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是冤枉的
趙 磊
(西南財經大學《財經科學》編輯部)
在與一些青年人的交流中,我聽見了這樣的說法:(1)“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個概念,是斯大林杜撰出來的,與馬克思無關;(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思想,是斯大林個人的看法,在馬克思那里找不到任何依據;(3)把上層建筑看作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合”,是斯大林的主張,與馬克思的觀點不符。
那么,“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個概念,到底是誰最先提出來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思想,是否與馬克思無關?把上層建筑看作“統治階級意志的集合”,是否有違馬克思的原意?下面摘錄幾段經典作家的原著,供大家參考。
一、這兩個概念是誰提出來的?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個概念,不是斯大林提出來的,而是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來的。
馬克思說:“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頁)
馬克思說:“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頁)
恩格斯說:“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頁)
恩格斯:“每一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形成現實基礎,每一個歷史時期由法律設施和政治設施以及宗教的、哲學的和其他的觀點所構成的全部上層建筑,歸根到底都是由這個基礎來說明的”。(《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82頁)
恩格斯:“根據唯物史觀,……經濟狀況是基礎,但是對歷史斗爭的進程發生影響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著這一斗爭的形式的,還有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77頁)
趙按:在馬克思看來,經濟基礎和生產關系實質上是一個東西,只是由于反映對象的角度不同,才使用兩個不同的術語。就生產結構而言,對應生產力叫生產關系;就社會結構而言,對應上層建筑叫經濟基礎。另外,馬克思在談到“經濟基礎”時,常常有比較寬泛的含義:(1)有時把“人類生存”的社會條件當作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2)有時把生產力看作“全部歷史的基礎”;(3)有時把生產方式看作“是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4)有時還把“技術裝備”、“地理基礎”等等也包括在“經濟基礎”之內;(5)有時把生產關系劃為社會結構,并稱為“經濟基礎”。
總之,在馬克思那里,廣義的經濟基礎主要是指整個社會賴以存在的物質條件,狹義的經濟基礎主要是指生產關系。
二、“決定”這個原理,是斯大林個人的看法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原理,在馬克思原著里有明確的依據,并不是斯大林個人的看法。
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論述,可以看作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基本原理的經典闡發:
“人們在自己的社會生產中發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借以意識到這個沖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32-33頁)
趙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馬克思提出的基本原理,這原本沒有什么疑義。有人以馬克思沒有說過“決定”兩個字,故而否定它是馬克思的原創,我認為是沒有道理的。雖然人類語言是豐富多彩的,但理解上的分歧還是可以統一的。因為不論怎樣解讀,馬克思的這段論述都表明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函數關系:經濟基礎是自變量,上層建筑是因變量。只要沒有智力上的障礙或者別有用心,對這種函數關系的解讀應當不會有什么分歧。至于這種函數關系用A“決定”B來表達更準確呢,還是用B“適應”A來表達更準確,都不會改變函數關系的內在邏輯。
三、“集合”這個觀點,究竟是誰的專利?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上層建筑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合”,這個觀點的專利,不是斯大林,而是馬克思。
有人說:“斯大林把上層建筑都看作是統治階級的,這與馬克思的理解不符”,“這種觀點從馬克思那里找不到根據”,是“斯大林的一種看法”。按照這個說法,似乎馬克思認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可以在同一個上層建筑里面“稱兄道弟”。
上面的說法存在兩個誤讀:
第一個誤讀,是對斯大林的誤讀。按照斯大林對上層建筑的著名定義,“上層建筑”不僅包括“統治階級的意志”,而且也包括“被統治階級的意志”:
——“基礎是社會發展到某一階段上的社會經濟制度。上層建筑是社會對于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的觀點,以及適合于這些觀點的政治法律等制度。”。(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斯大林選集》下卷,第501頁)
趙按:在這個定義中,斯大林并沒有把上層建筑“僅僅”看作是統治階級的意志,而是把整個社會有關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的各種思想、觀點,都包括進了上層建筑——既然是“整個社會”的,那么被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觀點也就包括在內了。換言之,“上層建筑僅僅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合”,這個觀點恰恰不是“斯大林的看法”。
第二個誤讀,是對馬克思的誤讀。如果“上層建筑僅僅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合”并非斯大林的看法,那么它又是誰的看法呢?是馬克思的看法,因為有關“上層建筑是統治階級的意志的集合”的觀點,馬克思曾有過明確表述:
——“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法律的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的現實基礎”。(《資本論》法文版中譯本第1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61頁腳注31)
趙按:所謂“法律的政治的上層建筑”,簡言之,就是“槍桿子和印把子”,它們只能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并服務于統治階級。這種“槍桿子和印把子”,難道是“被統治階級”能擁有的東西嗎?
——“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32頁)
趙按:在這里,馬克思把上層建筑定義為政府和強力機構。
——“法律的、哲學的和宗教的觀念,都是在一定社會內占統治地位的經濟關系的或近或遠的枝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02頁),它們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2頁)
趙按:說明意識形態與統治地位具有血緣關系和內在聯系。
——“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隸屬于這個階級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2頁)
趙按:這段話精辟地論述了能進入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只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
從上面的論述中可以看見,斷言“上層建筑是統治階級的意志的集合”這種觀點“從馬克思那里找不到根據”,是“斯大林的一種看法”,顯然是不嚴肅的。
四、結 語
我曾經寫過《馬克思比竇娥還冤》(見《烏有之鄉》),那是駁斥謝韜等右派對馬克思的惡意歪曲。今天,為了澄清某些人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誤讀,我不得不寫下這篇《斯大林是冤枉的》。
右派的惡意歪曲不足為奇,那是他們的本性使然;而某些人的誤讀,如果不是別有用心,我覺得是應當能夠避免的。雖然對原著理解的歧義,是導致誤讀的原因之一,但我發現,許多誤讀還是由于缺乏對原著的了解,甚至根本就沒讀過原著所致。
因此,在這個相當浮躁的年代,我呼吁大家尤其是青年人認真讀點馬克思主義原著。
我注意到,有人把馬克思的經典著作與“空洞的理論”劃上等號;把讀原著與維護自己的觀點對立起來。其實,前者是無知的自負,后者是狹隘的自私。讀原著不是為了掉書袋、玩概念,更不是爭個人面子和輸贏,而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
本來我想鼓勵年輕人自己去查原著,以加深印象。但在拒絕“空洞理論”的喊叫聲中,我看見馬克思主義正在被誤讀,被閹割,被歪曲,以至于“上層建筑決定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既代表資本家和買辦的利益,同時也代表人民的利益”之類的東東,居然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招搖過市,不僅自欺,還要欺人。
如果他敢于承認自己是想顛覆馬克思的原理,我也就罷了,沒曾想此人這么膽怯,真是應了列寧的那句話:“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勝利,逼得它的敵人裝扮成馬克思主義者,歷史的辯證法就是如此”。于是,我也只好暫時放下手中的事情,搬搬磚頭塊,重復一下ABC了。
( 2009-11-30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