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貨幣與黃金
勞動分工與交換催生了一般等價物,黃金由于其稀缺珍奇,一度成為貨幣的代名詞。然而,黃金儲量的非均衡分布與有限性注定了它的宿命,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宣告了黃金貨幣時代的結束。
面對經濟危機,貨幣戰爭告訴人們黃金要復辟,以制止貨幣濫發,問題是需要弄清楚貨幣的泛濫是經濟周期的原因還是后果,或者說黃金貨幣能避免經濟周期嗎?
如果真的回到金本位,黃金價格必定翻上幾個數量級,因為全球資產200萬億美元,而黃金不足2萬億美元;這必將引發世界范圍的掘金潮,歇斯底里地追逐金銀;印度婦女將成為全球巨富一族,因為她們購買了最多的黃金。
紙幣的出現與法定發行使貨幣既減少了交易成本又具有了信用,從而一躍成為世俗的主宰,購買食物、衣服、汽車、樓房,甚至婚姻、友情、道德、良心,它抹殺了萬物的名分,不同的只是數額的差距。
貨幣對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進行了革命,讓實物與價值相分離,它讓農奴們不再依附于特定的主人,可以自主決定如何使用,讓奴隸們獲得了尊嚴與自由。
然而這個自由是有限度的,生活的畫面是消極的:擔憂貨物脫不了手的商人、失業的工人、衣食堪憂的農民、厭倦無聊的食利者、單調機械的公務員。
二、貨幣與央行
現代經濟的價值策源地在于央行,它掌握了經濟的引擎和剎車,它讓世界癲癇與發狂。
企業獲取收入、分發工資、投資需求 |
央行 |
政府 |
居民獲取工資、消費需求 |
政府獲取稅收、公共投資 |
外匯、債券、地產、股票、商品市場 |
其中,央行通過借貸向企業、居民、政府注入貨幣流動性,而通過收取利息回收衰減流動性。企業、居民、政府獲得低息貸款后,向外匯、債券、地產、股票市場傾倒貨幣,鼓吹泡沫,形成利潤空間,企業獲得銷售收入,可以完成工資派發與稅收繳納。由于企業利潤才能生存,因此必然要求利潤空間越來越大,對央行的貨幣需求持續加大。
三、貨幣與市場
假設某一市場經濟體中有政府、銀行、企業和居民四部門,其中資源、勞動力、技術、組織無約束,居民儲蓄率為零。企業從銀行貸款1萬億, 購買原料,招聘勞動力組織生產,結果企業的下級供應商獲得4千億利潤,全部居民獲得6千億收入,也即最終購買力只有6千億,而該企業的產品期望值為1萬2千億,因此虧損4千億,物價水平為50%,企業無法進一步投資。
在這個極簡化的經濟模型中,可以得出幾個重要結論:居民收入總共6千億,是企業總收入的一部分,卻要承擔總需求的全部,消費不足由此而生;由于上級產業無法進一步生產,下級供應商的利潤無法進一步擴張投資,沒有了出路,形成過剩資本;頂級企業的銷售沒有實現,卻擔負了最大的債務負擔,成為率先倒下的行業巨頭,這也揭示了經濟危機來臨時大企業紛紛落馬的原因;該值分配機制同步的產物是過剩的商品,由于不能實現其價值,不得不被廉價處理,甚至銷毀消滅,盡管它們質量優良,耗費頗多。
宏觀上看,在這個零和價值游戲中,頂級企業的虧損恰恰在于下級供應商的盈利,這驗證了克萊門特·朱格拉對經濟周期的理解:蕭條的唯一原因就是繁榮。
在國家層次上,美國作為頂級企業虧損在所難免,而它的下級供應商——德、日、中因為順差實現了其價值,這就是危機中不同表現的根源。
貨幣讓實物與其價值相分離,它是導致經濟周期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如何使過剩的資本與過剩的商品有機的結合才是至關重要的。
商品經濟牟利路徑是商品——價值——貨幣——價值——商品,由過剩資本滋養的虛擬經濟牟利方式則是價值——貨幣——價值,它脫離實體,為了追求純粹的價值而在零和市場中折騰不止。
四、貨幣不足市場
貨幣不足市場主要存在與商品市場,尤其是頂級終端商品市場,它是消費不足的產物,比如消費按揭、消費信貸、信用卡、債券市場等。
五、貨幣過剩市場
貨幣過剩市場通常與外匯市場、游資主導的地產、股票、收藏品市場相聯系,它們四處游蕩,一有風吹草動,便推波助瀾興風作浪,伺機牟利。然而,一旦形勢惡化,它們就像丟魂喪膽似的逃竄,宛如天上的懸河崩裂,引發劇烈通脹。
六、貨幣與利率
有人說貨幣的價格就是利率,的確,外匯市場上央行的微小利率變動都能引起軒然大波;股市同樣會隨之起舞,因為股票價格是由市盈率決定的,而它的基石依然是利率。然而,外匯市場不能給貨幣定價,它不能反映貨幣的購買力與幣值,它更多的受隨機因素的左右;零利率下股票如何定價?
七、通脹、結構性通脹、滯漲、通縮
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路徑和形態是豐富的,可以經歷通脹、結構性通脹、滯漲、通縮。在經濟啟動初期,物價和開工水平低下,而勞動力和資本卻十分豐富,人們既有需求也有充分的購買力,企業可以獲得預期的利潤,于是物價上升,經濟增長,隨著就業的增加,收入水漲船高,進一步刺激需求,在樂觀情緒的鼓舞下,人們敢于向銀行借貸消費,通脹的苗頭出現了。
隨著企業的擴大,規模效應出現,商品價格更低,人們消費的更多,但是一些基礎原料價格已經出現瓶頸作用,價格上漲,而終端消費品價格卻在下滑,即結構性通脹階段到來。
為了拉動疲軟的經濟,央行降低利率,政府加大投資,房地產股市等資產價格迅速上揚,繼而擴散成全面上漲,面對如此火熱局面,央行提高利率已經無濟于事了,因為虛擬市場的利潤回報率遠高于利率成本,好比水能滅火,但面對電火,水則是火上澆油,因為電解水產生的氫氣和氧氣是極好的助燃劑。唯有釜底抽薪,控制貨幣供應量才能控制局面,但先天脆弱的消費市場確由此轉向,引發衰退,政府大規模投入導致的煤電油運緊張和基礎產業的壟斷性以及不斷抬高的生產成本,促使其減產保價,形成滯漲。
隨著就業的持續減少,消費需求進一步降低,企業虧損加劇,不得不進一步減產、倒閉,正反饋的負向效應得到加強,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銀行信貸存量猛增,經濟陷入嚴重通縮。
八、貨幣與儲備需求
貨幣的價值如何確定?盡管目前多國實行的貨幣局制度是受嚴格約束的,根據獲得的美元發行相應的本幣,以此限制本幣數量實現保值,然而其源頭美聯儲發行貨幣卻是不受約束的,這既讓多年積累的外匯財富面臨蝕本的危險,又讓謹守的清規戒律進退兩難。
貨幣的價值源于其有效購買力,而有效購買力的根源在于該經濟體的可持續發展力。它包括基礎原材料、能源等實物和人的知識、技能、創造力、管理組織力。
儲備需求從貨幣與實物的分離出發,讓消費不足、過剩資本有機結合,既考慮到靜態的財富,又強調人的動態創造性,系統完整地熨平周期波動。
為此,我們需要建立超越傳統三大需求的儲備投資基金,其來源于央行貨幣增發與商業銀行的過剩儲蓄資金,用于購買社會必要支出。
我們降低一般性加工需求,從而降低國際礦產資源價格,擇機控股國外資源。央行、開發銀行、倉儲、物流、期貨以接近成本價收購鐵礦石、煤炭、原油、谷物、棉花等原材料產成品,既減少額經營風險,又積累社會財富,提高稀缺資源使用效率,同時避免通脹,保證人民幣幣值穩定,是其國際化的基礎。
購買重大研發專利、遴選民族企業免費許可使用。
購買高端藝術品、國民免費參觀,提高其文化藝術修養,發展精神文明。
實施老幼扶助系統,既擴大消費能力,減輕了家庭負擔,緩解社會矛盾,又體現了社會進步。
九、貨幣的未來
各國通過實施儲備需求,徹底擺脫對他國貿易順差的依賴,實現可持續發展。
沒有靈魂的外匯市場,與其說是對貨幣的定價不如說是捕風捉影的斗牛場,面對瞬息萬變的匯率,一體化的世界經濟體渴望一個穩定的貨幣環境,單一的世界元成為下一世紀人的共同心愿,而世界央行的儲備需求則給全球提供了可靠的利潤空間。
為此,要達成此意向須扶弱抑強,改變美元獨霸的失衡局面,讓亞元、非元、南美元破繭而出,我們要做的是人民幣吸收港元、臺幣、澳元變身華元,而后聯合日元韓元,成就亞元。
張二寅
2009-2-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