能消滅舊的生產關系。消滅了舊的生產關系,確立了新的生產關系,這樣就為新的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教科書在這里承認社會主義社會中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的存在,也講要克服這個矛盾,但是不承認矛盾是動力。
這一段說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這個說法不妥當。矛盾才是動力,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解決矛盾的方法。
這一段只說社會主義社會的特點是“團結一致,十分穩定”,不說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的矛盾;說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會主義國家強大的社會發展動力,不說社會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這樣一來,矛盾的普遍性這個規律,在他們那里被否定了,辯證法在他們那里就中斷了。沒有矛盾就沒有運動。社會總是運動發展的。在社會主義時代,矛盾仍然是社會運動發展的動力。因為不一致,才有團結的任務,才需要為團結而斗爭。如果總是十分一致,那還有什么必要不斷進行團結的工作呢?
“決定因素之一”、“根本方法之一”,這個提法可以贊成。但是當作決定性動力,就不對了。要保證人們吃飽飯,然后人們才能繼續生產。沒有這一條是不行的。物質利益是一個重要原則,但總不是唯一的原則,總還有另外的原則,教科書中不也是常說“精神鼓勵”原則嗎?同時,物質利益也不能單講個人利益、暫時利益、局部利益,還應當講集體利益、長遠利益、全局利益,應當講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暫時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他們現在強調的是個人、暫時、局部的利益,不強調集體、長遠和全局的利益。
我們要教育人民,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集體,為了后代,為了社會前途而努力奮斗。要使人民有這樣的覺悟。教科書對于為前途、為后代總不強調,只強調個人物質利益。常常把物質利益的原則,一下子變成個人物質利益的原則,有一點偷天換日的味道。他們不講全體人民的利益解決了,個人的利益也就解決了;他們所強調的個人物質利益,實際上是最近視的個人主義。這種傾向,是資本主義時期無產階級隊伍中的經濟主義、工團主義在社會主義時期的表現。歷史上許多資產階級革命家英勇犧牲,他們也不是為個人的眼前利益,而是為他們這個階級的利益,為這個階級的后代的利益。
公是對私來說的,私是對公來說的。公和私是對立的統一,不能有公無私,也不能有私無公。我們歷來講公私兼顧,早就說過沒有什么大公無私,又說過先公后私。個人是集體的一分子,集體利益增加了,個人利益也隨著改善了。
關于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問題,蘇聯教科書只有一句空洞的話,即社會主義制度下人與人的關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的關系”。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沒有展開,沒有分析,沒有接觸到實質問題。教科書沒有寫這方面的文章。所有制問題基本解決以后,最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問題,即全民所有的企業如何管理的問題,集體所有的企業如何管理的問題,這也就是人與人的關系問題。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當然全民所有制的企業,集體所有制的企業,在所有制方面還要有它的變化,有它的發展。但是所有制的變革,在一定時期內總是有底的,總是不能沒有限度的。例如,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之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它的性質總還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當然將來還會從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過渡到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達到了這一步,它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又會沒有多大變化??墒窃谝欢〞r期內,即所有制性質相對穩定的時期內,在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卻不能不是不斷變革的。例如我們的國營企業,解放以后,一直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性質,而在這十年中間,人與人在勞動生產中的關系,變化卻是很大的。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文章。要領導者采取平等態度待人;一年、兩年整一次風;進行大協作;對企業的管理,采取集中領導和群眾運動相結合,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不斷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等等。這些方面都是屬于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是改變還是不改變,對于推進還是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都有直接的影響。
在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也是一種生產關系。在這里,例如領導人員以普通勞動者姿態出現,以平等態度待人,改進規章制度,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領導人員、工人和技術人員三結合,等等,有很多文章可做。生產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分配制度這三個方面。所有制方面的革命,在一定時期內是有底的,例如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整個國民經濟變成了單一的全民所有制以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它還是全民所有制。但是,人們在勞動生產和分配中的相互關系,總要不斷地改進,這方面很難說有什么底。原始社會的公有制度,時間很長,多少萬年都是同樣性質的,但是人們在勞動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卻有很多變化。可以設想,將來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以后,人們在勞動生產和分配中的相互關系,還會有無窮的變化,但是所有制方面不會有多大變化。
關于產品分配,蘇聯教科書寫得最不好,要重新另寫,換一種寫法。應當強調艱苦奮斗,強調擴大再生產,強調共產主義前途、遠景,要用共產主義理想教育人民。要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要講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像他們那樣強調個人物質利益,不能把人引向“一個愛人,一座別墅,一輛汽車,一架鋼琴,一臺電視機”那樣為個人不為社會的道路上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只看到足下,不想到前途,不想到遠景,那還有什么千里旅行的興趣和熱情呢?
人民的需要是逐步滿足的。
共產主義社會,實行按需分配了,也不能一下子完全滿足需要,因為需要是不斷被創造的。拿過去來說,沒有文字,人們就沒有對文具的需要,文字產生了,人們對文具的需要也隨著創造出來了。拿現在來說,因為發明了電視機,所以人們對于它的需要也隨著提出來了。
人們生活的需要,是不斷增長的。需要刺激生產的不斷發展,生產也不斷創造新的需要。人們對糧食的需要,在數量方面總不能是無限制的,但是在品種方面也會變化。
社會主義社會里面的按勞分配、商品生產、價值規律等等,現在是適合于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的,但是,發展下去,總有一天要不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總有一天要被生產力的發展所突破,總有一天它們要完結自己的命運。能說社會主義社會里面的經濟范疇都是永久存在的嗎?能說按勞分配這些范疇是永久不變的,而不是像其他范疇一樣都是歷史范疇嗎?
寫出一本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現在說來,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英國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發展成熟的典型,馬克思才能寫出《資本論》。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至今還不過四十多年,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還不成熟,離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還很遠。現在就要寫出一本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還受到社會實踐的一定限制。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究竟怎樣寫才好?從什么地方開始寫起?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
如果我們寫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可以從所有制出發。先寫生產資料私有制變革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把官僚資本主義私有制和民族資本主義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把地主土地私有制變為個體農民私有制,再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把個體的手工業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然后,再寫兩種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矛盾,以及這個矛盾發展的趨勢和解決的辦法,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如何過渡到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本身有個變化、變革的過程,全民所有制本身也有變化、變革的過程,如體制下放、分級管理、企業自治權等。在我們這里,同是全民所有制的企業,但是有的由中央部門直接管,有的由省、市、自治區管,有的由地區管,有的由縣管。都是全民所有制,歸誰管,歸哪級管,只要一個積極性還是要兩個積極性,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是整個社會主義時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要經常注意解決的很關重要的問題。人民公社管的企業,有的具有半全民半集體的性質。中央部門管的和地方各級管的企業,都在統一領導和統一計劃下,具有一定的自治權。有沒有這種自治權,對促進生產的發展,還是阻礙生產的發展,關系很大。
不能說這本書完全沒有馬克思主義,因為書中有許多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也不能說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因為書中有許多觀點是離開馬克思主義的。特別是寫法不好,不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出發,來研究問題,不從歷史的敘述和分析開始自然得出結論,而是從規律出發,進行演繹。
這本教科書,只講物質前提,很少涉及上層建筑,即:階級的國家,階級的哲學,階級的科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生產關系,但是,政治經濟學和唯物史觀難得分家。不涉及上層建筑方面的問題,經濟基礎即生產關系的問題不容易說得清楚。
這本書的另一個缺點,是先下定義,不講道理。定義是分析的結果,不是分析的出發點。研究問題應該從歷史的分析開始。但是,搞出了一本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總是一個大功勞,不管里面有多少問題。
這本書的寫法很不好,總是從概念入手。研究問題,要從人們看得見、摸得到的現象出發,來研究隱藏在現象后面的本質,從而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的矛盾?!顿Y本論》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就是用這種方法,總是從現象出發,找出本質,然后又用本質解釋現象,因此,能夠提綱摯領。教科書對問題不是從分析入手,總是從規律、原則、定義出發,這是馬克思主義從來反對的方法。原理、原則是結果,這是要進行分析,經過研究才能得出的。人的認識總是先接觸現象,通過現象找出原理、原則來。而教科書與此相反,它所用的方法,不是分析法,而是演繹法。形式邏輯說,人都要死,張三是人,所以張三要死。這里,人都要死是大前提。教科書對每個問題總是先下定義,然后把這個定義作為大前提,來進行演繹,證明他們所要說的道理。他們不懂得,大前提也應當是研究的結果,必須經過具體分析,才能夠證明是正確的。
教科書的寫法,不是高屋建瓴,勢如破竹,沒有說服力,沒有吸引力,讀起來沒有興趣,一看就可以知道是一些只寫文章、沒有實際經驗的書生寫的。這本書說的是書生的話,不是革命家的話。他們做實際工作的人沒有概括能力,不善于運用概念、邏輯這一套東西;而做理論工作的人又沒有實際經驗,不懂得經濟實踐。兩種人,兩方面——理論和實踐沒有結合起來。同時作者們沒有辯證法。沒有哲學家頭腦的作家,要寫出好的經濟學來是不可能的。馬克思能夠寫出《資本論》,列寧能夠寫出《帝國主義論》,因為他們同時是哲學家,有哲學家的頭腦,有辯證法這個武器。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九六○年二月
(本文節選自《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