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之鄉(xiāng)按語]西山會議引起廣泛討論,這是好事。各種觀點都會出現(xiàn),這是正常。大家擺事實講道理,這是期待。各方都對國家民族民眾負責,這是基礎。下面這篇雜言,就樸素地表達了作者的看法。雖然我們并不完全贊成其觀點,但是認為可以一起討論,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參與。2006年5月4日
昨天在網上偶爾看到有關2006.3.4西山會議發(fā)言的有關評論,大多數(shù)人對發(fā)言進行了猛烈撻伐,本人對這些專家不熟悉,但對其中的有些觀點覺得還是有道理的。
發(fā)言中涉及了政治改革的一些問題,提出要進行政治改革,很多人認為這是右派,我認為政治改革當然要進行,這很正常的,因為我們讀書的時候學的政治經濟學早就提到,經濟制度是基礎,政治制度是上層建筑,前者決定后者,后者會反作用前者。目前中國的形式已經很清楚,改革開放20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政治制度已經很明顯的約束了經濟的發(fā)展,導致了貪污腐敗的瘋狂發(fā)生,權大于法的事情層出不窮。政治改革是勢在必行。當年我們的先輩孫中山先生早就提出三民主義,民族、民生、民權,民族問題已經解決,民生問題,我們現(xiàn)在基本達到小康水平,民權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了。這里特別要提出的是經濟改革過程中我們的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如果在經濟改革初期馬上同步進行政治改革,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前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是最好的例子,那樣的后果對中國來說是覆滅性的。所以在那個階段實行中央集權或者所謂專制制度很正確的。而到了現(xiàn)在進行政治改革的基礎條件已經基本具備,正如前面所說,現(xiàn)實問題是政治制度已經制約了經濟的發(fā)展,同時國家的經濟水平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民眾的視野變的開闊,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媒體的日益發(fā)達,特別是網絡的迅猛發(fā)展,民眾對民主的概念經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對待國家事務或者政策已經有了獨立的看法和觀點,不在是以前所謂的愚民,亂跟風。如此在進行政治改革的過程中不會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而造成國家大范圍的動蕩,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先決條件。
如上所言,進行政治改革,實現(xiàn)民主是大勢所趨,但是在進行的過程中勢必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就是意識形態(tài)的阻礙,正如經濟改革中遇到姓資姓社的問題一樣,政治改革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網上對西山會議的撻伐就表明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其實在經濟改革過程中,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凡是同樣適用于政治改革,對老百姓而言,國家采用什么制度,哪個黨掌權都無所謂,只要生活過的好,國家有發(fā)展就可以了。這點在改革過程中估計會一直存在,爭論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事實是最好的證明。另外國家決策層的傾向是一個很的難點。政治改革說到底是權利歸屬問題,就目前而言,進行政治改革的方式必然是從上而下的,不大可能會發(fā)生暴力革命的,誰也不原看到那樣的情況發(fā)生,現(xiàn)實條件也不允許那樣的情況發(fā)生,所以要進行政治改革,必然要國家領導拿出很大的勇氣來進行。近幾年來,國家其實在這方面也進行了一些嘗試,朱總理的政府機構改革是一個比較大的動作,還有在農村實行村級直選等,但是由于6.4的原因,國家決策層也很擔心進行政治改革的風險,弄不好是身敗名裂的,所以需要一個英勇的,同時也是一個鐵腕的領導人來領導這個改革。
至于改革的方式,其實無論是西方的三權分立還是臺灣模式或者新加坡模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適合中國的國情,我們同樣也要摸著石頭過河,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化之路。我認為我們可以采取經濟改革的模式,先在某個或部分條件比較好的地區(qū)進行改革,同時利用解決臺灣問題的契機來推進政治改革。說句題外話,臺灣現(xiàn)在能揪住大陸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是專制制度,不愿意和我們統(tǒng)一,經濟上大家都看到了,他是沒辦法比的。如果大陸能讓國民黨或者民進黨都來大陸進行實質性發(fā)展,也能參與決策,也許臺灣問題很快能解決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