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與時俱進”,云淡水暖“與時俱退”
近日,左翼網友云淡水暖告別“強國論壇”引起了網絡上左右兩翼的關注。感慨之間,適見“人民網”刊出《人民日報。海外版》由《中華讀書報》記者撰寫的宏文:《張賢亮:傳奇在于和國家命運同步》,二者遭際恰成鮮明對照,這現象有一議的必要。
一
在“五七戰士”作家中,張賢亮是以對毛澤東時代“專制”的極端仇視與顛覆言論的大膽而嶄露頭角出類拔萃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期網上出現“打假張賢亮” 的貼文。“張賢亮”“假”從何來?曰“冒牌右派”。
“人民網”與主流媒體的介紹是:
“1957年,張賢亮發表了長詩《大風歌》。當時正值“反右運動”最激烈的時候,張賢亮被打成了“右派”,之后被戴上了各種帽子,開始了他長達22年的勞改生活。”
星潭夜逝的揭露是:
“張賢亮從來沒有被打成右派分子,也沒有勞改22年。張賢亮是因為“壞分子”勞改3年。
張賢亮1955年中學沒有畢業,‘偷竊分子’‘開除出校’。
隨后張賢亮來到寧夏,在寧夏省委干部文化學校任教員。
1958年,張賢亮在寧夏省委干部文化學校,‘壞分子’勞改三年。
1961年,張賢亮“壞分子”勞改期滿釋放,在寧夏國營農場任農場職工。后因涉案“要暴力推翻共產黨領導的反革命集團”,于1965年被銀川法院判反革命分子”,管制三年。”
張賢亮是新時期文學 “顛覆專制” 的一面旗幟,是的,“讓張賢亮感到自豪的是,將來談到中國文學史,談到80年代這一章,他是不能回避的人物”。不過,張氏果真憑借偽造“右派”身份而崛起騰飛,那也會成為“當代文學史”書寫的一個不小難題。1980-90年代平反浪潮中,為享受“落實政策”待遇而苦心孤詣地尋索偽造“右派”經歷者,類似此例并非僅有,筆者就曾有幸見聞。
如同凱迪風云一樣,是說的真假目前尚未水落石出。不過,當事者本人尚未辟謠或者作出訴訟的反應,而為張先生鼓吹的官方網站也只見對不同意見的屏刪,尚未見駁斥的貼文,故存疑當無妨。本文將雙方的文字附錄于后,以供網友辨識。
二
“右派分子”是政治犯,而“壞分子”則是刑事犯,二者雖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有一點相同:他們都是“專制”年代的受害者,都有萌生深仇大恨的基礎,所謂“民族遇到災害我也遇到災害”是也。張賢亮對毛澤東和“專制”的控訴是出了名的,于茲不贅。
難能可貴的是,張先生并不限于宣泄控訴,比起同類來,他更顯得有所作為。他早就鼓吹“改造共產黨”,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對其說鄭重作了介紹。個中是否藏著天機,似不可小覷。
“在中南海,他的“改造共產黨,主要是改變共產黨的黨員結構”言論引起重視。……在很多高校演講,他都大聲疾呼:“凡是希望改變中國的有志之士,都要爭取加入共產黨!因為只有你入了共產黨才具有改變中國的位能和勢能。中國的民主將從黨內民主開始起步!”20多年過去了,不僅知識分子在黨內已占多數,市場經濟中的主力軍——優秀民營企業家也大批入黨,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有“自我改造”的大無畏的勇氣。“
提起對黨的“改造”,難免使人想起毛澤東晚年的“繼續革命”。老人家最為人痛恨的就是他那“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著名論斷。他由此判斷出發,提出“繼續革命”,說起來也是為了“改造共產黨”,以保證其不致改變顏色,“騎在人民頭上做官當老爺”,由“公仆”異化成為“主人”。
“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內,怎么可能會有一個‘資產階級’呢”?”——老悖糊涂,為搞“階級斗爭路線斗爭擴大化”胡說八道!這是不批自倒的謬論。
由此起步,老人家一步步被全面顛覆。
真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如今,顛覆者已經可以將“撥亂反正” 之旗,換成另一種“改造共產黨”的 大纛了。
“凡是希望改變中國的有志之士,都要爭取加入共產黨!”
30年來,以端正黨風純潔隊伍為目標的諸如“整黨”“三講”“評議”等活動,越來越流于形式令人失望;相形之下,張賢亮所倡導的“改造共產黨”的方式,雖然未大張旗鼓,但卻不令而行、立竿見影,以磅礴凌厲的聲勢進行著。于是乎,由“工人階級一部分”,“俱進”到資本家“大批入黨”,共產黨就是這樣日新月異地“改造”著。 政黨乃階級的先鋒隊和戰斗指揮部,有階級和階級斗爭才會有政黨。政黨的“改造”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階級的使命;否則,就是可怕的顛覆。
人們記得幾次著名的政黨“改造”。
第一次國共合作,兩黨聯手反帝反封建,一路勢如破竹,那倒是“和諧”的。可惜,隨著革命的“與時俱進”,地主買辦階級不干了。于是,蔣委員長來了個“清黨”,持續十年,對千百萬“共匪”的血腥屠殺。——這是蔣委員長對國民黨的“改造”。
毛澤東晚年對共產黨的“改造”,雖然采用大規模群眾運動的方式,但其旨歸,依然是教育——既教育干部,也教育鍛煉群眾——最后,大多數干部不是都“解放”“站起來”了嗎?——連“最大”“第二號”都能重啟重用,硬說老人家就是為了“整人”,不是昧著良心嗎?
再就是戈爾巴喬夫式的“改造”。自然是既“民主”又“人道”的,了不起。不過其“改造”的結果,是少數“書記”轉型成了“老板”,并脫穎而出了幾位富可敵國的金融能源寡頭,最終是以共產黨自己被取締解散了事。真如癩頭和尚說的:世間萬般事,“好就是了,了就是好”。東歐 “改造”的結果,有過共黨歷史 背景的人,還要受到社會歧視和“法制”的制裁,與我們當年的四類分子換了個位置。 曾經“為改革作貢獻”的政治家,如波蘭的雅魯澤爾斯基,因“共產主義罪”“接受調查”要判十年監禁。最早的改革家是鐵托, “南聯盟”被“改造”得可以了,可嘆的是,在國家不斷裂變之后,其后的也不知該算第幾代領導人,如米諾舍維奇們更因“反人類罪”而瘐死海牙法庭。
——能這樣詮釋“中國共產黨有“自我改造”的大無畏的勇氣“嗎?
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為言,含蓄了一點,1997年出版的《小說中國》中,張先生借人物之口發出的妙論,則坦率得多:
“由中國共產黨主動制定出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政策而得以生出的資產者階層,不管稱他們為資產階級、‘市民社會’或中產階級,作為既得利益階層……大多數恰恰最維護將他們孵化出的政治條件的。至少在最近十年中,還談不到獨樹一幟‘自立為王’的可能。他們只會用各種方式在執政黨內尋找他們的代理通過代理人發出他們的聲音,提出他們的要求。”
如今,“十年”過去了,右翼已經可以公開“正名”:“以公有制、計劃經濟和無產階級專政為旗幟的科學社會主義必須顛覆。資產階級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看起來我們過去所批判的“資本主義道路”、“修正主義道路”并不是那么可怕,恰恰是我們夢寐以求實現不了的幸福社會。”——張先生的“改造”,是否該最后“攻堅”了?
三
張賢亮乃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子,與他們的遭際比起來,左翼方面只好望洋興嘆了。
張先生也該屬“自由知識分子”了,而草根方面如云淡水暖網友,其“自由”就很不對稱了。右翼可以在公開媒體上刨共產黨的祖墳,左翼在網絡上為毛澤東“億元稿費案”辯誣也頻頻遭封殺。只見“炎黃”“南方”“與時俱進”,咄咄逼人,妖魔化毛澤東、顛覆社會主義、為資本主義“正名”不斷深化;而強國論壇,針砭時弊不失雍容的“十大網友”之一云淡水暖,居然產生告別之念……
故而,比起張賢亮的“與時俱進”來,左派網友云淡水暖也只好“與時俱退”了。
自由精英只把自由留給自己,倒不足怪,難解的倒是“體制” :何為如此厚彼而薄此呢?
共產主義運動世界性的退潮的大趨勢和資本主義高奏全球化的凱歌聲中,“轉型”中的原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總趨勢,與馬克思所描繪的1840年代法國革命失敗后后的階級斗爭走勢極為相象:
1848年革命的情形卻相反。當時無產階級的政黨是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的附屬物。后者背叛了它,并使它在4月16日、5月15日和6月的日子里遭受了失敗。民主派又全靠資產階級共和派雙肩的支持。資產階級共和派剛剛感到自己站穩腳跟,就把這個麻煩的伙伴拋棄,自己又去依靠秩序黨雙肩的支持。但秩序黨聳了聳肩膀,拋開資產階級共和派,自己趕忙站到武裝力量的雙肩上去;它還一直以為它是坐在武裝力量的肩膀上,卻忽然有一天發現肩膀已經變成了刺刀。每個黨派都向后踢那擠著它向前的黨派,并向前伏在擠著它后退的黨派身上。無怪乎它們在這種可笑的姿勢中失去平衡,并且裝出一副無可奈何的鬼臉,奇怪地跳幾下,就倒下去了。革命就這樣沿著下降的路線行進
在激進派執改革牛耳之際,形勢是一路急轉直右,連原先的老右也會視為“極左”。戈爾巴喬夫剔除一個個來自左的阻力,一路奪關斬將所向披靡,將“改革”不斷推進——到頭來連他自己也變成了“改革阻力”,被更激進的葉利欽一腳踢開。俄國的改革就是這樣一路急進,一直將改革的列車開到懸崖邊上,才不得不將方向盤交給普京。
中國是按這條路“漸進”卻“不動搖”地走下去,還是直面前車覆轍,勇于作一點對國家民族命運負責任的反思?已經到歷史性的十字路口了。
從俗人的常識來看,左翼堅守共產主義不動搖,右翼是從根本上刨共產黨的祖墳,應該說前者是依靠力量,而后者應該是水火不容的。但是,如果堅持“打左燈向右轉”,也以“天津”為終點,則左翼的存在時刻威脅著“天津”目標的合法性,而右翼是以一百步為五十步打前站,起到披荊斬棘吹風開路的作用,即如廣東書記所說“殺開一條血路”——此右派之所以有恃無恐且為精英競相追逐而種子綿綿不絕也。
右翼際會“歷史終結”風云,背倚跨國國壟斷資本,有驚無險底氣十足。縱容依靠右翼如騎虎背,上易下難;如遭綁架,身不由己,清醒不易。
港媒傳聞,“第三代”中某元老,亦有 “倡議共產黨改為人民黨或社會黨”的高論,如非空穴來風,則“炎黃”之張狂其來有自。說明這股徹底顛覆“社”“共”的勢頭不可小覷。當事者若無少許清醒,視懸崖深淵若極樂福地,其后果亦不言自明也。
賈雨村罷官之后游歷淮揚,看到智通寺有一副對聯頗有意思:“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在時下,對于當事者來說,這個話頭該是改革十字路口的一個難得的棒喝。
白癡皇帝曾質疑蛙鳴:“為公乎,為私乎?”如果撇開具體,將這一質疑一般化,移到歷史時空,移為對國家民族的“終極關懷”,那么,這一荒唐話題就變成了崇高的哲理命題了。
自然,如果是為了個人和家族而不“忘縮手”,自然還是學學葉利欽式的“改造”,自己趁早狠撈一把,待共產黨徹底埋葬后倒可痛痛快快地做億萬富翁;如果還“心有余悸”,那就早早定居國外,遙控國內繼續“開放搞活”。否則,即使是偉大的“改革設計師”老戈,也只好靠寫回憶錄和人家施舍維持小康生活了。——不過,如果為國為民計,那就不要回避清醒而又嚴峻的歷史性的反思了。
附文:
|
(一)
張賢亮:傳奇在于和國家命運同步
2008.07.30
夏初,來到寧夏拜訪作家張賢亮。讓張賢亮感到自豪的是,將來談到中國文學史,談到二十世紀80年代這一章,他是不能回避的人物。他說,自己是中國第一個寫性的,第一個寫饑餓的,第一個寫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寫中學生早戀的,第一個寫勞改的。張賢亮因此招來很多非議。
經歷過許多苦難,張賢亮的性格依舊,在中南海,他的“改造共產黨,主要是改變共產黨的黨員結構”言論引起重視。在很多高校演講,他都大聲疾呼:“凡是希望改變中國的有志之士,都要爭取加入共產黨!因為只有你入了共產黨才具有改變中國的位能和勢能。中國的民主將從黨內民主開始起步!”20多年過去了,不僅知識分子在黨內已占多數,市場經濟中的主力軍——優秀民營企業家也大批入黨,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有“自我改造”的大無畏的勇氣。
“有幸我的經歷和中華民族的經歷同步。民族遇到災害我也遇到災害,民族開始復蘇,我也開始復蘇,民族開始崛起我也開始崛起,民族興旺發達我也開始興旺發達……”張賢亮這樣解釋自己廣泛受到媒體注意的原因,“我不是一個傳奇,我的傳奇是和國家民族的命運同步。”
“這幾年我雖沒有發表重要作品,并不等于我沒在寫作。現在中國文壇的風氣不正,信仰迷失、禮崩樂壞,也不是發表重要作品的時候。”張賢亮說,另一方面,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同時出道的“新時期作家”中,又有誰在21世紀初發表了重要小說呢?不少人已轉寫散文或研究《紅樓夢》了。
張賢亮把自己的創作分兩方面,一是文字創作,一是立體創作。“我現在還在寫作,但要突破過去的作品有很大難度,這是個既艱難又有樂趣且具有挑戰性的玩意兒。活了這么一大把年紀,回首往事,不勝感慨,總想給后人留下一點人生經驗和‘親歷’的歷史。中國人是一個健忘的民族,而歷史最珍貴的部分恰恰是那慘痛的、人們不愿意回憶的部分。歷史和物質一樣,越是沉重的部分質量越高,密度越大。我認為在文學中再現那個部分是我的一種責任。”
(稿件來源:《報刊文摘》,摘自 7月25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舒晉瑜)
(二)
星逝夜潭:張賢亮謝罪寧夏
“謝罪”,有人一定要讀著“道歉”,也不是絕對不行。
一、寧夏有恩張賢亮
張賢亮1955年中學沒有畢業,“偷竊分子”“開除出校”。隨后張賢亮來到寧夏,寧夏寬容厚道的接受了這個“不良少年”,(“不良少年”是日本《現代中國文學史》贈予張賢亮),在寧夏省委干部文化學校任教員。寧夏待張賢亮不薄。
但是,張賢亮沒領寧夏厚意,劣性不改。1958年,張賢亮在寧夏省委干部文化學校,“壞分子”勞改三年。 “壞分子”,當年一般指好逸惡勞,道德敗壞,調戲婦女等壞人,惡行。
1961年,張賢亮“壞分子”勞改期滿釋放,在寧夏國營農場任農場職工。寧夏再一次寬容厚道地接受了張賢亮。
張賢亮卻繼續不學好,涉案“要暴力推翻共產黨領導的反革命集團”,于1965年被銀川法院判”反革命分子”,管制三年。而反革命集團的其他30多名成員,分別被判3年、5年、8年、15年,立即被送進監獄。寧夏又一次寬待張賢亮。
張賢亮至今72歲,其中53年在寧夏。寧夏水土接納張賢亮,養育張賢亮。寧夏對張賢亮有再生之情,教養之恩。但是,張賢亮不僅不感恩寧夏,還報復寧夏、欺騙寧夏、羞辱寧夏。
二、張賢亮有負寧夏
1958年,張賢亮在寧夏“壞分子”勞改三年,張賢亮卻說寧夏把他打成“右派分子”才勞改三年。寧夏從來沒有把張賢亮打成右派分子。張賢亮說謊造假寧夏,張賢亮不厚道。
1965年,張賢亮涉案“要暴力推翻共產黨領導的反革命集團”,被判“反革命分子”管制三年,其他30多名反革命集團成員被判刑3年至15年勞改,立即送進監獄。張賢亮沒有感謝寧夏的寬容,還說寧夏是因為其“右派分子”,“一次罪惡”而給予“兩次懲罰”。還硬要把“管制”說成“勞改”;硬要把“管制三年”,說為“第二次勞改”。張賢亮再一次說謊造假寧夏,張賢亮不厚道。
張賢亮說,“‘一個人不能以同一個罪行判處兩次’,可是那是資產階級法律,無產階級法律好像不是這樣,不但可以將人的同一罪行判處兩次,還可以因政治的需要在后面一次的判處中將人罪加一等。在1965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我的罪名從‘右派分子’升成‘反革命分子’,判刑三年”。張賢亮在這里偽造了“右派分子”這個假象,還隱瞞了其涉案“要暴力推翻共產黨領導的反革命集團”這個事實。張賢亮一次又一次說謊造假寧夏,張賢亮不厚道。
張賢亮還用“判刑三年”,偷換“管制三年”。“判刑三年”是勞改,而“管制三年”不是勞改。但是,這對張賢亮說又有什么用呢?張賢亮說謊造假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索性把1958年——1979年在寧夏到21年日子,統統說成“勞改22年”。
注意,張賢亮是1958年才“壞分子”勞改,張賢亮卻把其在寧夏省委干部學校任文化教員的1957年也算進去,湊滿22年,為的是硬要把自己往右派分子說。
1958年-1979年,張賢亮在寧夏共21年,其中除了因“壞分子”勞改三年,其他就是省委干部文化學校教員,農場職工(張賢亮“反革命分子”管制三年期間,同工同酬,發工資,算工齡,其身份還是國家正式職工)。張賢亮把在寧夏的文化教員1年,國營農場的國家正式職工的18年和“壞分子”勞改3年,統統說成在寧夏“勞改22年”。張賢亮徹底說謊造假寧夏,張賢亮不厚道。
三、張賢亮欺騙寧夏。
張賢亮其實很簡單:1955年,中學時偷竊分子開除出校;1956年—1957年,寧夏省委干部文化干部學校教員;1958年—1961年,壞分子勞改三年;1961年—1979年,寧夏國營農場職工。其中1965年—1968年,反革命分子管制三年,但是其身份仍然是農場職工,實行同工同酬,發工資,算工齡。
張賢亮隱瞞這個一目了然的個人簡歷,說謊造假“右派分子”、“兩次勞改”、“勞改22年”等,都胡說八道,欺騙寧夏。
三、張賢亮羞辱寧夏
美麗的寧夏,在張賢亮不良少年,墮落青春時,寬容厚道的接納、養育、教養了張賢亮。張賢亮不思感恩,反而在其文章、文字中丑化寧夏。張賢亮的所謂文學作品,幾乎全部以寧夏為背景,為內容。但是,在張賢亮的文字中讀不出寧夏的美麗、寬容、善良、勤勞和勇敢。讀出的只是丑陋、愚蠢、懶惰、貪婪、淫亂等等。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偶然在《新華文摘》上草草翻過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綠化樹》。當時感覺,這些文字,沒有思想的力量、沒有智慧的火花、文字上也沒有文學作品應該有的文采。文字凌亂、思維混亂、道德淫亂。
這里不多說張賢亮的文學作品,只說其所謂的“個人記錄”、“紀實性回憶”。
最近,為了張賢亮所謂的被打成右派的《大風歌》,網上搜索。沒有發現所謂的《大風歌》,卻發現轉貼的張賢亮一篇文章《今日再說<大風歌>》。張賢亮說,這篇文章是應某大型雜志專欄邀請寫的“紀實性回憶”。
張賢亮這篇寫于2004年的所謂“紀實性回憶”的文章,張賢亮的寧夏只是“談性交,性騷擾”的寧夏。摘兩段張賢亮文字下的寧夏吧:
“性騷擾不止男性對女性,竟然以女性對男性的性騷擾居多。……常常是幾個女農工追打一個調皮的男農工,捉到了就把他摁倒在地,扒下褲子扯出他的生殖器,用黃土、泥沙、碎草葉在那個部位狠命地亂抹亂揉。女的愛抹,男的更喜歡讓她們揉,一直到雙方盡興,笑的趴在地上滾成一團才算罷休。這種娛樂一天要演出好幾場”。
在這里,“那事不止在床上,男女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交媾,而且交媾的姿勢千奇百怪,交媾時發出的聲音和話語無比豐富,沒有一個作家能想象得出來”。
“不止一個女農工可憐我‘老大不小了’還沒嘗過女人的滋味,暗示我可以找個地方跟她‘干一下’。一次,還有一位女農工在旁邊沒人的時候,身子一扭一扭地掀起她的綠軍裝,敞開她說的‘白格森森的大奶子’叫我摸一把‘過過癮’”。
請注意,這不是張賢亮的文學創作,是張賢亮的“紀實性回憶”。這是美麗、善良、勤勞、勇敢的寧夏嗎?這是國營農場嗎?簡直一個淫巢、牲口棚、畜生窩。
而張賢亮的無恥還在于把寧夏搞的烏煙瘴氣,下流無恥的時候,還不忘記把自己撇清,“女農工極少對我性騷擾”。
什么叫“極少”?一次算最極少了吧。就是說張賢亮至少一次被“摁倒在地,扒下褲子扯出他的生殖器,用黃土、泥沙、碎草葉在那個部位狠命地亂抹亂揉。女的愛抹,男的更喜歡讓她們揉,一直到雙方盡興,笑的趴在地上滾成一團才算罷休”。張賢亮撇的清嗎?
張賢亮不是說勞改22年嗎?怎么會有“旁邊沒人的時候”,卻有一位“大奶子菩薩”?卻有“不止一個女農工”要和張賢亮“干一下”?
這是張賢亮的“紀實性回憶”。那位要張賢亮“摸一把過過癮”的“大奶子菩薩”,不知道是不是還健在,即使不在了,一定也兒孫滿堂。這些農場人及其子弟讀到張賢亮的這篇紀實性回憶,是不是也要整個農場都集體“紀實性回憶”那位“一扭一扭掀起綠軍裝”,“要張賢亮“摸一把過過癮”的“大奶子菩薩”,是那一伙人的奶奶?那些“不止一個”,要和“可憐的“張賢亮“找個地方干一下”的又是那一伙人的奶奶?而那些“一天要演出好幾場”的“在那個部位狠命地亂抹亂揉”的“女的愛抹,男的喜歡”的男男女女,又在那里?那一家祖上?
說謊造假是騙子,騙子都無恥下流。謝罪吧,張賢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